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和鸭圆环病毒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于新友 李天芝 +2 位作者 苗立中 谢金文 王文秀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52,共6页
为建立同时检测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和鸭圆环病毒(DuC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试验根据NCBI中收录的DHAV-3 VP1和DuCV cap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DHAV-3和DuC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对该... 为建立同时检测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和鸭圆环病毒(DuC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试验根据NCBI中收录的DHAV-3 VP1和DuCV cap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DHAV-3和DuC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并采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不与其他常见鸭病原发生交叉反应,对DHAV-3和DuCV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8 copies/μL和7.3 copies/μ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从65份临床样品中分别检出DHAV-3和DuCV阳性样品11份和28份,与现有地方标准符合率分别为95.4%和90.8%。研究表明,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DHAV-3和DuC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肝炎病毒3 鸭圆环病毒 双重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对商品肉鸭的致病性研究
2
作者 张永志 郝东敏 +4 位作者 蓝胜芝 嵇康 马海营 邵红霞 秦爱建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41,共5页
为了解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对商品肉鸭的致病性,利用DHAV-3型强毒株SD20株滴口接种10日龄雏鸭,对攻毒后死亡雏鸭的组织病变进行了观察,并对攻毒后24和48 h雏鸭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DHAV-3对雏鸭的致死率达85%,对... 为了解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对商品肉鸭的致病性,利用DHAV-3型强毒株SD20株滴口接种10日龄雏鸭,对攻毒后死亡雏鸭的组织病变进行了观察,并对攻毒后24和48 h雏鸭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DHAV-3对雏鸭的致死率达85%,对肝脏等组织造成广泛的病理损伤,同时严重影响感染肉鸭的血清生化指标。攻毒后24 h,鸭血清中直接胆红素显著性降低(P<0.05),γ-谷氨酰转移酶和肌酐显著性升高(P<0.05);攻毒后48 h,鸭血清中白蛋白、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P<0.05),白球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尿素氮和肌酐均极显著升高(P<0.01),谷丙/谷草和血糖均极显著下降(P<0.01),而总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DHAV-3对商品肉鸭致病性较强,养殖过程中需要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肝炎病毒3 雏鸭 组织病理学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IL-22和SOCS3在3型鼠肝炎病毒诱导的小鼠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咏 陆玉蕾 +2 位作者 吴婷 韩梅芳 宁琴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鼠3型肝炎病毒(MHV-3)诱导的慢性病毒性肝炎C3H/Hej小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给C3H/Hej小鼠腹腔注射MHV-3(100pfu),诱导慢性病毒性肝炎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 目的探讨鼠3型肝炎病毒(MHV-3)诱导的慢性病毒性肝炎C3H/Hej小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给C3H/Hej小鼠腹腔注射MHV-3(100pfu),诱导慢性病毒性肝炎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HV-3感染后0、5、10、15和20 d时小鼠肝组织IL-22和SOCS3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鼠肝组织IL-22和SOC3 mRNA水平在0 d时分别为(0.26±0.15)%和(6.35±2.21)%,在感染后10、15和20 d后IL-22水平分别为(6.28±2.79)%、(2.50±1.24)%和(2.73±0.85)%,SOC3水平分别为(16.92±4.39)%、(14.06±4.09)%和(13.36±1.89)%,均较0 d时显著增高(P<0.05),且在第10 d达到最高峰。结论 IL-22和SOCS3可能参与了MHV-3诱导的小鼠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肝炎病毒 慢性病毒性肝炎 白细胞介素-22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 小鼠
下载PDF
双黄连、鱼腥草注射液抗鼠肝炎病毒3型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易文龙 方峰 +5 位作者 宁琴 严伟明 甄宏 舒赛男 周玉峰 李革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双黄连、鱼腥草在细胞水平对鼠肝炎病毒3型(murine hepatitis virus,MHV-3)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细胞培养、蚀斑试验测定病毒滴度;MTT法进行药物毒性试验;蚀斑抑制试验检测双黄连、鱼腥草的抗MHV-3活性。结果:双黄连半数中... 目的:探讨双黄连、鱼腥草在细胞水平对鼠肝炎病毒3型(murine hepatitis virus,MHV-3)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细胞培养、蚀斑试验测定病毒滴度;MTT法进行药物毒性试验;蚀斑抑制试验检测双黄连、鱼腥草的抗MHV-3活性。结果:双黄连半数中毒质量浓度(TC50)为6 100μg.m l-1,抗MHV-3病毒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304.9μg.m l-1;鱼腥草的分别为500、22.06μg.m l-1。治疗指数(TI)双黄连为20.07,鱼腥草为22.67。两种中药成分对MHV-3病毒的抑制作用均存在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P<0.01)。结论:双黄连、鱼腥草在细胞水平有显著的抗MHV-3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 鱼腥草 肝炎病毒3
下载PDF
大蒜新素注射液抗鼠肝炎病毒3型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易文龙 方峰 +4 位作者 宁琴 严伟明 甄宏 周玉峰 李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0-402,40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蒜新素(allitridin)在细胞水平对鼠肝炎病毒3型(mice hepatitis virus,MHV-3)的抑制作用。方法:细胞培养、蚀斑试验测定病毒滴度;MTT法进行药物毒性试验;蚀斑抑制试验检测大蒜新素的抗MHV-3活性,改变给药时间探索大蒜新素抗M... 目的:探讨大蒜新素(allitridin)在细胞水平对鼠肝炎病毒3型(mice hepatitis virus,MHV-3)的抑制作用。方法:细胞培养、蚀斑试验测定病毒滴度;MTT法进行药物毒性试验;蚀斑抑制试验检测大蒜新素的抗MHV-3活性,改变给药时间探索大蒜新素抗MHV-3作用环节。结果:大蒜新素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75mg/L,抗MHV-3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2.7mg/L,治疗指数(TI)为27.78,大蒜新素对MHV-3病毒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P<0.01),并且对MHV-3病毒有预防和中和作用(P<0.01)。结论:大蒜新素在L2细胞中对MHV-3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新素 肝炎病毒3 蚀斑
下载PDF
鼠肝炎病毒3型N蛋白Ⅰ区激活mfg12凝血酶原酶基因 被引量:2
6
作者 宁琴 严伟明 +4 位作者 汪之沫 习东 刘铭锋 Gary Levy 罗小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594-599,共6页
目的:研究鉴定激活m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之冠状病毒3型或A59型鼠肝炎病毒(MHV-3,MHV-A59)核心(N)蛋白的功能区域. 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与mfg12启动子共转染实验明确m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之MHV-3或MHV-A59 N蛋白的功能区域.N蛋白内含I... 目的:研究鉴定激活m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之冠状病毒3型或A59型鼠肝炎病毒(MHV-3,MHV-A59)核心(N)蛋白的功能区域. 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与mfg12启动子共转染实验明确m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之MHV-3或MHV-A59 N蛋白的功能区域.N蛋白内含I基因突变病毒株A1b 110和其野生株A1b 111体外感染Balb/cJ小鼠巨噬细胞、I基因表达载体与mfgl2启动子共转染实验阐明I蛋白在mfgl2基因激活中的作用. 结果:N蛋白包含由两个可变问隔区(A,B)隔开的三个结构区(Ⅰ,Ⅱ,Ⅲ),MHV-A59N蛋白I区可增强mfgl2转录活性,当其基因序列突变为非嗜肝性MHV-JHM或MHV- 21区序列时,则丧失激活mfgl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功能.I 基因突变病毒株Alb 110和其野生株Alb 111体外感染Balb/cJ小鼠巨噬细胞后对mfgl2的激活无显著差异,共转染实验阐明I蛋白并非mfgl2基因激活中的必备因素,该组mfgl2启动子转录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N蛋白可激活mfgl2启动子,使其转录活性提高62倍. 结论:鼠肝炎病毒N蛋白I区为激活m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的病毒蛋白功能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3 N蛋白 凝血酶原酶基因 定点突变技术 基因转录 巨噬细胞
下载PDF
大蒜新素、双黄连对小鼠MHV-3性暴发型肝炎模型的作用
7
作者 易文龙 方峰 +2 位作者 宁琴 舒赛男 李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16-2321,共6页
目的:探讨大蒜新素、双黄连在整体水平抗鼠肝炎病毒3型(MHV-3)感染效应.方法:将小鼠分为:大蒜新素、双黄连治疗组大蒜新素、双黄连预防组,大蒜新素、双黄连预防+治疗组,感染模型对照组,每组18只,及正常对照组,6只.建立MHV-3诱导的小鼠... 目的:探讨大蒜新素、双黄连在整体水平抗鼠肝炎病毒3型(MHV-3)感染效应.方法:将小鼠分为:大蒜新素、双黄连治疗组大蒜新素、双黄连预防组,大蒜新素、双黄连预防+治疗组,感染模型对照组,每组18只,及正常对照组,6只.建立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病毒性肝炎模型,通过观察模型小鼠存活时间、血浆ALT水平、肝脏病理改变和肝组织MHV-3病毒滴度变化,综合评估两种中药制剂的预防和治疗效应.结果:各组存活时间,血浆ALT水平、肝脏病理改变和肝组织MHV-3病毒滴度差异明显.大蒜新素预防组、双黄连预防组较模型组的病毒滴度(PFU/mg)明显减少(4.20±0.60,3.63±0.15vs6.07±0.25,均P<0.05);预防+治疗组较治疗组的病毒滴度(PFU/mg)也明显减少(3.70±0.44vs4.53±0.55,P<0.05);预防+治疗组较治疗组的病毒滴度(PFU/mg)明显减少(2.67±0.59vs3.77±0.31,P<0.05),预防组与预防+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大蒜新素、双黄连预防效应优于其治疗作用,可能作为冠状病毒流行期间人群预防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新素 双黄连 小鼠肝炎病毒3 鼠冠状病毒 小鼠暴发肝炎
下载PDF
新疆地区肺结核病人甲、乙、丙3型病毒性肝炎
8
作者 王家路 徐大成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2期55-56,共2页
目的探究新疆地区肺结核病人甲、乙、丙3型病毒性肝炎分布特征,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地区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位患者的血标本,并进行肝炎病毒的检测,记录每位患者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系统分析,探究新疆地区肺结... 目的探究新疆地区肺结核病人甲、乙、丙3型病毒性肝炎分布特征,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地区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位患者的血标本,并进行肝炎病毒的检测,记录每位患者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系统分析,探究新疆地区肺结核病人甲、乙、丙3型病毒性肝炎分布特征,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结果 1620名患者中有80名甲肝抗体IgM型阳性(4.9%),有100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6.2%),880名HBV阳性(54.3%),63名抗HCV-IgG阳性(3.9%)。其中,南疆北疆两个地区抗HAV-IgM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北疆HBsAg以及HBV检出率明显高于南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北疆抗HCV-IgG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南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抗HAV-IgM阳性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HBs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检出率中,65~组最高,25~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IgG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25岁~组,检出率最低的是45岁~组,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抗HAV-IgM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HBsAg以及HBV检出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抗HCV-IgG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病人中甲丙型肝炎的检出率高于一般人,甲肝、乙肝的患病率与民族相关,男性三种肝炎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北疆地区的检出率高于南疆。≥65岁组的肺结核病人比〈65岁组更容易罹患甲肝和乙肝。此外,维吾尔族和汉族乙肝检出率高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肺结核病人 甲、乙、丙3病毒性肝炎 分布特征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时肝B1-a细胞对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徐莉 陆玉蕾 +3 位作者 孙颖 王晓晶 李维娜 宁琴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2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检测小鼠感染鼠肝炎病毒3型(MHV-3)后肝脏B-1a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B-1a细胞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HV-3诱导的耐受型小鼠及引起暴发性肝炎敏感小鼠肝脏中B细胞、B-1a细胞的基础水平,以及在感染后不同时... 目的:检测小鼠感染鼠肝炎病毒3型(MHV-3)后肝脏B-1a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B-1a细胞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HV-3诱导的耐受型小鼠及引起暴发性肝炎敏感小鼠肝脏中B细胞、B-1a细胞的基础水平,以及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比例变化。磁珠分选出未感染敏感小鼠肝脏B-1a细胞并过继给敏感小鼠,观察感染MHV-3病毒72h后小鼠肝脏的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未感染时MHV-3耐受型小鼠肝脏中B细胞明显高于敏感型小鼠(43.6%±2.1%vs15.6%±3.3%,P<0.01),B-1a细胞在耐受型小鼠略高于敏感型小鼠(6.38%±2.13%vs5.84%±1.32%,P>0.05);感染后耐受型小鼠B-1a明显升高至(10.80%±2.82%,P<0.05),而敏感型小鼠呈现下降趋势。过继B-1a细胞的敏感小鼠肝脏坏死程度明显低于其它细胞组及PBS对照组。结论:肝脏固有B-1a细胞对MHV-3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a细胞鼠肝炎病毒3暴发性肝炎
下载PDF
Treatment of genotype 2 and 3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infected patients
10
作者 Perdita Wietzke-Braun Volker Meier +2 位作者 Katrin Neubauer-Saile Sabine Mihm Giuliano Ramador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9期6188-6192,共5页
AIM: Before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 (IFN) was introduced for the therapy of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HCV)-induced hepatitis, conventional thrice weekly IFN therapy was supplemented by ribavirin. Also, at tha... AIM: Before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 (IFN) was introduced for the therapy of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HCV)-induced hepatitis, conventional thrice weekly IFN therapy was supplemented by ribavirin. Also, at that time, higher and more frequent doses of IFN were expected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standard regimen of 3 MU thrice weekly. As ribavir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side effects and negatively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life particularly in young patients, we started a p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study with a daily IFN-2a monotherapy as an initial treatment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METHODS: Forty-six consecutive chronic HCV-infected patients received 3 MU IFN-2a per day as an initial treatment. Patients with genotype 2 or 3 (n = 12) were treated for 24 wk, and patients with genotypes other than 2 or 3 (n = 34) for 48 wk. Treatment outcome was followed up for 48 wk 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 (EOT). Virological response was defined as the absence of detectable serum HCV-RNA. Patients without virological response at 12 wk after the start of treatment received low-dose ribavirin (10 mg(kg·d)) additionally. RESULTS: During treatment, three genotype 3 patients were excluded from the study due to incompliance. The remaining patients (n = 9) infected with genotype 2 or 3 showed an initial virological response rate of 100%. Six patients (66.7%) were still found to be virus-free at the end of follow-up period. In these patients, initial virological response was evident already after 2 wk of treatment. In contrast, initial virological response occurred first after 4 wk of treatment in the three patients who relapsed (33.3%). In compariso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genotypes other than 2 or 3 (n = 34) showed an initial virological response rate of only 23.5% (n = 8), and even in combination with ribavirin a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 rate of only 11.8% (n = 4) could be achieved. CONCLUSION: In chronic HCV-infected patients with genotype 2 or 3, a SVR can be expected after 24 wk of daily dose IFN-2a treatment without ribavirin, if initial virological response develops early. This finding is worth to be confirmed i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with pegylated I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Genotype 2 and 3 Alpha interferon Daily dose interferon therapy
下载PDF
检测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柯晨 程安春 +7 位作者 汪铭书 贾仁勇 朱德康 陈舜 刘马峰 刘菲 杨乔 孙昆峰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3-1020,共8页
收集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接种10日龄鸭胚后死亡胚体的尿囊液,用差速离心法获得纯化的DHAV3抗原免疫家兔后制备家兔抗DHAV3超免疫血清,提取家兔抗DHAV3IgG,成功建立和优化了检测DHAV3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该法能够检测DHAV3感染雏... 收集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接种10日龄鸭胚后死亡胚体的尿囊液,用差速离心法获得纯化的DHAV3抗原免疫家兔后制备家兔抗DHAV3超免疫血清,提取家兔抗DHAV3IgG,成功建立和优化了检测DHAV3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该法能够检测DHAV3感染雏鸭肝组织的病毒抗原,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受感染细胞的细胞质,而用它检测鸭瘟病毒、鸭疫里氏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发病死亡雏鸭和健康雏鸭时则呈现阴性反应。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确诊并经福尔马林溶液保存的5份DHAV3感染雏鸭的肝、脾、肾、小肠、法氏囊、哈氏腺、胸腺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DHAV3感染雏鸭的临床诊断和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样品的回顾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肝炎病毒3(DHAV3)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诊断
原文传递
非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海艳 童照威 +4 位作者 沈斌 童涌 李晓峰 张龙琪 王伟洪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对非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96例非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9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排除因长期饮酒导致... 目的对非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96例非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9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排除因长期饮酒导致的脂肪肝)患者设为试验组,将107例未发生脂肪肝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患者的一般特征、血清生化指标、丙型肝炎病毒载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89例非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中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50岁年龄段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率(43.8%)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20~40岁10.1%,>50~60岁29.2%,>60岁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拥有脂肪肝家族史、肥胖、糖尿病与其发病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体质量指数(BMI)[(23.49±2.06)kg/m^2vs(19.97±1.82)kg/m^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6.57±21.58)U/L vs(40.52±15.93)U/L]、总胆固醇[(6.71±0.80)mmol/L vs(3.15±0.67)mmol/L]、甘油三酯[(3.17±0.68)mmol/L vs(1.02±0.37)m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非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拥有脂肪肝家族史、肥胖、糖尿病密切相关,原因可能与这部分人群遗传基因易感或合并代谢综合征有关。40~50岁年龄段患者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可能与这一年龄阶段人群机体代谢水平较青年人群下降以及生活方式不当(过量进食或饮酒、运动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非基因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流行病学 调查
原文传递
重型肝炎小鼠模型肝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促肝细胞凋亡的研究
13
作者 朱传龙 高随 +1 位作者 罗小平 宁琴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2-976,共5页
目的研究肝凋亡相关蛋白在重型肝炎小鼠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促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100PFU鼠3型肝炎病毒(MHV-3)分别感染敏感鼠BALB/cJ系和耐受鼠A/J系,感染后24、48、72h取小鼠肝组织,固定后石蜡包埋并切片,常规HE染色病... 目的研究肝凋亡相关蛋白在重型肝炎小鼠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促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100PFU鼠3型肝炎病毒(MHV-3)分别感染敏感鼠BALB/cJ系和耐受鼠A/J系,感染后24、48、72h取小鼠肝组织,固定后石蜡包埋并切片,常规HE染色病理诊断计算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积分(HAI);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mfg12、Fas、TNFR1蛋白的表达及纤维素的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Bcl-2类蛋白的表达,并计算Bax/Bcl-2的值。结果MHV-3感染后BALB/cJ鼠肝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凋亡和坏死,而A/J鼠肝组织炎性反应轻微,且仅有少量肝细胞凋亡和坏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后24h BALB/cJ鼠肝组织出现大量mfg12、Fas、TNFR1阳性细胞,并有大量纤维素沉积出现,而A/J鼠无阳性细胞和纤维素的沉积;感染后24h BALB/cJ鼠肝组织Bax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要远高于A/J鼠(P〈0.01),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LB/cJ鼠肝组织Bax/Bcl-2值要远高于A/J鼠(P〈0.01)。结论肝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促肝细胞凋亡在重型肝炎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3型肝炎病毒 纤维介素 凋亡
原文传递
凝血酶原酶基因在小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伟明 黄加权 +1 位作者 宁琴 罗小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51-1154,I0004,共5页
目的:利用鼠肝炎3型病毒(MHV-3)建立小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模型,探讨小鼠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mfgl2)与SARS肺损伤,尤其是透明膜和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Balb/cJ小鼠气管途径感染MHV-3建立小鼠SARS模型,动态观察... 目的:利用鼠肝炎3型病毒(MHV-3)建立小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模型,探讨小鼠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mfgl2)与SARS肺损伤,尤其是透明膜和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Balb/cJ小鼠气管途径感染MHV-3建立小鼠SARS模型,动态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组织器官的病理学改变及病毒分布情况;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肺组织中mfgl2和纤维蛋白的表达。结果:感染小鼠5 d内死于以肺损伤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肺呈现典型间质性肺炎样改变伴透明膜、血栓形成;所有收集的器官均可检测到病毒的复制;肺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间质浸润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可检测到mfgl2的特异性表达;免疫组化双染色发现肺内透明膜及微血栓形成区域多见mfgl2与纤维蛋白的共沉积。结论:MHV-3诱导的小鼠SARS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人类SARS肺损伤的疾病特征,mfgl2在模型肺组织中的特异性高表达可激活凝血酶原,启动局部凝血过程,导致纤维蛋白的沉积,促进肺内血栓和透明膜的形成,提示mfgl2可能是SARS肺损伤又一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肺损伤 肝炎3病毒 小鼠fgl2凝血酶原酶
下载PDF
DHAV-3适应鸡胚毒株的培育及特性测定
15
作者 杨云川 刘锦琳 +7 位作者 刘泓邑 吴敏 刘海兰 徐兴胜 陈思怀 李阁 李德龙 李继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旨在培育鸭甲型肝炎病毒血清3型(DHAV-3)适应鸡胚毒株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利用鸭胚从临床病料中分离得到的DHAV-3 LC强毒株经卵黄囊接种鸡胚传代、纯化获得适应鸡胚毒株,并对毒株的致病性、毒力稳定性、免疫原性和基因组特征进行测定... 旨在培育鸭甲型肝炎病毒血清3型(DHAV-3)适应鸡胚毒株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利用鸭胚从临床病料中分离得到的DHAV-3 LC强毒株经卵黄囊接种鸡胚传代、纯化获得适应鸡胚毒株,并对毒株的致病性、毒力稳定性、免疫原性和基因组特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利用鸭胚接种成功从病料中分离鉴定DHAV-3 LC强毒株,对鸭胚和雏鸭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0-6.20/0.2 mL和10^(-4.25)/0.2 mL。经卵黄囊接种鸡胚69代,获得适应鸡胚毒株DHAV-3 CA。CA株的F4、F16、F21、F31、F41和F51代病毒液的ELD50分别为10^(-6.44)/0.3 mL,10^(-6.60)/0.3 mL,10^(-7.44)/0.3 mL,10^(-7.80)/0.3 mL,10-7.43/0.3 mL和10^(7.25)/0.3 mL;各代病毒对1日龄雏鸭不致病,但在体内连续传代出现接种雏鸭死亡。F21代病毒制备的油包水灭活疫苗免疫蛋鸡,血清中和抗体效价达1∶500以上;以2.5×10^(4.8)ELD50及以上剂量的F31代病毒经颈部皮下接种1日龄雏鸭,攻毒保护率均在90%以上。F21代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与DHAV-3 LC相比,基因组内无碱基插入或缺失,但有32个位点发生碱基突变;VP0基因的C1410T和A1411G突变与病毒在鸡胚中的传代次数有相关性。本试验成功培育出适应鸡胚毒株DHAV-3 C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但存在致病性返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肝炎病毒血清3 适应鸡胚毒株 卵黄囊接种 致病性返祖
原文传递
鼠病毒性肝炎信号转录传导激活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宁琴 罗小平 雷延昌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信号转录传导激活因子 (sign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 ,STAT) 1、3剪接体α、β(STAT1α β、STAT3α β)在鼠肝炎病毒 3型 (murinehepatitisvirusstrain 3,MHV 3)耐受小鼠A J系、中度敏感小鼠C3H HeJ系和... 目的 探讨信号转录传导激活因子 (sign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 ,STAT) 1、3剪接体α、β(STAT1α β、STAT3α β)在鼠肝炎病毒 3型 (murinehepatitisvirusstrain 3,MHV 3)耐受小鼠A J系、中度敏感小鼠C3H HeJ系和敏感小鼠BALB c系于MHV 3感染后的活化及其对早期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 MHV 3分别感染BALB c、C3H HeJ和A J小鼠 ;用肝、脾匀浆制备核提取物 ,免疫印染检测核提取物中STAT剪接体α、β活化水平。结果 敏感和耐受株小鼠在MHV 3病毒感染后2 4~ 72h脾内均有STAT1和STAT3的激活 ,此后STAT1和STAT3剪接体α、β激活的比率在耐受的A J小鼠增加到 1.0以上 ;敏感的BALB c和C3H HeJ小鼠则下降至 0 .3以下 ;而肝内STAT1和STAT3α、β激活的比率在耐受和敏感小鼠相同。结论 MHV 3感染后小鼠混合淋巴细胞中STAT1和STAT3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信号转录传导激活因子 肝炎病毒3 STA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