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D-DIGE/MALDI-TOF-MS技术筛选奶牛低血钙症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3
1
作者 舒适 夏成 +5 位作者 张洪友 许楚楚 李昌盛 肖鑫焕 王刚 白云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8-1245,共8页
奶牛乳热(MF)是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性疾病,通常被分为临床型及亚临床型低血钙症(SH)。奶牛乳热的诊断通常是应用奶牛血浆中的钙浓度进行判定的,但是在奶牛乳热整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病的具体机制仍是研究的盲点。在本试验中通过筛选... 奶牛乳热(MF)是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性疾病,通常被分为临床型及亚临床型低血钙症(SH)。奶牛乳热的诊断通常是应用奶牛血浆中的钙浓度进行判定的,但是在奶牛乳热整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病的具体机制仍是研究的盲点。在本试验中通过筛选奶牛乳热、亚临床低血钙症及健康奶牛间生物标志物进而解释可能的发生机制。选取27头奶牛作为实验动物,并根据其血浆钙浓度及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乳热组(MF组)、亚临床低血钙组(SH组)和正常组(C组)。在组内每3个样品混合成为1个混合样本应用于2D-DIGE试验。结果得到110个差异蛋白质点,选取其中80个点进行MALDI-TOF-MS质谱分析,得到66个阳性结果并整合成为16种蛋白质。根据试验结果,选取A2M、HP和PON1进行Western blotting验证试验。本试验首次证实A2M、HP和PON1是奶牛乳热症3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了其在乳热症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热 亚临床低血钙症 2d-dige/maldi-tof-ms WESTERN blottin
下载PDF
2D-DIGE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杜俊变 王丽惠 段江燕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84-87,96,共5页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 IGE)作为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类差异蛋白的研究。在动物医学方面,采用DIGE技术,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个体的细胞、组织、或经过不同处理和不同生长条件下蛋...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 IGE)作为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类差异蛋白的研究。在动物医学方面,采用DIGE技术,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个体的细胞、组织、或经过不同处理和不同生长条件下蛋白质表达差异分析,在研究疾病的分子机理、分子诊断、药物作用机理、毒理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学方面,该技术可以用来分离和分析植物亚细胞结构蛋白质组以及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植物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性,从而建立差异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从而为研究伤害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dige 蛋白质组
下载PDF
梅花鹿致敏与休眠鹿茸干细胞差异蛋白表达的2D-DIGE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振 王权威 +2 位作者 刘振 孙红梅 李春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104,共13页
旨在对梅花鹿(Cervus nippon)致敏鹿茸干细胞与休眠鹿茸干细胞表达蛋白进行差异筛选、鉴定及生物信息分析,为深入探讨鹿茸独特的再生分子调节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in... 旨在对梅花鹿(Cervus nippon)致敏鹿茸干细胞与休眠鹿茸干细胞表达蛋白进行差异筛选、鉴定及生物信息分析,为深入探讨鹿茸独特的再生分子调节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in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分离蛋白样品;利用DeCyder 7.2分析软件对2D-DIGE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利用MALDI-TOF-MS(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鉴定差异蛋白,通过Masco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寻找匹配的蛋白;采用PANTHER(Protein Analysis Through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聚类分析,REACTOME数据库分析差异蛋白所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得到了致敏鹿茸干细胞与休眠鹿茸干细胞2D-DIGE图谱,致敏鹿茸干细胞与休眠鹿茸干细胞蛋白丰度相比较,比值≥1.1倍以及比值≤-1.1倍(P<0.05)的差异蛋白点有159个,其中110个上调表达,49个下调表达,EDA(Extended data analysis)分析得到了多个Marker蛋白,质谱鉴定了84个差异蛋白质点,48个为阳性结果,共来自27种蛋白质。并对已鉴定蛋白进行了GO分析以及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致敏鹿茸干细胞与休眠鹿茸干细胞蛋白差异明显,质谱鉴定获得了来自多种可能与鹿茸再生相关的差异蛋白。由此可知,鹿茸再生是鹿茸干细胞从休眠到致敏的转化过程,需要多种蛋白分子以及信号通路的综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干细胞 再生 蛋白质组学 2d-dige
下载PDF
NGAL蛋白Ni^(2+)-金属鏊合层析纯化及其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朝阳 许丽艳 +2 位作者 荣举 李劲涛 李恩民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4-77,共4页
背景与目的 :通过对新癌基因NGAL的原核融合表达产物进行Ni2 +_金属鏊合层析纯化及其MALDI-TOF-MS鉴定 ,最后获得一定丰度与纯度的NGAL蛋白。 材料与方法 :将 pDsbA2.0 -NGAL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进行IPTG诱导表达 ,SDS -PAGE分... 背景与目的 :通过对新癌基因NGAL的原核融合表达产物进行Ni2 +_金属鏊合层析纯化及其MALDI-TOF-MS鉴定 ,最后获得一定丰度与纯度的NGAL蛋白。 材料与方法 :将 pDsbA2.0 -NGAL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进行IPTG诱导表达 ,SDS -PAGE分析表达产物的产量与可溶性 ,然后将表达产物进行Ni2 + _金属鏊合层析纯化及其MALDI-TOF-MS鉴定。 结果 :将 pDs bA2.0 -NGAL融合表达载体进行IPTG诱导表达 ,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NGAL融合蛋白产量高、可溶性好 ;对表达的NGAL蛋白进行Ni2 + _金属鏊合层析纯化后其纯度>95 %,MALDI-TOF-MS鉴定结果提示纯化后NGAL蛋白分子量与其理论分子量的误差仅为0.91‰。结论 :通过对新癌基因NGAL的原核融合表达产物进行Ni2 + _金属鏊合层析纯化及其MALDI-TOF-MS鉴定 ,最后确切获得了一定丰度电泳纯的NGAL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AL Ni^2+-金属鏊合层析 6×His maldi-tof-ms
下载PDF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EB病毒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表达变化的蛋白质 被引量:4
5
作者 江培洲 甘明 +4 位作者 黄华 沈新明 应万涛 钱小红 姚开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寻找并鉴定CNE2细胞在EB病毒感染后表达发生变化的功能蛋白质,为阐明该病毒诱导鼻咽上皮细胞发生生物学变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分别从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中抽提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 【目的】寻找并鉴定CNE2细胞在EB病毒感染后表达发生变化的功能蛋白质,为阐明该病毒诱导鼻咽上皮细胞发生生物学变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分别从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中抽提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运用软件比较分析上述两组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寻找表达有差异的蛋白质点。从凝胶上切下差异蛋白质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结果】图像分析显示,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之间存在一些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通过MALDI-TOF-MS成功地鉴定了其中4个蛋白质点,EB病毒感染CNE2细胞后蛋白质GRP78和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表达上调,蛋白质肌动蛋白胞浆组分2和蛋白酶体ι链表达下调。【结论】EB病毒感染鼻咽上皮细胞后引起生物学变化的分子机制可能包括:①诱导细胞大量合成蛋白质以促进增生,同时上调蛋白质GRP78的表达而抗凋亡;②提高细胞内氧化状态而诱导蛋白质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该蛋白质调控NF-κB和AP-1来影响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EB病毒感染 CNE2细胞 蛋白质组学技术 鼻咽癌细胞 鼻咽上皮细胞 诱导 maldi-tof-ms 硫氧还蛋白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下载PDF
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6172及其野生型叶片蛋白质组学双向差异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宋素洁 古佳玉 +5 位作者 郭会君 赵林姝 赵世荣 李军辉 赵宝存 刘录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92-1606,共15页
以空间环境诱变获得的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6172的白化苗及其野生型邯6172的叶片为材料,进行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蛋白质组学分析。在1645个蛋白点中,发现100个差异1.5倍以上的蛋白点,对在分析胶中得到的85个点进行质谱鉴定,最... 以空间环境诱变获得的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6172的白化苗及其野生型邯6172的叶片为材料,进行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蛋白质组学分析。在1645个蛋白点中,发现100个差异1.5倍以上的蛋白点,对在分析胶中得到的85个点进行质谱鉴定,最终鉴定出29种差异蛋白的62个差异点,其中50个表达下调,12个表达上调,可分为10个功能群。表达下调的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中,包括光系统I、光系统II、NAD(P)H脱氢酶复合体和ATP合酶的部分亚基,以及参与卡尔文-本森循环、糖代谢和应激反应的蛋白。非叶绿体蛋白中的大部分表达上调,主要参与抗氧化反应、转录激活和蛋白质折叠等途径。初步推断,光合作用主要蛋白复合体的缺失、叶绿体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和叶绿体RNA转录后编辑途径受阻等可能是Mt6172白化致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叶绿素缺失突变体 空间诱变 双向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ge)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Cd^(2+)对番茄幼苗生长和蛋白质组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丽 王炼 +1 位作者 王振英 彭永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54-2161,共8页
以3 d龄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从生理、生化和蛋白质组角度,分析0.01~1.00 mmol L–1 Cd2+处理72 h后对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处理导致幼苗生长严重受抑,幼苗高度从对照组的4.76±0.50 cm分别降至3.79±0.05 cm(0.01 mmol L–... 以3 d龄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从生理、生化和蛋白质组角度,分析0.01~1.00 mmol L–1 Cd2+处理72 h后对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处理导致幼苗生长严重受抑,幼苗高度从对照组的4.76±0.50 cm分别降至3.79±0.05 cm(0.01 mmol L–1 Cd2+处理,P<0.01)和1.77±0.15 cm(0.03 mmol L–1 Cd2+处理,P<0.01)。根长度从对照组的6.07±0.04 cm降至4.77±0.58 cm(0.01 mmol L–1 Cd2+处理,P<0.01)和3.65±0.66 cm(0.03 mmol L–1 Cd2+处理,P<0.01)。叶绿素含量在0.1 mmol L–1 Cd2+处理后开始下降。当幼苗用0.05 mmol L–1 Cd2+处理时,根系中有10个蛋白质斑点,叶片中有21个蛋白质斑点产生变化。利用MS/MS技术,根系中有4个蛋白质斑点得以鉴别,它们是ribosomal protein L 20(斑点1)、F-box/LRR repeat protein(斑点2)、ribosomal protein small submit 4(斑点4)和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斑点5)。在叶片中,有2个蛋白质斑点消失,4个蛋白质斑点合成,它们是ABC transporter(斑点16)、maturase-like protein(斑点17)、chalcone synthase(斑点1)、a hypothetical protein(斑点3)、an unknown protein(斑点4)和a predicated protein(斑点6)。这些被鉴别的Cd2+反应蛋白参与生物合成、mRNA转录调控和蛋白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胁迫 蛋白质组 部分氨基酸序列 maldi-tof-ms 番茄
下载PDF
人β2-微球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和纯化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夏鹏飞 刘映乐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目的:制备高纯度人β2-微球蛋白(β2m),为其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两种不同的表达载体p ET15b和p ET21b,表达人β2m;联合使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纯化人β2m;采用SDS-PAGE和MALDI-TO... 目的:制备高纯度人β2-微球蛋白(β2m),为其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两种不同的表达载体p ET15b和p ET21b,表达人β2m;联合使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纯化人β2m;采用SDS-PAGE和MALDI-TOF-MS质谱方法,鉴定人β2m。结果:使用改造过的N端组氨酸标签载体p ET15b,在原核表达菌株E.coli 2 BL21(DE3)中,实现了人β2m稳定高效的可溶性表达;联合多种分离纯化方法,获得了色谱纯的人β2m,纯度达99%以上,质谱鉴定正确。结论:实现了人β2m的可溶性表达和制备,为进一步研究MHCⅠ类分子的结构和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2-微球蛋白 表达载体 色谱 maldi-tof-ms
下载PDF
水稻草状矮化病毒侵染寄主水稻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丁新伦 谢荔岩 吴祖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25-1734,共10页
【目的】对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RGSV)侵染寄主水稻后其叶片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RGSV和寄主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Two-dimension... 【目的】对水稻草状矮化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RGSV)侵染寄主水稻后其叶片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RGSV和寄主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in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和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7.0分析软件寻找差异表达蛋白,MALDI-TOF-MS(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鉴定差异蛋白,利用BioTools软件搜索NCBI数据库,寻找匹配的相关蛋白质和功能查询。采用GOminer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GO(Gene ontology)聚类分析,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分析差异蛋白所参与的生物通路。【结果】建立了RGSV侵染与未侵染水稻的叶片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图谱,RGSV病株与健株相比,差异倍数大于1.5的差异蛋白质点有173个,其中表达丰度升高的点有72个,表达丰度下降的点有101个,质谱鉴定了44个差异蛋白质点,25个获得成功鉴定,分属于24种蛋白质,包括RGSV的2种蛋白20.6K非结构蛋白和P5蛋白,水稻中的蛋白推定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前体、推定的酪氨酸磷酸酶、HAD超家族水解酶-亚族IA蛋白变体3蛋白、水稻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小亚基结合2-羧基阿拉伯糖醇-1,5-二磷酸复合体、类似C1结构域蛋白以及其他一些功能未知蛋白和假定蛋白。对已鉴定蛋白的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差异蛋白涉及氮素固定、氮循环代谢过程、含氮化合物代谢过程、单一生物体代谢过程、代谢过程和生物过程等6个生物学过程,在生物功能上分属7类,包括分子功能、酸胺连接酶活性、酰胺连接酶活性、催化活性、谷氨酸氨连接酶、连接酶活性和形成C-N键的连接酶活性,在细胞组件上,差异蛋白分布于不同的细胞位置,涉及细胞组分、细胞器、细胞、膜结合细胞器、囊(泡)、细胞部分、膜结合囊(泡)、胞内、胞内部分、胞内细胞器、细胞质、胞内膜结合细胞器、细胞质部分、质体、细胞质囊(泡)和细胞质膜结合囊(泡)。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参与了代谢途径、光合生物固碳反应、碳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丙酮酸盐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氮代谢途径等10个KEGG代谢通路。【结论】RGSV侵染诱导了水稻差异蛋白质表达,获得了一些与RGSV侵染水稻相关的蛋白质分子,差异蛋白涉及到多个功能类别。其中与氮有关的生物学过程和光合作用过程变化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草状矮化病毒 差异表达蛋白 2d-dige maldi-tof-ms
下载PDF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蛋白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邱红梅 刘春燕 +7 位作者 张代军 辛秀君 王家麟 王晶 单彩云 单大鹏 胡国华 陈庆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8-423,共6页
利用双向电泳及MALDI-TOF-MS技术分析绥农10号真叶接种疫霉菌1号生理小种后的蛋白质组变化。在抗病品种绥农10号叶片中共获得19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有12个上调表达,6个下调表达,1个特异表达(仅在接种后出现)。利用生物质谱分析8个上... 利用双向电泳及MALDI-TOF-MS技术分析绥农10号真叶接种疫霉菌1号生理小种后的蛋白质组变化。在抗病品种绥农10号叶片中共获得19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有12个上调表达,6个下调表达,1个特异表达(仅在接种后出现)。利用生物质谱分析8个上调表达点、1个下调表达点和1个特异表达点,最终鉴定得到8个有注释功能的蛋白,根据功能可分为4类,第1类为参与新陈代谢的蛋白,包括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大亚基及前体、琥珀酰-辅酶A;第2类为参与信号传导的蛋白,包括激酶受体类蛋白、氧化还原酶和半胱氨酸氧化还原酶;第3类为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蛋白,包括衣壳蛋白的zeta-3亚基;第4类为转录因子,是参与茉莉酸介导的F-box蛋白。这些蛋白可为进一步研究大豆抗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抗病相关蛋白 2D maldi-tof-ms
下载PDF
杀雄剂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小花完整叶绿体差异蛋白质的鉴定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书平 张改生 +8 位作者 叶景秀 李莉 宋瑜龙 王亮明 代军军 张龙雨 牛娜 马守才 朱建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4-861,共8页
为了在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小麦经杀雄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以及对应正常可育系所构建的等生理差异系为试材,应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首先分离出供试材料小花的完整叶绿体,制备蛋白样品后采... 为了在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小麦经杀雄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以及对应正常可育系所构建的等生理差异系为试材,应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首先分离出供试材料小花的完整叶绿体,制备蛋白样品后采用固相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完整叶绿体蛋白质进行了分离、银染,得到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2DE软件分析识别出约150个较为清晰的蛋白质点,采用MALDI-TOF鉴定出的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分别是:PAP-fibrillin、ATRABB1A、底物同源结构域蛋白/RhoGAP结构域蛋白、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R2R3-MYB转录因子及1个假定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暗示,这些蛋白直接参与了花药内激素调节、蛋白质转运、蛋白质互作、活性氧积累及花药的发育,表明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其败育机理可能就与这些生理代谢过程的变异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杀雄剂SQ-1 生理型雄性不育 完整叶绿体 差异蛋白质组学 2D-PAGE maldi-tof-ms
下载PDF
小麦生理型和遗传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小花完整叶绿体蛋白质组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莉 王书平 +5 位作者 张改生 王亮明 宋瑜龙 张龙雨 牛娜 马守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34-1143,共10页
采用固相pH梯度SDS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以小麦遗传型雄性不育系ms(S)-1376、杀雄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ms(A)-1376,以及对应的保持系(A)-1376(杀雄剂诱导前的正常可育系)所构建的等基因和等生理差异系为试材,比较分析了... 采用固相pH梯度SDS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以小麦遗传型雄性不育系ms(S)-1376、杀雄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ms(A)-1376,以及对应的保持系(A)-1376(杀雄剂诱导前的正常可育系)所构建的等基因和等生理差异系为试材,比较分析了2种分离纯化完整叶绿体的方法。在确立了一套适用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三者在花粉小孢子萌发单核早期小花完整叶绿体蛋白之间的差异。采用30%、45%和60%的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能够获得完整且纯度较高的叶绿体,经TCA-丙酮提取蛋白质后,PDQuest软件分析,在分子量14.4~66.2kD,等电点4~7的线性范围内可分辨出2-DE图谱上239个较为清晰的蛋白质点,对其中的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从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检索鉴定出6个差异蛋白质点分别是酰基辅酶A脱氢酶结构域蛋白、钙调结合蛋白磷酸酶、多催化功能肽酶、热休克蛋白60、光受体蛋白2及1个未知功能的表达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供试小麦叶绿体物质能量代谢、叶绿体防卫抵御机制、叶绿体细胞内信号转导及植物极性生长等生理应答反应中起调控作用,它们能在本研究供试两不育系和对应可育系中差异表达,可能与雄性不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遗传型和生理型雄性不育 完整叶绿体蛋白质组 差异表达 2D—PAGE maldi-tof-ms
下载PDF
应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研究喉癌相关基因LCRG1的功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章晓鹏 肖志强 +6 位作者 李萃 李建玲 余艳辉 欧阳咏梅 冯雪萍 张鹏飞 陈主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8-516,共9页
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喉癌相关基因LCRG1,对不表达该基因的喉癌细胞系(Hep-2)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软件分析推测,LCRG1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地研究LCRG1的功能,应用RT-PCR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经多次传代的Hep... 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喉癌相关基因LCRG1,对不表达该基因的喉癌细胞系(Hep-2)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软件分析推测,LCRG1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地研究LCRG1的功能,应用RT-PCR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经多次传代的Hep-2/LCRG1细胞,仍表达LCRG1,且LCRG1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抽提Hep-2/LCRG1和Hep-2/pcDNA3.1(+)细胞系总蛋白质,应用固相pH梯度(IPG)双向凝胶电泳(2DGE),结合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的免疫印迹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Hep-2/LCRG1和Hep-2/pcDNA3.1(+)细胞系的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合免疫印迹反应、软件分析和质谱技术识别并鉴定了13个差异反应的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代谢等过程.推测LCRG1可能是通过调节这些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去磷酸化状态,参与细胞增殖、代谢和凋亡等过程的调控,而发挥抑瘤作用.这为全面、真实地揭示LCRG1抑瘤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RG1基因 Hep-2/LCRG1细胞系 Hep-2/pcDNA3.1(+)细胞系 双向凝胶电泳 maldi-tof-ms 免疫印迹 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 蛋白质印迹
下载PDF
真姬菇在高温胁迫下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琳 贾培培 +2 位作者 卢伟东 郭奇林 郭立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147,共6页
采用双向电泳分析Tris-饱和酚法获得的真姬菇菌丝体全蛋白,利用PDQuest8.0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比较最适温度(25℃)和高温胁迫条件下(42℃)真姬菇菌丝体蛋白的表达差异,筛选出与高温胁迫相关的蛋白,并对获得的差异蛋白进行基质辅助激... 采用双向电泳分析Tris-饱和酚法获得的真姬菇菌丝体全蛋白,利用PDQuest8.0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比较最适温度(25℃)和高温胁迫条件下(42℃)真姬菇菌丝体蛋白的表达差异,筛选出与高温胁迫相关的蛋白,并对获得的差异蛋白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结果显示,共鉴定7个蛋白点中,Spa2同源结构域的表达量下调,DEHA2G15532p、肽酶M76家族、HSP70、SNF2家族的DNA修复蛋白、细胞色素p450及AM域家族和锌指蛋白的混合物的表达量上调。这些蛋白参与了信号转导、蛋白处理、DNA修复等多种抗逆反应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姬菇 双向电泳(2-DE) 高温胁迫 差异蛋白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下载PDF
水稻草矮病毒侵染的水稻根系差异蛋白鉴定
15
作者 丁新伦 谢荔岩 +1 位作者 张洁 吴祖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6-362,共7页
为鉴定与水稻草矮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RGSV)侵染引起的水稻根系发育不良的相关蛋白,解析根系发育不良症状的形成机理以及水稻草矮病毒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 为鉴定与水稻草矮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RGSV)侵染引起的水稻根系发育不良的相关蛋白,解析根系发育不良症状的形成机理以及水稻草矮病毒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对RGSV侵染水稻后根系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对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聚类分析和KEGG生物通路注释。结果表明,差异倍数大于2的蛋白质点有56个,其中,表达丰度升高的点有34个,表达丰度下降的点有22个;质谱成功鉴定出27个蛋白质点,分属于25种蛋白质。GO聚类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涉及14个生物学过程,在生物功能上分属10类。细胞组件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定位于不同的细胞部位。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参与了12个生物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草矮病毒 水稻根系 差异表达蛋白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下载PDF
罗非鱼源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可溶性蛋白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云良 李莉萍 +6 位作者 王瑞 梁万文 甘西 黄婷 李健 黄维义 陈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前期研究表明,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疫苗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力,为了从蛋白分子水平探讨其免疫原性差异的原因,在提取罗非鱼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可溶性蛋白后应用二维差异凝胶电... 前期研究表明,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疫苗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力,为了从蛋白分子水平探讨其免疫原性差异的原因,在提取罗非鱼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可溶性蛋白后应用二维差异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分析其表达差异蛋白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这些差异蛋白,并使用DAVID生物学数据库预测经鉴定后获得的蛋白功能。结果表明:在2D-DIGE电泳上,Ia和Ib两种不同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具有167个表达差异蛋白点,对这些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获得32种蛋白,这些蛋白主要与氧化还原反应、代谢与能量前体物产生、糖代谢反应等生物学过程有关,主要参与糖解和糖异生作用、丙酮酸代谢与脂肪酸生物合成等通路;对蛋白功能的预测表明,GAPGH、半胱氨酸合成酶和锰依赖性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功能与免疫和疫苗研发相关。本研究首次证实,罗非鱼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存在较多的表达差异蛋白,部分表达差异蛋白的功能与免疫和疫苗研发相关,这可能与链球菌免疫原性有直接关系,但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Ia和Ib血清型 可溶性蛋白 二维差异凝胶电泳(2d-dige) 差异分析
下载PDF
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晓媛 刘志春 +2 位作者 马廉兰 张文平 王润秀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64-867,890,共5页
目的:研究从淋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鉴定的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蛋白质组学特征。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从淋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鉴定的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C1-4)和无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ATCC14053)的菌体蛋白... 目的:研究从淋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鉴定的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蛋白质组学特征。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从淋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鉴定的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C1-4)和无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ATCC14053)的菌体蛋白质,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7.0软件识别差异蛋白点,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结果:C1-4与ATCC14053相比,显著差异表达蛋白点232个,其中180种蛋白表达明显上调,52种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质谱鉴定了32差异蛋白质点,8个得到鉴定,均在C1-4菌株显著表达。结论: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与无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菌株相比,蛋白质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荚膜 蛋白质组学 2-DE maldi-tof-ms
下载PDF
脑胶质瘤细胞放射抗拒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震 刘少军 +3 位作者 刘炜 黎明涛 夏云飞 陈忠平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8年第3期179-183,共5页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恶性疾病,放射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但大部分患者对放疗不敏感或放疗后复发。本文研究人脑胶质瘤细胞株MGR2及其经间歇性大剂量X射线照射而存活的后代细胞MGR2R52在蛋白质组水平的表达差异,旨在探...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恶性疾病,放射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但大部分患者对放疗不敏感或放疗后复发。本文研究人脑胶质瘤细胞株MGR2及其经间歇性大剂量X射线照射而存活的后代细胞MGR2R52在蛋白质组水平的表达差异,旨在探讨胶质瘤放射敏感性以及放射后存活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以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提取MGR2和MGR2R52及二者经2Gy照射后继续培养48h细胞的总蛋白,分别进行Cydye染料标记和胶内差异双向电泳(2D-DIGE)分离;经Typhoon 9400型多功能激光扫描仪不同波长的激光扫描后,获取荧光胶内差异表达图谱,继而采用DeCyder软件进行图谱分析;选取2D-DIGE图谱中差异表达≥1.5倍且P值≤0.001的蛋白质斑点,通过全自动斑点处理工作站切点、酶解和点样后,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进行蛋白质的肽指纹图谱(PMF)鉴定。结果:MGR2与MGR2R52之间共有110个蛋白点强度差异≥1.5倍(P<0.001),经MALDI-TOF-MS鉴定发现干扰素诱导的Mx蛋白和人发动蛋白2(片断474-870)在MGR2R52中表达显著增高,分别增加4.66及9.03倍,并且两者同属于发动蛋白家族。结论:发动蛋白家族在放射存活的胶质瘤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加,其在胶质瘤细胞放射抗拒机制中的作用可能与促进细胞内吞功能有关,在此基础上进行胶质瘤放疗联合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研究,将有可能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放射治疗 胶内差异双向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发动蛋白
下载PDF
大鼠肝移植(LTx)急性排斥反应(AR)血清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进武 徐敏 +5 位作者 谭长军 代智 王征 周俭 樊嘉 黄晓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34,共8页
目的探究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x)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血清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寻找与排斥反应相关的血清标志物。方法建立Lewis→BN大鼠肝移植模型,以BN→BN大鼠肝移植为对照组,根据肝移植物AR的反应程度进行分组... 目的探究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x)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血清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寻找与排斥反应相关的血清标志物。方法建立Lewis→BN大鼠肝移植模型,以BN→BN大鼠肝移植为对照组,根据肝移植物AR的反应程度进行分组,取各组大鼠血清样本进行二维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及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分析,鉴定表达有差异的蛋白质。结果肝移植模型大鼠分为无排斥、轻度、中度和重度排斥4组,2D-DIGE共发现30个蛋白斑点,用MS分析排除重复蛋白斑点之后鉴定出14个蛋白质,根据功能可分为4类。第1类为与金属离子代谢相关的免疫调节蛋白,包括血红素结合蛋白、触珠蛋白前体、srprb Ba1-667和preproapo A-I;第2类为先天性免疫相关的蛋白成分,包括补体C3、补体C4a、MBP-A、LOC500183蛋白和LOC299458蛋白;第3类为免疫调节多肽,包括T-kininogen 2、α-1巨球蛋白和大鼠α-1巨球蛋白受体结合域A链晶体结构;第4类为未分类蛋白,包括ORF2和rCG36664。结论肝移植AR过程中血清多种蛋白质的含量发生改变,可能为重要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LTx) 急性排斥反应(AR) 二维双向凝胶电泳(2d-dige) 质谱(MS)
下载PDF
海人酸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骨架蛋白的差异表达
20
作者 尹小花 郭世杰 +2 位作者 解文菁 常明 孟红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研究海人酸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细胞骨架蛋白,为阐明癫痫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为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发提供分子靶点。方法利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DeCyder分析软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 目的研究海人酸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细胞骨架蛋白,为阐明癫痫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为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发提供分子靶点。方法利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DeCyder分析软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对海人酸诱导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蛋白进行分离、分析及鉴定。结果有5个差异蛋白点被鉴定为3种细胞骨架蛋白,其中微管蛋白α-1B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上调,埃兹蛋白表达下调。结论细胞骨架蛋白表达变化导致的细胞骨架受损可能与癫痫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成为抗癫痫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海马 细胞骨架蛋白 2d-dige MALDI-TOF TOF-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