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沼虾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3的cDNA克隆、原核表达和定位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盛明 傅洪拓 +3 位作者 宣富君 戈贤平 朱健 吴旭干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17-2326,共10页
C型凝集素(C-typelectin)是一类能与糖类结合的非抗体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家族,为了研究C型凝集素基因在日本沼虾组织分布、细胞定位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应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 C型凝集素(C-typelectin)是一类能与糖类结合的非抗体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家族,为了研究C型凝集素基因在日本沼虾组织分布、细胞定位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应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日本沼虾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3基因(MnLec3)的全长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MnLec3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菌感染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分别分析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nLec3基因cDNA全长1357bp,包括125bp的5′末端非翻译区(UTR)、1026bp的开放阅读框(ORF)和206bp的3′UTR,其中开放阅读框编码34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日本沼虾MnLec3基因含有保守钙结合点(Met1-Glu17)和糖识别结构域(CRD)。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MnLec3与罗氏沼虾C型凝集素3相似度较高;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MnLec3与其他甲壳动物C型凝集素聚为一支。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体外重组蛋白rMnLec3,并将纯化重组蛋白免疫大鼠获得抗血清,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绿色荧光信号主要在肝胰腺细胞核中表达。qRT-PCR结果显示,MnLec3在日本沼虾所检测组织中均表达,其中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血细胞次之;与对照组相比,在嗜水气单胞菌刺激12~48h时MnLec3表达量显著升高,48h表达量最高,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MnLec3蛋白表达丰度与基因表达模式基本相似,提示克隆得到的MnLec3参与日本沼虾抵御细菌入侵的免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3 嗜水气单胞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维生素D_3衍生物MART-10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生长及survivinmRNA、c-myc蛋白、P2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晟 林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860-1865,共6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D_3衍生物MART-10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生长及survivin mRNA、c-myc蛋白、P2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其抑癌机制.方法:四甲基谷氮咪盐(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MART-10对BxPC-3细胞生长的影响;流... 目的:研究维生素D_3衍生物MART-10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生长及survivin mRNA、c-myc蛋白、P2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其抑癌机制.方法:四甲基谷氮咪盐(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MART-10对BxPC-3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BxPC-3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BxPC-3细胞中c-myc蛋白和P21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MART-10可显著抑制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生长,其抑制50%细胞生长的给药浓度(IC50)为10-7 m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癌细胞在MART-10的作用下,G0/G1期的细胞比例上升而S期的细胞比例则下降;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随着MART-10作用时间的延长及给药浓度的增加,胰腺癌BxPC-3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c-myc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减低,而P21蛋白的表达量则逐渐增强.结论:维生素D_3衍生物MART-10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survivin、c-myc及P2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衍生物 BXPC-3细胞 SURVIVIN基因 C-MYC蛋白 P21蛋白
下载PDF
STAT3、VEGF及C-myc在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巍 李晶晶 李国利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通过对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myc基因在精原细胞瘤中表达的研究,了解JAK/STAT3信号转导途径在精原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TAT3、VEGF及C-myc蛋白抗体对38例精原细胞瘤及10例正常睾丸... 目的:通过对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myc基因在精原细胞瘤中表达的研究,了解JAK/STAT3信号转导途径在精原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TAT3、VEGF及C-myc蛋白抗体对38例精原细胞瘤及10例正常睾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染色部位及染色强度。结果:STAT3、VEGF、C-myc蛋白在精原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71.1%、84.2%,与正常睾丸组织中相应蛋白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上述蛋白均随着精原细胞瘤的TNM临床分期表达量逐渐增加。在精原细胞瘤组织中STAT3、VEGF、C-myc蛋白表达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STAT3与VEGF呈正相关(r=0.640,P<0.01);STAT3与C-myc呈正相关(r=0.408,P<0.05);C-myc与VEGF呈正相关(r=0.459,P<0.01)。结论:JAK/STAT3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激活VEGF的表达,推动精原细胞瘤的发展与转移,同时可能激活C-myc的表达引起原始生殖细胞的恶性增殖,推动精原细胞瘤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myc摹因
下载PDF
β珠蛋白基因3′UTR+101G>C(HBB:c.*233G>C)变异的遗传学效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杜丽 姚翠泽 +4 位作者 包秀琴 梁杰 袁腾龙 秦丹卿 王继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探讨β珠蛋白基因3′UTR+101G>C(HBB:c.*233G>C)变异是否具有遗传学效应,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全血细胞分析和毛细管电泳进行血液学指标分析,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中国南方人群常见的2... 目的:探讨β珠蛋白基因3′UTR+101G>C(HBB:c.*233G>C)变异是否具有遗传学效应,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全血细胞分析和毛细管电泳进行血液学指标分析,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中国南方人群常见的23种地中海贫血相关突变,采用一代测序方法检测β珠蛋白基因(HBB)的其他变异位点。结果:在463个进行HBB基因测序的病例中共检测到7个病例携带HBB:c.*233G>C变异,其中4例同时携带HBB基因其他致病性变异(2例反式排列,2例顺式排列),均为典型的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血液学特征,3例同时携带异常血红蛋白变异,均不具有β地中海贫血的血液学特征。结论:本研究的数据显示HBB:c.*233G>C变异无明显遗传学效应,应为多态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珠蛋白基因 3′UTR+101G>C HBB:c.*233G>C
下载PDF
乳腺癌中STAT3对HSP27和c-MYC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正魁 姚榛祥 刘胜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c-MYC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1例人乳腺癌组织STAT3,HSP27,c-MYC蛋白的表达,分析他们的相互关系及与临床预后相关指标的关系.在体外应用诱骗...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c-MYC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1例人乳腺癌组织STAT3,HSP27,c-MYC蛋白的表达,分析他们的相互关系及与临床预后相关指标的关系.在体外应用诱骗寡核苷酸(Decoy ODNs)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435S STAT3活性,W estern b lot检测MDA-MB-435S细胞HSP27,c-MYC蛋白表达,MTT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力,FCM检测MDA-MB-435S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TAT3的表达与HSP27和c-MYC表达均成正相关(rs=0.454,P=0.001;rs=0.541,P=0.000).使用Decoy ODNs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 STAT3活性能使其HSP27和c-MYC表达明显下调(P均<0.01),并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凋亡增加,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结论:STAT3表达可能通过上调HSP27和c-MYC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和促进其增殖,从而有利于乳腺癌进展并使其恶性程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基因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热休克蛋白27 基因 c—MYC STAT3 HSP27
下载PDF
采用GFP标记筛选抑制多血清型口蹄疫病毒3C基因表达的siRNA
6
作者 张志彬 张健 +3 位作者 贺明 高倍瑶 贾琪 张立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为筛选出可抑制多种血清型口蹄疫病毒(FMDV)的小干扰RNA(siRNA),本试验通过多血清型口蹄疫病毒序列比对与siRNA设计分析,筛选出潜在抗多血清型siRNA位点;通过体外合成A型、O型和Asia I型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制备绿色荧光蛋白(GPF)基因融... 为筛选出可抑制多种血清型口蹄疫病毒(FMDV)的小干扰RNA(siRNA),本试验通过多血清型口蹄疫病毒序列比对与siRNA设计分析,筛选出潜在抗多血清型siRNA位点;通过体外合成A型、O型和Asia I型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制备绿色荧光蛋白(GPF)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将化学合成的siRNA与融合表达载体共转染,通过GFP观察、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qRT-PCR)方法检验目标siRNA对融合基因的抑制效率。生物信息分析发现,多血清型口蹄疫病毒3C基因高度保守并存在潜在siRNA作用靶位,GFP-3C融合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与化学合成的siRNA1-3C共转染293T细胞,GFP观察发现,siRNA1-3C可有效抑制来源于A型、O型和Asia I型3C基因的GFP-3C荧光信号且持续时间达72 h,Western blot检测证实此结果。qRT-PCR检测发现,siRNA1-3C对3个GFP-3C融合基因转录水平抑制效率超85%,且作用可维持72 h。本试验利用GFP作为筛选标记成功筛选出1个作用于FMDV 3C基因的siRNA,为开发多血清型口蹄疫抑制剂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siRNA) 口蹄疫(FMD) 绿色荧光蛋白(GFP) 多血清型 3C基因
下载PDF
C-erbB-3/HER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7
作者 司品现 杨渝浩 +2 位作者 董德琼 孙显明 郭瑞珍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 :探讨C erbB 3 HER 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2 3例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 ,15例相应的交界区组织 ,10例肿瘤远端正常肺组织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半定量检测C erbB 3 HER3的表达。结... 目的 :探讨C erbB 3 HER 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2 3例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 ,15例相应的交界区组织 ,10例肿瘤远端正常肺组织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半定量检测C erbB 3 HER3的表达。结果 :C erbB 3 HER3在常肺组织中呈弱表达 ,交界区组织与腺癌组织相比 ,临床Ⅰ~ⅢA与ⅢB~Ⅳ相比 ,病理分化Ⅰ级与Ⅱ、Ⅲ级相比 ,其过表达率均呈增高趋势 ,过表达组生存期相对短于弱表达组。但统计学处理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准。结论 :C erbB 3 HER3可能参与了肺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 ,以及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该基因受体蛋白对估计肺腺癌预后可能有意义 ,但仍需积累更多的资料研究 ,以明确其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bB-3/HER3 基因表达 肺肿瘤 腺癌 预后
下载PDF
尘螨变应性鼻炎与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3(Tim-3)启动子区-882T>C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8
作者 黄映红 张建国 +3 位作者 赖荷 陈盛强 马钊恩 丘理子 《中国医学工程》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3启动子区-882T>C基因多态性与尘螨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88例尘螨变应性鼻炎及102例正常人Tim-3启动子区-882T>C基因多态性。结果尘螨变应性鼻炎组Tim-3启动子...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3启动子区-882T>C基因多态性与尘螨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88例尘螨变应性鼻炎及102例正常人Tim-3启动子区-882T>C基因多态性。结果尘螨变应性鼻炎组Tim-3启动子区-882T>CC/C、C/T、T/T表型频率分别为:0.9773、0.0227、0,对照组分别为,0.9804、0.0196、0;尘螨变应性鼻炎组Tim-3启动子区-882T>C、Tim-3启动子区-882T>C基因频率分别为:0.9886、0.0114。对照组分别为:0.9902、0.0098,Tim-3启动子区-882T>C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广东汉族人群Tim-3启动子区-882T>C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Tim-3启动子区-882T>C基因多态性与尘螨变应性鼻炎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Tim-3启动子区-882T〉C 多态性
下载PDF
C-erbB-3/HER3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司品现 杨渝浩 +2 位作者 董德琼 孙显明 姚红梅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9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工型生长因子受体C-erbB-3/HER3在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肺鳞癌组织、30例交界组织、15例肺正常组织中C-erb... 目的探讨工型生长因子受体C-erbB-3/HER3在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肺鳞癌组织、30例交界组织、15例肺正常组织中C-erb-3、C-er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采用等级相关及x2检验分析 C-erbB-3过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及其与 C-erb-2、WFR、PCNA表达的相关性。采用生存率曲线描述及 Long-rank testt分析 C-erb-3在不同组织中其过表达率的差异。结果肺鳞癌组织中C-erbB-3过表达 14例(27.5%)。其过表达与临床分期(rs=0.285,P<0.05)、病理分级(rs=0.531,P<0.05)呈正相关。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rs=0.224,P>0.05)。过度表达组生存期短于低表达组(P<0.01)。C-erb-3与EFFR常协同表达,与C-erb-2无相关性。肺鳞癌组织中C-erbB-3过表达率高于交界区组织。结论C-erbB-3在肺鳞癌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其过表达可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bB-3/HER3 肺肿瘤 鳞状细胞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C-erbB-3/HER_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杨渝浩 司品现 +2 位作者 董德琼 郭瑞珍 何妙侠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C erbB 3/HER3 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2 3例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15例相应的交界区组织、10例肿瘤远端正常肺组织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 erbB 3/HER3 的表达。结果C erbB 3/HE... 目的探讨C erbB 3/HER3 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2 3例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15例相应的交界区组织、10例肿瘤远端正常肺组织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 erbB 3/HER3 的表达。结果C erbB 3/HER3 在正常肺组织中呈弱表达 ;交界区组织与腺癌组织 ,临床Ⅰ~Ⅲa 期与Ⅲb~Ⅳ期 ,病理分化Ⅰ级与Ⅱ、Ⅲ级相比 ,其过表达率均呈增高趋势 ;过表达组生存期相对短于弱表达组 ,但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 erbB 3/HER3 可能参与了肺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该基因受体蛋白的表达率对估计肺腺癌预后可能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bB-3/HER3 基因表达 肺肿瘤 肺腺癌 预后
下载PDF
-3位碱基对HBV c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李迎秋 张晓馨 +1 位作者 龙綮新 王珣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22,共4页
应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分别扩增出-3位碱基是A或T的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基因c1,c2,平端克隆到自行构建便于PCR产物克隆的通用载体pBlueoS中后,利用经PCR引物在c1及c2末端引入的酶切位点,切出c1,c2基... 应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分别扩增出-3位碱基是A或T的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基因c1,c2,平端克隆到自行构建便于PCR产物克隆的通用载体pBlueoS中后,利用经PCR引物在c1及c2末端引入的酶切位点,切出c1,c2基因,构建出pX3-c1和pX3-c2.在Sf9细胞中瞬时表达c1,c2基因,乙肝核心抗原放免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形式的c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说明-3位是否为A对c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位碱基 HBVc 基因表达 昆虫细胞
下载PDF
Tim-3启动子区-1541 C>T、-882 T>C、-574 G>T各复合基因型与尘螨变应性鼻炎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映红 张建国 +3 位作者 赖荷 陈盛强 马钊恩 丘理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94-1498,共5页
目的Tim-3启动子区-1541 C>T、-882 T>C、-574 G>T各复合基因型与尘螨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运用PCR-RFLP、PCR-ARMS检测88例尘螨变应性鼻炎及102例正常人Tim-3启动子区-1541 C>T、-882 T>C、-574 G>T基因多态性。... 目的Tim-3启动子区-1541 C>T、-882 T>C、-574 G>T各复合基因型与尘螨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运用PCR-RFLP、PCR-ARMS检测88例尘螨变应性鼻炎及102例正常人Tim-3启动子区-1541 C>T、-882 T>C、-574 G>T基因多态性。结果尘螨变应性鼻炎组Tim-3-1541CC/-882CC/-574G,-1541CC/-882CC/-574GT+TT,-1541CC/-882TC+TT/-574GG,-1541CT+TT/-882CC/-574GG及其他复合基因分别为:0.8409、0.1136、0.027、0.027和0,对照组分别为,0.7941、0.0784、0.0196、0.0868和0。结论广东汉族人群Tim-3启动子区-1541 C>T、-882 T>C、-574 G>T各复合基因型与尘螨变应性鼻炎无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Tim-3启动予区 -1541 C〉T、-882 T〉C、 -574 G〉T各复合基因型 多态性
下载PDF
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13
作者 赵谦 孙潇 +2 位作者 罗真真 董怡萍 韩苏夏 《西部医学》 2019年第9期1328-1333,共6页
目的构建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C(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 Subunit C,EIF3 C)编码区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FaDu人下咽鳞癌细胞系,为探讨EIF3C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人下咽鳞癌细胞系中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 目的构建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C(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 Subunit C,EIF3 C)编码区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FaDu人下咽鳞癌细胞系,为探讨EIF3C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人下咽鳞癌细胞系中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EIF3C基因编码区全长(NM_001037808.2),双酶切后将EIF3C基因编码区全长克隆到载体pCMV-Blank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EIF3C。转染FaDu细胞系,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EIF3C表达水平。将未加质粒转染FaDu细胞作为未加质粒转染组,加质粒pCMV-Blank作为pCMV-Blank转染组,以及加质粒pCMV-EIF3C作为pCMV-EIF3C转染组。分别将pCMV-EIF3C转染组EIF3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未加质粒转染组、pCMV-Blank转染组进行比较,以及比较未加质粒转染组和pCMV-Blank转染组。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和软件分析人EIF3C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EIF3C中人EIF3C序列正确。转染实验表明载体pCMV-EIF3C转染组EIF3C的mRNA水平相比载体pCMV-Blank转染组升高7.08倍,未加质粒转染组升高8.02倍(P<0.001),且载体pCMV-EIF3C转染组蛋白表达水平相比于载体pCMV-Blank转染组和未加质粒转染组也显著升高(P<0.05)。EIF3C蛋白质由913个氨基酸组成,预测含有27个磷酸化位点,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EIF3C,并使EIF3C在下咽鳞癌细胞系中过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C 人下咽鳞癌细胞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下载PDF
胃癌MSCT征象与VEGF-C、VEGFR-3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昌懋 张惠宇 +2 位作者 孙慧芳 于湛 高剑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分析MSCT征象与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在术后立即取肿瘤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放置液氮及低温冰箱中冷冻,然后再行RT-PCR检测组织中VEGF-C、V... 目的分析MSCT征象与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在术后立即取肿瘤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放置液氮及低温冰箱中冷冻,然后再行RT-PCR检测组织中VEGF-C、VEGFR-3 mRNA的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VEGF-C、VEGFR-3阳性率分别为74.14%(43/58)、58.62%(34/58),高于正常组织50.00%(15/30)、33.33%(10/30)。肿瘤组织中VEGF-C与VEGFR-3表达呈正相关(P<0.05)。在肠型组、弥漫型组、淋巴结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组间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6%(16/27)、87.10%(27/31)、87.80%(36/41)、41.18%(7/17);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12/27)、70.97%(22/31)、68.29%(28/41)、35.29%(6/17),以上各组间VEGF-C、VEGFR-3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中VEGF-C、VEGFR-3基因高表达与MSCT征象上淋巴结转移及Lauren分型相关,二者能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基因表达
下载PDF
VP-16诱导PC-3细胞凋亡和bcl-2及c-myc基因表达的研究
15
作者 李登欣 董素芹 +2 位作者 张建业 张莲英 何维敬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研究 VP- 1 6诱导 PC- 3细胞凋亡和癌基因 bcl- 2及 C- myc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末端标记法(TUNEL )和流式细胞术 (FCM)研究 PC- 3细胞凋亡 ,以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bcl- 2及 C- myc蛋白的表达。结果  TUNEL和FCM检测表明 ,PC- 3细... 目的 研究 VP- 1 6诱导 PC- 3细胞凋亡和癌基因 bcl- 2及 C- myc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末端标记法(TUNEL )和流式细胞术 (FCM)研究 PC- 3细胞凋亡 ,以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bcl- 2及 C- myc蛋白的表达。结果  TUNEL和FCM检测表明 ,PC- 3细胞的凋亡率随 VP- 1 6作用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bcl- 2和 c- myc基因表达的阳性百分率随 VP- 1 6作用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结论 VP- 1 6能够诱导 PC- 3细胞凋亡和抑制其bcl- 2和 c- myc基因的表达 ,且具有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PC-3细胞 BCL-2基因 前列腺癌
下载PDF
Pediatric fatty liver disease:Role of ethnicity and genetics 被引量:5
16
作者 Pierluigi Marzuillo Emanuele Miraglia del Giudice Nicola Santor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23期7347-7355,共9页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comprehends a wide range of conditions, encompassing from fatty liver or steatohepatitis with or without fibrosis, to cirrhosis and its complications. NAFLD has become the mo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comprehends a wide range of conditions, encompassing from fatty liver or steatohepatitis with or without fibrosis, to cirrhosis and its complications. NAFLD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liver disease in childhood as its prevalence has more than doubled over the past 20 years, paralleling the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obesity. It currently affects between 3% and 11% of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 reaching the rate of 46% among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prevalence of hepatic steatosis varie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e ethnic group with the highest prevalence is the Hispanic one followed by the Caucasian and the African-American. Thi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strong genetic background in the predisposition to fatty liver. In fact, since 2008 several common gene variants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fatty liver disease. The most important is probably the patatin like phospholipase containing domain 3 gene (PNPLA3) discovered by the Hobbs&#x02019; group in 2008.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role of ethnicity and genetics in pathogenesis of pediatric fatty l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ETHNICITY Patatin like phospholipase containing domain 3 gene Obesity Insulin resistance Glucokinase regulatory protein Apolipoprotein C3 gene Farnesyl-diphosphate farnesyltransferase 1
下载PDF
鸽微RNA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7
作者 张靖鹏 陈翠腾 +5 位作者 林琳 付环茹 李兆龙 江斌 黄瑜 万春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0-866,共7页
旨在建立鸽微RNA病毒(pigeon megrivirus,PiMe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iMeVs序列特征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从信鸽粪便中检测到PiMeV阳性(命名为PiMeV-CHN001株),并对其3 C基因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 旨在建立鸽微RNA病毒(pigeon megrivirus,PiMe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iMeVs序列特征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从信鸽粪便中检测到PiMeV阳性(命名为PiMeV-CHN001株),并对其3 C基因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明确其基因特征后,设计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RT-qPCR)引物组,建立检测PiMeV的RT-qPCR方法。结果显示:PiMeV-CHN001株3 C基因全长为591 bp,编码197个氨基酸,和其他2株野鸽源PiMeV(MeV-B1株和MeV-B2株)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9.5%和92.0%。建立的检测PiMeV的RT-qPCR方法的标准曲线Y轴截距为37.93,斜率为-3.335,相关系数为1.00,扩增效率为99.4%。特异性强,仅PiMeV出现特异性扩增信号和特异性峰值[Tm值为(81.69±0.22)℃],对鸽源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鸽源禽I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I,PPMV-1)、鸽输血传播病毒(pigeon torque teno virus,PTTV)、鸽腺病毒(pigeon adenovirus,PiAd)及鸽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检测均未见特异性扩增信号;敏感性优,最低检测限为54.0拷贝·μL^(-1);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5%。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42份信鸽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发现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4.76%)。本研究首次证实我国大陆地区信鸽中存在PiMeV,丰富了PiMeV宿主谱信息;建立的RT-qPCR方法为后续开展PiMeV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鸽 鸽微RNA病毒 3 C基因 序列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下载PDF
Caspase-3在丙型肝炎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毛山山 冯德云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43-246,共4页
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而特异性的基因治疗策略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方案。该方案利用HCV表达的核心蛋白特异性激活2-′5′寡核苷酸合成酶(2-′5′OAS)启动子,进而激活重组caspase-3导致HCV感染的肝细胞凋亡,... 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而特异性的基因治疗策略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方案。该方案利用HCV表达的核心蛋白特异性激活2-′5′寡核苷酸合成酶(2-′5′OAS)启动子,进而激活重组caspase-3导致HCV感染的肝细胞凋亡,达到特异性治疗丙型肝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CASPASE-3 丙型肝炎 基因治疗
下载PDF
Protection of 3'-methoxy-puerarin against focal brain ischemi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fos expression 被引量:2
19
作者 Sha Liu Yibing Zhang +3 位作者 Guiyou Du Yong Zhao Haifeng Cui Chunyu Ca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7期2094-2099,共6页
The present study established a rat model of focal brain ischemia by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covered with FeCl3, and investigat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3'-methoxy-puerarin. Hippocampal and cortical... The present study established a rat model of focal brain ischemia by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covered with FeCl3, and investigat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3'-methoxy-puerarin. Hippocampal and cortical c-fos gene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us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3'-methoxy-puerarin reduced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cerebral infarcted zone and water content of brain tissue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catalase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in the ischemia zone of the hippocampus,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catalase in the cortex, decreased lipid peroxide and lactic acid contents in the hippocampus and cerebral cortex, and down-regulated c-fos gene expression in brain ischemic rat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3'-methoxy-puerarin exhibited cerebro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focal brain ischemia, which involved c-fos gene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al brain ischemia 3'-methoxy-puerarin puerarin c-fos gene protec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Molecular regulation mechanisms of lymphangiogenesis
20
作者 李远者 张国锋 范跃祖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05年第3期230-234,共5页
Lymphangiogenesis, the growth of new lymphatic vessels,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a putative efficient pathway to neoplastic metastization. Recent results have shown the necessity of lymphatic molecular markers and gr... Lymphangiogenesis, the growth of new lymphatic vessels,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a putative efficient pathway to neoplastic metastization. Recent results have shown the necessity of lymphatic molecular markers and growth factors for lymphangiogenesis. Importantly, lymphatic endothelial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VEGFR-3 and its ligands VEGF-C and VEGF-D play crucial roles in promoting lymphatic vascular growth both during development and in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Isolation of pure cultures of lymphatic and bloo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systemat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transcriptomes provide useful cell culture models and novel potential vascular markers and offer further insights into the lymphatic vascular biology. Ectopic expression of the lymphatic endothelial specific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Prox1 in blood endothelial cells results in a shift in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towards the lymphatic endothelial phenotype. It demonstrates the plasticity of endothelial cells and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transcriptional reprogramming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s future putative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MPHANGIOGENESIS blood and LYMPHATIC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GFR-3/VEGF-C Prox1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