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磁共振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王少锋 陈妙勤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5期1008-1009,共2页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3.0T磁共振...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3.0T磁共振ASL技术诊断;对照组、实施常规MRI诊断,分析两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符合率96.00%与对照组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误诊率2.00%、漏诊率2.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进而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asl技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夏菁 花纯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8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前列腺癌组,选取同期42例前列腺良性疾病者为良性疾病组。均应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检查,进行...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8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前列腺癌组,选取同期42例前列腺良性疾病者为良性疾病组。均应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检查,进行常规T1WI、T2W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与磁共振增强(DCE)扫描。比较DWI、DCE扫描参数,同时分析影像特征。结果:前列腺癌组b=50s/mm^(2)的信号强度值为(88.15±2.46)、b=800s/mm^(2)的信号强度值为(100.05±1.78),均低于良性疾病组的(137.75±5.68)、(116.5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104.45±1.62)mm^(2)/s,低于良性疾病组的(147.78±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的Ktrans、Kep、Ve均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扫描T2WI序列影像,影像下表现低信号,其中25例影像表现斑片状、结节状;11例影像表现大片低信号;4例影像表现凸透镜低信号;其余2例呈现小斑片状低或者混杂信号。DWI扫描影像均呈现为高信号,34例患者的影像特征均属于斑片状、结节状,其余6例为斑片状稍高信号影。应用DCE检查,影像均呈现早期快速强化表现。结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价值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良性病变 恶性病变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增强
下载PDF
3.0T磁共振3D-ASL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晶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436-439,共4页
目的:评析3.0T磁共振3D-ASL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患者150例做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 目的:评析3.0T磁共振3D-ASL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患者150例做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中度组及轻度组,每组50例。患者入院后依次进行3.0T磁共振3D–ASL扫描检查,并以最终的病理等结果作为判定依据分析检测结果准确性。结果:对比分析三组扫描结果得到患者CBF值,并结合血清Apelin-13蛋白水平进行分析。患者病情程度不同,其CBF值差异显著,同时对应的血清Apelin-13蛋白水平差异显著,且与CBF值具有显著相关性(r=0.730,P<0.05)。经分析,MRA血管成像的诊断符合率为70.00%,显著低于3D-ASL脑灌注成像的87.33%(P<0.05)。其中轻度组3D-ASL诊断符合率为84.00%,高于MRA血管成像诊断的66.00%(P<0.05);中度组3D-ASL诊断符合率为86.00%,高于MRA血管成像诊断的68.00%(P<0.05);重度组3D-ASL诊断符合率为92.00%,高于MRA血管成像诊断的76.00%(P<0.05)。以上各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T磁共振3D–ASL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在实践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3.0t磁共振 3D–asl技术 诊断
下载PDF
门静脉三维动态增强在3.0T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晓云 仲炜 +1 位作者 易正湘 刘建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3DDCE-MRP)的技术方法。方法120例受检者采用3.0T磁共振检查仪以3D小角度激发序列进行容积扫描得到血管图像,成像技术包括增强前后图像数据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3DDCE-MRP)的技术方法。方法120例受检者采用3.0T磁共振检查仪以3D小角度激发序列进行容积扫描得到血管图像,成像技术包括增强前后图像数据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结果116例门静脉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4例图像模糊。结论高质量的门静脉3DDCE-MRP图像依赖于注药后最佳的延时扫描时间,合适的注射速率,注射总量,扫描序列及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3.0t 门静脉 三维成像
下载PDF
3.0T磁共振IDEAL-IQ成像技术对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牛永超 柴亚欣 +4 位作者 马园 张磊 王娟 彭保成 李振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1期3429-3431,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成像技术对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脂肪肝61例患者,均使用3.0T磁共振IDEAL-IQ成像技术进行定量诊断,以计算机断层扫...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成像技术对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脂肪肝61例患者,均使用3.0T磁共振IDEAL-IQ成像技术进行定量诊断,以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肝/脾CT比值)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3.0T磁共振IDEAL-IQ成像技术在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CT诊断计算肝/脾CT比值后,61例脂肪肝患者中轻度脂肪肝25例、中度脂肪肝20例、重度脂肪肝16例;3.0T磁共振IDEAL-IQ成像技术诊断脂肪肝分度的准确性为91.80%(56/61)。经Kappa一致性度量,3.0T磁共振IDEAL-IQ成像技术诊断脂肪肝分度和CT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76,P=0.000)。结论将3.0T磁共振IDEAL-IQ成像技术用于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中的价值较为显著,能明确脂肪肝轻中重不同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 IDEAL-IQ成像技术 脂肪肝 定量诊断
下载PDF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检查中的技术要点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涛 肖文丰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0期65-68,共4页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乳腺癌检查的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4月本院接诊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弥散加权成...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乳腺癌检查的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4月本院接诊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应用期间的扩散系数值(b)分别选择0、500、1000 s/mm2,随访所有患者病理诊断结果 .回顾分析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影像质量与诊断结果.结果 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癌诊断准确率为90.00%、特异度为85.71%、灵敏度为93.75%,60例患者检查后获取的影像学质量较好,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检查期间T1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DWI序列能够较好的显示出乳腺病灶区域的相关信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方法可评估患者病灶区域血流信号、病灶强化方式以及病灶出现的其他异常表现等,两者的联合为乳腺癌有效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结论 3.0T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检查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检查期间通过合理选择检查参数以及b值,能够保证获取的影像学资料,保证乳腺癌诊断较高的准确率、特异性与灵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联合诊断 乳腺癌检查 技术要点
下载PDF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食管癌精准放化疗的效果预测和价值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丁丁 郑香 +2 位作者 史利红 付敬华 张文艳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39-241,245,共4页
目的探究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施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72例食管癌患者(均施行精准放化疗)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CT扫描(对照组)、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观察组)扫描... 目的探究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施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72例食管癌患者(均施行精准放化疗)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CT扫描(对照组)、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观察组)扫描,以病理标本收缩比回推至实际病变长度为参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食管癌病变测量长度,并随访半年,比较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观察组中,b=6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和实际病变长度最接近,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观察组b=400、8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均和实际病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后不同b值情况下ADC值均较放化疗前更高(P<0.05)。缓解组放化疗后ADC值较未缓解组更高(P<0.05)。未复发组放化疗后ADC值较复发组更高(P<0.05)。结论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施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有助于评估其放化疗效果及预后,对医师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具有良好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放化疗 食管癌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预测 疗效
下载PDF
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斑块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曹杰 杨志宏 +2 位作者 曹家驹 吴云 钟美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1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MR-VWI)在缺血性脑卒中(CIS)颅内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CI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颅内动脉MR-VWI检查,按斑块与缺血区责任动脉关系划分为责任动脉斑块...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MR-VWI)在缺血性脑卒中(CIS)颅内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CI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颅内动脉MR-VWI检查,按斑块与缺血区责任动脉关系划分为责任动脉斑块组、非责任动脉斑块组。分析责任及非责任动脉斑块MR-VWI特征。结果:62例患者中共存在248处斑块,其中责任动脉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分别为87处(35.08%)、161处(64.92%)。责任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的管腔狭窄程度、斑块位置及强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的斑块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斑块组管腔狭窄以<50%为主,斑块位置多见大脑中动脉与基底动脉,斑块强化成明显强化。结论:3.0T MR-VWI用于CIS效果较好,可明确颅内动脉斑块强化程度,评估疾病危险因素,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斑块 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下载PDF
3.0T磁共振全景技术在全脊柱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孙丽 钟华 王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8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全景技术在脊柱及临近组织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3.0T静音磁共振成像系统,使用Tim线圈,采用自动移床、无缝拼接的扫描技术,对怀疑有脊椎及椎旁病变的患者进行全脊柱成像。结果:45例全景全脊柱磁共...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全景技术在脊柱及临近组织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3.0T静音磁共振成像系统,使用Tim线圈,采用自动移床、无缝拼接的扫描技术,对怀疑有脊椎及椎旁病变的患者进行全脊柱成像。结果:45例全景全脊柱磁共振成像能全面显示全段脊柱、全程脊髓的解剖形态、病变的部位、所累及的范围以及信号改变。45例中全景脊柱成像显示正常4例,脊椎骨转移8例,退变及间盘膨出、突出16例,骨折及脱位15例,椎管内肿瘤2例。结论: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有全面、直观的影像优点,缩短了扫描时间,提高了图像质量。本检查适用于颈胸腰骶椎及椎管内外疾病的检查,对该部位病变的大小、累及范围及程度,对病变的定位、定性以及对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 全景技术 全脊柱
下载PDF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及DWI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培红 乔黎阳 钟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3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及DWI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3.0T静音磁共振对临床怀疑乳腺疾病的患者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DWI。结果:21例患者,行磁共振动态增强及DWI检查,图像显示清晰,均达到临床诊...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及DWI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3.0T静音磁共振对临床怀疑乳腺疾病的患者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DWI。结果:21例患者,行磁共振动态增强及DWI检查,图像显示清晰,均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3.0t磁共振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DWI(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培红 骆丽 刘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8期90-90,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3.0T静音磁共振对临床高度怀疑垂体微腺瘤患者进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1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16例平扫垂体内未见异常信号,5例平扫见T1WI呈...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3.0T静音磁共振对临床高度怀疑垂体微腺瘤患者进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1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16例平扫垂体内未见异常信号,5例平扫见T1WI呈低信号,垂体饱满。动态增强后21例均可见垂体内直径10mm以下低信号灶。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检出非常敏感,是诊断垂体微腺瘤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微腺瘤 3.0t磁共振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下载PDF
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逢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6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前列腺疾病患者40例(18例前列腺癌,22例前列腺增生),对观察组进行DCE-MRI扫描,对对照组进行常规DWI扫描,对患者的中央腺体... 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前列腺疾病患者40例(18例前列腺癌,22例前列腺增生),对观察组进行DCE-MRI扫描,对对照组进行常规DWI扫描,对患者的中央腺体非癌区、外周带非癌区、前列腺癌区的容积转运常数值、速率常数值、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DCE-MRI技术扫描的各项数值都较为精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E-MRI技术在老年前列腺癌中应用价值较大,为病情的诊断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数据,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老年前列腺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培红 骆丽 刘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7期121-121,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3.0T静音磁共振对临床高度怀疑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8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单发肌瘤37例,多发肌瘤21例,所有病灶在T1WI上表现为...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3.0T静音磁共振对临床高度怀疑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8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单发肌瘤37例,多发肌瘤21例,所有病灶在T1WI上表现为低或等信号,在T2WI为低或混杂信号。行动态增强扫描时,子宫肌瘤通常呈轻度强化。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的诊断非常敏感,是诊断子宫肌瘤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3.0t磁共振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下载PDF
3.0T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乳腺癌的价值研究
14
作者 谭应训 黄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0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采用3.0T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3.0T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以...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采用3.0T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3.0T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3.0T磁共振功能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3.0T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5.12%(78/82),特异度为96.43%(81/84),准确率为95.78%(159/166),Kappa值=0.916,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两组在血管影异常增多、病灶内部信号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淋巴结肿大以及病灶边界清晰程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ADC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采用3.0T磁共振功能成像进行疾病诊断,其准确率较高,尤其是在病灶状态和边界等数据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功能成像 乳腺癌 诊断价值 影像学技术
下载PDF
超声联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巧儿 伦翠婵 张红环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0期2327-2328,共2页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0例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于术前同时实施给予3.0T...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0例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于术前同时实施给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对比分析超声检测结果、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结果,后于病理学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诊断符合率及临床漏诊率。结果:90例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经超声检测结果显示,诊断符合率80例,占(88.89%),漏诊10例,占(11.11%);经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结果显示,诊断符合率83例,占(92.22%),漏诊7例,占(7.78%);经超声联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结果显示,诊断符合率90例,占(100.00%),漏诊0例,占(0.00%);联合诊断诊断符合率高于单独诊断,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具有显著效果,临床诊断符合率可充分满足临床对于诊断的满意需求,减少临床漏诊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3.0t磁共振成像技术 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
下载PDF
3.0T磁共振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对老年鼻咽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佳余 王敏杰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5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对鼻咽癌放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8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0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的ADC值(表观扩散系数)、ROI(感兴趣区)面积基本一致,...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对鼻咽癌放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8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0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的ADC值(表观扩散系数)、ROI(感兴趣区)面积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其放化疗治疗后做磁共振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EPI-DWI(常规平面回波成像-扩散加权成像)的方式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RESOLVE(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的方式进行检测。调查并对比分析2组患者肿瘤区、正常肌肉的ADC值,随机抽取影像学专业医师,对检测出的图像采用双盲法进行评分,使用Kappa分析对医师的评分结果进行检测。结果放化疗治疗后,RESOLVE检测的准确度高于EPI-DWI检测(P<0.05);两种检测方式所显现出的ADC值均小于正常值(P<0.05),且两种检测方式检测出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SOLVE评分均在4分以上,高于EPI-DWI评分(P<0.05),RESOLVE图像的Kappa值高于EPI-DWI(P<0.05)。结论采用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对鼻咽癌放化疗疗效进行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且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常规平面回波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有较好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鼻咽癌 放疗 化疗 3.0t磁共振 分段扩散成像技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3.0T非对比剂肝门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允芝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1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3.0T非对比剂肝门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对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15例志愿者通过应用不同血流抑制翻转时间(BSP-T1)在3.0T MRNATIVE TUREFISP的序列下对肝门进行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由... 目的分析3.0T非对比剂肝门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对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15例志愿者通过应用不同血流抑制翻转时间(BSP-T1)在3.0T MRNATIVE TUREFISP的序列下对肝门进行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由我院经验丰富的放射学诊断医师对扫描后获得图像的门静脉及分支的表现情况实施评估,比较肝门静脉的右支、静脉主干以及左支在不同的BSP-T1的信号信噪比以及对比信噪比。结果通过对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查后发现,随着BSP-T1数值增加,门静脉远端分支信号强度呈现上升趋势,数值分别设置为800 ms、1 000 ms、1 200 ms、1 400 ms;而肝脏门静脉的左支、主干以及右支的信号信噪比当BSP-TI下的MPV为1 200 ms时显示最高,而对比信噪比则在MPV 1 000 ms显示最高,RPV、LPV 1 200 ms显示最高。结论通过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使得非对比剂肝门静脉的血管成像更好显示,成像效果最好的为BSP-T1为1 20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 非对比剂 肝门静脉 磁共振 血管成像技术 BSP-t1 放射学诊断
下载PDF
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华志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8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5例患者均采用3.0T高场磁共振... 目的:探讨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5例患者均采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然后观察其检查的结果。结果:在这55例患者中共检出71个梗死灶,其中有59个梗死灶为超急性期、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病灶,有12个梗死灶为陈旧性病灶。在这71个梗死灶中,有多发病灶15个,大面积病灶8个,腔隙性梗死灶29个。在这55例患者中,梗死灶位于额叶、枕叶及丘脑的患者有13例,位于颞叶的患者有7例,位于半卵圆中心的患者有9例,位于小脑及脑干的患者有8例,位于基底节区的患者有18例。结论: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能明确其脑梗死的范围及脑血管闭塞或狭窄的情况,可为对其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血管成像技术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MultiVane技术在3.0T磁共振乳腺扫描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冉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0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Multi Vane技术在3.0T磁共振乳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乳腺检查的30位乳腺疾病女性患者(其中有占位者15例),分别采用常规乳腺扫描序列FSE和Multi Vane FSE进行轴位扫描。对两种序列扫描得... 目的:探讨Multi Vane技术在3.0T磁共振乳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乳腺检查的30位乳腺疾病女性患者(其中有占位者15例),分别采用常规乳腺扫描序列FSE和Multi Vane FSE进行轴位扫描。对两种序列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并各选取同一层面,相同的位置的一幅图像进行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的测量。结果:30例患者的Mullti Vane FSE图像质量优于常规FSE,乳腺腺体,乳腺脂肪,占位性病变的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常规的FSE图像中,胸部呼吸运动造成明显的运动伪影,胸部心血管的搏动伪影也非常明显。结论:Multi Vane技术具有高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图像质量高,能有效地克服运动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Vane技术 3.0t磁共振 乳腺扫描 应用
下载PDF
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由长城 朱凯 +4 位作者 闫景龙 关国发 徐公平 张志鹏 赵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9-842,847,共5页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应用3.0T高场强磁共振DTI成像序列,观察22例健康志愿者88个节段(A组)和69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颈髓MRI平扫结果...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应用3.0T高场强磁共振DTI成像序列,观察22例健康志愿者88个节段(A组)和69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颈髓MRI平扫结果分B、C两组,B组39例患者,硬膜囊98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C组30例患者,颈髓65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颈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及分数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分析3组颈髓ADC值、FA值之间差异。结果:A组(C3/C4、C4/C5、C5/C6、C6/C7)共88个节段之间ADC值及FA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故合并88个椎体数据;A、B及C组ADC值分别为0.91±0.34、1.17±0.35及1.32±0.36,组间比较,ADC值A组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P值均<0.05);三组平均FA值分别为0.71±0.16、0.62±0.15及0.54±0.14,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P值均<0.05)。结论:颈髓DTI较常规MRI能够早期、准确地量化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颈髓微结构改变,可以为临床医生更早诊断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提供有利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3.0t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分数各向异性值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