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工程技术调控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的微生物合成 被引量:5
1
作者 欧阳少平 丘远征 +2 位作者 卢晓云 吴琼 陈国强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0-65,共6页
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是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其性能与3-羟基己酸(3HHx)在共聚物中的摩尔百分含量密切相关。本研究在两株嗜水性气单孢菌Aeromonas WQ和Aeromonas hy-drophila 4AK4中分别引入了编码酯酰辅酶A脱氢酶... 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是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其性能与3-羟基己酸(3HHx)在共聚物中的摩尔百分含量密切相关。本研究在两株嗜水性气单孢菌Aeromonas WQ和Aeromonas hy-drophila 4AK4中分别引入了编码酯酰辅酶A脱氢酶的yafH基因和编码合成3-羟基丁酸-CoA的phbA和phbB基因,将A.hydrophila WQ合成的PHBHHx中的3HHx的摩尔含量由3%-5%提高到20%以上;而A.hydrophila 4AK4合成的PHBHHx中的3HHx摩尔含量则由15%左右降低到3%~12%。成功地实现了对PHBHHx单体组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工程技术 调控 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 PHBHHX 微生物合成 嗜水性气单孢菌
下载PDF
重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4AK4中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的发酵生产 被引量:2
2
作者 欧阳少平 丘远征 +1 位作者 吴琼 陈国强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9-714,共6页
3 羟基丁酸和 3 羟基己酸共聚酯 (PHBHHx)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 ,其机械和加工性能与3 羟基己酸 (3HHx)在共聚物中的含量密切相关。在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hydrophila 4AK4中引入了编码 β 酮基硫解酶 (β ketothiolase)... 3 羟基丁酸和 3 羟基己酸共聚酯 (PHBHHx)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 ,其机械和加工性能与3 羟基己酸 (3HHx)在共聚物中的含量密切相关。在嗜水气单孢菌Aeromonashydrophila 4AK4中引入了编码 β 酮基硫解酶 (β ketothiolase)的phbA基因和编码乙酰乙酰辅酶A还原酶 (Acetoacetyl CoAreductase)的phbB基因 ,使重组菌增加了一条利用乙酰辅酶A合成 3 羟基丁酸 CoA的代谢途径 ,这使得利用非相关性碳源调控PHBHHx的单体组成比例成为可能。利用葡萄糖酸钠和月桂酸作为碳源 ,对重组Aeromonashydrophila 4AK4进行了摇瓶培养及 5L发酵罐培养的研究。在摇瓶实验中 ,通过改变碳源中两种组分的比例 ,可以使A .hydrophila 4AK4合成的PHBHHx中的3HHx摩尔含量由原来的 15 %左右降低到 3%~ 12 % ,成功地实现了对PHBHHx单体组成的调控 ;当以月桂酸为唯一碳源时 ,在 5L发酵罐中 ,经过 5 6h的培养 ,获得了 5 1.5g L的细胞干重 (CDW) ,其中 6 2 %为PHBHHx,3HHx在PHBHHx中的摩尔含量为 9.7% ;当以 1:1的葡萄糖酸钠和月桂酸为碳源时 ,4 8h的 5L发酵罐培养获得了 32 .8g L的CDW和 5 2 %的PHBHHx含量 ,其中 3HHx在PHBHHx中的摩尔含量为 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 3-羟基己酸共聚酯 嗜水气单孢菌 3-羟基己酸
下载PDF
三维打印制备掺铁介孔硅酸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复合支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旭 吴良浩 +3 位作者 李得见 敖荣广 陈帆成 禹宝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140-2146,共7页
背景:由于三维打印技术便捷、快速、操控性强的突出优点及可构建复杂形状的能力,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领域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目的: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备掺铁介孔硅酸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复合支架,并进行表征及细胞相容性... 背景:由于三维打印技术便捷、快速、操控性强的突出优点及可构建复杂形状的能力,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领域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目的: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备掺铁介孔硅酸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复合支架,并进行表征及细胞相容性实验。方法: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备含铁摩尔百分比分别为0%,5%,10%,15%的掺铁介孔硅酸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复合支架,分别记为0Fe-MCS/PHBHHx、5Fe-MCS/PHBHHx、10Fe-MCS/PHBHHx及15Fe-MCS/PHBHHx;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浸泡于模拟体液前后的微观结构。将成骨细胞株MC3T3-E1分别接种于4组支架上,培养1,3,7 d,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培养7,14 d,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与浸泡前相比,在模拟体液中浸泡3 d后,各组支架上出现了由矿化而形成的球形颗粒;(2)培养第1天,4组间细胞增殖无差异;培养第3天,15Fe-MCS/PHBHHx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培养第7天,10Fe-MCS/PHBHHx组、15Fe-MCS/PHBHHx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0Fe-MCS/PHBHHx组(P<0.05),且15Fe-MCS/PHBHHx组高于10Fe-MCS/PHBHHx组(P<0.05);(3)培养第7天,4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无差异;培养第14天,5Fe-MCS/PHBHHx组、10Fe-MCS/PHBHHx组、15Fe-MCS/PHBHHx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0Fe-MCS/PHBHHx组(P<0.05),15Fe-MCS/PHBHHx组支架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结果表明,掺铁介孔硅酸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复合支架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材料 细胞增殖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三维打印 生物相容性 硅酸钙 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 MC3T3-E1细胞 支架 CCK-8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松 刘迎龙 +4 位作者 唐跃 王强 万峰 曲向华 陈国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8期7066-7070,共5页
背景:可降解聚合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x)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可降解性。目的:在体研究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脱细胞羊肺动脉为支架,以PHBHHx涂层,构建... 背景:可降解聚合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x)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可降解性。目的:在体研究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脱细胞羊肺动脉为支架,以PHBHHx涂层,构建复合补片,植入新西兰兔腹主动脉内,以脱细胞未涂层羊肺动脉片作为对照。分别于植入后第1,4,12周取出移植补片进行组织学、免疫荧光染色、扫描电镜和钙含量测定。结果与结论:复合补片管腔面光滑无血栓,内膜增生适度,再细胞化完全;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新生内膜组织中类内皮细胞呈CD31阳性反应,单层连续排列,间质细胞呈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反应;复合补片的钙含量明显低于未涂层羊肺动脉片。说明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满意,是心血管组织工程较为理想的腔内涂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种血管 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 血管内生物相容性 心血管组织工程
下载PDF
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纳米颗粒作为雷帕霉素缓释载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明川 张雅利 +5 位作者 卢晓云 朱新亮 陈旭 李崇 马惺锋 唐秉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研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作为疏水性药物雷帕霉素缓释载体的效果及其体外条件下对疏水性药物的缓释情况。方法超声乳化分散法制备PHBHHx载药纳米微球,颗粒尺度分析仪对颗粒粒径进行表征,透析... 目的研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作为疏水性药物雷帕霉素缓释载体的效果及其体外条件下对疏水性药物的缓释情况。方法超声乳化分散法制备PHBHHx载药纳米微球,颗粒尺度分析仪对颗粒粒径进行表征,透析袋法进行雷帕霉素体外缓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雷帕霉素释放量。用包裹雷帕霉素的PHBHHx纳米颗粒处理体外培养的PC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mTOR底物p70S6K磷酸化情况。结果包裹雷帕霉素的PHBHHx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211.4nm,对雷帕霉素的包封率为92.5%,包裹雷帕霉素的PHBHHx纳米颗粒可以实现雷帕霉素的体外缓释,且能够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的体外增殖和胞内p70S6K的磷酸化。结论 PHBHHx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疏水性药物包封和递送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 雷帕霉素 纳米颗粒 药物递送载体 PC3细胞 P70S6K
下载PDF
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在心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松 刘迎龙 +4 位作者 崔彬 唐跃 王强 曲向华 陈国强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0-616,共7页
为了研究可降解聚合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采用脱细胞羊肺动脉为支架,以PHBHHx涂层,构建复合补片(Hybrid patch),植入New Zealand兔腹主动脉内(12只),... 为了研究可降解聚合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采用脱细胞羊肺动脉为支架,以PHBHHx涂层,构建复合补片(Hybrid patch),植入New Zealand兔腹主动脉内(12只),以脱细胞未涂层羊肺动脉片(Uncoated patch)做为对照(12只)。分别于术后第1、4和12周处死动物,取出移植补片进行组织学、免疫荧光染色、扫描电镜和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hybrid patch管腔面光滑无血栓,内膜增生适度,再细胞化完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新生内膜组织中类内皮细胞呈CD31阳性反应,单层连续排列,间质细胞呈现SMA阳性反应;钙含量测定,hybrid patch明显低于uncoated patch(P<0.05)。由此认为: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满意,是心血管组织工程较为理想的腔内涂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种血管 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 血管内生物相容性 心血管组织工程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表面改性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膜的体外相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磊 柏树令 +3 位作者 潘锋 佟浩 申锋 张二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5-748,F000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不同处理工艺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膜材料上的生长、增殖情况,为组织工程学筛选出一种新型的适合细胞生长、增殖的生物材料。方法: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得BMSCs,并行免疫...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不同处理工艺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膜材料上的生长、增殖情况,为组织工程学筛选出一种新型的适合细胞生长、增殖的生物材料。方法:用全骨髓培养法获得BMSCs,并行免疫荧光鉴定,同时在成骨诱导液中诱导BMSCs,钙钻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成脂诱导后行油红O染色。将不同处理工艺的材料与第3代BMSCs复合培养1、3、7d,通过扫描电镜、MTT法和中性红染色法分别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变化及分布情况。结果:BMSCs免疫荧光鉴定CD44、CD106均呈阳性。经成骨诱导后,ALP呈阳性表达,矿化结节染色呈橘红色;经成脂诱导后,14d油红0染色呈阳性。细胞在经过碱处理或添加5%、10%中药涂层的PHBHHx膜材料表面均生长状态良好,增殖活力强且分布均匀。结论:经过碱处理的,且含5%、10%中药涂层的PHBHHx膜,具有良好的BMSCs相容性,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表面改性 中药涂层
下载PDF
细胞培养法评价镁合金能化型共聚酯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8
作者 潘锋 柏树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839-3842,共4页
背景: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和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等生物材料相比,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结构多元化,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生物可降解性和热加工性能。目的:采用细胞培养法评估含不同质量浓度阿魏酸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 背景: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和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等生物材料相比,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结构多元化,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生物可降解性和热加工性能。目的:采用细胞培养法评估含不同质量浓度阿魏酸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涂层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室温下使用乙酸乙酯配制含0(对照组),50,100,130,150g/L阿魏酸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观察成膜外观。通过MTT吸光度检测、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比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其表面的生长状态。结果与结论:含50g/L阿魏酸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成膜后外观均匀半透明,未见白色结晶析出物,含100,130,150g/L阿魏酸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在成膜后均出现点状白色结晶物。MTT吸光度检测表明含50,100g/L阿魏酸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均能较好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均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含50,100g/L阿魏酸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表面黏附生长。说明含50g/L阿魏酸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最适合作为镁合金的涂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 镁合金 涂层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THERMAL PROPERTY, MISCIBILITY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3-HYDROXYBUTYRATE-co-3-YDROXYHEXANOATE) AND POLY(BUTYLENE SUCCINATE-ADIPATE) (PHBHHX/PBSA) BLENDS
9
作者 WANG Shufang GUO Tianying +3 位作者 TAO Jian ZHENG Chenggang ZHANG Banghua SONG Cunjiang 《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Blends of 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 (PHBHHx) and poly(butylene succinate-adipate) (PBSA), both biodegradable semicrystalline polyesters, were prepared with the ratio of PHBHHx/PBSA ranging from 80/... Blends of 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 (PHBHHx) and poly(butylene succinate-adipate) (PBSA), both biodegradable semicrystalline polyesters, were prepared with the ratio of PHBHHx/PBSA ranging from 80/20 to 20/80 by melt mixing metho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hermogravimetry analysis (TGA), dynamic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 (DMA),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y (POM) and wide angle X-ray diffractometer (WAXD) were used to study the miscibility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HBHHx/PBSA blend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PHBHHx is immiscible with PBSA as shown by the almost unchange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biphasic m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3-hydroxybutyrate-co-hydroxyhexanoate)/poly(butylenes succinate-adipate) blends Thermal property MISCIBILITY Crystallization.
下载PDF
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与可降解聚合材料共同构建复合组织工程瓣膜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松 刘迎龙 +3 位作者 唐跃 王强 崔彬 于存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54-359,共6页
目的对新型复合组织工程瓣膜进行体外生物力学和动物体内移植试验,为临床应用过渡提供依据。方法以脱细胞猪主动脉瓣作为支架,用可降解聚合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x)涂层,构... 目的对新型复合组织工程瓣膜进行体外生物力学和动物体内移植试验,为临床应用过渡提供依据。方法以脱细胞猪主动脉瓣作为支架,用可降解聚合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x)涂层,构建新型复合组织工程瓣膜。(1)复合组织工程瓣膜、新鲜猪主动脉瓣和脱细胞猪主动脉瓣各12枚,用单轴生物拉伸机进行体外生物力学测试;(2)小尾寒羊10只,其中5只在全身麻醉非体外循环下接受复合组织工程瓣膜,移植到羊的肺动脉瓣位;其余接受脱细胞猪主动脉瓣作为对照。术后18周处死动物,取出移植瓣膜,进行组织学、免疫荧光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和钙含量测定。结果复合组织工程瓣膜保持了自然瓣形态,抗拉强度显著提高(P<0.05);瓣膜柔软,表面光滑无血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瓣膜新生内膜中内皮细胞呈CD31阳性反应,沿瓣表面连续排列,间质细胞呈现单克隆鼠抗人平滑肌actin(SMA)阳性反应;复合组织工程瓣膜钙含量明显低于脱细胞猪主动脉瓣(P<0.05)。结论复合组织工程瓣膜具有自然瓣膜的三维形态结构,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和细胞引导性,初步具备组织工程瓣膜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猪主动脉瓣 可降解聚合材料 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 复合组织工程瓣膜 心血管组织工程
下载PDF
PhaP-RGD融合蛋白修饰的PHBHHx与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11
作者 常会敏 高天喜 +3 位作者 王正辉 卢晓云 吴宝俊 张向红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经PhaP-RGD融合蛋白修饰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的共聚酯(PHBHHx)生物材料与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接种于经PhaP-RGD融合蛋白修饰的PHBHHx膜性材料上进行体外培养,通过MTT比色法、DAP... 目的观察经PhaP-RGD融合蛋白修饰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的共聚酯(PHBHHx)生物材料与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接种于经PhaP-RGD融合蛋白修饰的PHBHHx膜性材料上进行体外培养,通过MTT比色法、DAPI染色、扫描电镜、甲苯胺蓝染色等实验方法观察在体外条件下生物修饰后的PHBHHx膜与鼻中隔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结果经PhaP-RGD融合蛋白修饰的PHBHHx膜表面接触角变小,亲水性增加;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在蛋白修饰后的生物膜材料表面能保持较高的增殖率;经蛋白修饰的PHBHHx膜表面的软骨细胞活力明显高于细胞培养板及未经蛋白修饰的PHBHHx膜上的软骨细胞;甲苯氨蓝染色发现经PhaP-RGD修饰的PHBHHx膜能促进软骨细胞分泌胞外基质糖胺多糖。结论经PhaP-RGD融合蛋白修饰的PHBHHx与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P—RGD融合蛋白 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 人鼻中隔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原位红外反射-吸收光谱研究PEG对PHBHx薄膜的热性能影响
12
作者 陈玉静 区菊花 +4 位作者 孔振兴 杨锐 戴子林 Isao Noda Young Mee Ju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9-40,共2页
聚合物薄膜在界面受限效应作用下的成核结晶与其体材料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其形貌,取向和热性能呈现独特性质。最近我们课题组研究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PEG)对6.9 mol%3-羟基己酸与3-羟基丁酸共聚酯(PHBHx6.9)薄膜的影响,发现与10 wt%... 聚合物薄膜在界面受限效应作用下的成核结晶与其体材料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其形貌,取向和热性能呈现独特性质。最近我们课题组研究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PEG)对6.9 mol%3-羟基己酸与3-羟基丁酸共聚酯(PHBHx6.9)薄膜的影响,发现与10 wt%的PEG共混后,PHBHx薄膜在Si基底上规整的侧立型结构被破坏。当PEG加入量达到30 wt%时,PHBHx的分子链折叠位于水平和垂直方向之间,这种独特的折叠方式在100℃以下稳定存在。鉴于3-羟基己酸(HHx)单体的摩尔量对PHBHx性质有显著影响,将在前面研究基础拓展PEG对不同HHx含量的PHBHx薄膜性能的影响。利用原位红外-反射吸收光谱(IRRAS)研究PEG对增加3-羟基己酸(HHx)摩尔量至13 mol%后PHBHx的热性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反射-吸收光谱(IRRAS) 界面受限 3-羟基己酸与3-羟基丁酸聚酯(PHBHx) 聚乙二醇(PEG) 热性能
下载PDF
PHBHHx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异位成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敏先 何志旭 +5 位作者 王梅 叶川 王永 曾筱 张俊标 刘琴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740-2743,2747,共5页
目的探讨以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为支架材料,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为种子细胞的复合物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的能力。方法将hUCMSCs接种在PHBHHx上体外成骨诱导培养2周,诱导组为实验组,不滴加hUCMSCs组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以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为支架材料,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为种子细胞的复合物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的能力。方法将hUCMSCs接种在PHBHHx上体外成骨诱导培养2周,诱导组为实验组,不滴加hUCMSCs组为对照组,植入裸鼠皮下,并分别于1、3、5个月取材行HE、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 PHBHHx表现出良好的细胞吸附性。实验组细胞大、小形态基本保持原状,成骨特异性指标检测均为阳性;对照组细胞则不能保持原状,体积逐渐缩小至完全降解,成骨特异性指标均为阴性。结论 PHBHHx复合hUCMSCs经体外成骨诱导后具有在裸鼠体内异位构建组织工程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
下载PDF
穿膜肽修饰的PHBHHx负载紫杉醇递药系统构建
14
作者 刘焕迪 杜洁 +2 位作者 张红蕾 张路路 李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5,20,共5页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基因重组和蛋白纯化技术,制备了穿膜肽修饰的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负载紫杉醇(PTX)递药系统。通过调控乳化剂的种类、用量、包封材料与药物比例优化了纳米微球的尺寸、药物包封率及载药量,并对递药...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基因重组和蛋白纯化技术,制备了穿膜肽修饰的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负载紫杉醇(PTX)递药系统。通过调控乳化剂的种类、用量、包封材料与药物比例优化了纳米微球的尺寸、药物包封率及载药量,并对递药系统的尺寸、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包油型乳化剂选用0.5 mL的吐温-20、水相乳化剂选用60 mL(1%)聚乙烯醇,微球尺寸达到150 nm左右时,均匀性良好;PTX与PHBHHx比例为1∶50时,药物包封率及载药量达到最优,分别为81.02%和50.9 mg/g;递药系统分散度好,表面略显粗糙,基本呈球形,粒径约为150 nm。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PTX载药系统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易实现功能化蛋白修饰,为PTX纳米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 穿膜肽 纳米微球
下载PDF
聚乙烯醇/PHBHHx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15
作者 周娇 卫燕霞 马晓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62-66,共5页
目的以聚乙烯醇(PVA)、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为基材,制得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可降解绿色环保材料。方法采用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聚乙烯醇/PHBHHx共混膜。通过力学性能检测、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透氧性能测试、热重分析和... 目的以聚乙烯醇(PVA)、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为基材,制得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可降解绿色环保材料。方法采用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聚乙烯醇/PHBHHx共混膜。通过力学性能检测、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透氧性能测试、热重分析和生物降解性检测对薄膜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当PVA与PHHBHHx质量比为2∶1时,制得的共混膜断面结构致密且无孔洞,组分之间相容性较好。结论与纯PHBHHx薄膜相比,PVA/PHBHHx共混膜力学性能、阻氧性能得到了提高,且共混膜的加工窗口变宽,在可降解包装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聚酯 混膜
下载PDF
PhaP介导EGFR靶向多肽修饰的肿瘤靶向PHBHHx纳米药物递送载体的构建
16
作者 樊帆 马建岗 +2 位作者 卢晓云 牛腾 吴志民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8-1036,共9页
聚羟基脂肪酸(PHA)颗粒表面结合蛋白Pha P具有与疏水性高分子材料表面紧密结合的能力,本研究将EGFR靶向多肽(ETP)与PhaP进行融合表达,构建了ETP-PhaP融合蛋白表达的重组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PI-ETP-P)。经对工程菌株的诱... 聚羟基脂肪酸(PHA)颗粒表面结合蛋白Pha P具有与疏水性高分子材料表面紧密结合的能力,本研究将EGFR靶向多肽(ETP)与PhaP进行融合表达,构建了ETP-PhaP融合蛋白表达的重组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PI-ETP-P)。经对工程菌株的诱导表达及ETP-PhaP融合蛋白的纯化后,通过PhaP蛋白介导能够有效地将ETP-PhaP融合蛋白修饰于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纳米微球表面,构建成为具有EGFR靶向作用的药物递送载体。分别检测宫颈癌细胞系SiHa(EGFR高表达)和CaSKi(EGFR低表达)对ETP-PhaP修饰的PHBHHx纳米药物载体和未经修饰的纳米药物载体的吞噬情况。结果显示,纯化的ETP-PhaP融合蛋白能够很好地吸附于PHBHHx颗粒的表面,经ETP-PhaP融合蛋白修饰的PHBHHx纳米药物载体对EGFR高表达的宫颈癌Si Ha细胞的靶向效果强于EGFR低表达的CaSKi细胞系。这一结果表明了PhaP介导的PHBHHx纳米微球表面EGFR靶向多肽修饰具有简便、高效的优势,为疏水性纳米药物载体表面功能多肽修饰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颗粒表面结合蛋白 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靶向 药物递送载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