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比分析256层 iCT结肠仿真成像与电子结肠镜诊断结肠癌的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强 朱兆兴 +4 位作者 王丽 陈刚 段飞雪 冯莹 李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探究并对比CT仿真成像电子结肠镜诊断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21例结肠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纳入的患者分为采用CT仿真成像与电子结肠镜的方法进行诊断,并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对两种诊断... 目的:探究并对比CT仿真成像电子结肠镜诊断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21例结肠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纳入的患者分为采用CT仿真成像与电子结肠镜的方法进行诊断,并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记录并比对。结果:CT仿真成像以及电子结肠镜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17/21)、85.7%(18/21),经比较两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中CT仿真成像及电子结肠镜检查均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中应视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诊断方式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层ict仿真成像 电子结肠镜 结肠癌 效果
下载PDF
256层iCT结肠仿真成像在结肠息肉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2
作者 王强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5期9-11,15,共4页
目的分析256层iCT结肠仿真成像在结肠息肉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酒钢医院接收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256层iCT结肠仿真成像与电子结肠镜检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256层iCT结肠仿真成像在结肠息肉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酒钢医院接收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256层iCT结肠仿真成像与电子结肠镜检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在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下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以及患者治疗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疾病诊断准确率对比可见,256层iCT结肠仿真成像诊断的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检查后,两组患者对检查的舒适满意度评分均较高,观察组患者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而在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较低,但两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256层iCT结肠仿真成像检查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且与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均对检查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在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复发率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ict 结肠仿真成像 结肠息肉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探讨256层iCT三低成像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纪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9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探讨256层iCT三低成像(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低对比剂注射速率)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70例肺动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和三低组,各35例。常规组主要... 目的:探讨256层iCT三低成像(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低对比剂注射速率)在肺动脉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70例肺动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和三低组,各35例。常规组主要采用常规对比剂参数及管电压进行检查,而三低组则采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低对比剂注射速率参数进行检查,就两组的图像成像质量、辐射剂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医生主观评分方面,常规组与三低组的图像质量评分相当,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客观评估方面,常规组与三低组的肺功脉CT值、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比较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辐射剂量方面,三低组的平均容积CT记录指数(CTDIvol)、有效剂量(ED)、剂量长度乘积(DLP)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肺动脉CTA中应用256层iCT三低成像,不仅能获得与常规参数一致的图像质量,还能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CTA 256ict 三低成像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临床表现及256层iCT对其诊断价值研究
4
作者 王科鑫 陈月芹 +3 位作者 魏君臣 王培洁 张庆鑫 姜鑫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病变临床表现及256层iCT对该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临床怀疑SMA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Philips Brilliance 256层iCT全腹部CTA检查,在Portal后...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病变临床表现及256层iCT对该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临床怀疑SMA病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Philips Brilliance 256层iCT全腹部CTA检查,在Portal后处理工作站,通过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曲面重建(curve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s,C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方法进行影像研究,结合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80例怀疑SMA病变患者最终临床诊断为SMA病变65例,其中SMA缺血性病变患者44例(SMA管腔主干低密度充盈缺损血栓性栓塞25例,SMA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19例);SMA夹层(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MAD)患者19例(孤立性SMAD 2例,腹主动脉夹层累及SMAD 17例);SMA及其分支、部分肠管扭转呈漩涡状改变患者2例。所有SMA急性栓塞患者突发腹痛(25/25,100%),腹痛恶心呕吐(14/25,56%),肠鸣音活跃(16/25,64%),持续疼痛伴腹胀(19/25,76%),腹壁压痛、反跳痛(11/25,44%),腹泻伴有便血(8/25,32%)。SMAD症状复杂多样,突发腹痛(19/19,100%),持续性疼痛(14/19,73.7%),进行性加重(11/19,57.9%)。SMA及部分肠管扭转主要表现为:1)脐周持续性疼痛伴呕吐、腹胀;2)背部疼痛,进行性腹胀加重。256层iCT对SMA病变诊断敏感度92.31%,特异度80%,诊断准确率90%。结论SMA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256层iCT及相应后处理技术可从多角度、多方位清晰显示SMA病变,确定病变性质,为临床提供丰富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病变 256ict 血管成像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