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AG和高眼压症患者24h眼压与饮水试验的临床特点和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冯骅 张怡 +3 位作者 韩银萍 程芸 黎婵玉 蔡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8-282,共5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高眼压症(OHT)患者24h眼压和饮水试验(WDT)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12/2022-03于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行24h眼压(每2h测量1次)和WDT(按1000mL饮水量,5min内饮完,之后1h内每15min测量... 目的:总结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高眼压症(OHT)患者24h眼压和饮水试验(WDT)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12/2022-03于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行24h眼压(每2h测量1次)和WDT(按1000mL饮水量,5min内饮完,之后1h内每15min测量1次)的POAG和OHT患者87例174眼,共分为三组:高眼压性开角型青光眼(HTG组)33例66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组)28例56眼,OHT组26例52眼。总结三组患者24h眼压和WDT临床特点,并对各组眼压峰值、波动值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临床特点:(1)24h眼压HTG组、NTG组、OHT组眼压峰值比例:凌晨(2∶00~6∶00):40.9%、23.2%、26.9%;上午(8∶00~12∶00):34.8%、46.4%、55.8%;下午(14∶00~18∶00):18.2%、21.4%、11.5%;夜间(20∶00~24∶00):6.1%、8.9%、5.8%。各组谷值比例:凌晨:21.2%、25.0%、30.8%;上午:22.7%、10.7%、13.5%;下午:19.7%、17.9%、17.3%;夜间:36.4%、46.4%、38.5%。各组24h眼压波动<6mmHg的比例:9.1%、62.5%、17.3%;6~<8mmHg:24.2%、32.1%、40.4%;≥8mmHg:66.7%、5.4%、42.3%。(2)WDT:三组30min内可达到眼压高峰比例分别为81.8%、76.8%、80.8%。三组WDT眼压波动<6mmHg的比例:10.6%、78.6%、38.5%;6~<8mmHg:22.7%、16.1%、28.8%;≥8mmHg:66.7%、5.4%、32.7%。(3)三组WDT峰值高于24h眼压峰值的比例分别为:80.3%、80.4%、80.8%。相关性:三组24h眼压峰值与WDT峰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1),HTG组和OHT组24h眼压波动值与WDT波动值存在正相关(P<0.01,P<0.05),NTG组二者眼压波动值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仅在工作时间(08∶00~18∶00)监测眼压可能会遗漏峰值,低估眼压波动值,24h眼压波动值≥8mmHg中HTG组>OHT组>NTG组。超过75%患者WDT在30min内达峰值,大于80%患者WDT峰值高于24h眼压峰值。HTG和OHT患者24h眼压波动值与WDT波动值存在正相关性。WDT在评估患者眼压的波动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眼压 饮水试验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24h眼压及眼灌注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汝佳丽 李金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067-1070,共4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类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但随病情进展将导致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及视野缺损的致盲性眼病。眼压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及评定治疗效果的简单而又重要的指标。临床上,一些治疗中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白天就诊...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类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但随病情进展将导致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及视野缺损的致盲性眼病。眼压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及评定治疗效果的简单而又重要的指标。临床上,一些治疗中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白天就诊时间所测眼压已达靶眼压,但视神经损害却仍在进展,研究表明可能与夜间眼压的升高、24h较大的眼压波动及夜间眼灌注压的降低有关。因此,我们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眼压及眼灌注压波动的相关文献予以综述,以更好的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24h眼压 眼灌注压
下载PDF
免费开放背景下的24h自助图书馆应用与思考
3
作者 翟玉玺 《科教文汇》 2021年第5期172-173,共2页
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建设、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积极构建24h自主图书馆,不断提升图书馆自主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 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建设、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积极构建24h自主图书馆,不断提升图书馆自主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基于此,该文对免费开放背景下24h自助图书馆具体应用中的相关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费开放 24h 自助图书馆 应用策略
下载PDF
拉坦前列素与噻吗洛尔不同联用方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书 张开颜 +1 位作者 陈炳荣 王玲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9-812,共4页
目的:观察拉坦前列素与噻吗洛尔不同联用方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2×2自身交叉对照方案,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在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POA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个治疗... 目的:观察拉坦前列素与噻吗洛尔不同联用方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2×2自身交叉对照方案,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在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POA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个治疗顺序组,各25例。A组患者先行传统用药方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每次1滴+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早晚各滴1次,每次1滴),治疗8周后,经48 h洗脱期,再行改进用药方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每次1滴+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每日早上1次,每次1滴)治疗8周;B组患者则先行改进治疗方案治疗,治疗8周后,经48 h洗脱期,再行传统治疗方案治疗8周。比较两种用药方案患者用药前后24 h平均眼压、峰值眼压、谷值眼压及眼压波动值,并记录其眼部血流动力学[最大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最大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后,患者24 h平均眼压、峰值眼压、谷值眼压、眼压波动值及R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EDV、PS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用药方案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用药方案(4.0%vs.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拉坦前列素联合噻吗洛尔的传统联用方案中的噻吗洛尔早晚2次用药改为早上1次用药,不改变其疗效,但用药不良反应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坦前列素 噻吗洛尔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24h眼压 眼部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全天候开放-无障碍互动型显微镜实验室的建设及其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孟凡超 邱隆伟 +2 位作者 董春梅 马玉新 张春茹 《高教学刊》 2021年第25期140-143,共4页
显微镜实验室互动与开放一直是相关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的重点。针对显微镜实验室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及实验室开放困难的难题,我校建设了无障碍互动显微镜实验室,并开发了全天候预约开放与视频监督管理系统。投影屏幕、教师显微镜-IPAD... 显微镜实验室互动与开放一直是相关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的重点。针对显微镜实验室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及实验室开放困难的难题,我校建设了无障碍互动显微镜实验室,并开发了全天候预约开放与视频监督管理系统。投影屏幕、教师显微镜-IPAD与学生显微镜-IPAD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每个IPAD都可以访问其他IPAD并将现象投影至大屏幕,实现教师与学生无障碍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根据实验室正常课程安排和自己的时间,通过预约开放系统进行预约,进入实验室自主进行实验,并可随时与任课教师进行远程互动。实验室管理人员通过视频的监控系统进行学生预约批准、实验室安全监督、实验室物品检查等相关工作。该互动开放型实验室极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显微镜实验室使用效率,为学生课后作业、大创项目、科技创新、研究生科研提供了独自实验研究保障,在其他相关学科和高校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实验室 全天候开放 无障碍互动 实践教学 预约开放 视频监督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矫治术后早期的体温变化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淑兰 吴芳琴 +7 位作者 吴瑛 韩月红 王艳蓉 王艳玲 刘淑媛 田静辉 王培 沈怡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11期1260-1264,共5页
目的:描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矫治手术后24 h内的体温变化规律、发热的发生率及发热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小儿心脏外科矫治手术后患儿200例,收集患儿术后24 h内体温及临床... 目的:描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矫治手术后24 h内的体温变化规律、发热的发生率及发热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小儿心脏外科矫治手术后患儿200例,收集患儿术后24 h内体温及临床结果相关资料。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矫治手术后3 h 体温达到高峰,之后开始缓慢下降;术后早期(术后24 h 内)发热发生率为63.5%。发热组(≥38.0℃)和正常组(<38.0℃)两组患儿仅在主要疾病诊断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1,P=0.001),其他基础资料和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组和正常组患儿ICU住院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68.50 h和46.00 h,20.00 h和16.00 h,16.00 d和12.00 d,经秩和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1.971,-1.998,-3.700;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矫治术后3 h体温达到高峰,超过半数的患儿会出现术后发热现象,术后发热可影响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 心脏直视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