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A、2D-DSA和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宁 佟丹 +1 位作者 王宏磊 王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156-2157,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瘤 CTA 2ddsa 3D—dsa
下载PDF
2D—DSA与R—DSA及3D—DSA在脑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董富山 翟水亭 +1 位作者 王子亮 李天晓 《中原医刊》 2008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比2D—DSA、R—DSA与3D—DSA在显示脑动脉瘤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窄及与毗邻血管的关系,说明3D—DSA优于2D—DSA及R—DSA。方法42例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2D—DSA、R—DSA及3D—DSA检查,常规2D—DSA检查后即行R—DS... 目的 通过对比2D—DSA、R—DSA与3D—DSA在显示脑动脉瘤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窄及与毗邻血管的关系,说明3D—DSA优于2D—DSA及R—DSA。方法42例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2D—DSA、R—DSA及3D—DSA检查,常规2D—DSA检查后即行R—DSA检查,把R—DSA图像传送到3D工作站,由3D工作站生成容积再现图像(VR)。通过图像在对脑动脉瘤瘤体的大小、形态、瘤颈的宽窄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等方面显示评价分析。对50个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动脉瘤的显示:2D—DSA未能发现3个动脉瘤,这些动脉瘤在R—DSA上为不确定。VR可以发现所有的动脉瘤。②图像的整体质量:2D—DSA可以清楚显示细小动脉,图像整体质量优于R—DSA和3D—DSA。(④动脉瘤形状的显示:VR明显优于2D—DSA和R—DSA。动脉瘤瘤颈和动脉瘤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的显示:VR明显优于2D—DSA和R—DSA。结论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方面优于2D—DSA和R—DSA。尤其是对动脉瘤颈宽窄的显示,对介入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2ddsa R—dsa 3D—dsa
下载PDF
不同方式诊断脑动脉瘤的效果对比(DE-CTA、2D-DSA、3DDCE-MRA) 被引量:26
3
作者 贠红雨 刘海涛 +6 位作者 吴琼 葛雷 张翠兰 李明 杨少亮 蔡宝坡 赵贺亮 《中国数字医学》 2017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双能量CT血管造影(DE-CTA)及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MRA)三种方式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1月至2016年05月于医院住院诊治的60例疑诊为脑动脉瘤的蛛网膜... 目的:研究探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双能量CT血管造影(DE-CTA)及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MRA)三种方式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1月至2016年05月于医院住院诊治的60例疑诊为脑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对所有患者行DE-CTA、3D DCE-MRA、2D-DSA检查,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进行确诊,观察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的检查方式诊断脑动脉瘤的差异。结果:在脑动脉瘤瘤体的短径及长径的测量方面,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脑动脉瘤瘤颈的横径的测量方面,DE-CTA与3D DCE-MRA两种检查方式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两者与2D-DSA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在动脉瘤的瘤颈与邻近载瘤动脉间的空间结构显示方面,三种检查方式之间相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CTA及3D DCE-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筛查手段,有漏诊可能,应考虑进一步行3D-DSA检查明确。同时,2D-DSA作为3D-DSA及后期介入治疗的基础,能提供更详细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 64排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2D-DSA、3D-DSA、3D-CTA三者分别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爱桂 王春财 +2 位作者 贠红雨 王小春 赵振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8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及三维CT血管造影术(3D-CTA)三者分别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可疑颅内动脉瘤待查患者105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2D-DSA、3D-DSA及3D-CT... 目的探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及三维CT血管造影术(3D-CTA)三者分别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可疑颅内动脉瘤待查患者105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2D-DSA、3D-DSA及3D-CTA三项检查,比较各项检查颅内动脉瘤确诊情况,根据诊断金标准统计各项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分析和评价各项检查临床意义和价值。结果 3D-DSA的灵敏度、特异度最高,误诊率最低,3D-CTA次之,2D-DSA最差。3D-DSA、3D-CTA与2D-DS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DSA与3D-CT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DSA的诊断效果最差,3D-DSA的诊断效果较3D-CTA好,但差异不显著,应视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dsa 3D-dsa 3D-CTA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3D-DSA联合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建华 段传志 +7 位作者 刘亚杰 张炘 彭志康 刘亚洪 汪求精 何旭英 黎凯锋 贺雄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联合路径图(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9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73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49.31岁。全部病例进行DSA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按其治疗过...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联合路径图(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9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73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49.31岁。全部病例进行DSA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按其治疗过程分为2组:第一组104例全部行3D-DSA及2D-DSA检查并联合roadmap治疗,分析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及脑动脉狭窄在3D-DSA上的影像学表现,并与2D-DSA比较;第二组65例全部行2D-DSA检查并在roadmap指示下行介入治疗,与第一组3D-DSA检查并结合roadmap治疗过程进行比较。结果在诊断方面:3D-DSA在动脉瘤检出率和瘤颈判别上与2D-DSA比较,3D-DSA对动脉瘤准确率比2D-DSA高16.3%(7/43),对动脉瘤瘤颈的显示比2D-DSA高48.2%,对AVM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构筑显示方面二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管内斑块形态的显示3D-DSA比2D-DSA高30.7%,对血管狭窄率的精确测量3D-DSA比2DDSA高42.3%。在治疗方面:3D-DSA联合roadmap技术与2D-DSA联合roadmap技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与X射线曝光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oadmap成像次数、造影剂用量和X射线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2D-DSA相比,3D-DSA联合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成像次数、造影剂用量、X射线剂量、手术时间和X射线曝光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 ROADMAP 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 颅内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脉狭窄
下载PDF
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美丹 陈建龙 +2 位作者 赵军 蔡仁端 张月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检查后再行3D-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动脉瘤检出... 目的:探究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检查后再行3D-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动脉瘤检出率,评价瘤颈及瘤颈与载瘤动脉间的关系显示情况,比较对比剂用量。结果:经2D-DSA和3D-DSA检查,检出动脉瘤分别为76例(88枚)和82例(98枚),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80%和100%;2D-DSA与3D-DSA对动脉瘤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6,P<0.05);3D-DSA对动脉瘤瘤颈和瘤体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率均显著高于2D-DSA,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566,x^2=72.554;P<0.05);2D-DSA检查患者平均对比剂用量显著高于3D-DSA检查,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78,P<0.05)。结论:3D-DSA可提高动脉瘤检出率,清晰显示瘤颈及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并可减少检查中对比剂的使用量,提高患者在检查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 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 颅内动脉瘤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三维DSA与二维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翟水亭 李天晓 +4 位作者 曹会存 宗登伟 王子亮 白卫星 刘建文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16期33-35,37,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三维DSA(3D DSA)与二维DSA(2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说明3DDSA优于2D DSA。方法42例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2D和3D DSA检查,常规2D DSA检查后即行旋转DSA检查。由3D工作站生成容积再现图像(VR)。从以下5方... 目的通过对比三维DSA(3D DSA)与二维DSA(2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说明3DDSA优于2D DSA。方法42例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2D和3D DSA检查,常规2D DSA检查后即行旋转DSA检查。由3D工作站生成容积再现图像(VR)。从以下5方面随即评价2D DSA、旋转DSA和3D DSA:①图像整体质量,②动脉瘤的显示,③动脉瘤形状的显示,④动脉瘤瘤颈的显示,⑤动脉瘤与毗邻血管的显示。对50个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动脉瘤的显示:2D DSA未能发现3个动脉瘤,这些动脉瘤在旋转DSA上为不确定。VR可以发现所有的动脉瘤。②图像的整体质量:2D DSA可以清楚显示细小动脉,图像整体质量优于旋转DSA和3D DSA。③动脉瘤形状的显示:VR明显优于2D DSA和旋转DSA。④动脉瘤瘤颈和动脉瘤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的显示:VR明显优于2D DSA和旋转DSA。结论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方面优于2D DSA和旋转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二维dsa 三维dsa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V与DSA对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叶景 张小军 +3 位作者 李军 钟群 洪景芳 王守森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MRV对不同时期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例CVST患者,同期行MRV和DSA检查,将3D CE-MRV及2D TOF-MRV与DSA进行对比,探讨MRV对不同时期CVST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急性及亚急性期CVST,3D CE-MRV的诊断准确... 目的探讨MRV对不同时期脑静脉与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例CVST患者,同期行MRV和DSA检查,将3D CE-MRV及2D TOF-MRV与DSA进行对比,探讨MRV对不同时期CVST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急性及亚急性期CVST,3D CE-MRV的诊断准确性优于2D TOF-MRV。对于慢性期CVST,两者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69.44%、98.15%和100%、89.47%;两者评价CVST治疗后再通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81.82%、71.88%和60.00%、100%。结论对急性及亚急性CVST,3D CE-MRV较2D TOF-MRV的诊断准确性高。对慢性期及再通后的CVST,宜同时行3D CE-MRV和2D TOF-MRV检查,结合原始图像及MIP图像综合评价,必要时行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血流成像 二维时间飞跃血流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3D-DSA联合roadmap技术介入诊治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崔永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8期891-894,共4页
目的分析3D-DSA联合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3-04—2016-10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3D-DSA联合roadmap技术介入治疗。选取同期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3D-DSA联合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3-04—2016-10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3D-DSA联合roadmap技术介入治疗。选取同期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2D-DSA联合roadmap技术介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动脉瘤检出率84.0%,动脉瘤瘤颈显示比为64.0%,斑块形态显示比为71.0%,血管狭窄率精确测量率46.0%均高于对照组(56.0%、54.0%、52.0%、3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oadmap成像次数、造影剂用量、X射线辐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诊治过程中,采用3D-DSA联合roadmap技术,能够提高诊断符合率,并发挥良好辅助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3D-dsa 2d-dsa ROADMAP 介入治疗
下载PDF
3D-DSA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希年 洪荣庆 曾纪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2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究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98例,先后给予其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和3D–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 目的:探究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98例,先后给予其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和3D–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2D–DSA对动脉瘤(72.72%)、血管畸形(77.78%)、脑缺血(84.21%)的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3D–D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烟雾病的诊断准确率,2D–DSA(81.82%)与3D–DSA(90.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D–DSA对脑血管疾病的检测准确率更高,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C臂CT在肝癌TACE术中评估碘油沉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1
作者 施振静 虞希祥 +3 位作者 郝伟远 陈斌 施昌盛 朱国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C臂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评估碘油沉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在碘油栓塞后术中行C臂CT检查,即刻评价碘油栓塞效果,对碘油沉积缺损部分予追加栓塞,术后1周行常规CT检查;B组(20例)... 目的探讨C臂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评估碘油沉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在碘油栓塞后术中行C臂CT检查,即刻评价碘油栓塞效果,对碘油沉积缺损部分予追加栓塞,术后1周行常规CT检查;B组(20例)术中不行C臂CT检查,仅术后1周行常规CT检查。结果 A组30例(54个病灶)中,X线透视图像可见碘油沉积病灶49个(49/54,90.7%),初次C臂CT图像可见碘油沉积病灶53个(53/54,98.1%);初次C臂CT图像显示碘油完全沉积病灶(Ⅰ型病灶)占68.5%(37/54),1周后常规CT图像显示的碘油完全沉积病灶(Ⅰ型病灶)占86.5%(46/54),其碘油完全沉积病灶比率高于初次C臂CT图像(χ2=20.4,P<0.05)。B组20例,33个瘤灶1周后常规CT图像显示完全碘油沉积病灶(Ⅰ型病灶)占66.7%(22/33)。A组常规CT图像显示碘油完全沉积病灶比率显著高于B组(χ2=4.16,P<0.05)。结论在肝癌TACE术中,行C臂CT可对栓塞效果做出快速评价,方便、有用,并且有利于获得完全的肿瘤栓塞,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2d-dsa C臂CT 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三维影像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一木 孙立军 +5 位作者 王宏昭 高满 杨天昊 田超 闫世鑫 靳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513-515,共3页
目的评价3D-CTA,MRA和3D-DSA在动脉瘤致密填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检出72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60枚。研究并比较CTA,MRA和DSA影像特点。结果60枚栓塞的动脉瘤中50枚致密填塞,10枚为大于95%填塞,5枚为大于90%填塞... 目的评价3D-CTA,MRA和3D-DSA在动脉瘤致密填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检出72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60枚。研究并比较CTA,MRA和DSA影像特点。结果60枚栓塞的动脉瘤中50枚致密填塞,10枚为大于95%填塞,5枚为大于90%填塞。3D-CTA对动脉瘤测量值比2D-DSA大,3D-DSA比2D-DSA大。结论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时,在3D影像指导下可提高动脉瘤的致密填塞率。但是3D影像的测量值要大于2D影像的测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造影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25例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C臂CT检查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黄京华 朴正日 +2 位作者 李兰 金花 金武男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77-279,共3页
[背景]探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C臂CT检查的临床意义.[病例报告]选择原发性肝癌50例,随机分为A,B 2个组,每组各为25例.A组在行肝癌碘油造影检查及TACE中即给行C臂CT检查,B组在TACE中未给行C臂CT检查.两组均手术后1,2个月时行... [背景]探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C臂CT检查的临床意义.[病例报告]选择原发性肝癌50例,随机分为A,B 2个组,每组各为25例.A组在行肝癌碘油造影检查及TACE中即给行C臂CT检查,B组在TACE中未给行C臂CT检查.两组均手术后1,2个月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病灶内血流情况,比较两组栓塞效果.A组C臂CT检查结果示35个病灶中12个(34.3%,12/35)病灶未达到栓塞标准,给行补充栓塞治疗.A组25例35个病灶中术后1,2个月时的肿瘤内血流开通率分别为42.8%,55.0%,B组25例38个病灶分别为65.7%,76.9%,A组肿瘤内血流开通率显著低于B组(χ~2=4.16,P<0.05).[讨论]肝癌TACE中行C臂CT检查可快速评估栓塞程度,对提高栓塞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2d-dsa C臂CT 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