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合成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季 杨春晖 +2 位作者 张磊 杨恺 邵韦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5-138,143,共5页
为提高产率、降低成本,以3-氯丙烯和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水合三氯化钌为催化剂进行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步合成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原料的加料方式、反应时间、原料的配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 为提高产率、降低成本,以3-氯丙烯和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水合三氯化钌为催化剂进行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步合成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原料的加料方式、反应时间、原料的配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钌催化剂质量分数63μg/g、3-氯丙烯向三甲氧基硅烷中滴加方式、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烯的物质的量比为1.2~1.4,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最高产物收率为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氢加成 3-丙烯 甲氧基
下载PDF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功能化的MCM-41-Cl超疏水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龙 曾美婷 +3 位作者 罗清龙 杨彪 董瑞强 黄雪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3,87,共5页
以MCM-41作为载体,通过后嫁接法将硅烷偶联剂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在MCM-41分子筛上,制备出功能化的含氯介孔材料MCM-41-Cl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疏水材料。利用FT-IR、马尔文激光粒度仪、SEM来确定其结构,利用接触角测量仪等实验对材料... 以MCM-41作为载体,通过后嫁接法将硅烷偶联剂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在MCM-41分子筛上,制备出功能化的含氯介孔材料MCM-41-Cl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疏水材料。利用FT-IR、马尔文激光粒度仪、SEM来确定其结构,利用接触角测量仪等实验对材料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成功接枝在MCM-41上,功能化的MCM-41-Cl与水的接触角为157.9°,是一种分子筛基超疏水材料;并且考察MCM-41-Cl对不同油品及有机溶剂达到吸油饱和时的吸油率,发现MCM-41-Cl对甲苯的吸油率高达290.98%,呈现出良好的超疏水吸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超疏水 吸油
下载PDF
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洪特 靳军 王灿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2,共4页
实验以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硫脲为原料、KI为催化剂、乙二胺为中和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中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硫脲):n(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1:1,反应温... 实验以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硫脲为原料、KI为催化剂、乙二胺为中和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中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硫脲):n(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1:1,反应温度110~112℃,中和温度90~92℃,催化剂用量1.5%(与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时,收率平均可达82%,产物质量分数大于98%。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该体系不采用溶剂,反应时间短,收率高,操作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丙基甲氧基 硫脲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合成
下载PDF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红 李玉昌 侯卫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1-32,共2页
以三氯硅烷与 3—氯丙烯为原料在氯铂酸复合催化剂催化下合成了 3—氯丙基三氯硅烷 ,继而用甲醇醇解 ,合成了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总收率 80 %.
关键词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丙基 铂酸复合催化剂 合成 偶联剂
下载PDF
高氯酸法测定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德亮 常志显 张凌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建立了用高氯酸非水滴定法测定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的新方法,探讨了吸水剂(醋酸酐)、分散剂、亲核试剂(四乙基溴化铵)等条件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并用电位滴定法对指示剂的终点进行了确定.实验结果表明:以冰醋酸作为... 建立了用高氯酸非水滴定法测定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的新方法,探讨了吸水剂(醋酸酐)、分散剂、亲核试剂(四乙基溴化铵)等条件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并用电位滴定法对指示剂的终点进行了确定.实验结果表明:以冰醋酸作为高氯酸的溶剂、结晶紫为指示剂、高氯酸与吸水剂(醋酸酐)的体积比为1∶2.2,氯仿作分散剂,加入200g/L四乙基溴化铵5mL时,实验结果准确度较高.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0%,加标回收率为100.4%~1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滴定 γ-(2 3环氧丙氧)丙基甲氧基
下载PDF
用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端基改性星形溶聚丁苯橡胶 被引量:10
6
作者 佟园园 徐利民 +4 位作者 白玉 徐健 陈波 赵素合 张兴英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11-116,共6页
以自制多官能度有机锂为引发剂,采用负离子聚合法制备了星形溶聚丁苯橡胶(SSBR),然后加入异丙醇氧锂作为解缔剂,降低体系黏度,再加入封端剂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封端反应,得到端基带有三甲氧基丙基硅烷基团的改性SSBR。用核磁共振... 以自制多官能度有机锂为引发剂,采用负离子聚合法制备了星形溶聚丁苯橡胶(SSBR),然后加入异丙醇氧锂作为解缔剂,降低体系黏度,再加入封端剂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封端反应,得到端基带有三甲氧基丙基硅烷基团的改性SSBR。用核磁共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解缔剂用量、封端剂用量、封端时间以及数均分子量对SSBR封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解缔剂可明显降低聚合体系黏度,当SSBR的数均分子量为9.4×104、解缔剂与引发活性中心数的摩尔比为1.5、封端剂与活性中心数的摩尔比为1.5以及封端反应进行60 min时,封端率由未解缔直接封端的10.7%提高到64.1%。解缔后高封端率SSBR硫化胶与未封端和未解缔低封端率SSBR硫化胶相比,其炭黑-白炭黑填料粒子分散更均匀,且拉伸强度和300%定伸应力提高,永久变形明显降低,具有0℃损耗因子高和60℃损耗因子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溶聚丁苯橡胶 Γ-丙基甲氧基 解缔 端基改性 封端率 物理机械性能 动态 力学性能
下载PDF
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季铵化反应中的溶剂效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徐清 蒋波 +1 位作者 詹晓力 陈丰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0-644,共5页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溶剂对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季铵化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不同类型的溶剂中季铵化反应速率有显著差别,相同温度下在DMSO(二甲基亚砜)中的反应速率高于在其它类型溶剂中的反应速率;在大多数溶剂...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溶剂对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季铵化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不同类型的溶剂中季铵化反应速率有显著差别,相同温度下在DMSO(二甲基亚砜)中的反应速率高于在其它类型溶剂中的反应速率;在大多数溶剂中该季铵化反应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方程,作者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不同溶剂中季铵化反应速率常数,并以80℃下季铵化反应速率常数对溶剂的介电常数和偶极矩作图,发现反应速率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增大,但是苄醇显著偏离此规律。实验发现:季铵化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醇类溶剂中的反应速率对温度的依赖性远大于其它类型的溶剂,120℃下在丙二醇单甲醚溶剂中反应速率是80℃下的113倍,这表明高温破坏了叔胺和醇类溶剂形成的氢键,造成了反应速率显著升高。作者根据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季铵化反应中的热力学参数,表明随着反应速率的增加,季铵化反应的过渡态Gibbs自由能降低,熵值增加、焓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丙基甲氧基 季铵化 溶剂效应 溶剂极性
下载PDF
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季铵化反应规律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蒋波 詹晓力 陈丰秋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42,共5页
探讨了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季铵化反应中,无机碘化物与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定性分析反应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以及拟合该反应速率常数,发现无机碘化物作为一种反应物参与了该季铵化反应,它与γ-氯丙基三甲氧... 探讨了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季铵化反应中,无机碘化物与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定性分析反应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以及拟合该反应速率常数,发现无机碘化物作为一种反应物参与了该季铵化反应,它与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生成的高反应性γ-碘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速了初期反应速率。在不同类型的溶剂中,该季铵化反应速率常数差别显著,一般来说反应速率随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而加快,但是苄醇偏离此规律比较远。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溶剂对季铵化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丙基甲氧基 有机季铵盐 季铵化 溶剂效应 抗菌剂
下载PDF
硅胶固载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备水不溶性杀菌剂中间体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凤艳 赵天波 +2 位作者 汪燮卿 陈拥军 李本高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1,共3页
采用硅胶作为水不溶性杀菌剂的载体 ;以γ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联接硅胶和杀菌活性官能团的偶联剂 ;在硅胶上键合γ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使用二甲苯作反应溶剂 ,80℃反应 6h以上 ,原料硅胶最好要经丙酮处理 ,γ 氯... 采用硅胶作为水不溶性杀菌剂的载体 ;以γ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联接硅胶和杀菌活性官能团的偶联剂 ;在硅胶上键合γ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使用二甲苯作反应溶剂 ,80℃反应 6h以上 ,原料硅胶最好要经丙酮处理 ,γ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硅胶的质量比为 1∶1即可。使用所研制的中间体制备的水不溶性杀菌剂用量 2mg mL时杀菌率达到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载体 杀菌剂中间体 水不溶性杀菌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Γ-丙基甲氧基
下载PDF
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白涛 程先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296,共4页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羟基化的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了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单层膜(MPTS-SAM),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薄膜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并运用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评价了...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羟基化的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了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单层膜(MPTS-SAM),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薄膜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并运用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评价了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组装初期,硅烷水解产物主要是与基体表面的羟基发生聚合反应,表面出现岛状物;随着组装时间的增加,基体表面的有机硅烷分子之间发生聚合反应,当组装90min后,可以在基体表面形成完整的自组装薄膜.当组装MPTE-SAM后,基片表面的摩擦系数由无膜时的0.85降到了0.19,说明MPTE-SAM可以降低基片的摩擦系数,并且在较低载荷下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丙基甲氧基 自组装 纳米膜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红霞 林原斌 刘展鹏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以烯丙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 ,经醚化合成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再与三甲氧基硅烷经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γ (2 ,3 环氧丙氧基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探讨了合成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第一步用溴化四丁基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 ,苯为带水剂 ,收率... 以烯丙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 ,经醚化合成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再与三甲氧基硅烷经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γ (2 ,3 环氧丙氧基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探讨了合成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第一步用溴化四丁基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 ,苯为带水剂 ,收率达 95 % ;第二步温度控制在 5 0℃左右 ,以氯铂酸 乙酰丙酮配合物为催化剂 ,收率为 80 % ,两步总收率达 76 %。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2 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氧基 合成 烯丙醇 环氧 原料 醚化
下载PDF
多巴胺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铜/多孔晶形分子筛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培海 李关宾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3-706,共4页
制备了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铜/多孔晶形分子筛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多巴胺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及溶液pH对电化学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具有催化作用。以修饰碳糊电极为柱端检测电极,研制了芯片毛细管电... 制备了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铜/多孔晶形分子筛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多巴胺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及溶液pH对电化学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具有催化作用。以修饰碳糊电极为柱端检测电极,研制了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采用该系统测定多巴胺的线性浓度范围为2.0~400.0μmol/L;检出限为0.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3-丙基甲氧基 分子筛 碳糊电极 电化学氧化反应 大脑 神经系统
下载PDF
以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活化剂共价修饰季胺盐的纳米SiO_x粉体的抗菌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学愚 吴远根 邱树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34-1537,共4页
在纳米SiOx表面通过先接枝高分子聚乙烯亚胺(PEI)长链,再用卤代烷烷基化成高分子季铵盐,制得一种新型的纳米SiOx粉体。抗菌实验表明,采用此工艺制得的纳米SiOx粉体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和霉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性。对细菌... 在纳米SiOx表面通过先接枝高分子聚乙烯亚胺(PEI)长链,再用卤代烷烷基化成高分子季铵盐,制得一种新型的纳米SiOx粉体。抗菌实验表明,采用此工艺制得的纳米SiOx粉体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和霉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性。对细菌的临界抗菌浓度为1.0mg/ml。热处理和洗涤实验表明抗菌纳米SiOx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X 抗菌 高分子 Γ-丙基甲氧基 活化剂 共价修饰
下载PDF
混合硅烷体系中双-(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胺硅烷水解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羡小超 陈明禄 +3 位作者 林震 李立新 周志明 谭世语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13,共4页
在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的工业过程中,测定硅烷工作液的水解度是确定硅烷有效利用率和建槽过程中浓缩液稀释倍数的重要依据。以双-(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胺(BAS)和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VTAS)的混合硅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 在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的工业过程中,测定硅烷工作液的水解度是确定硅烷有效利用率和建槽过程中浓缩液稀释倍数的重要依据。以双-(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胺(BAS)和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VTAS)的混合硅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稀释程度下和不同BAS/VTAS配比条件下,混合体系中主要成分BAS的水解度。结果表明:加水稀释和提高BAS在混合硅烷中的比例,均能够进一步提高BAS的水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氧基丙基)胺 乙烯基乙酰氧基 水解度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季铵盐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晓明 钟宏 余新阳 《有机硅材料》 CAS 2007年第6期341-344,共4页
以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14叔胺为原料,碘化钾为催化剂,采用一步反应直接合成出三甲氧基硅烷季铵盐;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以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用乙醇作溶剂,反应温度80℃,在氮气保护下反... 以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14叔胺为原料,碘化钾为催化剂,采用一步反应直接合成出三甲氧基硅烷季铵盐;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以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用乙醇作溶剂,反应温度80℃,在氮气保护下反应39 h,叔胺、硅烷、催化剂的量之比为1∶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丙基甲氧基季铵盐 Γ-丙基甲氧基 叔胺 抗菌性
下载PDF
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锋杰 熊竹君 李凤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17,27,共3页
以3,3,3-三氟丙基三氯硅烷和甲醇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讨论了氮气流速、反应温度、原料配比、溶剂种类、滴加方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用GC-MS对产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得出该反应较优的反应条件为... 以3,3,3-三氟丙基三氯硅烷和甲醇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讨论了氮气流速、反应温度、原料配比、溶剂种类、滴加方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用GC-MS对产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得出该反应较优的反应条件为:用正己烷作溶剂,N2流速为100mL/min,3,3,3-三氟丙基三氯硅烷和甲醇的摩尔比为1∶3.1,反应温度在70℃左右,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的产率可达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3-丙基 3 3 3-丙基甲氧基 溶剂法 醇解 甲醇
下载PDF
加成法合成3,3,3-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淮军 廖洪流 李凤仪 《有机硅材料》 CAS 2006年第3期103-107,共5页
以甲基二氯硅烷和甲醇为原料,采用气-液相反应法合成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然后,将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3,3,3-三氟丙烯在铂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3,3,3-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考察了原料配比、填料种类等因素对醇解反应... 以甲基二氯硅烷和甲醇为原料,采用气-液相反应法合成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然后,将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与3,3,3-三氟丙烯在铂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3,3,3-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考察了原料配比、填料种类等因素对醇解反应的影响以及铂催化剂的种类、用量、反应温度等对加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合成条件为:在醇解反应中,甲基二氯硅烷与甲醇的量之比为1∶1·8、醇解温度50℃、甲醇滴加速度2mL/min、N2流量80mL/min,在此条件下,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收率为86%;在加成反应中,采用自制的铂催化剂,当铂催化剂与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量之比为3·0×10-4∶1、反应温度为120℃时,3,3,3-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收率达90%。此法可有效提高3,3,3-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3-丙基甲基二甲氧基 甲基二 甲醇 醇解 加成 -液相反应 催化剂
下载PDF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春野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5-87,共3页
采用氯铂酸/异丙醇和三苯基膦/环己酮为催化剂,在室温下能够使三氯硅烷与3-氯丙烯迅速发生硅氢加成反应,高产率地生成3-氯丙基三氯硅烷,继而将3-氯丙基三氯硅烷与无水甲醇同时滴加到沸腾的石油醚中进行醇解。
关键词 氢加成 丙基 甲氧基
下载PDF
3,3,3-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洪流 朱淮军 李凤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6-38,共3页
通过滴加3,3,3-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与甲醇进行醇解反应,合成了3,3,3-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考察了不同的溶剂、温度、加料速度等对产物的影响,确立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并用GC-MS对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关键词 3 3 3-丙基甲基二甲氧基 甲醇 合成 醇解
下载PDF
3-氯丙基甲基正丁基甲氧基硅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志勇 王卫民 李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109,共3页
利用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金属镁、正溴丁烷合成了3-氯丙基甲基正丁基甲氧基硅烷,通过FT-IR、1 H-NMR、13 CNMR、DEPT135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讨论了影响产物收率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关键词 3-丙基甲基正丁基甲氧基 封端剂 格氏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