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Reliability for 3-State Device Network with Link-Capacities 被引量:2
1
作者 Zhang Ying Liu Yanqiu(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Shenya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110023, P. R. China)Wang Dingwei(Department of Systems Engineeri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023, P. R.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2期69-74,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 of the 3-state device system with link-capacity, whichcan, besides its normal operative state, assume two different failure states: an open-mode and ashorted-mode failure state. The 3-sta...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 of the 3-state device system with link-capacity, whichcan, besides its normal operative state, assume two different failure states: an open-mode and ashorted-mode failure state. The 3-state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often uses flow required andprobability of the device to comput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system with link-capacity. We use themethod of max-flow and min-cut theorem, give four theorems to reduce 3-state device network withlink-capacity reliability problems to 2-state problems. For practical, relevant network sizes (up to100 components), the algorithm is fast and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 analysis 3-state system Structure function Capacity.
下载PDF
NaYSiO_(4)∶Ce^(3+)蓝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及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蕾 杨星宇 +2 位作者 张瀚月 宋芳 冷稚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5-752,共8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YSiO_(4)∶xCe^(3+)(0.01≤x≤0.05)系列蓝色荧光粉。NaYSiO_(4)∶xCe^(3+)荧光粉在250~360 nm之间的宽带吸收能与紫外LED芯片很好地匹配。NaYSiO_(4)∶xCe^(3+)荧光粉中存在多个Ce^(3+)离子荧光中心,且在紫外光...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YSiO_(4)∶xCe^(3+)(0.01≤x≤0.05)系列蓝色荧光粉。NaYSiO_(4)∶xCe^(3+)荧光粉在250~360 nm之间的宽带吸收能与紫外LED芯片很好地匹配。NaYSiO_(4)∶xCe^(3+)荧光粉中存在多个Ce^(3+)离子荧光中心,且在紫外光激发下表现出峰值波长位于414 nm附近的宽带蓝光发射。NaYSiO_(4)∶0.02Ce^(3+)荧光粉在300~350 nm紫外光激发下量子效率在25%以上。NaYSiO_(4)∶0.02Ce^(3+)荧光粉表现出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在水中浸泡14 d后荧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几乎不变。将NaYSiO_(4)∶0.02Ce^(3+)蓝色荧光粉、商用(Sr,Ba)_2SiO_(4)∶Eu^(2+)绿色荧光粉和商用(Ca,Sr)AlSiN_(3)∶Eu^(2+)红色荧光粉涂覆于310 nm紫外LED芯片上制备得到了显色指数高达95的LED器件。当驱动电流从50 mA逐渐增大到300 mA时,制备的LED器件表现出稳定的暖白光发射,其色坐标几乎不变。上述结果说明,本研究报道的NaYSiO_(4)∶0.02Ce^(3+)蓝色荧光粉在紫外LED芯片驱动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上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SiO_(4):Ce^(3+) 高温固相 蓝色荧光粉 白光发光二极管 高显色指数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UH_(3)结构稳定性及其冲击分解
3
作者 王玉锋 郝龙 +2 位作者 吴凤超 耿华运 李俊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9,共10页
利用统计物理模型构建了UH_(3)晶体及其化学分解产物的状态方程,通过比较Gibbs自由能获得了UH_(3)的高温高压相图,并将其应用于疏松和密实UH_(3)冲击压缩性质研究中。结果表明:等温压缩下,UH_(3)晶体在压力约74.0 GPa时发生化学分解,提... 利用统计物理模型构建了UH_(3)晶体及其化学分解产物的状态方程,通过比较Gibbs自由能获得了UH_(3)的高温高压相图,并将其应用于疏松和密实UH_(3)冲击压缩性质研究中。结果表明:等温压缩下,UH_(3)晶体在压力约74.0 GPa时发生化学分解,提高温度有助于化学分解的发生,但压力对UH_(3)化学分解相边界的影响是非单调的;冲击加载下,密实UH_(3)在35~50 GPa压力范围内发生化学分解,并且由于冲击分解伴随着明显的体积塌缩,分解产物的雨贡纽曲线位于等温压缩线下方,曲线位置关系反常;UH_(3)的冲击分解压力随着疏松度的增大而减小,当UH_(3)材料的初始疏松度为1.5时,在化学分解转变压力范围内,UH_(3)的分解产物比UH_(3)晶体更难压缩,表现出类似大疏松度材料在冲击作用下的“反常膨胀”现象。研究结果丰富了对UH_(3)材料动态压缩特性的认识,为锕系金属氢化物的高温高压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_(3) 氢化物 状态方程 高温高压 结构稳定性 化学分解
下载PDF
鱼油n-3 PUFA富集、稳态化技术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书源 郭明珠 +2 位作者 马爱进 桑亚新 孙纪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7-478,共12页
鱼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科研与应用领域具有广泛价值。本文重点围绕其n-3 PUFA富集工艺、稳态化技术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阐述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展望未来鱼油加工领域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鱼油类资... 鱼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科研与应用领域具有广泛价值。本文重点围绕其n-3 PUFA富集工艺、稳态化技术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阐述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展望未来鱼油加工领域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鱼油类资源的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富集工艺 稳态化 n-3 PUFA
下载PDF
石榴石型立方相Li_(7)La_(3)Zr_(2)O_(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储锂性能
5
作者 侯宏英 贾彦鹏 +5 位作者 王一玄 吕安 叶萌 于晓华 荣菊 刘显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140,147,共6页
石榴石型立方相Li_(7)La_(3)Zr_(2)O_(12)(LLZO)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热稳定性,在固态锂电池领域颇具应用前景。煅烧温度对制备高性能立方相LLZO至关重要。为此,首先采用不同煅烧温度(1050℃、1100℃、1150℃、1200℃、1250℃)制备了LL... 石榴石型立方相Li_(7)La_(3)Zr_(2)O_(12)(LLZO)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热稳定性,在固态锂电池领域颇具应用前景。煅烧温度对制备高性能立方相LLZO至关重要。为此,首先采用不同煅烧温度(1050℃、1100℃、1150℃、1200℃、1250℃)制备了LLZO,然后将10%磺酸甜菜碱改性的聚偏二氟乙烯(SB-PVDF)与90%LLZO复合制备固态电解质膜,并研究其电化学储锂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优煅烧温度1200℃时制备的LLZO为纯立方相结构,相对致密度高达92.4%,离子电导率为1.21×10^(-4)S/cm,活化能为0.335eV,相应的固态锂电池在1.0C充放电时的放电比容量为124.3mAh/g,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3.4%,优于其他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Li_(7)La_(3)Zr_(2)O_(12) 煅烧温度 固态锂电池 界面兼容性
下载PDF
2.94μm LiNbO_(3)声光调Q Er:YAG激光输出脉冲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滔宁 姜玲玲 +2 位作者 程庭清 王礼 江海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1,共6页
2.94μm纳秒铒激光是宽调谐中红外激光和临床医疗研究中重要的固体激光源.本文研制了新型LiNbO_(3)声光调Q Er:YAG激光器,研究了20 Hz重复频率下不同调Q延迟时间和耦合腔镜反射率对激光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测量激光器的热透镜... 2.94μm纳秒铒激光是宽调谐中红外激光和临床医疗研究中重要的固体激光源.本文研制了新型LiNbO_(3)声光调Q Er:YAG激光器,研究了20 Hz重复频率下不同调Q延迟时间和耦合腔镜反射率对激光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测量激光器的热透镜焦距设计了凹凸谐振腔补偿热透镜效应,获得了激光单脉冲能量为34.68 mJ、脉冲宽度为119.9 ns的调Q输出,相应的峰值功率为289.24 kW,与平平腔相比输出能量提高了2.09倍.据我们所知,这是目前声光调Q Er:YAG激光器中获得的最高能量,可为进一步研究宽调谐中红外激光技术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ER:YAG LiNbO_(3)声光调Q开关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小勇 姜洪喜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40,共8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3+)和Bi^(3+)的掺杂浓度分别为7%和2%时(摩尔分数),荧光粉红色发光(615 nm)最强,理论计算得到荧光粉的平均颗粒尺寸为50.27 nm,这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相符合。能量传递方式以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为主,对CaWO_(4)∶7%Eu^(3+),yBi^(3+)(y=0~6%)系列荧光粉进行了荧光寿命测量,发现它们荧光寿命基本相同,都在0.56 ms左右。对CaWO_(4)∶7%Eu^(3+),2%Bi^(3+)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谱进行比较,并且计算相应的色度坐标,当温度升高时,色度坐标整体左移,发光强度有所变弱,但整体来说热稳定性较好。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明亮红光发射表明该荧光粉可以作为潜在商用红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WO_(4) 掺Eu^(3+) 掺Bi^(3+)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敏化剂 荧光寿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0~3岁儿童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肖海燕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2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0~3岁儿童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于本院眼科进行检查的儿童17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儿童年龄均在0~3岁,对所有儿童进行专业的屈光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正视、远视、近视,并依据屈光状态... 目的分析0~3岁儿童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于本院眼科进行检查的儿童17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儿童年龄均在0~3岁,对所有儿童进行专业的屈光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正视、远视、近视,并依据屈光状态、儿童年龄与屈光参数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儿童的近视情况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而远视情况会减少,屈光参数在不同年龄段与不同屈光状态下的数值均有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0~3岁儿童正是视力发育阶段,要在这个时期增加对儿童视力的检测,并做好日常护理,控制好屈光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3岁儿童 屈光状态 屈光参数
下载PDF
Ce_(3)S_n^(+/0/-)(n=1~12)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及电子性质研究
9
作者 彭子淳 张有锁 +3 位作者 董雪艳 骆静 杨桔材 董彩霞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19-525,共7页
采用全局搜索技术结合TPSSh密度泛函方法对Ce_(3)S_n^(+/0/-)团簇的基态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_(3)S_n^(+/0/)团簇基态结构的生长模式均为:当n=5~12时,其基态结构均为以S原子为共顶点的双三棱锥构型Ce_(3)S_(4)... 采用全局搜索技术结合TPSSh密度泛函方法对Ce_(3)S_n^(+/0/-)团簇的基态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_(3)S_n^(+/0/)团簇基态结构的生长模式均为:当n=5~12时,其基态结构均为以S原子为共顶点的双三棱锥构型Ce_(3)S_(4)为基元并在其上吸附1~8个S原子构成。其基态结构的基础上模拟了阴离子团簇的光电子能谱(PES),计算了团簇的电子亲和能(EA)、电离势(IP)、平均键能(E_(b))、二阶能量差分(△^(2)E)和HOMO-LUMO(E_(gap))能隙。结果表明,Ce_(3)S_(4)^(+)团簇具有良好的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可作为新型多功能纳米材料最合适的结构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_(3)S_(n)^(+/0/-)团簇 基态结构 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AS3MT基因多态性与癫痫患儿临床特征、治疗效果的关系
10
作者 戴锦 刘巧美 周进芳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亚砷酸甲基转移酶([Arsenic(+3 oxidation state)methyltransferase,AS3MT])基因多态性与癫痫患儿临床特征、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将2019-07/2022-07月作者医院收治的164例癫痫患儿作为癫痫组,同时选取21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 目的探讨亚砷酸甲基转移酶([Arsenic(+3 oxidation state)methyltransferase,AS3MT])基因多态性与癫痫患儿临床特征、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将2019-07/2022-07月作者医院收治的164例癫痫患儿作为癫痫组,同时选取21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癫痫组规律接受6个月及以上丙戊酸钠治疗,根据治疗效果不同分为有效组(n=129)和无效组(n=35)。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鉴定AS3MT rs7085104基因分型;采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度检验进行样本代表性评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癫痫患儿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健康组与癫痫组AS3MT rs7085104 AA、GA、GG三种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癫痫组AS3MT rs7085104 AA、GA、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10%、48.17%、20.73%,健康组AA、GA、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71%、38.10%、4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每月发作频率>3次、有出生窒息史、有热性惊厥史患儿AS3MT rs7085104 AA、G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高于癫痫每月发作频率≤3次、无出生窒息史、无热性惊厥史患儿,而GG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低于癫痫每月发作频率≤3次、无出生窒息史、无热性惊厥史患儿(P<0.05)。有效组AS3MT rs7085104 AA、GA、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81%、52.71%、22.48%,无效组AA、GA、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4.29%、31.43%、1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癫痫每月发作频率>3次[OR=2.77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751~4.440]、有热性惊厥史(OR=2.375,95%CI:1.555~3.627)、AS3MT rs7085104 GA基因型(GA vs.AA,OR=0.397,95%CI:0.257~0.612)、AS3MT rs7085104 GG基因型(GG vs.AA,OR=0.322,95%CI:0.200~0.518)是癫痫患儿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S3MT rs7085104基因多态性与癫痫患儿每月发作频率、出生窒息史、热性惊厥史有关,同时影响丙戊酸钠的治疗效果,且携带AA基因型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甲基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癫痫 丙戊酸钠 疗效
下载PDF
反常热猝灭Sr_(2)Ga_(2)SiO_(7)∶Sm^(3)+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11
作者 李婧 许英朝 +2 位作者 洪俊煌 刘月 张贤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6-1466,共11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Sr_(2-x)Ga_(2)SiO_(7)∶xSm^(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PL)光谱、高温荧光光谱、荧光量子效率和荧光衰减寿命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合成荧光粉的物相及晶体结构、发光...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Sr_(2-x)Ga_(2)SiO_(7)∶xSm^(3)+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PL)光谱、高温荧光光谱、荧光量子效率和荧光衰减寿命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合成荧光粉的物相及晶体结构、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一系列结果表明,在404 nm紫外光激发下,Sr_(2-x)Ga_(2)SiO_(7)∶xSm^(3)+荧光粉在598 nm处发出明亮的红色光。Sr_(2-x)Ga_(2)SiO_(7)∶xSm^(3)+荧光粉发光强度随Sm^(3)+离子浓度变化,在x=0.03时发生浓度猝灭,是由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导致的。随着温度逐渐上升,系列荧光粉表现出反常的热猝灭现象,在393 K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强度为室温下的102.5%;在473 K时,发光强度仍可以保持室温下的101.3%。此外,最佳样品的荧光量子效率可达72.5%。研究表明,Sr_(2-x)Ga_(2)SiO_(7)∶xSm^(3)+红色荧光粉是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高量子效率可用于WLED的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常热猝灭 高温固相法 硅酸盐 Sm^(3)+掺杂
下载PDF
Lu_(2)O_(3)基激光透明陶瓷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赵文海 陶世旭 +4 位作者 童思意 唐健 左传东 曹永革 麻朝阳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43-2058,共16页
倍半氧化物Lu_(2)O_(3)因具有优异的热力学性能、低声子能量和强晶体场等特点,成为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1~3μm)范围内的宽带发射高功率激光基体材料的优秀候选者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Lu_(2)O_(3)的熔点高达2450℃,单晶生长... 倍半氧化物Lu_(2)O_(3)因具有优异的热力学性能、低声子能量和强晶体场等特点,成为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1~3μm)范围内的宽带发射高功率激光基体材料的优秀候选者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Lu_(2)O_(3)的熔点高达2450℃,单晶生长极为困难,限制了其应用发展。但Lu_(2)O_(3)属于立方晶系,具有光学各向同性,因此制备Lu_(2)O_(3)基透明陶瓷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案。透明陶瓷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晶体熔点的60%~80%)烧结制备大尺寸样品,同时烧结周期相较于晶体生长周期大幅缩减,更有利于大量生产,因此制备Lu_(2)O_(3)基透明陶瓷作为新型激光介质材料更有潜力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本文总结了基于稀土离子(Nd^(3+)、Er^(3+)、Yb^(3+)、Tm^(3+)、Ho^(3+))掺杂的Lu_(2)O_(3)基激光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参数的最新研究进展。未来,Lu_(2)O_(3)基激光陶瓷的开发将聚焦在大尺寸、高功率输出、低散射特性、高热稳定性、复合结构设计等方面以推动高性能固体激光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陶瓷 Lu_(2)O_(3) 激光陶瓷 倍半氧化物 固体激光器 激光增益介质
下载PDF
SrLaLiTeO_(6):Dy^(3+),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13
作者 龚劲松 朱齐 +4 位作者 郑小州 夏鹏举 刘凯 徐慢 戴武斌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商业合成方案缺少红光成分,导致合成的白光色温较高、显色性差,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单相暖白光荧光粉成为白光LED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以Dy^(3+)和Eu^(3+)为掺杂剂,SrLaLiTeO_(6)(SLLT)为基质,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商业合成方案缺少红光成分,导致合成的白光色温较高、显色性差,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单相暖白光荧光粉成为白光LED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以Dy^(3+)和Eu^(3+)为掺杂剂,SrLaLiTeO_(6)(SLLT)为基质,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rLaLiTeO6:Dy^(3+),Eu^(3+)无机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色度坐标分析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Dy^(3+)和Eu^(3+)成功进入SLLT晶体,无杂质产生;SLLT:0.07Dy^(3+),yEu^(3+)荧光粉在351 nm激发下能够同时发射蓝、黄、红光,证明了Dy^(3+)和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弥补了单掺Dy^(3+)荧光粉缺乏红色发射的缺陷;Eu^(3+)离子最佳掺杂浓度为0.05,此时的色度坐标为(0.391 9,0.380 9),色温为3 733 K,接近暖白光区域。因此,SrLaLiTeO_(6):Dy^(3+),Eu^(3+)荧光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暖白光LED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发光性能 SrLaLiTeO_(6):Dy^(3+) Eu^(3+) 暖白光 固相反应
下载PDF
常压合成LiNbO_(3)-MnTiO_(3)固溶相单晶及其磁性能
14
作者 宋海利 赵爽 李满荣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0,共6页
利用常压固相法合成掺杂10%和20%MnTiO_(3)的LiNbO_(3)-MnTiO_(3)固溶相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分析样品的结构特征,探究固溶相单晶的磁电性能和光学带隙变化。研究发现:MnTiO_(3)相均匀掺杂在母相LiNbO_(3)中并维持LiN... 利用常压固相法合成掺杂10%和20%MnTiO_(3)的LiNbO_(3)-MnTiO_(3)固溶相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分析样品的结构特征,探究固溶相单晶的磁电性能和光学带隙变化。研究发现:MnTiO_(3)相均匀掺杂在母相LiNbO_(3)中并维持LiNbO_(3)-R3c结构。由于MnTiO_(3)的掺杂,低温状态下样品表现弱磁性,且磁性来源于高自旋态的Mn^(2+)。同时,基于母相LiNbO_(3)的铁电效应,固溶相表现出明显的极性。此外,随着MnTiO_(3)掺杂量的增大,固溶相样品的光学带隙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固相法 MnTiO_(3) LiNbO_(3) 磁性
下载PDF
Gd^(3+)/Ce^(3+)对Tb^(3+)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发光敏化作用的影响
15
作者 刘瑞旺 王宏杰 +3 位作者 符博 贾亚男 周建欣 魏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5-1340,共6页
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Gd/Tb、Gd/Ce、Gd/Ce/Tb掺杂的SiO_(2)-B_(2)O_(3)-BaF_(2)组分氟氧化物玻璃,通过测试X射线衍射光谱确定了其物相,通过测试其不同波段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Gd_(2)O_(3)掺量下Tb^(3+)的发光性能,并确定了G... 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Gd/Tb、Gd/Ce、Gd/Ce/Tb掺杂的SiO_(2)-B_(2)O_(3)-BaF_(2)组分氟氧化物玻璃,通过测试X射线衍射光谱确定了其物相,通过测试其不同波段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Gd_(2)O_(3)掺量下Tb^(3+)的发光性能,并确定了Gd_(2)O_(3)更精确的最佳掺量范围。此外,文中通过改变气氛制备了Gd/Ce/Tb共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对比研究了Gd^(3+)和Ce^(3+)对Tb^(3+)的敏化作用。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氟氧化物玻璃都呈稳定的玻璃态;Gd^(3+)和Ce^(3+)对Tb^(3+)的发光都具有敏化作用,且Gd_(2)O_(3)掺量为7%(摩尔分数,下同)时敏化效果相较于其他掺量最为显著,超出7%则造成猝灭;Ce_(2)O_(3)掺入玻璃后以Ce^(3+)和Ce^(4+)两种价态共存,在还原气氛下掺入相较于空气气氛下掺入更容易保持Ce^(3+)状态,而且Ce^(3+)对Tb^(3+)的发光具有敏化作用,Ce^(4+)会抑制Tb^(3+)的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发光特性 Gd/Ce/Tb共掺 Ce^(3+)/Ce^(4+)价态 氟氧化物玻璃 能量传递
下载PDF
Li_(7)La_(3)Zr_(2)O_(12)基氧化铝薄膜的制备及对固态电解质应用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杨彦飞 陈志萍 +2 位作者 张立新 杨晓峰 刘烨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0-1047,共8页
Li_(7)La_(3)Zr_(2)O_(12)(LLZO)具有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与锂负极相容性好的特点,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成为了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的潜在替代品。然而,LLZO极易与空气中的CO_(2)、H_(2)O反应生成副产物Li_(2)CO_(3),致使LLZO离子... Li_(7)La_(3)Zr_(2)O_(12)(LLZO)具有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与锂负极相容性好的特点,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成为了传统有机液态电解质的潜在替代品。然而,LLZO极易与空气中的CO_(2)、H_(2)O反应生成副产物Li_(2)CO_(3),致使LLZO离子电导率降低,甚至丧失。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先旋涂后烧结的方法在LLZO表面构筑氧化铝薄膜,借助致密氧化铝薄膜阻隔LLZO与空气的直接接触的特性,改善和提高LLZO的空气-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在LLZO表面构筑厚度约为13.34μm的无定形氧化铝薄膜层。该薄膜层有效提高了LLZO对气体的阻隔性,增大了LLZO表面疏水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Li_(2)CO_(3)的生成。同时,由于渗入LLZO中氧化铝对空隙的填充作用,强化了离子传输特性,使负载薄膜后LLZO的离子传导的活化能从0.40 eV降低至0.28eV,离子电导率从4.48×10^(5)S·cm^(-1)提高到5.06×10^(-5)S·cm^(-1),提高了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7)La_(3)Zr_(2)O_(12) 固态电解质 氧化铝薄膜 透气性 离子电导率 活化能
下载PDF
团簇NiPS_(3)异构转化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17
作者 宋静丽 方志刚 +2 位作者 刘立娥 魏代霞 原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0,共8页
为了探究团簇NiPS_(3)的稳定性和异构转化机理,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def2-tzvp的量化水平下,对团簇NiPS_(3)的初始构型进行优化分析和异构化计算,得到了10种优化构型和7种异构转化类型.从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对异构转化... 为了探究团簇NiPS_(3)的稳定性和异构转化机理,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def2-tzvp的量化水平下,对团簇NiPS_(3)的初始构型进行优化分析和异构化计算,得到了10种优化构型和7种异构转化类型.从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对异构转化反应进行讨论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团簇NiPS_(3)的异构转化反应依赖于非金属-金属和非金属-非金属之间的成键与断键;反应物与产物稳定性差别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彻底;除反应2((2))→1((4))外,其他的异构化反应在低温下更加易于自发进行;异构化反应趋向于正向进行,即能量高的构型向能量低的构型转换更容易;构型1((2))、构型2((2))和构型1((4))是团簇NiPS_(3)异构转化的最终产物,进行相关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时,可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NiPS_(3) 密度泛函理论 异构转化 过渡态理论 范特霍夫方程
下载PDF
Bi^(3+)掺杂无铅双钙钛矿Cs_(2)Ag_(0.6)Na0_(.4)InCl_(6)的发光性质
18
作者 王佳旭 李忠辉 +2 位作者 赵炎 蒋小康 周恒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3-260,共8页
现需开发一种低耗能、绿色环保制备双钙钛矿荧光粉的工艺,并将其他金属离子掺入该基质,获得一种高量子效率的新型发光材料.本文采用微波固相法制备了Bi^(3+)掺杂无铅双钙钛矿Cs_(2)Ag_(0.6)Na0_(.4)InCl_(6)荧光粉,该方法无需配体辅助,... 现需开发一种低耗能、绿色环保制备双钙钛矿荧光粉的工艺,并将其他金属离子掺入该基质,获得一种高量子效率的新型发光材料.本文采用微波固相法制备了Bi^(3+)掺杂无铅双钙钛矿Cs_(2)Ag_(0.6)Na0_(.4)InCl_(6)荧光粉,该方法无需配体辅助,绿色环保.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以及量子效率对其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Cs_(2)Ag_(0.6)Na0_(.4)InCl_(6)为立方晶体,属于Fm3 m空间群,晶粒形貌为不规则颗粒;2)当Bi^(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0013 mmol时,Cs_(2)Ag_(0.6)Na0_(.4)InCl_(6)材料发射中心波长为562 nm,平均荧光寿命达到2.60μs,量子效率达到45.28%;3)当Bi^(3+)离子浓度超过0.0013 mmol时,会产生明显的浓度猝灭效应,主要是因为Bi^(3+)离子之间电四极-电四极(q-q)相互作用;4)Cs_(2)Ag_(0.6)Na0_(.4)InCl_(6)掺杂Bi^(3+)荧光粉的色度坐标(CIE)位于黄光区域,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暖白光LED用黄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双钙钛矿 微波固相法 Bi^(3+)掺杂 黄色荧光粉
下载PDF
碱金属离子共掺Sr_(3)Ga_(2)Ge_(4)O_(14)∶Dy^(3+)发光性能研究
19
作者 白鑫 杨伟斌 +4 位作者 熊飞兵 李明明 胡正开 郭益升 傅兴宇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Sr_(3-x)Ga_(2)Ge_(4)O_(14)∶xDy^(3+)(x=0~0.40)(摩尔分数)及Sr_(2.68)Ga_(2)Ge_(4)O_(14)∶0.16Dy^(3+),0.16M^(+)(M=Li、Na、K)荧光粉。EDS能谱分析证实该荧光粉中存在Sr、Ga、Ge、O、Dy元素。系...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Sr_(3-x)Ga_(2)Ge_(4)O_(14)∶xDy^(3+)(x=0~0.40)(摩尔分数)及Sr_(2.68)Ga_(2)Ge_(4)O_(14)∶0.16Dy^(3+),0.16M^(+)(M=Li、Na、K)荧光粉。EDS能谱分析证实该荧光粉中存在Sr、Ga、Ge、O、Dy元素。系列Sr_(3-x)Ga_(2)Ge_(4)O_(14)∶xDy^(3+)在350 nm光激发下产生了以568 nm为主波长,对应于^(4)F_(9/2)→^(6)H_(13/2)跃迁的强黄光发射。荧光粉的发射光谱显示,其发射强度随Dy^(3+)浓度的增加而变化,且当x=0.16时达到最强。共掺杂碱金属M(M=Li、Na、K)作为电荷补偿离子,其中Li^(+)对增加Dy^(3+)的发射强度效果最明显,使得荧光粉的发射强度提高到没有电荷补偿离子时的2倍。此外,随着Dy3+掺杂浓度的提高,荧光粉的荧光寿命不断减少。最后探讨了荧光粉Sr_(2.68)Ga_(2)Ge_(4)O_(14)∶0.16Dy^(3+),0.16Li^(+)的CIE色度坐标和热稳定性,其CIE色度坐标为(0.3719,0.4046),位于黄色区域,在453 K的发光强度约为其室温发光强度的95.5%。因此,Dy^(3+),Li^(+)共掺杂Sr_(3-x)Ga_(2)Ge_(4)O_(14)荧光粉是潜在的显示器件和白光LED器件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3-x)Ga_(2)Ge_(4)O_(14)∶xDy^(3+) 高温固相法 电荷补偿剂 光致发光 热稳定性 荧光寿命
下载PDF
低成本Nb掺杂Li_(7)La_(3)Zr_(2)O_(12)固态电解质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20
作者 冯玉川 张鑫 +2 位作者 王明辉 何泓材 林元华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4-771,共8页
固态电池因其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受到关注。其核心组件为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石榴石结构的Li_(7)La_(3)Zr_(2)O_(12)(LLZO)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具备宽电化学窗口、良好的离子传导性、稳定的化学性能及简单... 固态电池因其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受到关注。其核心组件为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石榴石结构的Li_(7)La_(3)Zr_(2)O_(12)(LLZO)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具备宽电化学窗口、良好的离子传导性、稳定的化学性能及简单的制备工艺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研究。本研究采用Nb元素对LLZO进行掺杂,成功制备得到Li_(6.75)La_(3)Zr_(1.75)Nb_(0.25)O_(12)(LLZNO)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其离子电导率达到了7.79×10^(-4)S/cm,且制备成本与未掺杂的LLZO相比无明显增加。将其涂覆在聚乙烯(PP)隔膜表面形成PP-LLZNO隔膜,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与Al_(2)O_(3)涂覆隔膜或固态电解质Li_(6.75)La_(3)Zr_(1.75)Ta_(0.25)O_(12)(LLZTO)涂覆隔膜组装的电池相比,组装了PP-LLZNO涂覆隔膜的扣式电池和软包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了84.99%(50圈)和57.40%(100圈),展现出更优异的性能。因此,高离子电导率和低成本LLZNO的制备对固态电解质的大规模生产及在固态电池中的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池 Li_(7)La_(3)Zr_(2)O_(12) Nb掺杂 固态电解质涂覆隔膜 软包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