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结转移率对老年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1
作者 黄天斌 关善斌 王昌泉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4期804-808,共5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率对老年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预后的意义,旨在为评价该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诊治的149例老年HN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率对老年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预后的意义,旨在为评价该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诊治的149例老年HN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整体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等结果。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明确患者OS和DFS随随访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明确淋巴结转移率对患者OS和DFS的影响。结果 149例患者OS和DFS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5(26.5~41.0)个月和28(22.5~33.0)个月。中位淋巴结转移率为0.1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淋巴结转移率评估OS和DFS的最佳切割值分别为0.13和0.18。淋巴结转移率≤0.13组中位OS和DFS显著长于淋巴结转移率>0.13组(45个月vs 33个月及34个月vs 24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率>0.13(HR=1.80,P=0.02)和淋巴结转移率>0.18(HR=1.57,P=0.03)分别是影响患者OS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淋巴结转移率升高可能是老年HN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头颈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预后 整体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29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杨诗舟 凌志强 +3 位作者 李沛 董子明 季文豪 毛伟敏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252-255,263,共5页
目的研究miR-129在食管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分化程度及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提取106例患者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的总RNA,应用real—timePCR检测两者miR-129的表达差异。结... 目的研究miR-129在食管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分化程度及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提取106例患者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的总RNA,应用real—timePCR检测两者miR-129的表达差异。结果106例食管鳞癌标本中,有36例(33.9%)出现了不同程度的miR-129表达上调,另有58例(5417%)出现了miR-129的表达下调。男性、有饮酒史的患者癌组织中miR-12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女性、不饮酒者(P〈0.05),miR-129相对表达的升高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均存在相关性(均P〈O.05)。miR-129表达升高的患者无病生存期较表达不高的患者缩短(P〈0.01),miR-129相对表达水平、肿瘤分化程度和性别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因素(P〈0.05)。结论miR-129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进展,miR-129表达的升高可能提示食管鳞癌息者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miR-1 29无病生存期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刘艳春 贾儒渊 +4 位作者 樊志慧 王朝凤 苏海燕 曹文娟 徐丹丹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0期35-38,43,共5页
目的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食管鳞状细胞癌76例为研究对象,并且以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GFR,分析不同组织EGFR阳性表达情况及与患者病... 目的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食管鳞状细胞癌76例为研究对象,并且以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GFR,分析不同组织EGFR阳性表达情况及与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EGFR阳性率72.4%(55/76)较癌旁正常组织27.6%(21/76)高(P<0.05)。不同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EGFR阳性表达有差异(P<0.05,P<0.01)。EGFR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GFR阳性率较高,且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生存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表皮生长因子 淋巴结转移 浸润深度 TNM分期 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及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卢孔泵 王晓稼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第2期170-172,共3页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主要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的分子亚型等因素相关,其中淋巴结转移在临床病理分期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常决定了患者的辅助治疗选择、预后及结局。近年来,以乳腺癌分子分型为基础的...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主要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的分子亚型等因素相关,其中淋巴结转移在临床病理分期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常决定了患者的辅助治疗选择、预后及结局。近年来,以乳腺癌分子分型为基础的分类治疗策略既改善患者的预后,也可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治疗。现今,以21基因(Oncotype DX)检测等复发风险预测手段指导辅助治疗选择基本成为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分期 预测手段 复发风险 新辅助化疗 淋巴结转移 蒽环类 无病生存期 地址素 循环肿瘤细胞 预后预测
下载PDF
较大可切除的乳腺癌采用化疗后淋巴结转移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傅德良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7-167,共1页
化疗可使80%的3cm以上的乳腺癌肿块缩小一半以上,因此有些作者采用了缩小手术,为了阐明这一方法是否合理,本文分析了罗马Elena癌肿研究所等1990~1993年收治的连续56例乳腺癌前瞻性研究的结果,均属小乳房的较大T<sub>2</sub>... 化疗可使80%的3cm以上的乳腺癌肿块缩小一半以上,因此有些作者采用了缩小手术,为了阐明这一方法是否合理,本文分析了罗马Elena癌肿研究所等1990~1993年收治的连续56例乳腺癌前瞻性研究的结果,均属小乳房的较大T<sub>2</sub>或T<sub>3</sub>肿瘤.术前给予下列化疗方案:(1)16例,第1天给表阿霉素120mg/m<sup>2</sup>和环磷酰胺600mg/m<sup>2</sup>,(EC方案)共4个疗程;(2)40例,第1、8天给表阿霉素50mg/m<sup>2</sup>、环磷酰胺400mg/m<sup>2</sup>和氟尿嘧啶500mg/m<sup>2</sup>(FEC方案),共3个疗程.在第5、7、9、11、13、15和17天皮下注射重组集落粒细胞刺激因子(rC-GSF)300g,列为FEC+rC-GSF方案组.如病人对化疗有效,术后再给相同的化疗3~4个疗程;如无效,术后则更改方案,给mitoxantrone和氟尿嘧啶替代无效的EC方案,给Vinorelbine和丝裂霉素替代FEC方案.辅佐化疗均在术后10~15天开始.雌激素受体阳性者给三苯氧胺20mg共5年.术前化疗有效者作乳腺象限切除,术后加放疗CO<sup>60</sup>或加速器放射;无效者仍行根治术.两组病人均作腋淋巴结清扫.化疗后肿瘤消失称为完全有效(CR),肿块缩小】50%者列为部分有效(PR),肿瘤不符合PR标准者列为无效(NC).随访中位值36个月,多因素分析11个临床病理和治疗有关变量对无病生存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 化疗后 多因素分析 表阿霉素 术前化疗 化疗方案 T分期 临床反应 无病生存期
原文传递
组织芯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53、Ki-67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史庆轩 崔丽萍 +3 位作者 刘群 鹿伟 姜哓玲 孙青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p5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构建乳腺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p53、Ki-67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53、Ki-67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病生存期密切相关?P... 目的探讨p5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构建乳腺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p53、Ki-67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53、Ki-67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病生存期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p53、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同时检测p53、ki-67可能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及靶向治疗的选择提供更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组织 芯片检测 tissue MICROARRAY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的判断 无病生存期 生物学行为 乳腺癌患者 淋巴结转移 组织芯片 同时检测 靶向治疗 组织学 应用 选择 构建 分级 方法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亓琳 鞠瑛 +2 位作者 张培莉 陈兰兰 邹建文 《中国医药》 2022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和13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组织...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和13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以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各组织中的LDLR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组织的LDLR得分,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LDLR得分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和三阴性乳腺癌的癌旁组织[3(2,8)分比3(3,4)、3(0,4)分],且乳腺良性肿瘤组织LDLR得分高于三阴性乳腺癌的癌旁组织(均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R得分和淋巴结转移为三阴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0.536、2.624,95%置信区间:0.295~0.974、1.397~4.930,均P<0.05),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5.268,95%置信区间:2.412~11.506,P<0.00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组织LDLR得分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和三阴性乳腺癌的癌旁组织。LDLR得分和淋巴结转移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检测LDLR有助于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淋巴结转移 无病生存期 生存期
下载PDF
1521例伴远处转移的黑色素瘤的预后因素
8
作者 傅德良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4-165,共2页
过去20年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每以5%的速度增长.根据美国癌肿学会统计,1995年约有7200例黑色素瘤病人死于转移,估计今后十年将有7万人死于此病.原发性皮肤黑色素瘤【0.75mm者的10年生存率可达95%,至于伴远处转移,即AJCCⅣ期病灶... 过去20年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每以5%的速度增长.根据美国癌肿学会统计,1995年约有7200例黑色素瘤病人死于转移,估计今后十年将有7万人死于此病.原发性皮肤黑色素瘤【0.75mm者的10年生存率可达95%,至于伴远处转移,即AJCCⅣ期病灶的生存率统计报告很少,John Wayne癌肿研究所分析1521例AJCCⅣ期黑色素瘤,对10个临床和病理变数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初次诊治时,1134例为AJCCⅠ/Ⅱ期,358例隔19.8月后转为Ⅲ期,再隔9个月转为Ⅳ;362例原为Ⅲ期,隔12.6月后转为Ⅳ期;25例就诊时已属Ⅳ期.全组生存期中位值为7.5月,预计5年生存率为6%.(一)单因素分析 (1)年龄和性别:中位值年龄51岁(9~98岁),年龄与生存率不相关.61%为男性,女性的预后较好,但与绝经期前后无关.(2)原发灶部位:73%在肢体以外的部位,部位与预后不相关.(3)病灶厚度:是一预后因素,中位值厚度为2.0mm,而Ⅰ/Ⅱ期(Clark水平或Breslow深度)为【0.75mm.(4)诊断时年份:近20年虽有新疗法的开展,但治疗结果未见改善.(5)首个远处转移灶:肺占31%,皮肤和淋巴结占18%,14%就诊时已有多个转移灶.首个转移灶的部位决定随后的生存,肝、骨和脑转移者的生存期比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远处转移 5年生存 无病生存期 多因素分析 预后因素 中位值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淋巴结 绝经期前后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风险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姜庆龙 黄湘辉 +2 位作者 张建伟 张水生 王成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2期3393-3397,共5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十二指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1-2014年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01例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定期...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十二指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1-2014年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01例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定期随访,详细记录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时间(DFS),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病生存率,Log-rank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对各种影响患者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101例患者,首发症状为腹痛及腹部不适,黄疸,消化道梗阻,出血及体重下降等。肿瘤多位于十二指肠降部(87/101)。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5例,肿瘤局部切除术16例。术后DFS为4~168个月,中位DFS为26个月。术后1、3、5年的DFS分别为79.7%、60.3%、53.6%。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CA19-9水平,肿瘤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血管侵犯,有无神经侵犯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十二指肠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R=5.394,95%C1:1.624~17.913)。结论手术切除是十二指肠腺癌最好的治疗手段,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十二指肠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癌 根治性切除 淋巴结转移 复发 无病生存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