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异丙酚辅助3岁以下小儿骶管阻滞的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红 严华 杨荣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10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3岁以下小儿 骶管阻滞 双异丙酚 护理 新型麻醉药 辅助用药 循环系统 呕吐现象
下载PDF
异丙酚或氯胺酮辅助3岁以下小儿骶管阻滞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郭廷俊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67-267,共1页
目的 :观察异丙酚或氯胺酮在 3岁以下小儿骶管阻滞中的应用与安全性。方法 :3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分级为第 1、2级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第Ⅰ组为异丙酚组 ,剂量 :异丙酚为 2mg/kg ;第Ⅱ组为氯胺酮组 ,剂量 :氯胺酮为 1mg/kg,观察H... 目的 :观察异丙酚或氯胺酮在 3岁以下小儿骶管阻滞中的应用与安全性。方法 :3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分级为第 1、2级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第Ⅰ组为异丙酚组 ,剂量 :异丙酚为 2mg/kg ;第Ⅱ组为氯胺酮组 ,剂量 :氯胺酮为 1mg/kg,观察HR、BP、SpO2 、RR、苏醒时间的变化。结果 :异丙酚组对呼吸循环影响小 ,术后苏醒快而完全 ,术后循环稳定 ,无恶心呕吐。结论 :异丙酚是 3岁以下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比较理想的辅助用药 ,也是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氯胺酮 3岁以下小儿骶管阻滞
下载PDF
3岁以下股骨干骨折皮肤牵引治疗护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刚英 刘海萍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3岁以下小儿 股骨干骨折 皮肤牵引 治疗 饮食护理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小儿腹泻食疗方治疗小儿泄泻100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盈 《新疆中医药》 2005年第4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治疗效果 小儿泄泻 小儿腹泻 食疗方 3岁以下小儿 大便次数 临床应用 夏秋季节 主要症状
下载PDF
推拿祛湿法治疗小儿腹泻15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时宏伟 《按摩与导引》 2005年第9期39-40,共2页
小儿腹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并以秋夏季为多见.病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薄或成水样,并带有不消化乳食及粘液为特征.1995年至1998年笔者采用祛湿为主的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腹泻154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小儿腹泻 推拿治疗 祛湿法 推拿手法治疗 临床观察 湿法治疗 3岁以下小儿 大便次数 常见病 多发病
下载PDF
支气管异物手术中危急情况的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段乃超 单春光 +2 位作者 安英杰 贾京绵 蒋新霞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异物 危急情况 手术中 3岁以下小儿 支气管镜检查 取出异物 耳鼻咽喉科 治疗手段 病情变化 技术熟练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频超声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敬秋华 石景芳 张爱红 《新疆医学》 2006年第3期90-91,共2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科的常见病,是一种特殊的营养代谢疾病。以0~1岁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率最高,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域分布特点,性别分布无差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3岁以下小儿佝偻病患病率显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科的常见病,是一种特殊的营养代谢疾病。以0~1岁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率最高,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域分布特点,性别分布无差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3岁以下小儿佝偻病患病率显著下降,但是新疆地区婴幼儿发病率约为39.3%。由于佝偻病发病缓慢,大部分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并不十分典型,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泄、贫血等其他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高频超声诊断 营养代谢疾病 儿童保健工作 3岁以下小儿 小儿佝偻病 抵抗力低下 发病率 地域分布 生活水平
下载PDF
寒冷季节,呵护好孩子的肺
8
作者 邱定众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05年第12期35-35,共1页
婴幼儿肺炎主要由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是婴幼儿的主要死因.多发生于3岁以下小儿。寒冷季节,家长要注意呵护好孩子的肺。
关键词 婴幼儿肺炎 寒冷季节 孩子 病原微生物感染 3岁以下小儿 肺炎支原体 主要死因 多发生
下载PDF
视黄酸对小儿淋巴结B细胞发育的作用及其途径 被引量:4
9
作者 魏东 杨毅 王卫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视黄酸(RA)对儿童淋巴结B细胞成熟分化的影响,及其与视黄酸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本组24例,按年龄分为<1岁组、1~3岁组和~5岁组,每组8例。取患儿正常淋巴结分离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为RA组,RA+视黄酸受体α(RAR... 目的探讨视黄酸(RA)对儿童淋巴结B细胞成熟分化的影响,及其与视黄酸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本组24例,按年龄分为<1岁组、1~3岁组和~5岁组,每组8例。取患儿正常淋巴结分离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为RA组,RA+视黄酸受体α(RARα)拮抗剂(Ro415253)组(RA+Ro),脂多糖组(LPS),(LPS+RA)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atRA、Ro415253、LPS。培养24、48h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标志,观察B细胞的成熟分化;RT荧光定量PCR测定视黄酸受体基因mRNA。结果<1岁组,RA组成熟B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24h:23%±5%vs17%±3%;48h:28%±6%vs22%±4%)(P均<0.05);LPS+RA组活化B细胞数明显高于LPS组(24h:82%±10%vs76%±8%;48h:83%±8%vs78%±10%)(P均<0.05)。同时,RARα基因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而该受体拮抗剂可抑制RA的调节作用。1~3岁组淋巴结B细胞的成熟和活化呈现完全相同的调节变化,而~5岁组RA的这些调节作用不明显。结论RA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淋巴结B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活化,该作用在3岁以下小儿明显。RARα基因的表达调节可能是介导RA作用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细胞发育 荧光定量PCR测定 视黄酸受体α 细胞表面标志 基因mRNA 基因表达水平 3岁以下小儿 成熟分化 体外培养 RARα 调节作用 B细胞 流式细胞术 受体拮抗剂 水平变化 分离细胞 分化发育 主要途径 表达调节 对照组
原文传递
小儿遗尿的诊断与治疗
10
作者 范美丽 《山东卫生》 2005年第10期56-57,共2页
年龄满3岁及以上智力正常的小儿,经常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者称为遗尿症,俗称尿床。此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偶可延长至青春期。遗尿症必须及早治疗,若病延日久,可使儿童精神抑郁,影响身心健康和发育。3岁以下小儿,由于神经系统... 年龄满3岁及以上智力正常的小儿,经常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者称为遗尿症,俗称尿床。此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偶可延长至青春期。遗尿症必须及早治疗,若病延日久,可使儿童精神抑郁,影响身心健康和发育。3岁以下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差,常可出现遗尿,学龄前儿童,由于睡前多饮,或疲劳酣睡,偶有睡中遗尿者,均不属病态。尿床问题到今天不应再是被“遗忘的角落”。因为孩子在5-7岁是大脑发育的第一高峰期、7-9岁是体重、肌肉组织增加的高峰期、10~12岁是身高增长的关键时刻,12~15岁之后又进入到青春期中大脑发育的第二个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遗尿 早治疗 神经系统发育 学龄前儿童 诊断 3岁以下小儿 自主排尿 大脑发育 高峰期 精神抑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