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周勤 姚义安 +3 位作者 吴春锋 张妙连 邵春蕾 张艳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4期3364-3367,3372,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对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金山区亭林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常规行动态血压监测,并随访3年收集累积心力衰竭相关死亡事件,比较不同的动态血压组间死...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对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金山区亭林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常规行动态血压监测,并随访3年收集累积心力衰竭相关死亡事件,比较不同的动态血压组间死亡事件的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死亡风险与动态血压的关系。结果共有206例心力衰竭患者纳入分析,根据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将患者分为两组:24 h SBP<120 mm Hg组55例,24 h SBP≥120 mm Hg组151例。24 h SBP<120 mm Hg组3年累积心力衰竭相关病死率为10.91%,24 h SBP≥120 mm Hg组3年累积心力衰竭相关病死率为1.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 SBP<120 mm Hg组患者的3年累积心力衰竭相关死亡风险分别是24 h SBP≥120 mm Hg组患者的6.410倍(95%CI 1.701~25.316,P<0.05)和4.593倍(95%CI 1.210~17.429,P<0.05)。结论24 h SBP<120 mm Hg的心力衰竭患者与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24 h平均收缩 动态血监测
下载PDF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俊芳 高伟良 戴娘湖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1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10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起始剂量为0.15 g/次,根... 目的探讨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1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10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起始剂量为0.15 g/次,根据病情可增至0.3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mSBP)、24 h平均舒张压(mDBP)、临床症状积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9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 mSBP、24 h mDBP、头痛积分、耳鸣积分、头晕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 mSBP、24 h mDBP、头痛积分、耳鸣积分、头晕积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CP-1、sLOX-1、MMP-9、ET-1水平均显著降低,但NO水平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CP-1、sLOX-1、MMP-9、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临床症状,还可改善血清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 厄贝沙坦片 高血 24h平均收缩压 24 h平均舒张 临床症状积分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