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脑干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免疫阳性神经元信号检测方法的优化
1
作者 曹晓娟 李强 +5 位作者 范奎奎 潘登 刘昊东 王昆 海日汗 杜晨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80-1284,共5页
类固醇激素合成关键调节酶-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3β-HSD1)是类固醇激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调节酶,其活性的改变可影响雄激素(睾酮)的分泌水平。检测3β-HSD1在脑组织的分布对研究脑干调节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具有重要意义。但常规检测手段... 类固醇激素合成关键调节酶-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3β-HSD1)是类固醇激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调节酶,其活性的改变可影响雄激素(睾酮)的分泌水平。检测3β-HSD1在脑组织的分布对研究脑干调节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具有重要意义。但常规检测手段难以检测出3β-HSD1阳性信号的分布。为优化检测小鼠3β-HSD1在脑神经元中分布的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固定液(4%多聚甲醛、20%甲醇+0.2%丙酮、4%多聚甲醛+10 mmol/L柠檬酸钠)预先灌注小鼠,取其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经优化的封闭前预处理后,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β-HSD1在小鼠脑组织中的分布以及不同固定液对其在小鼠脑干中的阳性信号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 blot验证该免疫组化试验结果。结果显示,3β-HSD1主要在小鼠后脑脑干内分泌类固醇激素的主要核团,即在脑干中的缝苍白核(RPa)、巨细胞网状核(GRN)及臂旁核(PB)中表达。4%多聚甲醛固定组小鼠在上述核团内均未观察到3β-HSD1阳性荧光信号;20%甲醇+0.2%丙酮固定组小鼠在上述核团内虽可见3β-HSD1阳性信号分布,但荧光信号较模糊;4%多聚甲醛+10 mmol/L柠檬酸铵固定组小鼠在其脑干上述核团内获得染色结果清晰,神经元形态饱满的3β-HSD1阳性荧光信号。Western blot结果也证实了3β-HSD1蛋白在小鼠脑干内上述3个神经核团内的特异表达。综上所述,采用免疫组化试验检测3β-HSD1在小鼠脑内的定位时,经4%多聚甲醛+10 mmol/L柠檬酸钠固定液组的小鼠脑组织切片可在小鼠脑干RPa、GRN及PB核团内获得饱满的3β-HSD1阳性荧光信号。本实验方法的优化将为进一步研究脑内3β-HSD1影响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的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 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 脑干
下载PDF
3β和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新星 方美英 陈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70,共5页
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s)和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7βHSDs)是所有固醇类激素生成及激素活性和非活性之间互相转化的关键酶,对于维持哺乳动物体内激素之间的... 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s)和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7βHSDs)是所有固醇类激素生成及激素活性和非活性之间互相转化的关键酶,对于维持哺乳动物体内激素之间的平衡、调节激素生成和代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综述了3βHSDs和17βHSDs基因的结构及功能、表达及组织分布、基因的转录调控,以及两种酶与养猪生产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β羟基类固醇 17β羟基类固醇 基因结构 转录调控
下载PDF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基因插入/缺失与公猪睾丸表型性状关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闫海龙 高晔 +5 位作者 刘暖 王珂 户会娜 陈明月 吕晓燕 潘传英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28,共5页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Hsd17b3)基因主要表达于哺乳动物睾丸间质细胞(LCs)中,是合成睾酮和维持雄性生殖功能的关键基因之一。为进一步推进猪产业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该研究探究Hsd17b3基因遗传变异位点与公猪睾丸表型性状的相关性,以...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Hsd17b3)基因主要表达于哺乳动物睾丸间质细胞(LCs)中,是合成睾酮和维持雄性生殖功能的关键基因之一。为进一步推进猪产业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该研究探究Hsd17b3基因遗传变异位点与公猪睾丸表型性状的相关性,以期丰富该基因多态位点与公猪繁殖的遗传关联。利用PCR技术在大白猪(n=257)和长白猪(n=62)中检测到Hsd17b3基因第2内含子和第4内含子的两个indel位点,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技术验证了该基因L3-10-bp和L11-11-bp的indel突变。关联分析结果表明:L3-10-bp的indel位点与40日龄长白猪的睾丸长轴长、睾丸短轴长和睾丸重均呈显著相关(P<0.01)。该结果与雄性睾丸的早期发育阶段和初始快速发育阶段睾丸发育过程相吻合,提示该indel位点可作为猪标记辅助选择的潜在DNA标记,为Hsd17b3基因在猪遗传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羟基类固醇3基因 插入/缺失 繁殖性状 关联分析
下载PDF
膜联蛋白5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及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陶晓倩 王大勇 +6 位作者 柳海燕 林钗英 韩雪峰 时姗姗 崔英霞 戈一峰 姚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先前研究发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刺激Leydig细胞后,膜联蛋白5(annexin 5)及睾酮水平同时增加,推测annexin 5和睾酮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是间质细胞的标... 目的先前研究发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刺激Leydig细胞后,膜联蛋白5(annexin 5)及睾酮水平同时增加,推测annexin 5和睾酮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是间质细胞的标记酶。文中旨在研究annexin 5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及3β-HSD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nnexin 5(0、10-10、10-9、10-8mol/L)处理间质细胞24h和用10-9mol/L的annexin 5处理细胞不同时间(6、12、24、36h),收集培养液,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培养液中的睾酮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睾丸间质细胞中3β-HSD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annexin 5处理间质细胞24h后,与对照组比较,终浓度为10-10mol/L和10-9mol/L时,睾酮水平分别升高了18%[(14.38±0.30)nmol/Lvs(12.12±0.74)nmol/L](P<0.01)和26%[(15.25±0.47)nmol/Lvs(12.12±0.74)nmol/L](P<0.01);浓度为10-8mol/L时,睾酮水平虽也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浓度为10-9mol/L时,3β-HSD表达量升高了63%(2.19±1.00vs1.34±0.19,P<0.05),浓度为10-10mol/L和10-8mol/L时,3β-HSD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睾酮分泌与3β-HSD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30,P<0.05)。10-9mol/L的an-nexin5处理细胞不同时间,与对照组相比,6h和12h后睾酮的分泌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睾酮的分泌量显著升高了18%[(12.59±0.41)nmol/Lvs(10.70±0.09)nmol/L](P<0.01);而处理36h后,睾酮分泌量下降了21%[(14.44±1.65)nmol/Lvs(17.46±0.31)nmol/L](P<0.01)。结论在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中,annexin 5对睾酮分泌具有调节功能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3β-HSD是该调节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5 间质细胞 睾酮 -羟基类固醇
下载PDF
大黄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孙红爽 乜春城 +3 位作者 朱小丽 马红芳 陈赫军 种宝贵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7-430,共4页
观察大黄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11β-HSD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采用30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模型建立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地塞米松刺激的方式。12周后... 观察大黄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11β-HSD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采用30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模型建立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地塞米松刺激的方式。12周后造模成功,给药组予大黄素200 mg·kg-1灌胃。给药4周后,进行胰岛素耐量试验,检测血糖、血脂、血液胰岛素及皮质酮水平,计算肝指数、内脏肥胖指数及HOMA-IR指数和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胰岛素抵抗状态显著改善,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明显降低,肝指数及内脏肥胖指数也明显下降,同时内脏脂肪组织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可见大黄素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11β-HSD1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胰岛素抵抗 11Β-羟基类固醇1 大鼠
下载PDF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抑制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肪和骨骼肌脂代谢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国琼 林梅 +6 位作者 郭菲菲 杨艳群 张雨 候亚莉 邱璇 邓春地 袁惠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527-5529,共3页
目的探讨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抑制剂BVT 2733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肪和骨骼肌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40只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BVT 2733(20 mg/kg)组,每组20只... 目的探讨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抑制剂BVT 2733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肪和骨骼肌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40只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BVT 2733(20 mg/kg)组,每组20只。另取20只普通饲料喂养的SD大鼠作对照组。分别观察BVT 2733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的影响,并测定肝脏和肾周、大网膜及睾周脂肪组织脂肪含量,测定腓肠肌组织中Rev-erba、FAT/CD36、SCD1及CPT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BVT 2733治疗后,高脂血症大鼠的TG、TC和LDL-C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并且肝脏和内脏脂肪的脂肪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腓肠肌组织中Reverba mRN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FAT/CD36、SCD1及CPT1 mRNA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BVT 2733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及脂蛋白水平紊乱,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并稳定骨骼肌脂代谢基因表达,提示抑制11β-HSD1活性对高脂血症相关的肝脏、脂肪组织和骨骼肌异常脂质代谢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基类固醇1型抑制剂 高脂血症 肝脏脂质代谢 骨骼肌脂代谢基因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脂氧素A4及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汤彪 黄引平 +4 位作者 姚锋祥 张艺霁 许张晔 陈金霞 汪敏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10期785-788,共4页
目的:检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中脂氧素A4(LXA4)水平以及胎盘组织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表达,探讨LXA4和11β-HSD2参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机制。方法:选择在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妊娠妇女共45例,其中正常妊娠组20例,重... 目的:检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中脂氧素A4(LXA4)水平以及胎盘组织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表达,探讨LXA4和11β-HSD2参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机制。方法:选择在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妊娠妇女共45例,其中正常妊娠组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5例。ELISA法测定孕妇外周血血浆中LXA4水平;酶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中游离皮质醇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胎盘组织11β-HSD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胎盘组织11β-HSD2 mRNA的表达;分析LXA4与11β-HSD2蛋白或mRNA、皮质醇与平均动脉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LXA4水平明显降低(P<0.05),皮质醇浓度虽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盘组织中11β-HSD2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两组孕妇的LXA4水平与11β-HSD2蛋白表达量、LXA4水平与11β-HSD2 mRNA表达量、皮质醇与平均动脉压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LXA4和11β-HSD2参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A4 11β羟基类固醇2 子痫前期 胎盘
下载PDF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云 孙岩 +3 位作者 朱亭 程鹏 胡刚 丁国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F0002,共6页
目的:应用3T3-L1细胞模型研究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与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关系,探讨11β-HSD1在前脂肪细胞分化及肥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11β-HSD1-SiRNA表达质粒pGCsilencerTMH1/TetO1-11β-HSD1并稳定转染3T3-L1细胞,采用... 目的:应用3T3-L1细胞模型研究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与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关系,探讨11β-HSD1在前脂肪细胞分化及肥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11β-HSD1-SiRNA表达质粒pGCsilencerTMH1/TetO1-11β-HSD1并稳定转染3T3-L1细胞,采用油红染色观察脂滴堆积情况,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11β-HSD1在正常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并用Real-time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标志基因的变化,阐明11β-HSD1对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结果:正常3T3-L1前脂肪细胞在上述三联诱导分化后脂滴堆积随着分化过程逐渐增加;在pGCsilencerTMH1/TetO1-11β-HSD1转染的3T3-L1诱导分化过程中可见脂滴堆积的减少。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模型中(days0,2,4,6,8),11β-HSD1蛋白水平是上调的。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模型中GR在分化模型早期(D4及D6)是上调的,但是在分化后期(D8)很快又下降。在正常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早期LPL上调,随着分化后期FAS、PPARγ等明显上升,Pref-1作为脂肪细胞分化抑制因子,在分化早期升高,在分化后期明显下调。在pGCsilencerTMH1/TetO1-11β-HSD1转染后的3T3-L1细胞分化模型中上述有关标志基因发生变化。结论:11β-HSD1作为受体前调节剂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化类固醇1 3T3-L1细胞模型 RNA干涉 前脂肪细胞 细胞分化 肥胖
下载PDF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林 康学军 +1 位作者 孙子林 沈成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76-777,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与肾脏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2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患者尿中皮质醇(F)和皮质素(E)水平(F/E值代表11β-HSD2活性)及血浆肾素活性(PRA)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与肾脏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2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患者尿中皮质醇(F)和皮质素(E)水平(F/E值代表11β-HSD2活性)及血浆肾素活性(PRA)水平。结果低肾素型高血压患者的11β-HSD2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EH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F/E值无显著差异,1、2、3级EH组的F/E值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结论11β-HSD2活性降低,引起水钠潴留及血浆肾素活性受抑,可能是引起低肾素型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基类固醇 原发性高血压 皮质醇 皮质素
下载PDF
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培养不同时间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毕宏达 王晓云 +3 位作者 周广东 刘伟 李鸣 邢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差速贴壁法获得的7天龄、3周龄大鼠睾丸间质内细胞的细胞群体构成、体外培养不同时间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表达水平变化,以及细胞睾酮分泌功能变化。方法联合应用胶原酶消化、不锈钢滤网过滤及差速贴壁法获得7... 目的探讨通过差速贴壁法获得的7天龄、3周龄大鼠睾丸间质内细胞的细胞群体构成、体外培养不同时间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表达水平变化,以及细胞睾酮分泌功能变化。方法联合应用胶原酶消化、不锈钢滤网过滤及差速贴壁法获得7天龄、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睾丸间质组织内细胞,贴壁细胞以DMEM/F12培养液培养,分别对原代培养2h、4d细胞进行3β-HSD免疫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分析,原代培养细胞同时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测定HCG刺激组和非刺激组各代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睾酮水平及其对HCG刺激的反应。结果7天龄、3周龄鼠差速贴壁法获得的睾丸间质内细胞群经流式细胞鉴定,3β-HSD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5.4±1.2)%、(59.2±3.2)%;培养4d后,两组3β-HSD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93.6±1.2)%、(95.4±3.2)%。两组原代培养细胞均有睾酮生成功能,在HCG刺激下睾酮分泌均明显上升,7天龄组培养细胞睾酮分泌高峰迟于3周龄组。结论差速贴壁法获得的7天龄、3周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群中均含有部分Leydig干细胞(Stem Leydig cells,SLCs),SLCs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逐渐分化,表达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并产生睾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间质细胞 差速贴壁法 睾酮 -羟基类固醇 组织工程
下载PDF
3β-羟基-Δ5-C27类固醇脱氢酶缺陷1例病例报告
11
作者 张碧 田培超 +4 位作者 赵彩红 王越 史丹丹 石小亚 姚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48,共3页
1病例资料:女,4岁,因“凝血功能异常伴肝脾肿大3年”于2018-1-8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儿内科。患儿1岁7个月时(2014-9-6)因“头皮血肿反复不愈”至我院就诊,凝血功能指标见表1,肝功能未见异常(表2),考虑“凝血因子K缺乏”,予“... 1病例资料:女,4岁,因“凝血功能异常伴肝脾肿大3年”于2018-1-8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儿内科。患儿1岁7个月时(2014-9-6)因“头皮血肿反复不愈”至我院就诊,凝血功能指标见表1,肝功能未见异常(表2),考虑“凝血因子K缺乏”,予“肌注维生素K1、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头皮血肿消失,凝血功能改善(表1,2014-9-11)。1年前无诱因鼻衄至当地医院就诊,查PLT 65×10^ 9 ·L^-1 ,骨髓细胞学提示PLT减少,肝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遂至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报告 缺陷 类固醇 凝血功能异常 羟基 凝血功能指标 新鲜冰冻血浆
下载PDF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在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晶晶 蔡金艳 郭姣 《食品与药品》 CAS 2017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糖尿病(diabetes)系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号健康杀手。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寻找治疗T2DM的新药物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研究表明,糖... 糖尿病(diabetes)系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号健康杀手。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寻找治疗T2DM的新药物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之一,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 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11β-HSD1)是糖皮质激素的代谢酶,可通过调节局部组织中有活性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影响机体内的糖脂代谢,因此11β-HSD1已成为治疗T2DM的靶点。本文就11β-HSD1在T2DM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基类固醇1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下载PDF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通过改变糖皮质激素活性参与机体多个病理环节 被引量:8
13
作者 崔同军 叶磊 辛婧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期40-42,共3页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是糖皮质激素的代谢酶,该酶分为11β-HSD1与11β-HSD2两种亚型。11β-HSD1使无活性的可的松转化为有活性的氢化可的松,参与了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另外,高水平的...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是糖皮质激素的代谢酶,该酶分为11β-HSD1与11β-HSD2两种亚型。11β-HSD1使无活性的可的松转化为有活性的氢化可的松,参与了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另外,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暴露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年龄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有关。11β-HSD2通过使糖皮质激素失活起到保护盐皮质激素受体的作用。反之,11β-HSD2基因缺陷或突变会导致高盐皮质激素综合征,表现为水钠潴留、高血压、低血钾。通过对11β-HSD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为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基类固醇 糖皮质激素 认知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对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Ⅲ表达的抑制及诱导前列腺癌细胞LNCaP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泽良 孙丹 +2 位作者 杨宇翀 许晓龙 孔垂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Ⅲ(17βHSD3)表达的抑制作用及诱导雄性激素依靠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给予不同浓度18β-GA的LNCaP细胞的增殖率以确定其最佳作用浓度、时间及...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Ⅲ(17βHSD3)表达的抑制作用及诱导雄性激素依靠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给予不同浓度18β-GA的LNCaP细胞的增殖率以确定其最佳作用浓度、时间及与剂量的依赖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真核启动因子2α(p-eIF2α)及活化转录因子4(ATF4)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qPCR方法检测17βHSD3 mRNA的变化情况;用siRNA干扰eIF2αmRNA的表达从而确定eIF2α的作用。结果MTT结果显示:18β-GA浓度为8μmol/L时OD450 nm处吸光值明显减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18β-GA对p-eIF2α及ATF4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18β-GA对17βHSD3 mRNA的转录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18β-GA通过激活eIF2α抑制17βHSD3的表达,并诱导LNCaP细胞株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次酸 17β羟基类固醇 EIF2Α 前列腺癌
下载PDF
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在甾体激素生成组织中的功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威仪 张彬 徐国恒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5-219,共5页
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是一类依赖于NAD+/NADP+接受质子的氧化还原酶。在胆固醇转化为类固醇激素中起限速酶作用,在体内广泛分布。3β-HSD催化环戊烷并多氢菲结构3号位CH-OH转化为C=O,是参与... 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是一类依赖于NAD+/NADP+接受质子的氧化还原酶。在胆固醇转化为类固醇激素中起限速酶作用,在体内广泛分布。3β-HSD催化环戊烷并多氢菲结构3号位CH-OH转化为C=O,是参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合成中唯一非细胞色素P450家族中的酶;3β-HSD催化孕烯醇酮生成孕酮、17α-羟孕烯醇酮转化为17α-羟孕酮、雄烯二醇生成睾酮等多步化学反应。3β-HSD通过参与细胞内甾体激素生成,进而在生殖系统中发挥功能。此外,3β-HSD在脑、脂肪组织中也有较强表达,本文就3β-HSD在甾体激素生成组织中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类固醇 甾体激素生成组织 睾丸 脂肪组织 脂肪分解
下载PDF
丹墨胶囊对正常大鼠组织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及己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斌 韦炳华 +3 位作者 李瑞明 黄靓 罗美娟 刘石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78-2082,共5页
目的考察丹墨胶囊(墨旱莲、丹参、女贞子、益母草、金银花、茜草等)对大鼠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和己糖-6-磷酸脱氢酶(H6PD)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2只雄性SD大鼠连续14 d灌胃给予丹墨胶囊0.432 g/kg后,定量RT-PCR法测定大鼠... 目的考察丹墨胶囊(墨旱莲、丹参、女贞子、益母草、金银花、茜草等)对大鼠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和己糖-6-磷酸脱氢酶(H6PD)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2只雄性SD大鼠连续14 d灌胃给予丹墨胶囊0.432 g/kg后,定量RT-PCR法测定大鼠肝、肾、胸腺、脾、脂肪、肌肉、心脏、肺、小肠、睾丸等组织11β-HSD1、11β-HSD2、H6PD基因表达。结果丹墨胶囊显著诱导肝脏组织11β-HSD1基因表达,抑制大鼠肾脏、胸腺、脾、脂肪、肌肉、小肠、心脏组织11β-HSD1的基因表达。显著诱导大鼠肾脏、小肠、睾丸组织11β-HSD2的基因表达,抑制肝脏、心脏、脾、肌肉组织11β-HSD2基因表达。显著诱导肌肉、睾丸组织H6PD基因表达,抑制肝脏、肾脏、肺、脾、胸腺组织H6PD基因表达。结论丹墨胶囊可通过影响大鼠组织中11β-HSD1、11β-HSD2及H6PD基因表达,影响糖皮质激素体内活化及局部组织中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墨胶囊 11Β-羟基类固醇 己糖-6-磷酸
下载PDF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被引量:5
17
作者 倪鑫 唐晓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3-175,共3页
17β 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17βHSD)为性激素合成中最后步骤的酶 ,催化氧化或还原反应 ,其作用是在受体前调节性激素的局部水平。各型 17βHSD在体内有其特有的区域性分布 ,分布的特点与各自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7βHSD的结构和功能... 17β 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17βHSD)为性激素合成中最后步骤的酶 ,催化氧化或还原反应 ,其作用是在受体前调节性激素的局部水平。各型 17βHSD在体内有其特有的区域性分布 ,分布的特点与各自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7βHSD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一些疾病 ,如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羟基类固醇 雌激素 雄激素 性激素 合成
下载PDF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云 孙岩 +1 位作者 刘娟 丁国宪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探讨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促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机制及其在肥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油红染色观察脂滴堆积情况;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11β-HSD1的表达。应用氢化可的松刺激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观察11β-HSD1和糖... 目的探讨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促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机制及其在肥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油红染色观察脂滴堆积情况;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11β-HSD1的表达。应用氢化可的松刺激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观察11β-HSD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的变化。结果(1)油红染色显示脂滴堆积随着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细胞分化过程逐渐增加。(2)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模型中(0、2、4、6、8d),11β-HSD1蛋白水平是上调的,证实11β-HSD1蛋白分子量为34000。(3)11β-HSD1及GR的mRNA表达在分化过程中是上调的。(4)11β-HSD1对氢化可的松的刺激是时间和浓度依赖的,而氢化可的松的刺激对GR影响不大。(5)脂蛋白脂肪酶(LPL)、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酸结合蛋白(aP2)在分化过程中明显上升,前脂肪细胞因子-1(Pref-1)在分化早期升高,在分化后期明显下调。结论11β-HSD1通过受体前调节作用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参与肥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化类固醇1 糖皮质激素受体 小鼠前脂肪细胞 细胞分化 肥胖
下载PDF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在人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甘草次酸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继荣 张鹏 +3 位作者 鲁一兵 王朝霞 王科明 缪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799-803,807,共6页
目的:在大肠癌肿瘤细胞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密切关联,其抑制剂甘草次酸具有抗肿瘤增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文中研究11β-HSD 2种同工酶在人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糖皮质激素及11β-HSD抑... 目的:在大肠癌肿瘤细胞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密切关联,其抑制剂甘草次酸具有抗肿瘤增殖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文中研究11β-HSD 2种同工酶在人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糖皮质激素及11β-HSD抑制剂甘草次酸对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肠癌细胞株HCT-8中11β-HSD 2种同工酶mRNA及蛋白的表达。HCT-8分别培养于糖皮质激素及甘草次酸单用和联合用药环境中,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结果:11β-HSD1 mRNA及蛋白在HCT-8中未见表达,11β-HSD2 mRNA及蛋白在HCT-8中均表达。活性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及甘草次酸对肠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100μmol/L氢化可的松应用后12 h肠癌细胞生长抑制率(40.87±1.47)%,加入11β-HSD2辅酶NAD 0.5 mmol/L后细胞生长抑制率(5.7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氢化可的松、NAD联合甘草次酸后肠癌细胞生长抑制率(45.55±1.01)%,明显高于单药各组(P<0.05)。结论:11β-HSD2可能通过灭活糖皮质激素促进肠癌细胞增殖。甘草次酸可抑制11β-HSD2活性,提高氢化可的松的抗肠癌细胞增殖作用,并与自身抗细胞增殖有协同作用,可用于抗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基类固醇 糖皮质激素 肠癌 甘草次酸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娟莉 周南 +2 位作者 苏德成 王涛 高晓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年第5期643-645,共3页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外周血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的变化,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并比较病例组、健康对照组患儿及病例组患儿丙种球蛋白(2g/kg)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外周血中11β-HSD_1和11β-HSD_2...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外周血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的变化,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并比较病例组、健康对照组患儿及病例组患儿丙种球蛋白(2g/kg)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外周血中11β-HSD_1和11β-HSD_2的水平。结果 11β-HSD_1水平免疫球蛋白治疗前病例组(8.21±2.83ng/mL)高于对照组(6.61±0.65ng/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29,P<0.05);治疗后病例(5.63±3.36ng/mL)组低于对照组(6.61±0.65ng/mL),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1β-HSD_2水平免疫球蛋白治疗前病例组(2.30±1.46ng/mL)低于对照组(3.18±1.34ng/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2,P<0.05);治疗后病例组(2.98±1.43ng/mL)低于对照组(3.18±1.34ng/mL),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崎病发病初期,体内存在的炎症因子影响11β-HSD的表达。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发挥更有效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糖皮质激素 11Β-羟基类固醇 外周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