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氮胁迫下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质量研究
1
作者 计红 林育青 +4 位作者 陈诚 何梦男 于道平 余世金 万安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1,共8页
为定量揭示氨氮浓度对鱼类栖息地质量的影响,以淮河干流鲁台子至窑河闸段为研究区域,选择典型土著洄游鱼类鲢作为目标物种,耦合研究区域内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了含有氨氮指标的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栖息地模型。假定入流边界氨氮... 为定量揭示氨氮浓度对鱼类栖息地质量的影响,以淮河干流鲁台子至窑河闸段为研究区域,选择典型土著洄游鱼类鲢作为目标物种,耦合研究区域内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了含有氨氮指标的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栖息地模型。假定入流边界氨氮浓度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1.0 mg·L^(-1)),选取栖息地面积、栖息地斑块数和栖息地连通性指数三个景观生态学特征指标,定量评估了高、中、低三组代表性流量下氨氮对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氨氮指标情况下的洄游通道质量相比,(1)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下降1.6%、6.7%和3.4%,氨氮对洄游通道适宜生境面积的影响较小。(2)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斑块数分别增加4.5%、28.7%和3.6%,在原本具有较高破碎度的情况下氨氮影响最大,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和协同效应。(3)鲢幼鱼下洄游通道连通性分别降低54.3%、34.6%和24.8%,连通性下降幅度与入流边界流量成反比。研究结果可为鱼类栖息地指标体系构建和基于水质需求的生态流量调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鲢幼鱼 栖息地模型 二维水质模拟 洄游通道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Risk Imposed by Diverted Flood Waters on Water and Soils in Emergency Retention Basins
2
作者 Karl Erich Lindenschmidt Robert Harrison Martina Baborowsk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0年第2期129-135,共7页
Emergency retention basins (ERB) are diked enclosures alongside rivers into which water from the main river channel is diverted during extreme floods. If the basins are operated during extreme flooding, two negative e... Emergency retention basins (ERB) are diked enclosures alongside rivers into which water from the main river channel is diverted during extreme floods. If the basins are operated during extreme flooding, two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may occur: 1) contamination of the soils due to their transport by suspended sediments to the basin and 2) deple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basin water. A computer-based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which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risk exhibited by the operation of an ERB system proposed for the Elbe River in Germany. The August 2002 extreme flood event was used as a test case. For such a flo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77% risk that dissolved oxygen levels fall below 2 mg/L in the water and a 48% chance of exceeding the inspection value of 500 mg zinc/kg in the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Risk INUNDATION RETENTION BASINS water quality Contaminated Soils Quasi-2d model
下载PDF
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谭超 黄本胜 +2 位作者 洪昌红 邱静 胡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6,共6页
根据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水流及水质特点,选取不同设计流量,建立二维水流水质模型.通过水槽实验,拟合水质衰减系数与流速的关系曲线,以获取模型水质计算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概化排污口排污量与混合带长度响应关系计算,确定各排污口... 根据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水流及水质特点,选取不同设计流量,建立二维水流水质模型.通过水槽实验,拟合水质衰减系数与流速的关系曲线,以获取模型水质计算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概化排污口排污量与混合带长度响应关系计算,确定各排污口混合带长度在1 300~2 500m之间;在90%最枯月、50%最枯月及多年平均流量水文条件下,飞来峡库区干流水域COD纳污能力分别为162 107.7t、199 220.2t及372 104.3t; NH3-N纳污能力分别为2 757.4t、3 408.4t和6 276.4t;飞来峡库湾的纳污能力远小于库区干流水域,库湾COD纳污能力仅相当于干流的25%,NH3-N纳污能力仅相当于干流的5%;飞来峡库区纳污能力年内逐月差异显著,其中汛期(4~9月)纳污能力较大,COD、NH3-N纳污能力约占全年纳污能力的58%,飞来峡库区年内月纳污能力与月平均流量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来峡库区 动态纳污能力 二维水流水质模型 水质衰减系数
下载PDF
基于个体模型模拟的鱼类对上游水库运行的生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求稳 程仲尼 +1 位作者 蔡德所 吴世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97-903,共7页
建立了一维全河流和二维局部河段的水环境模型,并与基于个体的鱼类模型耦合,从鱼类种群动态角度研究水库运行对下游河流水生态系统的作用。文中选取了漓江下游的一段复式河道,以优势种草鱼和鲫鱼为研究对象,模拟了自然条件和水库调节作... 建立了一维全河流和二维局部河段的水环境模型,并与基于个体的鱼类模型耦合,从鱼类种群动态角度研究水库运行对下游河流水生态系统的作用。文中选取了漓江下游的一段复式河道,以优势种草鱼和鲫鱼为研究对象,模拟了自然条件和水库调节作用下河道的水环境条件,以及相应的鱼类生长和分布的变化。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如果仅考虑水库运行造成的下游水流变化的作用,枯水期水库向河道补水对草鱼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对鲫鱼有轻微的负面影响;而在4—5月,水库运行对两种鱼类都存在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本文建立的模型方法可为河流优化管理及水库生态友好运行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调度 鱼类种群动态 二维水环境模型 基于个体模型
下载PDF
潮汐河流排污口设置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小虎 韩龙喜 +2 位作者 吴云波 焦涛 孙兆海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6期88-91,96,共5页
以扬州市青山污水处理厂长江排污口的设置为例,根据潮汐河流的水动力、污染物输移特征,采用正交曲线网格离散计算区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建立了非稳态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采用90%保证率下的枯水设计径流量与大潮、... 以扬州市青山污水处理厂长江排污口的设置为例,根据潮汐河流的水动力、污染物输移特征,采用正交曲线网格离散计算区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建立了非稳态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采用90%保证率下的枯水设计径流量与大潮、小潮典型潮位过程的组合作为设计水文条件,模拟分析了典型水文条件下,污水排放对纳污水体水环境的影响,旨在为排污口设置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河流 排污口设置 二维水质模型
下载PDF
临淮岗工程不同蓄水条件下的水质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开明 逄勇 +2 位作者 王华 屈健 田威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4期13-16,共4页
建立临淮岗工程淹没区在不同蓄水条件下的二维非稳态FVS格式水流水质模型,基于水量、水质同步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运用所建模型对研究区域水流水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研究区域在最不利条件下对临淮岗坝前水质的影响... 建立临淮岗工程淹没区在不同蓄水条件下的二维非稳态FVS格式水流水质模型,基于水量、水质同步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运用所建模型对研究区域水流水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研究区域在最不利条件下对临淮岗坝前水质的影响程度。对不同库容条件下在库区北部农业用水时的库区水质浓度场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上游边界来水为功能区Ⅲ类,临淮岗坝前COD、NH3-N和TP浓度都能达到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当边界条件为枯水期水质时,临淮岗坝前的NH3-N浓度超标,超标率为28%,COD及TP均能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淮岗 蓄水条件 水质可达性 二维非稳态FVS格式水流-水质模型
下载PDF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水质和生态动力学模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卫青 卢士强 矫吉珍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2-531,共10页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氮磷严重超标导致该海域赤潮频发,已严重影响到该海域的渔业资源。为系统地实施海域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措施,科学制定污染控制方案和评估行动计划实施效果,开展海域水质和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长江口及...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氮磷严重超标导致该海域赤潮频发,已严重影响到该海域的渔业资源。为系统地实施海域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措施,科学制定污染控制方案和评估行动计划实施效果,开展海域水质和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流场、盐度场、温度场和泥沙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水质模型,主要模拟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无机氮、无机磷,通过2005年夏季和秋季实测水质资料进行了模型的验证和率定,确定了污染物的综合降解参数。利用二维水质模型进行设计水文条件下33个概化排污口控制污染物的水质响应系数场的模拟计算,为海域容量计算和总量分配奠定了基础。建立了长江口及毗邻海域三维生态动力学模型,利用三维生态模型对应用水质模型计算得出的总量控制方案进行了校验模拟。结果表明:实施全海区功能达标控制方案后,原赤潮易发区叶绿素浓度值显著降低,叶绿素高浓度区域面积基本消失,中高浓度区域的面积也由现状方案约1万km^2减少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碧海行动计划 二维水质模型 三维生态模型 总量控制 富营养化 赤潮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段纳污能力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钱小娟 陈艳 顾爱辉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3期64-67,共4页
根据长江口北支水流、水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耦合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长江口北支的流场和浓度场,计算1000m污染带控制长度下长江北支自海门汤加镇至启东灯杆港江段的纳污能力,结果表明,该江段对COD的纳污能力为3... 根据长江口北支水流、水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耦合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长江口北支的流场和浓度场,计算1000m污染带控制长度下长江北支自海门汤加镇至启东灯杆港江段的纳污能力,结果表明,该江段对COD的纳污能力为3659t/a,对NH3-N的纳污能力为265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支 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耦合模型 水域 纳污能力
下载PDF
三峡水库调峰运行下的香溪河水动力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国宾 王雅萍 马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4期87-91,共5页
为研究三峡水库调峰运行方式对库区支流香溪河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非恒定流二维水动力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三峡水库在双峰调节运行方式下,香溪河的水位、流速、流量变化过程,分析了三峡水库调峰运行时导致的波动性对香溪河流场... 为研究三峡水库调峰运行方式对库区支流香溪河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非恒定流二维水动力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三峡水库在双峰调节运行方式下,香溪河的水位、流速、流量变化过程,分析了三峡水库调峰运行时导致的波动性对香溪河流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水库调峰运行可以显著增强库区和支流的水位波动,促进水体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峰运行 非恒定流 二维数学模型 香溪河 三峡水库
下载PDF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水质和生态动力学模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卫青 卢士强 矫吉珍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8,共7页
为系统地实施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措施,国家环保总局从2005年起组织开展“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调查与研究工作。评估行动计划实施效果,开展海域水质和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流场、盐度场、温... 为系统地实施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措施,国家环保总局从2005年起组织开展“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调查与研究工作。评估行动计划实施效果,开展海域水质和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流场、盐度场、温度场和泥沙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水质模型,主要模拟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无机氮、无机磷,通过2005年夏季和秋季实测水质资料进行了模型的验证和率定,确定了污染物的综合降解参数。利用二维水质模型进行设计水文条件下33个概化排污口控制污染物的水质响应系数场的模拟计算,为海域容量计算和总量分配奠定了基础。建立了长江口及毗邻海域三维生态动力学模型,利用三维生态模型对应用水质模型计算得出的总量控制方案进行了校验模拟。结果表明:实施全海区功能达标控制方案后,原赤潮易发区叶绿素浓度值显著降低,叶绿素高浓度区域面积基本消失,中高浓度区域的面积也由现状方案约1万km^2减少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 碧海行动计划 二维水质模型 三维生态动力学模型 污染物总量控制 富营养化 赤潮
下载PDF
南水北调总干渠对其左岸洪水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东坡 王二平 +1 位作者 廖小龙 王鹏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3,共5页
建立了反映顺坡面串、汇流特点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河南省大沙河串流区在南水北调工程总干渠修建前、后的洪水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做出的修改方案,可以改善总干渠左岸局部积水淹没严重的状况.
关键词 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动边界跟踪 串流区 南水北调工程总干渠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动态纳污能力计算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洪昌红 黄本胜 +2 位作者 谭超 邱静 胡培 《广东水利水电》 2015年第8期44-47,共4页
通过环境水槽实验获取了COD和NH3-N衰减系数与流速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建立了反应污染物衰减与流速动态变化的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以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为例,利用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和常规的完全混合模型对库区COD和NH3-N... 通过环境水槽实验获取了COD和NH3-N衰减系数与流速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建立了反应污染物衰减与流速动态变化的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以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为例,利用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和常规的完全混合模型对库区COD和NH3-N纳污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前者计算的纳污能力大于后者,其计算出的主流区纳污能力为库湾区的8.4倍左右。分析认为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纳污 衰减系数 流速效应 二维水流水质模型 飞来峡库区
下载PDF
城市景观湖泊水体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谭超 黄广灵 +1 位作者 黄本胜 邱静 《广东水利水电》 2016年第6期6-11,共6页
通过水流数学模型模拟城市湖泊流场分布是评估水体交换能力的重要依据。利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了惠州西湖的水动力优化调控方案,探明了惠州西湖各状条件下水动力较差的区域,评估了引水对于惠州西湖湖水动力的改善程度,并对比了不... 通过水流数学模型模拟城市湖泊流场分布是评估水体交换能力的重要依据。利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了惠州西湖的水动力优化调控方案,探明了惠州西湖各状条件下水动力较差的区域,评估了引水对于惠州西湖湖水动力的改善程度,并对比了不同方案的的引水效果,进而提出了较好的引水方案。其成果可为惠州西湖和其他城市湖泊水质改善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西湖 水体交换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流场分布
下载PDF
沿海河道型水库水质可达性研究
14
作者 纪风强 王华 +1 位作者 王晓 李晓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5,共4页
根据新沭河太平庄闸至三洋港挡潮闸河段污染源分布特点,对区域内污染物入河量采用分布式污染负荷模型进行测算;建立两闸区间河道型水库二维非稳态FVS格式水流水质模型,基于水量、水质同步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运用所建模型对研... 根据新沭河太平庄闸至三洋港挡潮闸河段污染源分布特点,对区域内污染物入河量采用分布式污染负荷模型进行测算;建立两闸区间河道型水库二维非稳态FVS格式水流水质模型,基于水量、水质同步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运用所建模型对研究区域水量水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水库来水为功能区水质及污染源汇入条件下的水质浓度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相同蓄水时间内,污染源汇入不利方案下水质浓度场范围较上游来水为功能区水质方案下的范围有所增加;蓄水45d时,不利方案下污染带已达到范河闸取水口处,但水质浓度仍未超出农业灌溉用水标准,表明该河道型水库水质可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农业灌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型水库 水质 农业灌溉 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模型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入湖河各口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及应用
15
作者 谢增芳 刘晓东 +3 位作者 刘孝洋 戴昱 耿欣欣 蒋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8-41,共4页
针对传统计算入湖河口水环境容量采用混合区控制方法存在计算量和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遗传算法为基础的湖泊污染源控制方法,基于反问题理念将遗传算法与湖泊二维水质模型相结合,仅需调用一次水量水质模型,即可计算入湖各河口的水环... 针对传统计算入湖河口水环境容量采用混合区控制方法存在计算量和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遗传算法为基础的湖泊污染源控制方法,基于反问题理念将遗传算法与湖泊二维水质模型相结合,仅需调用一次水量水质模型,即可计算入湖各河口的水环境容量。以太湖为例,构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入湖各河口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简便、效率高,获得了太湖主要入湖各河口的COD水环境容量由大到小的排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二维水质模型 水环境容量 混合区
下载PDF
达州市州河大桥桥区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战博 曾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研究拟建州河大桥对桥区河段水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非恒定流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建桥后桥区河段的水流条件并分析了建桥前后桥区河段流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建桥后桥区河段水流流场变化较小,水流条件较为理想。
关键词 州河大桥 非恒定流 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有限元
下载PDF
二维河流水质模型方程解析解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贝 刘元会 郭建青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27,共5页
利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和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二维瞬时投源河流水质模型方程解析解输入参数的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分别对模型方程输入参数的灵敏度进行计算并比较,讨论了单参数及多个参数相互作用下的系统扰动对污... 利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和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二维瞬时投源河流水质模型方程解析解输入参数的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分别对模型方程输入参数的灵敏度进行计算并比较,讨论了单参数及多个参数相互作用下的系统扰动对污染物浓度计算结果的影响;绘制了局部灵敏度分析法下各参数的灵敏度变化曲线。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二维河流水质模型方程解析解对不同参数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河流的平均流速最为灵敏,而污水排放点的位置坐标的灵敏性最弱;各参数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各参数灵敏度大小顺序为|S_u|>|S_(Dy)|>|S_(y0)|>|S_(x0)|,但定量地分析各参数的灵敏度值却是不同的,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多个参数间的相互作用,故其结果较局部灵敏度法更为可靠,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灵敏度分析 全局灵敏度分析 二维河流水质模型 解析解 相对误差 灵敏度
下载PDF
不同径流条件下钱塘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影响的预测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邬越民 李若华 袁和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189-194,共6页
采用二维潮流水质模型对钱塘江河口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上游径流流量加大,污水团输移的速度明显加快,最大浓度也有所降低。同时随着污染物在输移过程中稀释扩散,超标总历时沿程逐渐增大,污... 采用二维潮流水质模型对钱塘江河口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上游径流流量加大,污水团输移的速度明显加快,最大浓度也有所降低。同时随着污染物在输移过程中稀释扩散,超标总历时沿程逐渐增大,污染物最大浓度沿程逐渐降低。模拟及计算结果显示:突发污染事故后,加大上游的下泄流量,对加快污染团下移、稀释污染团从而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作用非常明显,模拟结果可为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提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突发水污染事故 二维潮流水质模型 钱塘江
下载PDF
河流中污染源垂向紊动混合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彦良 褚君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着重研究了河流中点源及线源污染物的垂向紊动混合过程。根据大江河中污染物在排放口近区范围内的垂向紊动混合过程,提出了部分均匀混合水深的新概念,建立了点源及线源的垂向紊动混合过程基本方程。通过求解方程,得到部分均匀混合水深... 着重研究了河流中点源及线源污染物的垂向紊动混合过程。根据大江河中污染物在排放口近区范围内的垂向紊动混合过程,提出了部分均匀混合水深的新概念,建立了点源及线源的垂向紊动混合过程基本方程。通过求解方程,得到部分均匀混合水深随纵向距离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全水深垂向均匀混合距离的理论公式,且用相关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将所建立的垂向紊动混合过程基本规律引入数值模型中,建立了部分均匀混合水深平均二维水质模型,并用现场罗丹明示踪实测资料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较传统的全水深平均模型在近区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与三维模型相比则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污染 污染源 垂向紊动混合过程 二维水质模型 数值模型
下载PDF
ONE-AND TWO-DIMENSIONAL COUPLED HYDRODYNAMICS MODEL FOR DAM BREAK FLOW 被引量:8
20
作者 YANG Fang-li ZHANG Xiao-feng TAN Guang-mi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6期769-775,共7页
1-D and 2-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dam break flow were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 in laboratory. The 1-D and 2-D models were then coupled, and used to simulate the dam break flow from the reservo... 1-D and 2-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dam break flow were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 in laboratory. The 1-D and 2-D models were then coupled, and used to simulate the dam break flow from the reservoir tail to the dam site, the propagation of dam break waves in the downstream channel, and the submergence of dam break flow in the downstream town with the hydrodynamics method. As a numerical example, the presented model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dam break flow of a hydropower station under construction. In simulation, different dam-break durations, upstream flows and water levels in front of dam were considered, and thes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am break flow were analyzed, which could be referenced in planning and designing hydropower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break flow hydrodynamics model 1-D and 2-D coupled model dam-break duration upstream flow water level before da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