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分析用3.0T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张雯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研究3.0T核磁共振技术对于膝关节损伤的检出效果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调查140例在本院6个月间(2023.1~2023.6)就诊的疑似膝关节损伤病患,本次研究的诊断方案为两种,包括实3.0T核磁共振技术诊断(70例)用CT技术诊断(70例),就3.0T核磁共... 研究3.0T核磁共振技术对于膝关节损伤的检出效果与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调查140例在本院6个月间(2023.1~2023.6)就诊的疑似膝关节损伤病患,本次研究的诊断方案为两种,包括实3.0T核磁共振技术诊断(70例)用CT技术诊断(70例),就3.0T核磁共振技术各方面的优势进行总结研究。结果 本次疑似膝关节损伤共确诊66例(总140例),而被3.0T核磁共振技术检出65例,被CT技术检出60例。3.0T核磁共振技术的准确度、灵敏度还有特异度较CT技术更高,P<0.05,而阳性预测值还有阴性预测值差异不大,P>0.05。3.0T核磁共振技术检查后发现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韧带损伤、骨质改变与CT技术检查相比(96.00%、95.24%、100.00%、95.45%:88.00%、85.71%、89.47%、81.82%)表现更好,P<0.05。AUC方面3.0T核磁共振技术各损伤类型为0.845、0.762、0.955、0.979。结论 将3.0T核磁共振技术作为膝关节损伤诊断的首选,能够保证诊断效果,减少误诊与漏诊等概率,同时有效鉴别具体的损伤类型,效度指标值得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核磁共振技术 膝关节损伤 临床诊断 应用效果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夏菁 花纯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8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前列腺癌组,选取同期42例前列腺良性疾病者为良性疾病组。均应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检查,进行...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8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前列腺癌组,选取同期42例前列腺良性疾病者为良性疾病组。均应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检查,进行常规T1WI、T2W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与磁共振增强(DCE)扫描。比较DWI、DCE扫描参数,同时分析影像特征。结果:前列腺癌组b=50s/mm^(2)的信号强度值为(88.15±2.46)、b=800s/mm^(2)的信号强度值为(100.05±1.78),均低于良性疾病组的(137.75±5.68)、(116.5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104.45±1.62)mm^(2)/s,低于良性疾病组的(147.78±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的Ktrans、Kep、Ve均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扫描T2WI序列影像,影像下表现低信号,其中25例影像表现斑片状、结节状;11例影像表现大片低信号;4例影像表现凸透镜低信号;其余2例呈现小斑片状低或者混杂信号。DWI扫描影像均呈现为高信号,34例患者的影像特征均属于斑片状、结节状,其余6例为斑片状稍高信号影。应用DCE检查,影像均呈现早期快速强化表现。结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价值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良性病变 恶性病变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增强
下载PDF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食管癌精准放化疗的效果预测和价值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丁丁 郑香 +2 位作者 史利红 付敬华 张文艳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39-241,245,共4页
目的探究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施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72例食管癌患者(均施行精准放化疗)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CT扫描(对照组)、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观察组)扫描... 目的探究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施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72例食管癌患者(均施行精准放化疗)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CT扫描(对照组)、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观察组)扫描,以病理标本收缩比回推至实际病变长度为参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食管癌病变测量长度,并随访半年,比较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观察组中,b=6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和实际病变长度最接近,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观察组b=400、8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均和实际病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后不同b值情况下ADC值均较放化疗前更高(P<0.05)。缓解组放化疗后ADC值较未缓解组更高(P<0.05)。未复发组放化疗后ADC值较复发组更高(P<0.05)。结论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施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有助于评估其放化疗效果及预后,对医师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具有良好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放化疗 食管癌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预测 疗效
下载PDF
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斑块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曹杰 杨志宏 +2 位作者 曹家驹 吴云 钟美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1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MR-VWI)在缺血性脑卒中(CIS)颅内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CI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颅内动脉MR-VWI检查,按斑块与缺血区责任动脉关系划分为责任动脉斑块...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MR-VWI)在缺血性脑卒中(CIS)颅内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CI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颅内动脉MR-VWI检查,按斑块与缺血区责任动脉关系划分为责任动脉斑块组、非责任动脉斑块组。分析责任及非责任动脉斑块MR-VWI特征。结果:62例患者中共存在248处斑块,其中责任动脉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分别为87处(35.08%)、161处(64.92%)。责任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的管腔狭窄程度、斑块位置及强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的斑块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斑块组管腔狭窄以<50%为主,斑块位置多见大脑中动脉与基底动脉,斑块强化成明显强化。结论:3.0T MR-VWI用于CIS效果较好,可明确颅内动脉斑块强化程度,评估疾病危险因素,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斑块 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下载PDF
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逢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6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前列腺疾病患者40例(18例前列腺癌,22例前列腺增生),对观察组进行DCE-MRI扫描,对对照组进行常规DWI扫描,对患者的中央腺体... 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前列腺疾病患者40例(18例前列腺癌,22例前列腺增生),对观察组进行DCE-MRI扫描,对对照组进行常规DWI扫描,对患者的中央腺体非癌区、外周带非癌区、前列腺癌区的容积转运常数值、速率常数值、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DCE-MRI技术扫描的各项数值都较为精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E-MRI技术在老年前列腺癌中应用价值较大,为病情的诊断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数据,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老年前列腺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超声联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黎巧儿 伦翠婵 张红环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0期2327-2328,共2页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0例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于术前同时实施给予3.0T...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0例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于术前同时实施给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对比分析超声检测结果、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结果,后于病理学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诊断符合率及临床漏诊率。结果:90例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经超声检测结果显示,诊断符合率80例,占(88.89%),漏诊10例,占(11.11%);经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结果显示,诊断符合率83例,占(92.22%),漏诊7例,占(7.78%);经超声联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结果显示,诊断符合率90例,占(100.00%),漏诊0例,占(0.00%);联合诊断诊断符合率高于单独诊断,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具有显著效果,临床诊断符合率可充分满足临床对于诊断的满意需求,减少临床漏诊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3.0T磁共振成像技术 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
下载PDF
3.0T磁共振技术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世杰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技术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某院缺血性心脏病患者76例(心肌缺血区域共83个)作为研究对象,均行3.0T磁共振和1.5T磁共振扫描,对比两种磁共振技术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技术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某院缺血性心脏病患者76例(心肌缺血区域共83个)作为研究对象,均行3.0T磁共振和1.5T磁共振扫描,对比两种磁共振技术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心肌缺血区域检出率及检测左室参数值[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舒张末容积(EDV)、在收缩末容积(ESV)]。结果3.0T磁共振扫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94.74%(72/76)高于1.5T磁共振诊断符合率77.63%(59/76),心肌缺血区域检出率95.18%(79/83)高于1.5T磁共振检出率72.29%(60/83),P<0.05;在检测左室EF、SV、EDV、ESV水平方面,3.0T磁共振扫描检测值均高于1.5T磁共振扫描(P<0.05)。结论3.0T磁共振技术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能显著提高诊断符合率,提高心肌缺血区域检出率,且能更准确测定左室功能指标,为临床诊治及评定患者心功能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3.0T磁共振技术 1.5T磁共振技术 诊断符合率 左心功能
下载PDF
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华志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8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5例患者均采用3.0T高场磁共振... 目的:探讨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5例患者均采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然后观察其检查的结果。结果:在这55例患者中共检出71个梗死灶,其中有59个梗死灶为超急性期、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病灶,有12个梗死灶为陈旧性病灶。在这71个梗死灶中,有多发病灶15个,大面积病灶8个,腔隙性梗死灶29个。在这55例患者中,梗死灶位于额叶、枕叶及丘脑的患者有13例,位于颞叶的患者有7例,位于半卵圆中心的患者有9例,位于小脑及脑干的患者有8例,位于基底节区的患者有18例。结论: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能明确其脑梗死的范围及脑血管闭塞或狭窄的情况,可为对其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血管成像技术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3.0T磁共振技术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影像学分析与研究
9
作者 王雪峰 陈芳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19期71-73,共3页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诊断中3.0T磁共振技术的应用价值,以期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提高治疗有效性。方法分析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于我院进行诊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基本资料,选择82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3.0T磁共振检查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诊断中3.0T磁共振技术的应用价值,以期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提高治疗有效性。方法分析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于我院进行诊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基本资料,选择82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3.0T磁共振检查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80例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中,3.0T磁共振检测准确率为97.56%,CT检查准确率为89.02%,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0T磁共振技术在子宫肌瘤诊断中优势明显,准确率高,图像清晰,能够为临床医师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指导,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技术 子宫肌瘤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3.0T心脏磁共振技术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10
作者 陈明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7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究在扩张型心肌病中3.0T心脏磁共振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0年2月,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0例进行研究,前者定为观察组,后者定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3.0T心脏磁共振技术检查,对... 目的:探究在扩张型心肌病中3.0T心脏磁共振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0年2月,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0例进行研究,前者定为观察组,后者定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3.0T心脏磁共振技术检查,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对照组,其它左心功能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现象,以左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为主要表现。其中心脏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心脏磁共振技术,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肌延迟强化现象,左室心外膜中层及下层出现心肌片状强化现象,且多数扩心病纤维化患者,出现肌壁间弥漫性分布,好发部位为中间部间隔与基底部,并且当患者出现心肌纤维化时,还会增加心肌灌注。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中,3.0T心脏磁共振技术,既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又可了解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3.0T心脏磁共振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3.0T磁共振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1
作者 王少锋 陈妙勤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5期1008-1009,共2页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3.0T磁共振...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3.0T磁共振ASL技术诊断;对照组、实施常规MRI诊断,分析两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符合率96.00%与对照组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误诊率2.00%、漏诊率2.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进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ASL技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3.0T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4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根据胆红素指标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对40例患儿实施3.0T磁共振成像检查...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4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根据胆红素指标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对40例患儿实施3.0T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各患儿经磁共振扫描检查之后体现情况。结果轻度、中度、重度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的T_1WI双侧苍白球信号改变阳性检出分别是24例、13例、3例,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诊断当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为诊断胆红素脑病提供相应参考依据,能够早期检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成像技术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中的价值
13
作者 陆艳秋 韦杰 莫奕秀 《影像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检查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3月疑似前列腺癌患者89例,采用3.0T磁共振检查,完成常规序列扫描、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波谱成像扫描(MRS),并以病理组织检查作为金标准;绘制...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检查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3月疑似前列腺癌患者89例,采用3.0T磁共振检查,完成常规序列扫描、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波谱成像扫描(MRS),并以病理组织检查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3.0T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确诊61例,3.0磁共振常规序列确诊54例,诊断符合率为88.53%。病灶组织ADC值低于周围带、移行带(P<0.05);周围带ADC值高于移行带(P<0.05);病灶组织中(Cho+Cre)/Cit值高于周围带和移行带(P<0.05);移行带(Cho+Cre)/Cit值高于周围带;3.0T磁共振中常规扫描序列,DWI联合MRS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一常规扫描序列、DWI、MRS检查(P<0.05)。结论:3.0T磁共振多功能成像技术检查用于前列腺癌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且不同功能成像联合检查诊断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多功能成像技术 前列腺癌 诊断效果 ROC曲线
下载PDF
3.0MR技术对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的临床鉴别价值
14
作者 徐炜伟 吴玉珍 +1 位作者 吴慧敏 王一凡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7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探讨3.0磁共振(MR)技术对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的临床鉴别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肝硬化结节53例患者和小肝癌27例患者,均行3.0MR技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 目的:探讨3.0磁共振(MR)技术对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的临床鉴别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肝硬化结节53例患者和小肝癌27例患者,均行3.0MR技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的检测情况,对比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在T1W1、T2W1下信号差异。结果:3.0MR技术诊断小肝癌和肝硬化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患者T1W1稍高信号、等信号呈现率与T2W1低信号呈现率均高于肝硬化结节,T1W1等信号或低信号和T2W1高信号、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呈现率低于肝硬化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 MR技术能够准确区分小肝癌、肝硬化结节,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3.0磁共振技术 肝硬化结节 诊断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3.0T CMR定量技术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效能及评估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楠 康志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69-1173,共5页
目的探讨3.0T心脏磁共振(CMR)定量技术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效能及评估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疑似AVM患者115例,以临床诊断为参照,分为AVM组与非AVM组,评价3.0T CMR定量参数[T2比值、早期强... 目的探讨3.0T心脏磁共振(CMR)定量技术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效能及评估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疑似AVM患者115例,以临床诊断为参照,分为AVM组与非AVM组,评价3.0T CMR定量参数[T2比值、早期强化成像(EGE)比值、延迟强化成像(LGE)体积、LGE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对AVM的诊断价值,并对AVM患者随访3个月,统计预后情况,对比不同预后患者3.0T CMR定量参数,分析各参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诊断显示,确诊为AVM患者81例,非AVM患者34例;AVM组T2比值、EGE比值、LGE体积、LGE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高于非AVM组(P<0.05);T2比值、EGE比值、LGE体积、LGE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联合诊断AVM的AUC 0.908(95%CI:0.840~0.954)明显大于各参数单一诊断(均P<0.05);以ROC曲线获取的最截断值为界,分为阳性与阴性,T2比值、EGE比值、LGE体积、LGE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阳性患者AVM发生风险是阴性患者的8.815倍、2.938倍、2.183倍、4.337倍;随访3个月,AVM组预后良好67例,预后不良14例,预后不良患者T2比值、EGE比值、LGE体积、LGE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T2比值、EGE比值、LGE体积、LGE占左心室质量百分比与AVM短期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3.0T CMR定量参数可作为临床诊断AVM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式,还能用于短期预后评估中,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客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3.0T心脏磁共振定量技术 诊断价值 短期预后
下载PDF
3.0 T MRMS-DIR序列在膝关节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卿 李华灿 +1 位作者 蔡林峰 苏家威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8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MR)多片技术双反转恢复(MS-DIR)序列在膝关节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3.0 T MRMS-DIR序列和...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MR)多片技术双反转恢复(MS-DIR)序列在膝关节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3.0 T MRMS-DIR序列和脂肪抑制T1增强(T1WI-FS-CE)序列检查,以T1WI-FS-CE为金标准,分析MS-DIR诊断膝关节滑膜病变类型与T1WI-FS-CE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进行图像评分。结果:T1WI-FS-CE和MS-DIR序列诊断膝关节滑膜病变类型的Kappa值为0.797;MS-DIR序列图像整体质量、图像均匀度、滑膜细节和T1WI-FS-CE序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DIR和T1WI-FS-CE序列诊断膝关节滑膜病变类型一致性好,准确度高,且与T1WI-FS-CE序列图像评分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滑膜病变 3.0 T磁共振多片技术双反转恢复序列 脂肪抑制T1增强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