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酸盐形态分析研究
1
作者 蒲宇文 刘羲 +7 位作者 唐康 徐宗源 郑国灿 陈燕 刘作华 杜军 彭毅 陶长元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3,37,共8页
在钒渣钙化焙烧-酸浸工艺中,产生的浸出液含有较多的杂质,其含钒相的变化情况会直接影响钒的总体回收率。在不同条件下,测定钒相在浸出过程中的迁徙和转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了不同条件对钒形态的影响和转化规律。采用软件Visual... 在钒渣钙化焙烧-酸浸工艺中,产生的浸出液含有较多的杂质,其含钒相的变化情况会直接影响钒的总体回收率。在不同条件下,测定钒相在浸出过程中的迁徙和转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了不同条件对钒形态的影响和转化规律。采用软件Visual MINTEQ 3.1模拟计算多钒酸结构的变化情况,为不同pH下沉钒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检测钒存在形态。测试结果表明,pH值较低时,V_(10)O_(28)^(6-)是主要物质,随着pH值的增加,VO_(3)^(-)、V_(4)O_(12)^(4-)的含量增加,成为主要物质之一;浓度导致相对含量发生了变化,浓度越低,VO_(3)^(-)含量越少,V_(10)O_(28)^(6-)含量越多;不同阴阳离子对钒形态影响不显著。此结果丰富了钒形态研究,为钒渣中钒元素的定向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后续沉钒工艺提供了依据,提升转炉钒渣提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 钒酸盐 形态分析 质谱仪 Visual MINTEQ 3.1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