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鹏 孙翼 孙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G试验)在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十堰太和医院2009年7月~2010年10月在呼吸内科、ICU、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肺部真菌感染组(真菌组)和非真菌感染组(非真...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G试验)在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十堰太和医院2009年7月~2010年10月在呼吸内科、ICU、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肺部真菌感染组(真菌组)和非真菌感染组(非真菌组),以太和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测定三组病人的血浆1,3-β-D葡聚糖值(G试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G试验最佳临界值,计算其ROC曲线下面积,结合痰真茼涂片及培养,比较三项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评价G试验检壹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真菌组、非真菌组和对照组血浆1,3-pD葡聚糖值分别为:52.03±50.98,6.71±5.49,6.63±4.27pg/ml,真菌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图确定20.591pg/ml为最佳临界值,其中真菌纽阳性66例,占68.8%;阴性30例,占31.2%。其相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8%,92.0%,94.3%和60.5%。G试验、痰涂片、痰培养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7,0.689,0.591。G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价值均高于痰涂片和痰培养。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 肺部真菌感染 诊断
下载PDF
探讨肺部真菌感染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G试验)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润玲 马仁焕 燕桂新 《新疆医学》 2021年第8期894-89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G试验)在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本院呼吸科住院的患者中,随机抽取肺真菌病患者80例为A组、无肺部真菌感染患者80例组成B组,以及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志愿者80例组成的C... 目的分析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G试验)在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本院呼吸科住院的患者中,随机抽取肺真菌病患者80例为A组、无肺部真菌感染患者80例组成B组,以及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志愿者80例组成的C组,三组均先后接受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和传统的痰涂片法检查。随后对三组的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结果及痰涂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法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A组、B组和C组的1,3-β-D葡聚糖值分别为:52.03±50.98;6.71±5.49;6.63±4.27 pg/ml。对A、B、C三组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B组、C三组的葡聚糖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C两组的葡聚糖含量无统计学差别(P>0.05)。可见G试验的肺部真菌感染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A组1,3-β-D葡聚糖测定结果阳性者78人,检出率为97.5%,痰涂片法检测结果阳性者69人,检出率为86.25%。G试验的阳性率要高于痰涂片培养,两者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G试验的灵敏度要优于痰涂片培养法。结论G试验再检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时,阳性检出率和检出准确度都较高,并且出结果更快,值得在肺部真菌感染检查诊断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1 3-β-d葡聚糖测定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价值
下载PDF
(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
3
作者 黄强 王宇 +5 位作者 江渊 梁道斌 黄锐洁 秦小超 潘燕妮 和鹰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 PCT 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下载PDF
联合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对侵袭性真菌病早期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朱晓琳 唐爱国 +2 位作者 胡敏 唐玲丽 李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采用荟萃(meta)分析评价联合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病(IF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从2009年5月至2016年4月Pub Med、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 目的采用荟萃(meta)分析评价联合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病(IF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从2009年5月至2016年4月Pub Med、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对纳入标准的17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异质性分析、合并效应量、综合ROC曲线(SROC)等分析。结果G试验联合GM试验诊断IFD的合并敏感性为0.77(95%可信区间:0.64~0.86),合并特异性为0.93(95%可信区间:0.88~0.96),S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5%可信区间:0.91~0.96),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1和0.25。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对于早期诊断IFD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 半乳甘露 侵袭性真菌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1,3-β-D-葡聚糖定量测定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于婷 蔡彤 黄清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3期3186-3188,共3页
1,3-β-D-葡聚糖广泛存在于各类真菌细胞壁中,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表明,除少数真菌外,所有真菌细胞壁上都含有1,3-β-D-葡聚糖,以酵母样真菌含量最高。当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后,1,3-β-D-葡... 1,3-β-D-葡聚糖广泛存在于各类真菌细胞壁中,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表明,除少数真菌外,所有真菌细胞壁上都含有1,3-β-D-葡聚糖,以酵母样真菌含量最高。当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后,1,3-β-D-葡聚糖可从胞壁中释放出来,其在血液及其他体液(如尿、脑脊液、腹水、胸腔积液等)中的含量增加。因此,1,3-β-D-葡聚糖已成为检测真菌感染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 真菌感染 定量测定
下载PDF
血浆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测定在急性胰腺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月娟 冯强生 哈小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163-1164,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液中内毒素、(1-3)-β-D葡聚糖浓度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系统检测AP患者血浆中的内毒素和(1-3)-β-D葡聚糖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184例AP合并胰腺周围脓肿和双肺感染等的患...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液中内毒素、(1-3)-β-D葡聚糖浓度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系统检测AP患者血浆中的内毒素和(1-3)-β-D葡聚糖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184例AP合并胰腺周围脓肿和双肺感染等的患者,内毒素(G-脂多糖)测定阳性者23例,平均值为93.22pg/mL,阳性率为10.87%,经微生物培养证实其中15例为革兰阴性菌感染。175例AP合并胰腺周围脓肿和双肺感染等的患者中,检出67例(1-3)-β-D葡聚糖阳性,平均值为394.07pg/mL,阳性率为38.29%,与非AP患者组血清(1-3)-β-D葡聚糖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微生物培养或涂片,证实其中22例为真菌感染。结论血浆内毒素、(1-3)-β-D葡聚糖定量测定,为早期AP全身感染预测提供了实验室生物学指标,有助于AP感染严重程度评估和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内毒素 (1-3)-β-d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7
作者 王珍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50-0153,共4页
研究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技术(G实验)应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危型侵袭型真菌感染患者,应用MB-80微生物快速检测动态系统以及对应的试剂对患者的血浆(1,... 研究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技术(G实验)应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危型侵袭型真菌感染患者,应用MB-80微生物快速检测动态系统以及对应的试剂对患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进行检测,分析真菌培养、G实验和联合检测结果;三种方法的诊断效能;三种方法的ROC曲线。结果 确诊IFI阳性共28例,阴性共72例;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真菌培养或者G实验。联合检测面积高于单一检测。结论 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中,应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效能良好,在和传统真菌培养技术联合检测下,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1 3)-β-d检测技术 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价值
8
作者 邵碧波 刘思佳 李益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01-0004,共4页
探讨在针对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中使用血浆(1-3)-β-D葡聚糖能够产生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因为侵袭性真菌感染于医院寻求医疗干预的新生儿总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对象记为1组;另外选取60例健康... 探讨在针对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中使用血浆(1-3)-β-D葡聚糖能够产生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因为侵袭性真菌感染于医院寻求医疗干预的新生儿总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对象记为1组;另外选取60例健康婴儿作为2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CD4+T淋巴细胞数水平;整理PCR技术针对1组患者诊断结果,将其与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效能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1组患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CD4+T淋巴细胞数水平较之于2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1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更高,而CD4+T淋巴细胞数水平明显更低;P<0.05。在针对诊断效能的考察上,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效能和PCR诊断结果之间在灵敏度、特异度方面差异不大,P>0.05。结论 针对罹患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新生儿使用血浆(1-3)-β-D葡聚糖进行检查,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诊断结果的严谨程度,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 血浆(1-3)-β-d
下载PDF
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建芳 徐修礼 +1 位作者 樊新 孙怡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4-355,共2页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ME-80微生物动态快速 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 1-3-β-D葡聚糖含量为(2.83士2.57)μg...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ME-80微生物动态快速 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 1-3-β-D葡聚糖含量为(2.83士2.57)μg/L;深部真菌感染组为(54.06士36.13)μg/L,经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深部 真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平均值差异非常显著(t=7.741,P<0.001)。结论 血浆葡聚糖检测可在拟诊早期为 临床医生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可靠信息,是一种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 深部真菌 感染
下载PDF
国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价值评估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峰 陶晓勤 +2 位作者 刁文晶 俞静 刘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对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效果。方法筛选2009年4月—201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疑似IFD病例,根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的IFD诊断标准定义,甄选出5... 目的观察国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对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效果。方法筛选2009年4月—201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疑似IFD病例,根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的IFD诊断标准定义,甄选出57例确诊IFD和6例拟诊IFD的真阳性病例为IFD组,100例非IFD真阴性病例为对照组,应用国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质量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利用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诊断IFD的最佳临界值。结果两组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皆为非正态分布,峰度系数>0、偏度系数>0,呈正偏态分布。对照组和IFD组血浆(1-3)-β-D葡聚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3.62±5.0)pg/mL和(373.82±125.5)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诊断IFD的最佳临界值为20.85,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7(P<0.05),95%CI 0.792~0.92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86.0%。结论国产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对于IFD具有诊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 侵袭性真菌病 诊断
下载PDF
啤酒酵母中(1→3)-β-D-葡聚糖的提取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黄刚良 刘曼西 +2 位作者 曹元成 曾莹春 张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8-459,465,共3页
分别采用酸法、酸碱法来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多糖成分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用c(CH3COOH)=0 5mol/L的水溶液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时,其产品中除含有葡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 分别采用酸法、酸碱法来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然后对其产品进行多糖成分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用c(CH3COOH)=0 5mol/L的水溶液提取啤酒酵母中的(1→3) β D 葡聚糖时,其产品中除含有葡聚糖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聚糖和蛋白质这两种成分。但先用c(NaOH)=1 0mol/L的水溶液提取,再用w(CH3COOH)=4%的醋酸溶液处理时,产品为高纯度的(1→3) β D 葡聚糖。此结论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接着从其水解机理上阐述了产生上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从而说明了酸碱法是从啤酒酵母中提取(1→3) β D 葡聚糖的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1→3)-β-d- 酸法 酸碱法 提取 分析 机理
下载PDF
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左向华 陈建魁 +8 位作者 于农 金欣 尹秀云 宋世平 黄媛 杜宇 朱晓华 曾利军 王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20-221,223,共3页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价值。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BG的含量。结果以50 pg/mL为阳性界值,BG检测的敏感性为72.5%,特异性...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价值。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BG的含量。结果以50 pg/mL为阳性界值,BG检测的敏感性为72.5%,特异性91.4%,阳性预测值90.6%,阴性预测值74.4%。以20 pg/mL为阳性界值,敏感性为87.5%,特异性88.6%,阳性预测值89.7%,阴性预测值86.1%。连续监测时BG可早于真菌培养方法1~10 d预测真菌感染。在BG阳性患者中,对20例患者进行抗真菌治疗,19例有效,1例无效死亡。抗真菌治疗前BG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保持在较高水平,抗真菌治疗有效患者的BG含量呈下降趋势,无效死亡患者呈上升趋势。结论血浆BG浓度对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IFI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萄苷酶 真菌 感染 血液病 肿瘤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莉莉 邓瑛 +3 位作者 刘敏 杨菊艳 张峻梅 冯小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364-136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 133例疑似IFI住院患者使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 133例疑似IFI住院患者使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G试验检测;同时留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及各种体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以患者临床诊断、影像学表现、使用抗真菌药物及相应临床症状转归情况作为IFI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2 133例患者中经临床诊断为IFI 745例,非感染1 388例;G试验诊断IFI468例,非感染1 665例,该方法的敏感度为59.3%,特异度为98.1%,阳性预测值(PPV)为94.4%和阴性预测值(NPV)为81.8%;真菌培养诊断IFI 440例,非感染1 693例,该方法的敏感度为45.9%,特异度为92.9%,PPV和NPV分别为77.3%和76.2%;G试验与真菌培养联合检测后敏感度提高为64.0%,特异度提高为99.2%,PPV和NPV分别为90.3%和83.3%。结论 G试验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在拟诊断早期为临床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较可靠信息,是一种快速、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传统的真菌培养方法虽敏感度低,但特异度高,并可确定感染菌种类,提供用药指导,建议临床在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时,同时进行G试验及真菌镜检和培养等检查以提高IFI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 深部真菌感染 真菌培养
下载PDF
大鼠系统性毛孢子菌病模型3种体液标本(1,3)-β-D-葡聚糖检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祝贺 杨蓉娅 +3 位作者 王文岭 樊昕 赵逊 王聪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4-1216,1234,共4页
目的观察(1,3)-β-D-葡聚糖检测,在大鼠系统性毛孢子菌病模型不同体液标本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系统性毛孢子菌病模型,收集不同时间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浆和尿液标本,采用G试验测定(1,3)-β-D-葡聚糖,同时进行巢式PCR(nPCR)检测和... 目的观察(1,3)-β-D-葡聚糖检测,在大鼠系统性毛孢子菌病模型不同体液标本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系统性毛孢子菌病模型,收集不同时间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浆和尿液标本,采用G试验测定(1,3)-β-D-葡聚糖,同时进行巢式PCR(nPCR)检测和真菌学培养。结果感染早期(10 d)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尿液标本G试验敏感性分别为80.00%、86.67%、6.67%,前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只实验大鼠血浆标本G试验平均敏感性为76.76%,nPCR法为68.85%、血真菌培养为3.33%,G试验结果与血真菌培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值(pg/ml)与感染的脏器数目呈正相关(┃r┃>0.7,P<0.05)。结论对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标本进行(1,3)-β-D-葡聚糖检测,有助于系统性毛孢子菌病的临床早期诊断、判断感染范围和疾病转归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毛孢子菌病 (1 3)-β-d 大鼠
下载PDF
炎性指标联合(1,3)-β-D葡聚糖检测在早期鉴别诊断真菌与细菌血流感染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苗强 徐晓华 +4 位作者 魏彬 白杨娟 张君龙 蔡蓓 牛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DG]和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在血流感染类型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19年1-12月血培养阳...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DG]和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在血流感染类型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19年1-12月血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124例。比较细菌与真菌感染患者PCT、CRP、IL-6、BDG和GM试验各指标的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真菌血流感染诊断的价值。结果真菌组PCT、CRP和IL-6的水平明显低于细菌组(P<0.05),而BDG的水平明显高于细菌组(P<0.05)。PCT、CRP、IL-6和BDG单独诊断真菌血流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9、0.718、0.800和0.843(P<0.05)。四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14,与单独CRP、IL-6、BDG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PCT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IL-6、BDG水平可作为鉴别真菌与细菌血流感染的参考指标,且PCT和BDG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早期鉴别诊断真菌与细菌血流感染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炎性指标 降钙素原 真菌(1 3)-β-d 早期鉴别诊断
下载PDF
(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冯潜 李颖 +1 位作者 顾兵 张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住院高危IFI患者126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水平,计算G试验、GM试验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住院高危IFI患者126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水平,计算G试验、GM试验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G试验的敏感度(83.0%)高于GM试验(77.4%),而特异度(74.2%)低于GM试验(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92.5%、95.5%、92.1%、92.0%,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G试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准确性,更有效地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1-3)-β-d 半乳甘露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1,3)-β-D葡聚糖对肺部感染诊断的临床效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卢先雷 罗宇鹏 +6 位作者 曹志跃 杨进 朱文磊 王平 刘波 朱勇 孙长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评价临床常规工作状态下降钙素原(PCT)与(1,3)-β-D葡聚糖(G试验)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肺部感染的实际效能。方法收集病例1 027例,统计痰涂片及培养阳性分离菌分布组成,分别与微生物检验和胸部CT比对研究PCT和G试验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临床常规工作状态下降钙素原(PCT)与(1,3)-β-D葡聚糖(G试验)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肺部感染的实际效能。方法收集病例1 027例,统计痰涂片及培养阳性分离菌分布组成,分别与微生物检验和胸部CT比对研究PCT和G试验的诊断价值,并研究微生物检验阳性与CT推断性诊断时G试验值分布,系统评价G试验与PCT联合应用对肺部感染的预测能力。结果病原菌分离以烟曲霉菌、多重耐药菌、结核分枝杆菌为主;与微生物检验比较时PCT特异性41.2%,敏感性66.4%;在微生物检验与CT均诊断为肺曲霉菌感染的病例中,G试验中位数与均数均小于临界值;与微生物检验比较,G试验特异性84.1%,敏感性13.2%;在一致病例中G试验中位值112.91,95%CI分布60∽768;CT为参照,G试验特异性75.0%,敏感性21.4%;疑似肺源性败血症病例中,PCT的中位值7.51,三个病例PCT低于阈值;三个病例G试验假阳性。两项检查同时阳性对肺部真菌感染的预测能力仅2.30%,对细菌感染为5.40%;大部分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PCT并不升高;某些细菌感染G试验也可能升高。结论对于PCT与G试验测定应该谨慎对待,合理分析,综合评价后有选择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1 3)-β-d 下呼吸道 感染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康德 方敏 +3 位作者 陈福祥 虞中敏 唐毅 乐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7期2071-2072,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拟诊为IPFI的患者55例,同时选取进行整形美容手术的无真菌感染的患者20例为阴性对照。应用沙保弱培养基和科玛嘉显色... 目的研究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拟诊为IPFI的患者55例,同时选取进行整形美容手术的无真菌感染的患者20例为阴性对照。应用沙保弱培养基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同时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动态检测患者血浆中BG水平。结果 55例拟诊的IPFI患者,经传统培养方法诊断23例阳性,阳性率为41.8%;经血浆BG检测35例为阳性,阳性率为63.4%,20例阴性对照组均为阴性。10例确诊IPFI患者治疗后连续检测血浆BG,8例经临床抗真菌治疗后血浆BG水平逐渐降低趋于阴性,治愈。结论血浆BG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培养分离鉴定方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是诊断IPFI的早期、有效、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性 (1 3)-β-d 真菌感染
下载PDF
5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1,3-β-D葡聚糖水平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晓辉 刘华 +2 位作者 蔡曦光 巨佳 闫立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检测水平。方法 116例肺部感染患者,其中真菌感染52例(真菌组)、细菌感染64例(细菌组),另选择2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3组血清1,3-β-D葡聚糖及PC... 目的观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检测水平。方法 116例肺部感染患者,其中真菌感染52例(真菌组)、细菌感染64例(细菌组),另选择2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3组血清1,3-β-D葡聚糖及PCT。结果真菌组、细菌组、对照组1,3-β-D葡聚糖水平分别为(40.26±10.38)、(16.83±5.21)、(6.72±2.56)pg/m L,真菌组、细菌组与对照组比较,真菌组与细菌组比较,P均<0.05。真菌组、细菌组、对照组PCT分别为(0.623±0.13)、(0.681±0.22)、(0.156±0.08)ng/m L,真菌组、细菌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PCT水平升高,且较细菌感染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水平升高更明显,检测患者血清PCT、1,3-β-D葡聚糖有助于早期诊断肺部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降钙素原 1 3-β-d 真菌性肺疾病 真菌感染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何成禄 何增品 +2 位作者 徐从琼 李娅 李勤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BG)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联合检测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确诊为IFI的患者54例,疑诊10例和非真菌感... 目的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BG)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联合检测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确诊为IFI的患者54例,疑诊10例和非真菌感染患者14例,同时收集健康成人血浆和血清各39份作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比色法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BG值和血清GM,以G〉100ng/L为G试验阳性,以I值〈1.0为GM试验阳性,计算G试验和GM试验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G试验的灵敏度98.1%,特异度42.8%,阳性预测值86.9%,阴性预测值85.7%;GM试验灵敏度77.8%,特异度92.9%,阳性预测值97.7%,阴性预测值52.0%;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8.1%,特异度98.9%,阳性预测值98.1%,阴性预测值98.9%。G试验和GM试验均与临床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3,P〈0.001;χ^2=23.859,P〈0.001)。G试验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GM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1,P=0.02),但GM试验特异度高于G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3,P=0.013),而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可同时提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明显减少试验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发生,更有效地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1 3)-β-d 半乳甘露 重症监护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