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酰胺腺苷衍生物的合成
1
作者 洪伟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3期52-53,共2页
N6-苯甲酰基-2',3'-O-异亚丙基-5'-(N-甲基-N-甲氧基酰胺)腺苷,Weinreb酰胺腺苷衍生物是用于制备Weinreb酮腺苷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报道了N6-苯甲酰基-2',3'-O-异亚丙基-5'-(N-甲基-N-甲氧基酰胺)腺苷的合成方... N6-苯甲酰基-2',3'-O-异亚丙基-5'-(N-甲基-N-甲氧基酰胺)腺苷,Weinreb酰胺腺苷衍生物是用于制备Weinreb酮腺苷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报道了N6-苯甲酰基-2',3'-O-异亚丙基-5'-(N-甲基-N-甲氧基酰胺)腺苷的合成方法,以2',3'-O-异亚丙基腺苷为原料,经苯甲酰化、氧化反应和酰胺化反应,总收率为4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酰-2' 3'-O-异亚丙基-5'-(N-甲基-N-氧基酰胺)腺 Weinreb酰胺 合成
下载PDF
单甲基化大豆苷元磺酸盐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尊听 刘谦光 +4 位作者 刘小红 杨伯伦 段玉峰 高子伟 郁开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46-1853,共8页
以大豆苷元为原料合成出强水溶性异黄酮类化合物 :7 甲氧基 4′ 羟基异黄酮 3′ 磺酸钠 (1)和 7 甲氧基 4′ 羟基异黄酮 3′ 磺酸钴 (2 ) .抗缺氧缺血活性试验表明 :化合物 1和 2的抗缺氧缺血活性比大豆苷元好 .X 单晶衍射分析表明... 以大豆苷元为原料合成出强水溶性异黄酮类化合物 :7 甲氧基 4′ 羟基异黄酮 3′ 磺酸钠 (1)和 7 甲氧基 4′ 羟基异黄酮 3′ 磺酸钴 (2 ) .抗缺氧缺血活性试验表明 :化合物 1和 2的抗缺氧缺血活性比大豆苷元好 .X 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 2晶体结构以Co2 + 为对称中心 ,含 6分子配位水和 10分子结晶水 ,16个水分子和 7 甲氧基 4′ 羟基异黄酮 3′ 磺酸根的羰基、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大豆 7-氧基-4'-羟基异黄酮-3-磺酸钠 7-氧基-4'-羟基异黄酮-3-磺酸钴 晶体结构 缺氧缺血 生理活性
下载PDF
双甲基化大豆苷元磺酸盐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尊听 王秋亚 +3 位作者 贺云 王小兵 薛东 郑建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47-2253,共7页
以大豆苷元为原料合成了强水溶性异黄酮类化合物7,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1)和7,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铜(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的分子组成为[Na(H2O)2](C17H13O4SO3),Na的配位数为6,且相邻钠离子以7,4′-二... 以大豆苷元为原料合成了强水溶性异黄酮类化合物7,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1)和7,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铜(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的分子组成为[Na(H2O)2](C17H13O4SO3),Na的配位数为6,且相邻钠离子以7,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根氧原子桥连,与两个磺酸根的3个氧原子和1个S原子组成六元环,六元环通过Na—O配位键彼此稠合,在晶体结构中形成延伸的锯齿状聚合八面体配位钠离子链;这些钠离子链之间又通过配位水与配位水、磺酸根之间的氢键作用自组装成二维结构的超分子离子聚合物.化合物2的分子组成为[Cu(H2O)6](C17H13O4SO3)2.8H2O,Cu(Ⅱ)位于对称中心上.[Cu(H2O)6]2+,C17H13O4SO3-和H2O之间存在多种氢键;并且异黄酮环反平行排列存在π…π的堆积作用.氢键和π…π的堆积作用使化合物2自组装成三维结构的超分子.抗缺氧缺血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它们的抗缺氧缺血活性比大豆苷元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7 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 7 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铜 抗缺氧缺血活性
下载PDF
N^6-苯甲酰基-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腺苷-3′-H-膦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会强 奉源 +3 位作者 董正川 崔鹤 李祎亮 刘强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609-1613,共5页
目的研究N^6-苯甲酰基-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腺苷-3′-H-膦酸的合成工艺。方法以腺苷为起始原料,先对腺苷的嘌呤氨基进行苯甲酰基保护,再分别向腺苷的5′位和2′位引入二甲氧基三苯甲基(DMT)和叔丁基二甲基硅基(TBDMS)保护基,制备得... 目的研究N^6-苯甲酰基-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腺苷-3′-H-膦酸的合成工艺。方法以腺苷为起始原料,先对腺苷的嘌呤氨基进行苯甲酰基保护,再分别向腺苷的5′位和2′位引入二甲氧基三苯甲基(DMT)和叔丁基二甲基硅基(TBDMS)保护基,制备得到关键中间体N^6-苯甲酰基-5′-二甲氧基三苯甲氧基-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腺苷(3)。中间体3与磷试剂2-氯-4H-1,3,2-苯并二氧磷杂环己烷-4-酮反应引入膦酸基团,最后使用二氯乙酸脱除DMT保护基得到目标产物。结果经过5步反应得到了目标化合物N^6-苯甲酰基-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腺苷-3′-H-膦酸,并利用~1H-NMR、^(31)P-NMR、质谱等方法确证了其结构。本合成工艺的总收率为35.7%,目标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98.5%。结论该合成工艺与原有方法相比步骤短,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酰-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3-H-膦酸 二甲氧基三苯甲基 叔丁基二甲基硅基 合成
原文传递
牛蒡苷元氨解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辉 陈桂荣 +1 位作者 窦德强 康廷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3-54,共2页
目的:合成牛蒡苷元的氨解衍生物N-苯甲基-2-(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3-(3'',4''-二甲氧基苯甲基)丁酰胺。方法:本实验采用氨解的方法对牛蒡苷元的内酯环进行结构修饰,牛蒡苷元和苄胺溶液反应合成氨解衍生物... 目的:合成牛蒡苷元的氨解衍生物N-苯甲基-2-(4'-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3-(3'',4''-二甲氧基苯甲基)丁酰胺。方法:本实验采用氨解的方法对牛蒡苷元的内酯环进行结构修饰,牛蒡苷元和苄胺溶液反应合成氨解衍生物。结论:通过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较为详细的考察,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γ-丁内酯环 结构修饰 氨解衍生物 N-苯甲基-2-(4'-羟基-3'-氧基苯甲基)-3-(3'' 4''-二甲氧基苯甲基)丁酰胺
下载PDF
牛蒡苷元曼尼希反应产物的合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煜彬 窦德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64-65,共2页
目的:合成牛蒡苷元曼尼希反应产物4-(3",4"-二甲氧苄基)-3-(4'-羟基-3'-甲氧基-5'-(哌啶-1-基甲基)苯甲基)二氢呋喃-2(3H)-酮。方法:本实验采用曼尼希的方法对牛蒡苷元酚羟基邻位进行结构修饰,牛蒡苷元与哌啶溶... 目的:合成牛蒡苷元曼尼希反应产物4-(3",4"-二甲氧苄基)-3-(4'-羟基-3'-甲氧基-5'-(哌啶-1-基甲基)苯甲基)二氢呋喃-2(3H)-酮。方法:本实验采用曼尼希的方法对牛蒡苷元酚羟基邻位进行结构修饰,牛蒡苷元与哌啶溶液反应合成曼尼希反应产物。结论:通过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较为详细的考察,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曼尼希反应 结构修饰 4-(3' 4'-二甲氧苄基)-3-(4'-羟基-3'-氧基-5'-(哌啶-1-基甲基)苯甲基)二氢呋喃-2(3H)-
下载PDF
单甲基化及双乙基化大豆苷元磺酸锰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秋亚 张尊听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5-402,共8页
以大豆苷元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两种水溶性异黄酮磺酸锰: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3′-磺酸锰(1)和4′,7-二乙氧基异黄酮-3′-磺酸锰(2),并采用1HNMR、IR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 以大豆苷元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两种水溶性异黄酮磺酸锰: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3′-磺酸锰(1)和4′,7-二乙氧基异黄酮-3′-磺酸锰(2),并采用1HNMR、IR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1的分子组成为[Mn(H2O)6](C16H11O4SO3)2.10H2O,其中Mn(II)位于对称中心并被6分子水所配位。[Mn(H2O)6]2+,C16H11O4SO3-和H2O之间存在多种氢键;2的分子组成为[Mn(H2O)6](C19H17O4SO3)2.8H2O,两个异黄酮骨架构象不同。6个配位水分子分别与2个异黄酮骨架中磺酸根上的4个氧原子及8个结晶水上的8个氧原子形成12条氢键。1,2的晶体结构中均存在着π…π堆积作用,氢键以及π…π堆积作用共同将1或2组装成具有三维网格结构的超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7-氧基-4′-羟基异黄酮-3-磺酸锰 4′ 7-二乙氧基异黄酮-3-磺酸锰 晶体结构 氢键 π…π堆积
下载PDF
牛蒡苷元的脱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馥睿 窦德强 +2 位作者 陈桂荣 康廷国 李洪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以活性天然产物牛蒡苷元为原料,合成其脱甲基衍生物,寻找适宜的脱甲基化方法。方法:以牛蒡苷元为底物,分别以无水氯化铝或氢溴酸为脱甲基试剂进行反应,比较两者脱甲基能力,并制备了目标产物。结果:合成了两个牛蒡苷元脱甲基衍生物... 目的:以活性天然产物牛蒡苷元为原料,合成其脱甲基衍生物,寻找适宜的脱甲基化方法。方法:以牛蒡苷元为底物,分别以无水氯化铝或氢溴酸为脱甲基试剂进行反应,比较两者脱甲基能力,并制备了目标产物。结果:合成了两个牛蒡苷元脱甲基衍生物,其中化合物2是首次利用氢溴酸-冰醋酸系统进行脱甲基反应而制备得到,采用氢溴酸-冰醋酸系统进行脱甲基反应,收率较高,操作简单。结论:牛蒡苷元脱甲基化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牛蒡苷元为原料,氢溴酸作为脱甲基试剂,在110℃条件下反应8h,收率87%,并通过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甲基 牛蒡 2-(3 4-二羟基苄基)-3-(3 4-二甲氧基苄基)-丁内酯 2 3-二(3 4-二羟基苄基)-丁内酯
下载PDF
脑脉通有效部位中葛根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兰 高淑娟 +3 位作者 王淑美 梁生旺 李淑芳 李建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4-606,共3页
目的:建立脑脉通有效部位中葛根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葛根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9%,RSD=2.10%,芹糖基葛根素的平均加... 目的:建立脑脉通有效部位中葛根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葛根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9%,RSD=2.10%,芹糖基葛根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3%,RSD=1.06%,3′-甲氧基葛根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4%,RSD=1.92%,大豆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2%,RSD=2.02%,大豆苷元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06%,RSD=1.3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可用于脑脉通中葛根异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脉通 葛根素 大豆 大豆 芹糖基葛根素 3-氧基葛根素 HPLC
下载PDF
水溶性尼泊尔鸢尾异黄酮磺化物的合成及药理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亚宁 朱海云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0-73,共4页
以尼泊尔鸢尾苷元(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异黄酮)为原料通过磺化反应合成了水溶性化合物尼泊尔鸢尾异黄酮-3′-磺酸钠(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并采用IR,NMR及元素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进行了抗缺氧... 以尼泊尔鸢尾苷元(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异黄酮)为原料通过磺化反应合成了水溶性化合物尼泊尔鸢尾异黄酮-3′-磺酸钠(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并采用IR,NMR及元素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进行了抗缺氧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尼泊尔鸢尾异黄酮-3′-磺酸钠磺酸钠的水溶性、抗缺氧生理活性优于尼泊尔鸢尾苷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5 7-二羟基-4 ′6-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 尼泊尔鸢尾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对经典名方竹茹汤中葛根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璐 张礼欣 +6 位作者 贾奥蒙 毛春芹 李林 侯金才 郭勇 陆兔林 申屠银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197-6207,共11页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经典名方竹茹汤(Zhuru Decoction,ZRD)中葛根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葛根药材和饮片的水煎液及竹茹汤的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版)进行分析;采用网络药...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经典名方竹茹汤(Zhuru Decoction,ZRD)中葛根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葛根药材和饮片的水煎液及竹茹汤的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版)进行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和分析竹茹汤中葛根相关成分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竹茹汤中葛根发挥治疗胃热呕吐功效潜在的Q-Marker。结果分别建立了15批葛根药材水煎液、葛根饮片水煎液和18批竹茹汤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5,并指认出6个共有成分,分别为4号峰3′-羟基葛根素、6号峰葛根素、7号峰3′-甲氧基葛根素、9号峰葛根芹菜糖苷、11号峰大豆苷、23号峰大豆苷元;从网络药理学数据库中筛选分析得到6个化合物的14个核心靶点,包括转录因子p65(transcription factor p65,RELA)、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α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α/β(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α/β,STAT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14,MAPK14)、STAT3、转录因子AP-1(transcription factor AP-1,JUN)、细胞肿瘤抗原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等和20条关键通路,包括IL-6、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等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图;基于"Q-Marker五原则"分析预测大豆苷元、葛根素、大豆苷为竹茹汤中葛根潜在的Q-Marker。结论通过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竹茹汤中葛根的Q-Marker,为全面控制竹茹汤的质量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竹茹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为经典名方中复方及单味药的Q-Marker的关联性研究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经典名方 竹茹汤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质量标志物 靶点 通路 胃热 3-羟基葛根素 葛根素 3-氧基葛根素 葛根芹菜糖 大豆 大豆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脑得生片中的5个成分
12
作者 张永萍 李永鹏 《海峡药学》 2020年第9期92-94,共3页
目的建立多波长同时测定脑得生片中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A)-0.1%甲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0min,5%A;30~60min,5... 目的建立多波长同时测定脑得生片中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A)-0.1%甲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0min,5%A;30~60min,5%→15%A;60~170min,15%→20%A;170~210min,20%→40%A),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30℃。结果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质量浓度分别在77.12~771.2μg·mL^-1(r=0.9999,n=6)、82.08~820.8μg·mL^-1(r=0.9999,n=6)、56.96~569.6μg·mL^-1(r=0.9999,n=6)、74.48~744.8μg·mL^-1(r=0.9999,n=6)、45.52~455.2μg·mL^-1(r=0.9999,n=6)范围内线性关系练好,方法回收率(n=6)分别为98.6%(RSD=1.7%)、96.0%(RSD=1.0%)、99.8%(RSD=0.5%)、99.7%(RSD=0.8%)、7.2%(RSD=1.5%);130批样品含量分别为11.2~100.3mg·g^-1、11.2~100.3mg·g^-1、11.2~100.3mg·g^-1、11.2~100.3mg·g^-1、11.2~100.3mg·g^-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脑得生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得生片 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3-氧基葛根素、大豆、大豆 HPLC
下载PDF
骆驼刺化学成分及其抗宫颈癌细胞活性研究
13
作者 鲍爽 宋海龙 +5 位作者 热依兰木·买赛地 凯撒·苏来曼 马国需 石磊岭 张晶 韩莉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379,共6页
目的研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通过MTT法测试各化合物抗人宫颈癌He La细胞的活性。结果从骆驼刺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部位中... 目的研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通过MTT法测试各化合物抗人宫颈癌He La细胞的活性。结果从骆驼刺乙醇提取物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methylhexahydro-3H-pyrrolo[NH,2-a]imidazol-1-one(1)、5,6-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2)、汉黄芩素(3)、2-亚乙基-3-甲基琥珀酸(4)、3,4′-二羟基-3′-甲氧基苯丙酮(5)、calendin(6)、N-苯乙基乙酰胺(7)、对甲氧基苯甲酸(8)、黄芩新素Ⅱ(9)、4-羟基苯乙醇(10)、3′-甲氧基大豆苷元(11)、松脂素(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骆驼刺碱;且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9、11具有宫颈癌HeLa细胞毒活性,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0.20、35.25、49.11、48.73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抗宫颈癌细胞活性 骆驼刺碱 N-苯乙基乙酰胺 汉黄芩素 黄芩新素Ⅱ 3-氧基大豆
原文传递
三七茎叶皂苷酸水解产物中一个新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家庆 符鹏 赵余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皂苷水解转化产物的化学成分,以期发现新的苷元。方法三七茎叶皂苷酸水解产物通过硅胶、凝胶及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经谱学方法鉴定。结果从三七茎叶皂苷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 目的研究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皂苷水解转化产物的化学成分,以期发现新的苷元。方法三七茎叶皂苷酸水解产物通过硅胶、凝胶及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经谱学方法鉴定。结果从三七茎叶皂苷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S)-3-甲氧基-人参二醇(1)、20(E)-达玛烷-20(22)-烯-3β,12β,25-三醇(2)、20(R)-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3)、20(R)-达玛烷-3β,12β,20,25-四醇(4)、拟人参皂苷-F11苷元(5)、20(S)-人参二醇(6)、20(S)-原人参二醇(7)。结论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三七皂苷元M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酸水解 20(S)-3-氧基-人参二醇 三七皂MPD 20(E)-达玛烷-20(22)--3β 12β 25-三醇
原文传递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被引量:3
15
作者 卜兰 彭成 +4 位作者 刘菲 蒙春旺 郭力 周勤梅 熊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研究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方法采用硅胶、ODS、凝胶等色谱填料,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MS、1D-NMR和2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结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 目的研究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方法采用硅胶、ODS、凝胶等色谱填料,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MS、1D-NMR和2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结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的模型评价化合物活性。结果从益母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15-二羟基-16-丁香酰氧基-半日花烷-8(9),13(Z)-二烯-7-酮-3-O-β-D-葡萄糖苷(1)、环-(L-脯氨酸-L-脯氨酸)(2)、2,3-二氢-4(1H)-喹诺酮(3)、3,4,5-三甲氧基苯甲酰胺(4)、水苏碱(5)、蔗糖(6)。化合物1可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NO。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益丁香酰益母草二萜苷,其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有抑制活性。化合物2~4、6为首次从益母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二萜 半日花烷型二萜 益丁香酰益母草二萜 3 4 5-三甲氧基甲酰
原文传递
三白草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葛雯 陈建伟 +5 位作者 李祥 李金枝 蔡红蝶 陶倩 罗益远 陈宏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17-3423,共7页
目的研究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硅胶、ODS、MCIGel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三白草地上部分的超... 目的研究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硅胶、ODS、MCIGel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三白草地上部分的超临界CO_(2)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二甲基-1,4-二(3,4,5-三甲氧基苯基)-1,4-丁二酮(1)、asperphenamate(2)、rel-(7S,8S,7’R,8’R)-3,3’,4,4’,5,5’-六甲氧基-7-O-7’,8.8’-木脂素(3)、常春藤皂苷元(4)、schisandlignans C(5)、樟叶素(6)、4-羟基-5-甲基己烷-5-内酯(7)、异黑麦草内酯(8)、perseal B(9)、myrisfragransin(10)、heteroplexisolide E(11)、curcasinlignan C(1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3)、黑麦草内酯(14)和三白草二萜E(15)。结论化合物15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除化合物3、6、13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白草 三白草二萜E (2S 3R)-2 3-二甲基-1 4-二(3 4 5-三甲氧基苯基)-1 4-丁二酮 常春藤皂 异黑麦草内酯
原文传递
牛皮消中1个新C21甾体化合物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召广 吴军 +3 位作者 谌顺清 朱璐 江茹 蔡由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5921-5923,5933,共4页
目的研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对牛皮消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SRB法对所得化合物的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结果从牛皮消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 目的研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对牛皮消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SRB法对所得化合物的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结果从牛皮消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甲酰氧基-萝藦苷元(1)和萝藦苷元(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2个甾体化合物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1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皮消 C21甾体 细胞毒活性 3-甲酰氧基-萝藦苷元 萝藦
原文传递
HPLC测定葛根饮片中5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0
18
作者 章军 薛翠娟 +2 位作者 荆文光 王跃生 刘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8-111,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测定葛根饮片中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元-8-C-芹菜糖-(1→6)葡萄糖苷和大豆苷5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02%磷酸(25∶75)为流动相,检... 目的:建立HPLC测定葛根饮片中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元-8-C-芹菜糖-(1→6)葡萄糖苷和大豆苷5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02%磷酸(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 nm。结果:方法学考察合格,并测定了12批葛根饮片中5个成分的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可作为葛根饮片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3-羟基葛根素 葛根素 3-氧基葛根素 大豆-8-C-芹菜糖-(1→6)葡萄糖 大豆
原文传递
粉萆薢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丹 李淑青 +9 位作者 袁永兵 邵岩岩 杨光辉 毛鑫 吴玲芳 张晓雪 梁文仪 陈文静 石任兵 张兰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研究粉萆薢(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干燥根茎)中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粉萆薢脂溶性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包括3个二芳基庚烷类和一些其他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粉萆薢(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干燥根茎)中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粉萆薢脂溶性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包括3个二芳基庚烷类和一些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4-羟基苯基)-4,6-庚烷-3-酮(1)、1,7-双-(4-羟基苯基)-1,4,6-庚三烯-3-酮(2)、1,7-双-(4-羟基苯基)-4,6-庚二烯-3-酮(3)、大黄素(4)、7-羟基-2,6-二甲氧基-1,4-菲醌(5)、薯蓣皂苷元(6)、鲁可斯皂苷元(7)、山柰酚(8)、(3S)-6,8-二羟基-3-苯基-3,4-二氢异香豆素(9)、5-羟甲基糠醛(10)、β-谷甾醇(11)、豆甾醇(12)、二十六烷酸(13)。结论化合物4、5、7、8、12、13为首次从粉萆薢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薯蓣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萆薢 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 7-(4-羟基-3-氧基苯基)-1-(4-羟基苯基)-4 6-庚烷-3- 薯蓣皂 5-羟甲基糠醛
原文传递
葛根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付爱珍 吴学芹 +4 位作者 董娟 马建 栾晓莹 陈颖 张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484-486,共3页
目的研究葛根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聚酰胺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葛酚苷元A(1)、葛酚苷元B(2)... 目的研究葛根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聚酰胺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葛酚苷元A(1)、葛酚苷元B(2)、染料木素(3)、3′-甲氧基葛根素(4)、3′-羟基葛根素(5)、葛根素芹糖苷(6)、葛根素木糖苷(7)、大豆苷元(8)、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9)、大豆苷(10)、葛根素(11)、胡萝卜苷(12)。结论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葛酚A 葛酚B 3-氧基葛根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