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24 h pH阻抗监测技术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患者的反流特点,探讨GER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慢性咳嗽患者116例,根据24 h pH阻抗监测结果和抗反流治疗结果将符合GERC诊断标准患者定为GERC组,...目的应用24 h pH阻抗监测技术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患者的反流特点,探讨GER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慢性咳嗽患者116例,根据24 h pH阻抗监测结果和抗反流治疗结果将符合GERC诊断标准患者定为GERC组,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H阻抗联合监测结果。结果根据24 h pH阻抗监测结果和抗反流治疗结果符合GERC诊断标准的患者共有96例,其中28例患者合并弱酸反流异常,12例患者合并弱碱反流异常。GERC组24 h食管pH监测的6项参数及De Meest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GERC组24 h食管阻抗监测近端反流次数,气体反流、液体反流及混合反流次数,酸反流、弱酸反流、弱碱反流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ERC患者总反流次数、总弱酸反流次数与总弱碱反流次数与SAP呈正相关(P<0.05)。结论 GERC患者存在反流物理性质和酸碱性方面的反流异常,直立位反流较卧位明显。GERC患者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发病机制,以低位反流为主,但57.93%的反流物可至食管近端。24 h食管pH阻抗监测是诊断GERC的可靠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多通道阻抗联合24 h 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尤其在pH(-)GER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GERD患者应用多通道阻抗联合24 h pH监测,根据Demeester评分分为pH(-)与pH(+),其中pH(-)GERD 30...目的探讨多通道阻抗联合24 h 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尤其在pH(-)GER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GERD患者应用多通道阻抗联合24 h pH监测,根据Demeester评分分为pH(-)与pH(+),其中pH(-)GERD 30例,pH(+)GERD 18例;另相同监测健康大学生志愿者20例做正常对照组。结果 GERD组酸反流次数、卧位食团暴露时间及总食团暴露时间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2,P=0.03);GERD组非酸反流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2)。pH(-)GERD组卧位食团暴露时间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5),pH(-)GERD酸反流次数及卧位食团暴露时间均低于pH(+)GER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4)。结论多通道阻抗联合24 h pH监测能发现更多的反流事件,在GERD尤其对pH(-)GERD患者的诊断有实用意义,需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esophageal impedance and pH monitoring,MII-pH)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的反流特点。方法方便收集2016年3月—2018年5月就诊福...目的应用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esophageal impedance and pH monitoring,MII-pH)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的反流特点。方法方便收集2016年3月—2018年5月就诊福建省立医院的GERC患者46例,典型GERD组32例,健康对照组30名,所有患者经过高分辨测压及MII-pH监测,比较DeMeester积分、酸、弱酸、非酸、液体、混合、气体及近端反流次数不同。结果 GERC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eMeester积分[13.2(2.6~260.03) vs 0.97(0.2-9.78)]、酸[40.9(0~190.2) vs 4.5(0~22.6)]、弱酸[65.0(4.4~197.0) vs 29.6(0~97.0)]、液体[53.7(13.2~181.2) vs 17.8(3.4~100.4)]、混合[64.1(14.6~203.2) vs 20.6(0~85.7)]、非酸[6.5(0~227.0) vs 2.2(0~88)]、气体[37.0(5.4-416.3) vs 20.3(3.5~32.7)]、近端反流[13.5(0~79.8) vs 1.6(0~11.5)]结果均明显升高(P<0.05);与典型GERD组相比,GERC组De Meester积分[13.2(2.6~260.03)vs 18.6(3.21~276.77)]、酸反流次数[40.9(0~190.2) vs 63.5(31.9~172.4)]均明显减低(P<0.05),气体反流[37.0(5.4~416.3)vs 22.9(3.3~98.7)]、近端反流次数[13.5(0~79.8) vs 4.7(0~33.5)]明显升高(P<0.05)。非酸、弱酸、混合反流次数与典型GERD组相仿(P>0.05)。结论GERC患者存在异常反流,气体反流及近端反流异常可能是GERD患者导致GERC的原因。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辽市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疑似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患者145例,男92例,女53例,采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进行监测,以是否胃食管...目的探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辽市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疑似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患者145例,男92例,女53例,采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进行监测,以是否胃食管反流分为胃食管反流组与无反流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蠕动收缩百分数、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等资料,采用t、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与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的相关性。结果145例疑似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患者,经诊断为胃食管返流36例,无返流109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蠕动收缩百分数、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均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影响因素[比值比(OR)=3.155、2.998、3.459,P=0.003、0.012、0.001]。经ROC分析,食管测压、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联合预测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灵敏度与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时(P=0.001、0.001、0.004),联合预测的特异度与各指标单独预测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2)。结论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对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胃远端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泌酸功能及其与黏膜病理改变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 h pH监测仪测定51例残胃患者空腹胃内pH值,根据24 h胃内平均pH值分为低泌酸组(pH≥3)和正常泌酸组(pH<3)。胃镜观察残胃黏...[目的]研究胃远端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泌酸功能及其与黏膜病理改变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 h pH监测仪测定51例残胃患者空腹胃内pH值,根据24 h胃内平均pH值分为低泌酸组(pH≥3)和正常泌酸组(pH<3)。胃镜观察残胃黏膜以及Hp检测。[结果]低泌酸组患者35例,其中29例黏膜呈重度萎缩;正常泌酸组16例,其中4例呈重度黏膜炎症(P=0.006)。两组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62.7%的患者胃酸分泌减少,但却接受了抑酸药物治疗。[结论]24 h动态胃pH监测可有效评价残胃患者胃黏膜泌酸功能。残胃炎程度与黏膜泌酸功能有明显相关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酸暴露情况并与其他人群进行对照比较,以了解老年人食管酸反流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便携式24 h pH动态监测仪对31例老年人进行食管24 h pH监测,并与40例其他人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老年人组24 h食管酸暴露的6...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酸暴露情况并与其他人群进行对照比较,以了解老年人食管酸反流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便携式24 h pH动态监测仪对31例老年人进行食管24 h pH监测,并与40例其他人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老年人组24 h食管酸暴露的6项pH指标中有4项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分布范围中,立位pH<4的总时间(%)和pH<4的反流次数的指标两组较为接近,余4项指标老年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总计分老年组为14.9,高于对照组(12.7)。结论老年人组食管酸暴露多项指标高于对照组,提示可能与老年人食管运动功能和清除酸的能力下降以及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较年轻人减弱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应用24 h pH阻抗监测技术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患者的反流特点,探讨GER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慢性咳嗽患者116例,根据24 h pH阻抗监测结果和抗反流治疗结果将符合GERC诊断标准患者定为GERC组,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H阻抗联合监测结果。结果根据24 h pH阻抗监测结果和抗反流治疗结果符合GERC诊断标准的患者共有96例,其中28例患者合并弱酸反流异常,12例患者合并弱碱反流异常。GERC组24 h食管pH监测的6项参数及De Meest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GERC组24 h食管阻抗监测近端反流次数,气体反流、液体反流及混合反流次数,酸反流、弱酸反流、弱碱反流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ERC患者总反流次数、总弱酸反流次数与总弱碱反流次数与SAP呈正相关(P<0.05)。结论 GERC患者存在反流物理性质和酸碱性方面的反流异常,直立位反流较卧位明显。GERC患者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发病机制,以低位反流为主,但57.93%的反流物可至食管近端。24 h食管pH阻抗监测是诊断GERC的可靠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文摘目的探讨多通道阻抗联合24 h 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尤其在pH(-)GER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GERD患者应用多通道阻抗联合24 h pH监测,根据Demeester评分分为pH(-)与pH(+),其中pH(-)GERD 30例,pH(+)GERD 18例;另相同监测健康大学生志愿者20例做正常对照组。结果 GERD组酸反流次数、卧位食团暴露时间及总食团暴露时间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2,P=0.03);GERD组非酸反流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2)。pH(-)GERD组卧位食团暴露时间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5),pH(-)GERD酸反流次数及卧位食团暴露时间均低于pH(+)GER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4)。结论多通道阻抗联合24 h pH监测能发现更多的反流事件,在GERD尤其对pH(-)GERD患者的诊断有实用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文摘目的应用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esophageal impedance and pH monitoring,MII-pH)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的反流特点。方法方便收集2016年3月—2018年5月就诊福建省立医院的GERC患者46例,典型GERD组32例,健康对照组30名,所有患者经过高分辨测压及MII-pH监测,比较DeMeester积分、酸、弱酸、非酸、液体、混合、气体及近端反流次数不同。结果 GERC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eMeester积分[13.2(2.6~260.03) vs 0.97(0.2-9.78)]、酸[40.9(0~190.2) vs 4.5(0~22.6)]、弱酸[65.0(4.4~197.0) vs 29.6(0~97.0)]、液体[53.7(13.2~181.2) vs 17.8(3.4~100.4)]、混合[64.1(14.6~203.2) vs 20.6(0~85.7)]、非酸[6.5(0~227.0) vs 2.2(0~88)]、气体[37.0(5.4-416.3) vs 20.3(3.5~32.7)]、近端反流[13.5(0~79.8) vs 1.6(0~11.5)]结果均明显升高(P<0.05);与典型GERD组相比,GERC组De Meester积分[13.2(2.6~260.03)vs 18.6(3.21~276.77)]、酸反流次数[40.9(0~190.2) vs 63.5(31.9~172.4)]均明显减低(P<0.05),气体反流[37.0(5.4~416.3)vs 22.9(3.3~98.7)]、近端反流次数[13.5(0~79.8) vs 4.7(0~33.5)]明显升高(P<0.05)。非酸、弱酸、混合反流次数与典型GERD组相仿(P>0.05)。结论GERC患者存在异常反流,气体反流及近端反流异常可能是GERD患者导致GERC的原因。
文摘目的探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辽市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疑似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患者145例,男92例,女53例,采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进行监测,以是否胃食管反流分为胃食管反流组与无反流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蠕动收缩百分数、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等资料,采用t、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与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的相关性。结果145例疑似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患者,经诊断为胃食管返流36例,无返流109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蠕动收缩百分数、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均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影响因素[比值比(OR)=3.155、2.998、3.459,P=0.003、0.012、0.001]。经ROC分析,食管测压、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联合预测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灵敏度与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时(P=0.001、0.001、0.004),联合预测的特异度与各指标单独预测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2)。结论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对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研究胃远端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泌酸功能及其与黏膜病理改变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 h pH监测仪测定51例残胃患者空腹胃内pH值,根据24 h胃内平均pH值分为低泌酸组(pH≥3)和正常泌酸组(pH<3)。胃镜观察残胃黏膜以及Hp检测。[结果]低泌酸组患者35例,其中29例黏膜呈重度萎缩;正常泌酸组16例,其中4例呈重度黏膜炎症(P=0.006)。两组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62.7%的患者胃酸分泌减少,但却接受了抑酸药物治疗。[结论]24 h动态胃pH监测可有效评价残胃患者胃黏膜泌酸功能。残胃炎程度与黏膜泌酸功能有明显相关性。
文摘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酸暴露情况并与其他人群进行对照比较,以了解老年人食管酸反流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便携式24 h pH动态监测仪对31例老年人进行食管24 h pH监测,并与40例其他人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老年人组24 h食管酸暴露的6项pH指标中有4项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分布范围中,立位pH<4的总时间(%)和pH<4的反流次数的指标两组较为接近,余4项指标老年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总计分老年组为14.9,高于对照组(12.7)。结论老年人组食管酸暴露多项指标高于对照组,提示可能与老年人食管运动功能和清除酸的能力下降以及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较年轻人减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