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利浦Ingenia 3.0 T磁共振成像仪射频系统故障三例
1
作者 邵晓宁 吕佩颖 +1 位作者 刘良 程敬亮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6期178-182,共5页
磁共振成像无电离辐射且软组织成像效果较好,已成为常规体检和疾病诊断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诊疗技术之一。磁共振设备结构复杂,维修及维护成本较高,长期高负荷的运转会导致磁共振设备故障率增加。本文总结了本院飞利浦Ingenia 3.0 T磁共... 磁共振成像无电离辐射且软组织成像效果较好,已成为常规体检和疾病诊断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诊疗技术之一。磁共振设备结构复杂,维修及维护成本较高,长期高负荷的运转会导致磁共振设备故障率增加。本文总结了本院飞利浦Ingenia 3.0 T磁共振设备射频系统故障三例,包括de-tuned印刷电路板故障、射频放大器故障及体线圈故障。文中对三例飞利浦磁共振设备射频系统故障的表现进行了描述,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故障排除过程,包括观察外观、提取后台日志参数、测量疑似受损部件指标、更换受损部件以及系统测试。通过深入分析射频系统故障案例,分享维修经验,以期提高设备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磁共振成像仪 射频系统 射频放大器 体线圈
下载PDF
肝硬化结节及小肝癌患者3.0T MRI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袁振国 袁胜利 +4 位作者 张新娟 林祥涛 陈立光 王光彬 史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3.0 T MRI检查在肝硬化再生性结节(RN)、异型增生性结节(DN)和小肝癌(SHC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9例RN、DN及SHCC患者的3.0 T MRI平扫及容积采集技术(LAVA)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RN主... 目的评价3.0 T MRI检查在肝硬化再生性结节(RN)、异型增生性结节(DN)和小肝癌(SHC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69例RN、DN及SHCC患者的3.0 T MRI平扫及容积采集技术(LAVA)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RN主要表现为T2WI低信号,动态增强方式呈"缓慢上升型";DN主要表现为T2WI高、低信号,信号较均匀结节的动态方式以"速升缓降型"为主,可有"结中结"(特征表现);SHCC主要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动态增强方式为"速升速降型"。结论肝硬化结节及小肝癌在3.0 T MRI上各有较为典型的表现,临床可据此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其他强化类型的肝脏病灶应结合肿瘤血管的扭曲增粗及包膜等表现排除S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再生性结节 异型增生性结节 小细胞肝癌 3.0t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0T磁共振颞颌关节扫描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林栋 张建华 +1 位作者 吴刚 吴前芝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9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的磁共振(MR)扫描技术及扫描参数。方法 28例受检者行颞颌关节MR检查,分别扫描颞颌关节闭口位和开口位的斜矢状位和斜冠状位,扫描序列包括:T1W-Atse、T2W-TSE、T2-SPAIR、PDWI。结果受检者均能够得到很好的图像,其颞下...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的磁共振(MR)扫描技术及扫描参数。方法 28例受检者行颞颌关节MR检查,分别扫描颞颌关节闭口位和开口位的斜矢状位和斜冠状位,扫描序列包括:T1W-Atse、T2W-TSE、T2-SPAIR、PDWI。结果受检者均能够得到很好的图像,其颞下颌关节的解剖形态显示清晰完整,所有成像序列均能够显示关节盘、关节窝、关节间隙、髁突骨质形态、盘周组织以及翼外肌等。结论 3.0TMR扫描序列及参数的优化组合、病人体位及扫描方位的正确选择均有助于检测引起临床症状或体征的颞颌关节盘及周围组织的解剖与病变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 3 0T磁共振 质子加权成像 关节盘 关节腔造影
下载PDF
3.0 T磁共振成像及CT在老年低位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价值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景会娜 孙淑娟 陈亚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23-325,36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3.0 T磁共振成像及CT在老年低位腰椎间盘突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63例疑似低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以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3.0 T磁共振成像及CT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 目的:对比分析3.0 T磁共振成像及CT在老年低位腰椎间盘突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63例疑似低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以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3.0 T磁共振成像及CT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及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相关影像结果,并对两种检查方式的骨性结果参数进行比较。结果:3.0T磁共振成像的椎间盘变性、脊髓变性、硬膜囊受压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CT的钙化、积气检出率高于3.0 T磁共振成像(P<0.05);3.0 T磁共振成像关节突关节角、腰骶角均高于CT,腰椎曲度、L5S_(1)椎间盘高度低于CT(P<0.05);3.0 T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值均高于CT检查,漏诊率低于CT;3.0 T磁共振成像诊断不同类型低位腰椎间盘突出与术后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高于CT。结论:3.0 T磁共振成像在诊断椎间盘变性、脊髓变性、硬膜囊受压、神经走向中具有明显优势,在诊断钙化、积气中CT检出率更高,因此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两种检查方式的优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磁共振成像 CT 低位腰椎间盘突出 诊断价值
下载PDF
3.0 T盆腔MRI联合增强CT成像在结直肠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王二君 林涛 杜灵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33-2037,共5页
目的 探讨3.0 T盆腔磁共振(MRI)联合增强CT成像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3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资料,患者入院后均接受3.0 T盆腔MRI及增... 目的 探讨3.0 T盆腔磁共振(MRI)联合增强CT成像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3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资料,患者入院后均接受3.0 T盆腔MRI及增强CT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0 T盆腔MRI、增强CT成像对结直肠肿瘤单独、联合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分析其对结直肠肿瘤临床分期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结果 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3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中,阳性72例,经3.0 T盆腔MR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60例,经增强CT成像结果显示,阳性58例,经联合诊断结果显示,阳性71例;3.0 T盆腔MRI、增强CT成像联合检查对结直肠肿瘤诊断灵敏度为94.44%、准确度为94.93%,高于单独3.0 T盆腔MRI(灵敏度80.56%、准确度88.41%)及增强CT成像(灵敏度76.39%、准确度85.51%),漏诊率为5.56%,低于单独3.0 T盆腔MRI漏诊率(19.44%)及增强CT成像漏诊率(23.61%)(P<0.05);3.0 T盆腔MRI、增强CT成像及联合诊断结直肠肿瘤临床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18、0.772、0.923(P<0.05)。结论 3.0 T盆腔MRI联合增强CT成像可用于结直肠肿瘤诊断中,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评估临床分期提供方案,以制定后续治疗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盆腔磁共振 增强CT成像 结直肠肿瘤 临床分期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Pancreatic imaging:Current status of clinical practices and small animal studies 被引量:2
6
作者 Ting Yin Yewei Liu +2 位作者 Ronald Peeters Yuanbo Feng Yicheng Ni 《World Journal of Methodology》 2017年第3期101-107,共7页
Different causative factors acting on the pancreas can result in diseases such as pancreatitis, diabetes and pancreatic tumors. The hig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pancreatic diseases have placed diagnostic imaging in... Different causative factors acting on the pancreas can result in diseases such as pancreatitis, diabetes and pancreatic tumors. The hig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pancreatic diseases have placed diagnostic imaging in a crucial position in daily clinical practice. In this minireview article different pancreatic imaging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standard clinical imaging modalities and state of the art clinic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iques to current situations in pre-clinical pancreatic imaging studies. In particular, the challenges of pre-clinical rodent pancreatic imaging are addressed, with both the image acquisition techniques and the post-processing methods for rodent pancreatic imaging elabo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imaging RATS State of the art clinic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3.0t scanner 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下载PDF
Impact of field strength and RF excitation on abdominal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7
作者 Philipp Riffel Raghuram K Rao +3 位作者 Stefan Haneder Mathias Meyer Stefan O Schoenberg Henrik J Michaely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3年第9期334-344,共11页
AIM:To retrospectively and prospectively compare diffusion-weighted(DW)images in the abdomen in a1.5T system and 3.0T systems with and without twochannel functionality for B1shimming.METHODS:DW images of the abdomen w... AIM:To retrospectively and prospectively compare diffusion-weighted(DW)images in the abdomen in a1.5T system and 3.0T systems with and without twochannel functionality for B1shimming.METHODS:DW images of the abdomen were obtained on 1.5T and 3.0T(with and without two-channel functionality for B1shimming)scanners on 150 patients(retrospective study population)and 10 volunteers(prospective study population).Eight regions were selected for clinical significance or artifact susceptibility(at higher field strengths).Objective grading quantified signal-to-noise ratio(SNR),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qualified image quality,ghosting artifacts,anddiagnostic value.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calculated usingχ2tests(categorical variables)and independent two-sided t tests or Mann-Whitney U tests(continuous variables).RESULTS:The 3.0T using dual-source parallel transmit(dpTX 3.0T)provided the significantly highest SNRs in nearly all regions.In regions susceptible to artifacts at higher field strengths(left lobe of liver,head of pancreas),the SNR was better or similar to the 1.5T system.Subjectively,both dpTX 3.0T and 1.5T systems provided higher image quality,diagnostic value,and less ghosting artifact(P【0.01,most values)compared to the 3.0T system without dual-source parallel transmit(non-dpTX 3.0T).CONCLUSION:The dpTX 3.0T scanner provided the highest SNR.Its image quality,lack of ghosting,and diagnostic value were equal to or outperformed most currently used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DOMINAL imaging DIFFUSION WEIGHTED 3.0t RADIOFREQUENCY EXCITATION SIGNAL-TO-NOISE ratio
下载PDF
Patient’s Comfort and Technical Quality Exams at 1.5 and 3.0 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8
作者 Siniša Vujmilović Saša Vujnović +3 位作者 Violeta Kovačević-Dragosavljević Zoran Vujković Davorka Katana Dragana Grujić-Vujmilović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6年第4期264-274,共11页
Increased interest of clinicians for using 3.0 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s imaging modality of choice for their patients, has been evident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tec... Increased interest of clinicians for using 3.0 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s imaging modality of choice for their patients, has been evident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technical quality of the obtained tomography using 3.0 T and 1.5 T MRI, and to compare the subjective feeling of discomfort of patients and subjective acoustic noise experience during imaging using MRI at 3.0 T and 1.5 T. Brain MRI (1.5 and 3.0 T) was performed in 58 patients, according to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All studies have been randomly described by independent two radiologist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for the existence of technical artifact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both radiologists’ consensus. We also compared the subjective feelings of the discomfort and acoustic noise during the both MRI (1.5 T and 3.0 T) exams. Artifact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common during 3.0 T MRI in comparison with the 1.5 T MRI (χ2 = 5.286, P < 0.05), as well as in male patients (χ2 = 8.841, P < 0.05), and sub-jective assessments of discomfort and acoustic noise were higher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imaging using 3.0 T MRI, (χ2 = 125.959, df = 1, P < 0.001) and in females (χ2 = 195.449, df = 1, P < 0.001). Additional research is needed to prove that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for patients about the discomfort during 3.0 T MRI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element for optimal use of 3.0 T MRI in daily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3.0 T ARTIFACTS Acoustic Noise DISCOMFORT COMFORT
下载PDF
3.0 T MRI动态增强与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35
9
作者 熊瑜琦 李镝 +1 位作者 康宁 乔梁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6期19-21,共3页
目的比较3.0 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与64层螺旋CT(64-MDCT)多期扫描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55例(66个癌性小结节),分别进行3.0 T MRI动态增强与64-MDCT多期扫描,由两位专家对检查结果进行判定,比... 目的比较3.0 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与64层螺旋CT(64-MDCT)多期扫描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55例(66个癌性小结节),分别进行3.0 T MRI动态增强与64-MDCT多期扫描,由两位专家对检查结果进行判定,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两位观察者通过3.0 T MRI动态增强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3±0.013、0.859±0.027,通过64-MDCT得到的AUC分别为0.657±0.034、0.679±0.026;两位观察者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比较,P均<0.01。两位观察者采用3.0T MRI动态增强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64-MDCT,P均<0.01。结论 3.0T MRI动态增强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高于64-MD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小肝癌 肝硬化 3 0T磁共振 动态增强 64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3.0 T 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TIA病情发展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辉 董爱勤 +4 位作者 侯丽颖 王春雨 左凤同 刘洁琼 张海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6期337-341,共5页
目的分析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3.0 T 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TIA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3.0 T HR-MRI检查出椎-基底动脉粥样硬... 目的分析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3.0 T 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TIA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3.0 T HR-MRI检查出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记录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和厚度,并根据斑块稳定性将患者分为斑块稳定组(n=38)和斑块不稳定组(n=42),比较两组患者TIA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持续时间,门诊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或TIA再发时间、TIA再发次数及脑梗死例数。结果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容易在背侧壁形成,斑块厚度以0.5~1.5mm为主;斑块不稳定组患者TIA发作次数显著多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TIA发作持续时间显著长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随访1年发现,斑块不稳定组患者脑梗死或TIA再次发作时间显著短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TIA发作次数、脑梗死例数高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结论3.0 T HR-MRI能够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厚度等情况,并对斑块进行定性分析,进一步预测TIA病情发展,为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覃达贤 朱刚明 +2 位作者 王青云 胡芳辉 张丽萍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开始,至2015年1月结束,一共8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MR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颈椎病患者、健康体检者不同颈髓水平ADC值、FA值、颈髓长轴、前后径、左右径。结... 目的:探讨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开始,至2015年1月结束,一共8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MR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颈椎病患者、健康体检者不同颈髓水平ADC值、FA值、颈髓长轴、前后径、左右径。结果:(1)在健康体检者中,C2-3、C4-5、C6-7之间ADC值、FA值、颈髓长轴、前后径、左右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髓长轴、前后径、左右径之间两两对比,颈髓长轴值高于前后径和左右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径和左右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对照组对比,A组ADC、FA、a1颈髓长轴无明显差异(P>0.05);a2前后径、a3左右径明显更大(P<0.05)。B组、C组、D组ADC值、FA值、颈髓长轴、前后径、左右径明显更大,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对颈椎病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显示颈椎压迫所致的脊髓微结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弥补常规MRI难以定量分析颈椎微结构受压情况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 颈椎病 诊断效果
下载PDF
LLC种植瘤靶向USPIO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RI活体示踪试验
12
作者 王雪芹 张永峰 +2 位作者 赵荣荣 王希臻 王海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56,共5页
将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多聚赖氨酸(USPIO-PLL)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移植入小鼠Lewis肺癌细胞(LLC)种植瘤模型小鼠,利用3.0TMR对HUMSCs的活体示踪技术,观察移植小鼠体内的HUMSCs磁共振(MRI)信号及肿块大小的变化,探讨HUMSCs... 将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多聚赖氨酸(USPIO-PLL)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移植入小鼠Lewis肺癌细胞(LLC)种植瘤模型小鼠,利用3.0TMR对HUMSCs的活体示踪技术,观察移植小鼠体内的HUMSCs磁共振(MRI)信号及肿块大小的变化,探讨HUMSCs移植肺癌动物模型后的定向迁移、转化情况及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肿瘤的影响。以PLL为转染剂,用USPIO对HUMSCs-PLL进行磁性标记;将磁标记的HUMSCs通过鼠尾静脉移植入Lewis肺瘤细胞(LLC)种植瘤小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1d、10d进行MRI观察。结果显示,USPIO-PLL可安全有效标记HUMSCs,标记率大于96%,细胞活性达标。移植后1dMRI可监测到HUMSCs到达肿瘤区,10d到达肿瘤区MSCs增多,MRI信号显著降低(P<0.05)。建模成功后,各试验组移植后1d和10d肿瘤体积差异不显著(P>0.05);移植后1d和10d抑瘤率均为正值。说明3.0T MRI可以有效进行标记干细胞移植后的活体示踪。HUMSCs对LLC种植瘤有定向趋化作用,可以聚集至肿瘤区域发挥抑瘤作用,又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多种影响相互交叉最终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肺癌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在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3
作者 罗兆丽 杨春华 +2 位作者 王芳芳 姚辉莉 刘跃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MRI-DCE)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143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MRI-DCE及DWI评估ALN转移情况,分析两者在ALN转移中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 目的探讨应用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MRI-DCE)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143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MRI-DCE及DWI评估ALN转移情况,分析两者在ALN转移中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RI-DCE联合DWI诊断ALN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9%、96.23%、89.74%与98.08%;ALN转移与无ALN转移患者边界、早期强化模式、DWI信号、长径、短径、早期强化率、最大强化率、皮质厚度、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MRI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高信号、短径及ADC值是ALN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DWI信号、短径及ADC值诊断ALN转移曲线下面积(AUC)为0.619、0.745、0.734,各指标联合诊断ALN转移AUC值为0.835。结论3.0 T MR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可以有效检出早期浸润性乳腺癌ALN转移,测定DWI信号、短径及ADC值联合有助于提高患者ALN转移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磁共振 动态增强扫描 扩散加权成像 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志强 秦思思 +2 位作者 张昕昕 张秀玲 殷倩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1年第5期7-14,共8页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于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二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使用Siemens 3.0 T磁共振检出的总共188例患有210个乳腺肿瘤(136个恶性和74个良性)的患者,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于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二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使用Siemens 3.0 T磁共振检出的总共188例患有210个乳腺肿瘤(136个恶性和74个良性)的患者,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描述指标,在磁共振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扫描和T2加权成像上标记肿块(n=182)和非肿块(n=28),同时使用BI-RADS描述指标中DCE、T2加权成像和表观扩散(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特点,以ADC≤1.255×10-3 mm2/s作为标准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的标准,与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结果。结果在模型1中,ADCmean(P<0.003)、DCE肿块边缘(P=0.002)和DCE平台型或流出型增强(P=0.001)与乳腺癌的诊断显著且独立相关。模型2确定ADCmean(P=0.001)、DCE肿块边缘(P=0.001)、早期快速强化(P=0.042)和DCE平台型或流出型增强(P=0.001)与乳腺癌诊断显著独立相关。T2加权成像变量未包含在最终模型中。结论使用3.0 T磁共振采用多通道乳腺专用线圈检查,其DCE和DWI定量和定性描述指标的模型可实现准确的乳腺癌诊断,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且发现T2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没有显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T_(2)加权成像 3.0 T磁共振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下载PDF
3.0 T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对大动脉炎活动性的判断 被引量:3
15
作者 覃达贤 朱刚明 +2 位作者 王青云 胡芳辉 张丽萍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9期1193-1194,共2页
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对大动脉炎活动性的判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6例大动脉炎患者,采用3.0 T双梯度MR扫描仪进行检查,分析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起始段、甲状腺双侧的颈动脉,并且进一步判断增厚管... 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对大动脉炎活动性的判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6例大动脉炎患者,采用3.0 T双梯度MR扫描仪进行检查,分析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起始段、甲状腺双侧的颈动脉,并且进一步判断增厚管壁是否存在分层、多环征、内壁强化、血管边界模糊不清等异常情况,比较活动期和非活动期血管壁MRI的图像特征。结果 (1)活动期血管壁MRI图像多环征、强化、边界模糊不清的节段明显多于非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主动脉分支与双侧颈总动脉的受累情况:左侧锁骨下动脉近段受累分支共23支(88.5%),平均血管壁厚度为(3.69±0.80)mm。90个节段中,35个节段可见血管壁环形增厚,高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55个节段可见血管壁环形增厚,多环征,边界模糊不清,信号不均匀混杂,增强扫描可见强化明显。结论 3.0 T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对大动脉炎活动性的判断价值较高,能够清晰显示大动脉炎血管壁的精细形态学变化,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高分辨率MR 血管壁成像 大动脉炎活动性
下载PDF
3.0 T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16
作者 赵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3.0 T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资料完整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需要给予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波谱成像(MRS)扫描。分析常规MRI扫描结果... 目的分析3.0 T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资料完整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需要给予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波谱成像(MRS)扫描。分析常规MRI扫描结果,比较不同前列腺组织以及周围组织的磁共振MRS与DWI结果。在进行磁共振DWI扫描时,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对其ADC值进行测量;在进行磁共振MRS扫描时选择3个体素内感兴趣区分别计算胆碱(Cho)、肌酸(Cre)及枸橼酸盐(Cit)的波峰峰值,记录(Cho+Cre)/Cit。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有60例前列腺癌患者,即共有120个前列腺侧叶,在扫描时,有72个侧叶诊断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患者经过DWI扫描时病灶ADC值(0.68±0.04)×10^(-3) mm^(2)/s均低于周围带的(1.98±0.34)×10^(-3) mm^(2)/s和移行带的(1.52±0.22)×10^(-3) mm^(2)/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MRS扫描时病灶的(Cho+Cre)/Cit值(1.68±0.42)均高于周围带的(0.54±0.07)和移行带的(0.76±0.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3.0 T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其可通过DWI扫描取得ADC值,通过MRS获取(Cho+Cre)/Cit值,这些都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依据,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技术 弥散加权成像扫描 波谱成像扫描 前列腺癌
下载PDF
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血管疾病诊断 被引量:13
17
作者 袁宪起 薛华妮 毕春花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脑血管疾病患者261例,其中脑梗塞69例、脑血管畸形78例、烟雾病11例、脑出血54例、脑血管瘤49例.均行T1WI、T2WI、SWI成像,分析脑血...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脑血管疾病患者261例,其中脑梗塞69例、脑血管畸形78例、烟雾病11例、脑出血54例、脑血管瘤49例.均行T1WI、T2WI、SWI成像,分析脑血管异常、脑梗塞、自发性和脑外伤出血SWI特征,对比T1WI、T2WI、SWI海绵状血管瘤显示结果.结果脑血管异常患者89例均经手术或临床证实,其中血管畸形78例,包括海绵状血管瘤50例,共计病灶163个;动脉畸形23例,多发2例,病灶6个;静脉畸形5例,其中颞叶发病3例,扣带回发病2例;余11例为烟雾病;脑梗塞69例,急性非出血性脑梗塞示T1WI稍长信号、T2WI稍长信号,附近或有水肿;急性出血性脑梗塞示T2WI等或低信号,T1WI无明显变化;陈旧性脑梗塞因梗塞位置囊变或软化,表现长T1、长T2信号;急性梗塞病灶SWI示高信号,陈旧性梗塞示稍低或等信号,伴出血者见低信号;急性期、超急性期脑出血表现T1WI无异常信号或低信号,T2WI示低信号,周围无明显水肿;亚急性期表现T1WI、T2WI均示高信号,附近见水肿.慢性期见血肿、附近水肿间有线条状低信号环,系含铁血黄素聚集引起,血肿示长T1、长T2信号,附近无水肿;超急性期脑出血SWI检出率100%(12/12);脑出血亚急性期、慢性期,SWI、T1WI、T2WI检出率均达100%.结论3.0T磁共振SWI能更清晰显示血管病变情况,可显示常规序列漏诊病灶,能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血管畸形 脑梗塞 脑出血
原文传递
3.0 T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全身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对全身转移瘤筛查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玉杰 陶广林 +4 位作者 顾春艳 程亮 徐畅 李振 于文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联合全身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对全身转移瘤筛查价值。方法对124例有原发肿瘤病史患者进行WB-DWI及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检查,对上述检查可疑病变部位进行CT或MRI检查(包括增强),分3组进行研... 目的探讨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联合全身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对全身转移瘤筛查价值。方法对124例有原发肿瘤病史患者进行WB-DWI及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检查,对上述检查可疑病变部位进行CT或MRI检查(包括增强),分3组进行研究,A组行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B组行DWIBS联合全身冠状位T2-tirm脂肪抑制序列检查;C组,B组+CT或MRI检查。将三者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分别计算3种检查方法对病灶显示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统计B组及C组全身各部位病灶显示数目,并对B组及C组数据做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 B组与C组对病灶准确率均比A组高,A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9,P=0.000),B、C两组间配对卡方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K=0.841,P=0.038<0.05,表明两者诊断一致性很高,但存在差异,全身DWI联合全身MR检查在脊柱、骨盆、股骨上段成骨性及溶骨性转移病灶、肝脏(呼吸均匀者)检出及诊断准确性较高,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脑内、肺、纵隔、盆腔髂血管周围直径<10mm较小转移灶、肋骨局部<10 mm成骨性转移灶假阴性较高,C组更有优势,B组对肝脏(脓肿、血管瘤等)、肺(肉芽肿、结核球等)、椎体内血管瘤、股骨头坏死、非病理性压缩骨折、多发性骨髓瘤等易造成假阳性,C组准确率更高。结论 WB-DWI联合T2-tirm脂肪抑制序列对全身转移瘤筛查有较高检出率和准确率,同时结合CT或MRI检查能进一步提高病灶检出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T 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全身冠状位T2-tirm抑脂序列 转移瘤 筛查
原文传递
3.0T磁共振成像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斑块分析及血管重构特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振奎 李红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18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斑块分析及血管重构特点诊断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选取49例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3.0 T MRI检查,统计斑块发生位置及血管重构特点。 结果经3.0 T MRI检...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斑块分析及血管重构特点诊断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选取49例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3.0 T MRI检查,统计斑块发生位置及血管重构特点。 结果经3.0 T MRI检查斑块分布位置:前壁21例(42.86%)、后壁2例(4.08%)、上壁3例(6.12%)、下壁8例(16.33%)及环形斑块15例(30.61%),其中以前壁与环形斑块最为常见;49例患者中,血管正性重构27例(55.10%),无明显重构3例(6.12%),负性重构19例(38.78%),其中以正性重构最为常见。 结论3.0 T MRI能对MCA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变中的斑块位置及血管重构特性进行有效显示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3.0 T磁共振成像 斑块 血管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