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D/3D成像技术的1JC厚板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研发
1
作者 彭铁根 陆东升 何永辉 《宝钢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60-63,68,共5页
针对1JC厚板表面质量在线检测,提出了一种2D/3D复合成像的表面检测系统。应用2D和3D成像系统分别实现厚板上下表面无深度变化及有深度变化缺陷的检测和识别,系统均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分类模型的训练和应用。该技术已在宝钢厚板1JC精... 针对1JC厚板表面质量在线检测,提出了一种2D/3D复合成像的表面检测系统。应用2D和3D成像系统分别实现厚板上下表面无深度变化及有深度变化缺陷的检测和识别,系统均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分类模型的训练和应用。该技术已在宝钢厚板1JC精整线得到成功验证,现场一年多的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实现精整线厚板表面缺陷的在线检测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板 表面检测系统 2d/3d复合成像
下载PDF
2D MRCP与3D MRCP技术诊断胆胰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于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3D MRCP技术在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80例胆胰疾病患者,均进行2D MRCP及3D MRCP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胰胆管系统结构的显示情况。结果3D MRCP对胰管的显示率为85.00%,低于2D MRCP的95.00%,... 目的探讨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3D MRCP技术在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80例胆胰疾病患者,均进行2D MRCP及3D MRCP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胰胆管系统结构的显示情况。结果3D MRCP对胰管的显示率为85.00%,低于2D MRCP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 MRCP与3D MRCP对胰胆管、肝内胆管、胆囊管、胆总管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 MRCP更适合对病变的细微结构进行分析诊断,3D MRCP则更适合对病情的整体状况进行有效诊断,两者联合诊断适用于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诊断 胆胰疾病
下载PDF
基于节点拓扑一致性的2D/3D冠脉血管非刚性配准
3
作者 李致勋 张英涛 唐降龙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6年第6期20-24,共5页
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主要采用传统冠脉成像CCA加冠脉CT成像CCTA辅助的方式。但是,CCTA下的3D图像获取的是某一时刻的静态图像,在心跳和呼吸作用下,CCA下动态2D图像和CCTA下静态3D图像的血管可能并不处于同一位置,彼此之间会具有很大... 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主要采用传统冠脉成像CCA加冠脉CT成像CCTA辅助的方式。但是,CCTA下的3D图像获取的是某一时刻的静态图像,在心跳和呼吸作用下,CCA下动态2D图像和CCTA下静态3D图像的血管可能并不处于同一位置,彼此之间会具有很大的形态及位置差异。本文在2D和3D中心线基础上,利用血管曲线特征对2种维度的血管进行粗糙和精细两级配准操作。在粗糙配准中,通过考虑节点间的拓扑关系一致性取消以往算法的双向一对一的对齐约束,对血管间的分支点进行多对多对齐配准。在精细配准中,基于节点对齐的配对血管段间采用伸缩特性的DTW技术进行像素间配准。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节点拓扑一致性 非刚性配准 2d/3d冠脉成像
下载PDF
近程高速运动目标二维成像算法
4
作者 周新鹏 魏国华 +1 位作者 吴嗣亮 冯定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90,共8页
针对高精尖武器性能测量,该文研究了近程高速运动目标的二维成像算法。首先利用弹头散射中心的准波前估计出目标的运动速度,得到各个散射中心的距离点集合;其次通过推导目标运动状态方程提取出各散射中心对应的距离点子集;最后利用RPM(R... 针对高精尖武器性能测量,该文研究了近程高速运动目标的二维成像算法。首先利用弹头散射中心的准波前估计出目标的运动速度,得到各个散射中心的距离点集合;其次通过推导目标运动状态方程提取出各散射中心对应的距离点子集;最后利用RPM(Range Point Migration)算法计算出对应各散射中心的边界点。本文详细分析了采样时间间隔、速度误差及白噪声对成像算法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得到目标边界点,这有利于获得更为精确的近程高速目标状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成像 距离点 运动状态方程 速度估计 RPM算法
下载PDF
车载单线激光雷达成像分割及噪声检测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梁雄 唐琎 蔡自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75-1977,共3页
针对国内外已有的激光雷达2D成像分割聚类算法,提出了基于ABD(adaptive breakpoint detector)算法检测分割点后的再次分割聚类判定的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可以发现,改进后的算法使分割效果更加理想。针对激光成像中的噪声数据,提出了基于... 针对国内外已有的激光雷达2D成像分割聚类算法,提出了基于ABD(adaptive breakpoint detector)算法检测分割点后的再次分割聚类判定的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可以发现,改进后的算法使分割效果更加理想。针对激光成像中的噪声数据,提出了基于上述改进分割算法的有效简易检测算法,噪声点检测效果理想。针对激光雷达可能会扫描到路面数据,但该路面数据事实上不属于障碍物数据,提出了基于当前帧和前一帧局部区域及整个区域数据突变相结合的新型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路面检测效果理想。上述研究内容对于车载传感器数据融合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2d成像 分割聚类 噪声点检测 路面检测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纵向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富洪 李咏梅 +4 位作者 吕发金 欧阳羽 侯焕新 曾春 王静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利用3.0T MR 3D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技术纵向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RMS患者30例,间隔2年进行2次ESWAN及常规MR检查。结合轴位及矢状位T2FLAIR图像,观... 目的利用3.0T MR 3D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技术纵向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RMS患者30例,间隔2年进行2次ESWAN及常规MR检查。结合轴位及矢状位T2FLAIR图像,观察病灶的变化,并将其分为病灶增加组(n=15)、无变化组(n=9)和病灶减少组(n=6)。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的平均相位值(MPVs),比较ROI内铁含量的变化及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与第1次相比,第2次检查结果中,除丘脑的相位值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核团的相位值均降低,以黑质的变化最为显著(t=2.92,P=0.007)。病灶增加组及无变化组各核团的相位值均减低,病灶增加组各核团相位值降低幅度相对较大,其中以黑质的相位值降低最明显(t=5.40,P=0.001)。在病灶减少组,除齿状核的相位值降低外,其余核团的相位值均增加。在复发次数<2次的患者中,各核团的相位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发次数≥2次的患者中,除丘脑(P=0.212)、苍白球(P=0.891)外,其余各核团的相位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2次EDSS评分之差与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除丘脑(r=0.332,P=0.073)外,病灶负荷与其余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间均明显相关(P<0.05)。结论 RRMS患者丘脑的铁含量相对稳定,其余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变化与病灶的负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缓解型 3d增强型T2*加权血管成像 铁沉积 纵向研究
下载PDF
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肝脏硬度测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继才 王小金 +1 位作者 陈保利 何琼瑛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2D-SWE)肝脏硬度测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受试者均进行2D-SWE检查,对其肝硬度值进行...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2D-SWE)肝脏硬度测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受试者均进行2D-SWE检查,对其肝硬度值进行记录,对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肝脏硬度值,对所有受试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进行记录,同时对受试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以及总胆红素等进行比较。结果确定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66例,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62例。研究组患者的肝硬度值较对照组高(P<0.05),相比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重度患者的肝硬化值高(P<0.05);相比较轻度患者,中重度患者的BMI、LDL、TC、TG、HbA_(1)c以及空腹血糖更高(P<0.05);患者肝硬度值与BMI、LDL、TC、TG、HbA_(1)c以及空腹血糖之间呈正相关(r=0.271,P=0.001;r=0.265,P=0.002;r=0.234,P=0.036;r=0.235,P=0.035;r=0.216,P=0.047;r=0.220,P=0.041)。将肝硬度值作为检验变量,将研究组中的轻度脂肪性肝病组以及中重度脂肪性肝病组作为参考标准;结果发现肝硬度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结论2D-SWE肝脏硬度测量得到的肝脏硬度值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相关性,能够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预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肝硬度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BiPlane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覃夏川 谭光林 +2 位作者 何兴华 刘学彬 杨姣 《西部医学》 2009年第12期2054-2055,共2页
目的探讨实时BiPlane负荷成像-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二维(2D)切面图像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BiPlane负荷成像-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2D切面检测3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并和术中测量值对照,以评价超... 目的探讨实时BiPlane负荷成像-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二维(2D)切面图像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BiPlane负荷成像-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2D切面检测3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并和术中测量值对照,以评价超声测量的准确性。结果BiPlane测量的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与术中测量值呈高度正相关(r=0.954);BiPlane的瓣口面积稍大于二维法(1.23 cm2对1.20cm2)。结论BiPlane负荷成像-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2D切面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对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BiPlane负荷成像-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2d切面 二尖瓣狭窄
下载PDF
1.5T场强下3D高分辨率磁共振臂丛神经成像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臻阳 刘小明 +3 位作者 雷子乔 刘定西 孔祥泉 孔祥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18-2522,共5页
目的探讨1.5 T场强下,重T2加权3D T2-SPACE-STIR序列在臂丛神经走行、分布、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以及相关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随机搜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临床可疑臂丛神经疾病的患者共85例,按照检查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成... 目的探讨1.5 T场强下,重T2加权3D T2-SPACE-STIR序列在臂丛神经走行、分布、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以及相关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随机搜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临床可疑臂丛神经疾病的患者共85例,按照检查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3.0 T(Trio,Siemens,Erlangen,Germany),1.5 T(Aera,Siemens,Erlangen,Germany)下行增强后重T2加权3D T2-SPACE-STIR序列扫描。对两种场强下所得臂丛神经图像的显示及伪影进行评价分析并采用五分法进行评分(1分,神经结构不可见;2分,神经结构可见,但不可分析评价;3分,神经结构可见,但走行不连续,边界欠清或有严重背景干扰;4分,神经主干结构可辩,对比良好;5分,神经全程结构清晰,走行及边界清楚,对比良好),测量特征点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计算神经和背景组织相对比值(CR),观察臂丛神经相关性疾病在该序列中的MR表现。结果3.0 T场强下所得臂丛神经图像得分较高(3.0 T,18.3±1.2;1.5 T,14.5±1.1),两种场强下臂丛神经显示情况均可以满足临床需求(>12分);图像伪影评分1.5 T场强(4.1±0.7)高于3.0 T(2.9±1.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 T场强下的SNR与CNR比1.5 T高,1.5 T场强下各对比组CR值均高于3.0 T(除小静脉外)。结论1.5 T场强下重T2加权3D T2-SPACE-STIR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可以满足临床上臂丛神经疾病的诊断需求,且在抑制因抑脂不均导致的图像伪影情况上要优于3.0 T,说明1.5 T图像在显示臂丛神经及分支与背景各组织间的差异性更好,1.5 T下臂丛神经成像有其独到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臂丛神经成像 增强后重T_(2)加权3d T_(2)-SPACE-STIR序列成像 1.5 T场强下臂丛神经成像
原文传递
内耳迷路造影:磁共振3D快速成像技术及图像分析
10
作者 张艺 靳二虎 +1 位作者 梁宇婷 马大庆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4年第7期86-87,共2页
随着磁共振技术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和内耳疾病在临床治疗上的进步,有关迷路解剖形态及病变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磁共振成像具有无辐射、多层面、多序列成像的优点,特别是MR水成像技术,因能直接显示迷路的立体解剖形态。而... 随着磁共振技术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和内耳疾病在临床治疗上的进步,有关迷路解剖形态及病变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磁共振成像具有无辐射、多层面、多序列成像的优点,特别是MR水成像技术,因能直接显示迷路的立体解剖形态。而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内耳迷路的MRI及3D水成像图像,不仅可用以观察内耳解剖结构及评价内耳发育情况,对各种耳部病变亦有诊断价值。还可用来做电子耳蜗植入前的术前筛查和其它相关的术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迷路造影 磁共振3d快速成像技术 图像分析 术前筛查 重T2wI技术 3d重T2wI水成像
原文传递
单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磁共振与磁共振血管造影的表现
11
作者 郝凤英 郝玉喜 +2 位作者 白玉贞 穆耀强 王丽红 《包头医学》 2005年第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2d—PC与3d—PC血流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