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5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b/NH2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兰州百合中16种多环芳烃
1
作者 邵长春 潘秀丽 +3 位作者 戚鹏飞 王月玲 魏艳芸 王蕙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兰州百合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样品中加水充分浸润,用乙腈提取,加硫酸镁和氯化钠混合粉末进行除水,涡旋提取后浓缩至2 mL,用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正己烷溶解,DB-... 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兰州百合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样品中加水充分浸润,用乙腈提取,加硫酸镁和氯化钠混合粉末进行除水,涡旋提取后浓缩至2 mL,用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正己烷溶解,DB-5MS毛细管柱(Agilent,30 m×250µm,0.25µm)分离,GC-MS分析,外标法定量.测得的16种PAHs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范围为0.2~0.8µg/kg,定量限范围为0.9~3.1µ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75%~5.14%.建立的方法稳定、灵敏、准确,可用于兰州百合样品中PAHs的日常监督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质谱法 Carb/nh2固相萃取柱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Hydrothermal Aging, SO2 and Propene Poisoning Effects on NH3-SCR over Cu-ZSM-5 and Cu-SAPO-34 Catalysts
2
作者 Kouadio Brou Albert Koffi Konan Martin +1 位作者 Zran Van Eric-Simon Horo Kon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4年第5期10-28,共19页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ydrothermal aging, propene and SO<sub>2</sub> poisoning on the ammonia-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NH<sub>3</sub>-SCR) performance of both...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ydrothermal aging, propene and SO<sub>2</sub> poisoning on the ammonia-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NH<sub>3</sub>-SCR) performance of both Cu-SAPO-34 and Cu-ZSM-5.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fresh, aged and poisoned samples were tested in ammonia-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NH<sub>3</sub>-SCR) of NO<sub>x</sub> conditions. The XRD, TG and N<sub>2</sub>-desorp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s of the Cu-SAPO-34 and Cu-ZSM-5 remained intact after 750˚C hydrothermally aged, SO<sub>2</sub> and propene poisoned. After hydrothermal aging at 750˚C for 12 h, the NO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Cu-ZSM-5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t lower temperatures, while that of Cu-SAPO-34 was less affected. Moreover, Cu-SAPO-34 catalyst showed high NO conversion with SO<sub>2</sub> or propene compared to Cu-ZSM-5. However, Cu-ZSM-5 showed a larger drop in catalytic activity with SO<sub>2</sub> or propene compared to Cu-SAPO-34 catalyst. The H<sub>2</sub>-TPR results showed that Cu<sup>2 </sup> ions could be reduced to Cu<sup> </sup> and Cu<sup>0</sup> for Cu-ZSM-5, while no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of copper species was observed for Cu-SAPO-34. Meanwhile, the UV-vis DRS results showed that CuO species were formed in Cu-ZSM-5, while little changes were observed for the Cu-SAPO-34. Cu-SAPO-34 showed high sulfur and hydrocarbon poison resistance compared to Cu-ZSM-5. In summary, Cu-SAPO-34 with small-pore zeolite showed higher hydrothermal stability and better hydrocarbon and sulfur poison resistant than Cu-ZSM-5 with medium-p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Aging Propene and SO2Poisoning Ammonia-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nh3-SCR) Cu-SAPO-34 CU-ZSM-5
下载PDF
VPO/TiO_(2)催化剂表面酸性位调控及低温NH_(3)-SCR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宜华 王攀 +3 位作者 孟凡禹 陈雅芬 张铭 贾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58-1566,共9页
采用HCl调控负载型钒磷氧(VPO/TiO_(2))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用于研究VPO/TiO_(2)催化剂的NH_(3)-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在HCl/V物质的量比为3~5:1范围内,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最高,当反应温度达到200℃时脱硝效率接近100%.表征结果表明:HCl的... 采用HCl调控负载型钒磷氧(VPO/TiO_(2))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用于研究VPO/TiO_(2)催化剂的NH_(3)-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在HCl/V物质的量比为3~5:1范围内,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最高,当反应温度达到200℃时脱硝效率接近100%.表征结果表明:HCl的添加能提高催化剂的结晶度,HCl的调控使得VPO/TiO_(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略有增加.同时,也使得VPO/TiO_(2)催化剂中活性组分V^(4+)的量从38%逐渐升高至46%,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此外,不同HCl/V物质的量比的催化剂中化学吸附氧的相对含量随着HCl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吡啶红外测试结果显示:HCl能影响催化剂酸性位点,HCl/V物质的量比=5的催化剂Lewis酸含量最高,总酸量为0.84×10^(-4)mol/g.数据拟合进一步表明,所有VPO/TiO_(2)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均与弱Lewis酸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与活性测试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O/TiO_(2)催化剂 低温nh3-SCR 脱硝 表面酸性 调控
下载PDF
晶种法制备3D-TNAs@NH2-MIL-125复合电极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越 包芮于 +1 位作者 谢娴 李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5-998,1004,共5页
以钛丝网为基底制备三维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电极(3D-TNAs),之后通过晶种滴加法将NH2-MIL-125与三维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制备3D-TNAs@NH2-MIL-125复合电极材料。通过调节晶种时间,研究不同制备时间对复合电极表面形貌、物理化学性质... 以钛丝网为基底制备三维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电极(3D-TNAs),之后通过晶种滴加法将NH2-MIL-125与三维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制备3D-TNAs@NH2-MIL-125复合电极材料。通过调节晶种时间,研究不同制备时间对复合电极表面形貌、物理化学性质及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晶种滴加法合成的3D-TNAs@NH2-MIL-125复合电极具有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其中晶种时间为6 h的复合电极综合性能最好,在模拟太阳光及0.7 V外加偏压的条件下,反应时间为150 min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nh2-MIL-125 晶种滴加 光电催化
下载PDF
Na对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的活性影响研究
5
作者 葛钰申 于艳科 +2 位作者 要海龙 闫祯 周建国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Na是燃煤电厂等固定源烟气中常见的元素,可以引起商业钒基脱硝催化剂的失活。目前缺乏关于Na对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的影响研究,阻碍了该催化剂的进一步应用。采用湿式浸渍法制备了负载Na的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以研究Na... Na是燃煤电厂等固定源烟气中常见的元素,可以引起商业钒基脱硝催化剂的失活。目前缺乏关于Na对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的影响研究,阻碍了该催化剂的进一步应用。采用湿式浸渍法制备了负载Na的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以研究Na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使用N2吸附-脱附、XRD、XPS、NH_(3)-TPD和in situ DRIFT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Na会破坏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并引起吸附氧物种和比表面积的下降,导致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的失活。Na含量为2.0%的催化剂其最高NO_(x)转化率由95.2%降至90.1%,并且温度窗口也明显变窄。此外,通过与商业钒基脱硝催化剂的比较,由于CuSO_(4)/TiO_(2)催化剂上具有丰富的酸性位特别是Br?nsted酸性位和吸附氧物种,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对Na的抵抗能力显著高于商业钒基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O_(4)/TiO_(2)催化剂 NA 失活 nh3-SCR反应 吸附
下载PDF
NH_(3)和H_(2)S降解功能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6
作者 江海溶 崔若琪 +3 位作者 王玥 白淼 张明露 任连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6-254,共9页
为了减少厨余垃圾堆放时恶臭气体的排放,本研究利用富集驯化、定性初筛和定量复筛法从厨余垃圾中分离筛选到2株对NH3和H2S均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菌株CN5和CS2。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s sp.)和假单胞菌属(... 为了减少厨余垃圾堆放时恶臭气体的排放,本研究利用富集驯化、定性初筛和定量复筛法从厨余垃圾中分离筛选到2株对NH3和H2S均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菌株CN5和CS2。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s sp.)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两株菌的最佳除臭条件为:培养温度为35℃、pH为7、碳氮比25∶1、碳源为蔗糖、氮源为氯化铵,对NH_(3)和H_(2)S的降解率均能达到85%左右。菌株CN5和CS2在2∶3的混合状态下生长状况最好,p H值稳定,OD_(600)最大值为1.342。通过氨氮含量和硫酸盐含量测定实验发现,最终氨氮含量为50.5 mg/L,菌剂对氨氮降解率为85.3%;硫酸盐含量为302.7 mg/L,菌剂对硫酸盐生成率为89.2%。结果表明,从厨余垃圾中筛选得到的2株菌对NH_(3)和H_(2)S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且两菌株相互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降解菌 H2S降解菌 筛选 鉴定 优化
下载PDF
高性能甘蔗基生物炭制备及其对H 2S和NH 3吸附
7
作者 刘明辉 唐子君 +2 位作者 饶梓凌 方平 胡春华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382,共9页
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直接炭化、CO 2活化、H 3PO 4活化的方法制备3种不同的甘蔗基生物炭作为吸附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孔径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进行表征,在固定吸附床上测试了不同甘蔗基生物炭对硫化氢(H 2S)和氨气(NH 3)吸附性... 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直接炭化、CO 2活化、H 3PO 4活化的方法制备3种不同的甘蔗基生物炭作为吸附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孔径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进行表征,在固定吸附床上测试了不同甘蔗基生物炭对硫化氢(H 2S)和氨气(NH 3)吸附性能,并考察吸附温度、进气浓度、进气流量对甘蔗基生物炭吸附H 2S和NH 3的影响。结果表明,H 3PO 4活化制备的甘蔗基生物炭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最大,分别达到1181.038 m^(2)·g^(-1)和1.174 cm^(3)·g^(-1),提高吸附温度、进气浓度和进气流量均不利于甘蔗基生物炭对H 2S和NH 3的吸附去除。最佳的吸附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25℃,H 2S和NH 3进气浓度分别为30×10-6,进气流量为1000 mL·min^(-1),在此条件下甘蔗基生物炭对H 2S和NH 3的动态平衡吸附时间最长,动态平衡吸附量分别达到5.96、5.11 mg·g^(-1)。H 3PO 4活化制备的甘蔗基生物炭可应用于H 2S和NH 3的吸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基生物炭 H 2S nh 3 吸附
下载PDF
灌溉和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田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现波 万岚 +5 位作者 时红 才硕 王廷金 王海媛 万绍媛 程婕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50,共16页
【目的】探究种植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氮素气态损失的影响。【方法】以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在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研究基地开展大田试验,设置手工栽插(HT)、机械插秧(MT)、抛秧(ST)、直播(DS)四种种植方式,淹... 【目的】探究种植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氮素气态损失的影响。【方法】以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在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研究基地开展大田试验,设置手工栽插(HT)、机械插秧(MT)、抛秧(ST)、直播(DS)四种种植方式,淹水灌溉(FI)和间歇灌溉(II)两种灌溉方式,分析不同种植和灌溉方式对双季稻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以及秧田期、本田期NH3挥发及N2O排放的影响,提出NH3挥发和N2O排放的主要时期。【结果】结果表明:(1)与传统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下水稻产量略有增加,不同种植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HT最高,DS最低。(2)同一种植方式下,间歇灌溉下N2O排放量较淹水灌溉增加约7.9%~16.4%,同一灌溉方式下,早稻N2O损失量大小为DS>MT>HT>ST,晚稻为DS>HT>MT>ST,早、晚稻N2O排放主要发生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成熟期,3个生育阶段N2O损失量占比超过70%,而育秧期MT、ST占比不到1.5%,HT为6.4%。(3)同一种植方式下,早、晚稻NH3挥发损失量淹水灌溉比间歇灌溉增加了3.0%~30.8%,同一灌溉方式下,DS相比移栽稻显著增加NH3挥发(P<0.05),HT、MT、ST之间无显著差异,NH3挥发峰值均在施肥后3 d内出现,且主要发生在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3个时期,其NH3挥发损失量之和占整个生育期NH3挥发损失量80%以上,育秧期MT、ST占比不到2%,HT达4.2%。【结论】在不同种植方式下,间歇灌溉方式会提高双季稻产量和N2O排放,但会降低NH3挥发,从早、晚稻生育阶段来看,N2O损失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和后期,NH3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生育前中期,且育秧期NH3挥发和N2O排放占比较低,DS在显著降低产量的同时带来了更高的N2O排放和NH3挥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种植方式 灌溉方式 N2O排放 nh3挥发 水资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O_(2)对Fe_(2)O_(3)催化剂NH 3-SCR脱硝性能影响
9
作者 乔玉洁 龚蕾 +1 位作者 董世城 王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9-485,共7页
考虑到CO_(2)是固定源和移动源废气中的主要组分,Fe_(2)O_(3)是铁基催化剂中的重要活性物质,研究了CO_(2)对Fe_(2)O_(3)催化剂NH_(3)-SCR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的加入在300℃以下明显抑制了催化剂的NH_(3)-SCR性能.这主要是因... 考虑到CO_(2)是固定源和移动源废气中的主要组分,Fe_(2)O_(3)是铁基催化剂中的重要活性物质,研究了CO_(2)对Fe_(2)O_(3)催化剂NH_(3)-SCR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的加入在300℃以下明显抑制了催化剂的NH_(3)-SCR性能.这主要是因为CO_(2)的存在改变了催化剂表面NH_(3)/NO x的吸附行为,从而影响了NH_(3)-SCR反应.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结果表明,CO_(2)可以被吸附活化成碳酸盐物种;这些碳酸盐物种可以作为新的酸性位点吸附NH_(3)物种,促进催化剂对NH_(3)的吸附;但同时CO_(2)和NO x之间存在竞争吸附,这会导致催化剂表面生成的关键NO_(2)物种和硝酸盐物种的减少,从而抑制NH_(3)-SCR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SCR 吸附行为 CO_(2) Fe_(2)O_(3)
下载PDF
NH_(2)-MIL-125(Ti)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平 王曌 +3 位作者 赵乐 王相统 苏小平 王志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56-1666,共11页
NH_(2)-MIL-125(Ti)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均匀的孔道分布以及功能可调节性等优点,在光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快和可见光利用率低等缺点。首先,介绍了钛酯的类型、反应物浓度、反应溶剂体积... NH_(2)-MIL-125(Ti)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均匀的孔道分布以及功能可调节性等优点,在光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快和可见光利用率低等缺点。首先,介绍了钛酯的类型、反应物浓度、反应溶剂体积比和晶化时间对NH_(2)-MIL-125(Ti)晶体形貌的影响;接着,总结了提高NH_(2)-MIL-125(Ti)光催化活性的方法;然后,综述了国内外NH_(2)-MIL-125(Ti)光催化剂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NH_(2)-MIL-125(Ti)光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金属有机框架 nh2-MIL-125(Ti) 改性
下载PDF
基于NiO/Bi_(2)O_(3)敏感电极的NH_(3)传感器
11
作者 李萌萌 孙依帆 +1 位作者 于梦梦 孟维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45,54,共4页
以均相沉淀法制备的氧化镍(Ni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进一步制备了具有异质结构的NiO/Bi_(2)O_(3)复合敏感电极材料。采用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以钇稳定氧化锆(Y... 以均相沉淀法制备的氧化镍(Ni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进一步制备了具有异质结构的NiO/Bi_(2)O_(3)复合敏感电极材料。采用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以钇稳定氧化锆(YSZ)作为固体电解质,具有异质结构的NiO/Bi_(2)O_(3)为敏感电极制备了混合位型NH 3传感器,并在550~650℃温度范围内对传感器响应-恢复特性进行了测试。材料表征结果为: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复合材料为NiO和Bi_(2)O_(3),其微观形貌为片状结构,尺寸为100~200 nm,并且NiO和Bi 2O 3之间有异质结构的生成。响应-恢复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以具有异质结构的NiO/Bi_(2)O_(3)为敏感电极的传感器,在550~650℃温度范围内对NH 3表现出很好的敏感性能,NH 3体积分数的对数和响应电位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氧化镍 氧化铋 混合位 nh 3传感器
下载PDF
Mild-condition synthesis of A2ZnH4(A = K, Rb, C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of 2LiH-Mg(NH2)2
12
作者 Jirong Cui Weijin Zhang +1 位作者 Hujun Cao Ping Che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58-364,共7页
In this paper, A2ZnH4(A = K, Rb and Cs) have been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a new approach involving in two-step reactions, in which the target samples can be produced under mild conditions(160 ℃ for 4 h). W... In this paper, A2ZnH4(A = K, Rb and Cs) have been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a new approach involving in two-step reactions, in which the target samples can be produced under mild conditions(160 ℃ for 4 h). What’s more, the additive effects of A2ZnH4 on the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of 2LiH-Mg(NH2)2 composit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K2ZnH4 has the best comprehensive modification effects among these hydrides. The 2LiH-Mg(NH2)2-0.1 K2ZnH4 sample shifts dehydrogenation peak temperature downwards by ca. 30 ℃ as compared to the pristine sample. In addition, about 70% extent of the theoretical hydrogen is able to desorb from the 0.1 K2ZnH4 doped sample at 140 ℃ within 2 h, however, only 20% extent of hydrogen is liberated from the pure sampl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improved desorption kinetics is indicated by the reduced dehydrogenation activation energy(Ea), the Ea of the 0.1 K2ZnH4 doped sample is around 68 ± 1.0 kJ mol-1 which is 28%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ristine one. Furthermore, the dehydrogenation mechanism of the K2ZnH4 doped sample has been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lih-mg(nh2)2 Ternary hydride K2Znh4 Two-step reaction Kinetics
下载PDF
ZrO_2-TiO_2-CeO_2的制备及其在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林涛 李伟 +3 位作者 龚茂初 喻瑶 杜波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51-1856,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载体材料TiO2、ZrO2-TiO2及ZrO2-TiO2-CeO2,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实验、比表面积测定(BET)、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储氧性能测定(OSC)及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三种载体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TiO2-C...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载体材料TiO2、ZrO2-TiO2及ZrO2-TiO2-CeO2,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实验、比表面积测定(BET)、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储氧性能测定(OSC)及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三种载体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TiO2-CeO2具有较多的表面强酸位,并具有一定的储氧性能和较强的氧化还原性能.以三种材料为载体,制备了质量分数分别为1%、9%的V2O5、WO3的整体式催化剂.研究了三种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ZrO2-TiO2-CeO2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反应空速为10000h-1,275℃时,NO的转化率接近100%,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TiO2-CeO2 ZrO2-TiO2 TIO2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 nh3
下载PDF
以ZrO_2-TiO_2为载体的整体式锰基催化剂应用于低温NH_3-SCR反应(英文) 被引量:15
14
作者 林涛 张秋林 +3 位作者 李伟 龚茂初 幸怡汛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27-1131,共5页
以MnO2为活性组分,Fe2O3为助剂,制备了以TiO2及ZrO2-TiO2为载体的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不同温度焙烧后应用于富氧条件下,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的低温反应性能和高温稳定性.用X射线衍射(XRD)实验、比表面积测定(BET)... 以MnO2为活性组分,Fe2O3为助剂,制备了以TiO2及ZrO2-TiO2为载体的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不同温度焙烧后应用于富氧条件下,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的低温反应性能和高温稳定性.用X射线衍射(XRD)实验、比表面积测定(BET)、储氧性能测定(OSC)及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ZrO2-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很好的高温热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储氧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以ZrO2-TiO2为载体的整体式锰基催化剂明显地提高了NH3-SCR反应的低温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TiO2 低温nh3-SCR NO nh3 整体式催化剂
下载PDF
生物炭对棕壤NH_3挥发、N_2O排放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15
作者 程效义 刘晓琳 +6 位作者 孟军 兰宇 刘遵奇 杨旭 黄玉威 曹婷 陈温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1-807,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封闭式酸吸收法和静态箱法,研究秸秆生物炭对棕壤玉米旱田NH_3挥发和N_2O排放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氮肥(NB0)、施氮基础增施20 t·hm^(-2)生物炭(NB20)、施氮基础增施40 t·h...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封闭式酸吸收法和静态箱法,研究秸秆生物炭对棕壤玉米旱田NH_3挥发和N_2O排放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氮肥(NB0)、施氮基础增施20 t·hm^(-2)生物炭(NB20)、施氮基础增施40 t·hm^(-2)生物炭(NB40)4个处理。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NH3挥发量差异显著,表现为NB0>NB20>NB40,NB20和NB40分别比NB0降低24.07%和37.62%。NB20和NB40可显著降低N_2O排放量,分别比NB0降低21.76%和19.57%,而NB20和NB40之间差异不显著。NB20和NB40显著增加了土壤的p H、全氮和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的容重。相关分析表明,NH_3挥发量与土壤容重和铵态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N_2O排放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NB0相比,NB20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玉米产量显著提高6.07%,而NB40降低了氮肥利用效率,玉米产量显著降低了1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nh3挥发 N2O排放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Si(NH)_2热分解法制备Si_3N_4晶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毕玉惠 陈斐 +2 位作者 李君 张东明 张联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利用Si(NH)2热分解法制备了Si3N4晶须,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实验中存在的温度、残留碳、微量氧、坩埚材质等可能影响晶须生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说明了诸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参与机理。通过对工艺过程中诸影... 利用Si(NH)2热分解法制备了Si3N4晶须,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实验中存在的温度、残留碳、微量氧、坩埚材质等可能影响晶须生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说明了诸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参与机理。通过对工艺过程中诸影响因素的控制,可以制备高质量Si3N4晶须或改性Si3N4晶须,对研究开发该法批量生产性能优异的Si3N4晶须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h)2 Si3N4晶须 影响因素 α—Sialon
下载PDF
固氮添加剂降低厨余垃圾堆肥中NH_3和H_2S排放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红玉 李国学 +2 位作者 袁京 臧冰 杨青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73-178,共6页
为了降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NH3和H2S恶臭气体的排放,该研究通过向堆肥物料中添加H3PO4+Mg(OH)2、Ca(H2PO4)2、FeCl3和β环糊精4种不同的氮素控制材料,同时以不添加控制材料的处理作为对照,研究控制材料添加对NH3和H2S排放的影响。结果... 为了降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NH3和H2S恶臭气体的排放,该研究通过向堆肥物料中添加H3PO4+Mg(OH)2、Ca(H2PO4)2、FeCl3和β环糊精4种不同的氮素控制材料,同时以不添加控制材料的处理作为对照,研究控制材料添加对NH3和H2S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材料的添加降低了堆肥体系的pH值,明显降低了堆肥物料的损失率;从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和发芽率指数(germination index)来看,5个处理的堆肥产品均达到腐熟的要求;4种控制材料的添加均不同程度减少了NH3和H2S的排放,但是减排机理不尽相同。总体来看FeCl3对NH3和H2S的控制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NH3和H2S的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64.2%和52.0%。该研究结果为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恶臭物质控制材料的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垃圾 nh3 H2S
下载PDF
Effects of silica additive on the NH_3-SCR activ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a V_2O_5/WO_3-TiO_2 catalyst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雪松 吴晓东 +3 位作者 许腾飞 翁端 司知蠢 冉锐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40-1346,共7页
V2O5/WO3‐TiO2 and V2O5/WO3‐TiO2‐SiO2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both the catalysts were hydrothermally aged at 750℃ in 10 vol%H2O/air for 24 h. The catalysts were evaluated for N... V2O5/WO3‐TiO2 and V2O5/WO3‐TiO2‐SiO2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both the catalysts were hydrothermally aged at 750℃ in 10 vol%H2O/air for 24 h. The catalysts were evaluated for NOx conversion using NH3 as the reductant. Hydrothermal ageing decreased the NOx conversion of V2O5/WO3‐TiO2 catalyst severely over the entire measured tem‐perature range. Interestingly, the NH3‐SCR activity of the silica‐modified catalyst at 220–480℃ is enhanced after ageing.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nitrogen adsorption, X‐ray fluorescence, Raman spectroscopy, H2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and NH3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The addition of silica inhibited the phase transition from anatase to rutile titania, growth of TiO2 crystallite size and shrinkage of catalyst surface area. Consequently, the vanadia species remained highly dispersed and the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V2O5/WO3‐TiO2 catalys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WO3-TiO2 SILICA nh3-SCR Hydrothermal stability Polymeric vanadia DE-NOX
下载PDF
MnO_2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低温NH_3-SCR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戴韵 李俊华 +1 位作者 彭悦 唐幸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71-1776,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具有相同形貌但是不同物相结构的MnO2纳米棒,分别为隧道状和层状结构,考察其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的性能.结果表明MnO2纳米棒的比表面积不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催化活...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具有相同形貌但是不同物相结构的MnO2纳米棒,分别为隧道状和层状结构,考察其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的性能.结果表明MnO2纳米棒的比表面积不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隧道状α-MnO2纳米棒的低温NH3-SCR活性明显高于层状δ-MnO2纳米棒.结构分析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实验表明,α-MnO2纳米棒的暴露晶面(110)面存在大量的配位不饱和Mn离子,形成较多的Lewis酸性位点,而且α-MnO2较弱的Mn―O键和隧道结构都有利于NH3的吸附;而δ-MnO2纳米棒的暴露晶面(001)面上的Mn离子已达到配位饱和,所以其表面Lewis酸性位点较少.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热重(TG)分析表明α-MnO2纳米棒的表面更有利于NH3和NOx的活化.具有有利于吸附NH3和活化NH3和NOx的表面性质和晶型结构,是α-MnO2纳米棒活性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nO2 Δ-MNO2 低温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 晶相结构 表面性质.
下载PDF
除臭菌株对NH_3和H_2S释放及物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春梅 徐凤花 +2 位作者 曹艳花 齐婧媛 杜俊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5-590,共6页
将通过高温和氨水逐级驯化筛选的除臭菌株用于牛粪堆肥,研究其对NH3和H2S释放量及物质转化的影响。其中菌株B1与A1除臭效果最好,NH3总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68.59%和61.00%,NH4+-N仅增加4.47%和7.19%,NO3-N略有提高,而有机氮分别增加28.... 将通过高温和氨水逐级驯化筛选的除臭菌株用于牛粪堆肥,研究其对NH3和H2S释放量及物质转化的影响。其中菌株B1与A1除臭效果最好,NH3总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68.59%和61.00%,NH4+-N仅增加4.47%和7.19%,NO3-N略有提高,而有机氮分别增加28.99%和27.42%,说明除臭菌株能将无机态氮转化为有机氮,使全氮含量提高19.81%和18.80%,有效地减少了氮素损失;H2S总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89.69%和86.88%,硫酸盐增加40.77%和36.49%,说明菌株可有效促进H2S向硫酸盐转化,减少H2S挥发,使全硫含量提高29.05%和22.64%。相关分析显示NH3释放量与H2S释放量、pH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有机氮和硫酸盐呈负相关;H2S释放量与pH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全硫和硫酸盐呈负相关。添加与未添加除臭菌株的NH3和H2S释放量经方差分析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添加除臭菌株可有效地控制牛粪堆肥NH3和H2S释放,保留氮素和硫素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释放量 H2S释放量 氮素 硫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