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睡眠行为障碍患儿的脑电图(EEG)改变,探讨其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睡眠行为障碍患儿进行24 h EEG监测.结果:EEG中癎样波10例,检出率为12.5%.其中9例癎样波有局灶或局灶性偏胜.拟诊梦游症20例中,癎样波检出6例...目的:观察睡眠行为障碍患儿的脑电图(EEG)改变,探讨其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睡眠行为障碍患儿进行24 h EEG监测.结果:EEG中癎样波10例,检出率为12.5%.其中9例癎样波有局灶或局灶性偏胜.拟诊梦游症20例中,癎样波检出6例,检出率为30%;拟诊夜惊28例中,4例有癎样波,检出率为14.3%;拟诊梦魇2例,均为正常EEG.在描记中8例有临床发作,其中梦游及夜惊7例,均发生在NREM Ⅲ~Ⅳ期, EEG显示阵发性高幅δ、θ、α混合波型;梦魇1例发生在REM期, EEG显示觉醒波型.结论:儿童睡眠行为障碍中有一定数量患儿实际为癫癎, EEG在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24 h动态脑电图(24 hours 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24 h AEEG)检查小儿癫痫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的疑似癫痫患儿180例,予以24 h AEEG监测,记录患儿的痫样放电情况、放点特征、癫痫...目的:分析24 h动态脑电图(24 hours 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24 h AEEG)检查小儿癫痫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的疑似癫痫患儿180例,予以24 h AEEG监测,记录患儿的痫样放电情况、放点特征、癫痫所属类型及病灶的定位位置。结果:(1)180例疑似癫痫患儿中,108例监测存在痫样放电情况,其中28例为清醒阶段痫样放电;睡眠阶段痫样放电70例,睡眠阶段及清醒阶段均出现痫样放电,占比9.26%;(2)108例测定到痫样放电的疑似患儿中,因脑梗死、颅内细菌感染、颅内出血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痫样放电55.56%,代谢疾病发生痫样放电18.52%;因感染发生痫样放电14.81%,其余类型11.11%;(3)180例疑似癫痫患儿中,98例测定到同步的临床反应中有69例同时监测出痫样放电状态,可诊断为癫痫;其余29例同步的临床反应中未测定到痫样放电,疑似癫痫,需进行多次测定即可确诊;(4)根据同步临床反应、测定结果,69例确诊为癫痫。结论:熟练掌握小儿癫痫24 h动态脑电图临床特征,能更好地提升对癫痫的认知,精准进行癫痫的分型和病灶定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24 h动态脑电图(24 hours 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24 h AEEG)检查小儿癫痫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的疑似癫痫患儿180例,予以24 h AEEG监测,记录患儿的痫样放电情况、放点特征、癫痫所属类型及病灶的定位位置。结果:(1)180例疑似癫痫患儿中,108例监测存在痫样放电情况,其中28例为清醒阶段痫样放电;睡眠阶段痫样放电70例,睡眠阶段及清醒阶段均出现痫样放电,占比9.26%;(2)108例测定到痫样放电的疑似患儿中,因脑梗死、颅内细菌感染、颅内出血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痫样放电55.56%,代谢疾病发生痫样放电18.52%;因感染发生痫样放电14.81%,其余类型11.11%;(3)180例疑似癫痫患儿中,98例测定到同步的临床反应中有69例同时监测出痫样放电状态,可诊断为癫痫;其余29例同步的临床反应中未测定到痫样放电,疑似癫痫,需进行多次测定即可确诊;(4)根据同步临床反应、测定结果,69例确诊为癫痫。结论:熟练掌握小儿癫痫24 h动态脑电图临床特征,能更好地提升对癫痫的认知,精准进行癫痫的分型和病灶定位。
文摘目的:探讨24 h动态脑电图(AEEG)对成年患者发作性意识丧失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动态脑电图仪对发作性意识丧失成年患者进行24 h动态监测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护理干预,排除各种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结果:39例患者中确诊癫痫11例(28.2%),心源性晕厥8例(20.5%),脑源性晕厥5例(12.8%),反射性晕厥15例(38.5%)。结论:24 h AEEG是鉴别癫痫与晕厥的有效手段,护士精确迅速的操作,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检查的重要保证,对提供准确信息、提高诊断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