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萨克斯坦扎尔干特-阿拉善30号井前兆异常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小其 杨晓芳 +5 位作者 魏若平 朱成英 史杰 陈玲 崔勇 许秋龙 《内陆地震》 2006年第1期48-56,共9页
介绍了哈萨克斯坦扎尔干特阿拉善30号井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对其15年来的交换资料进行了初步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震中距为300 km、400 km范围内,5级、6级地震的异常项目比例分别可达55.6%、61.1%,而7级大震(或6级震群)远兆的异常... 介绍了哈萨克斯坦扎尔干特阿拉善30号井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对其15年来的交换资料进行了初步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震中距为300 km、400 km范围内,5级、6级地震的异常项目比例分别可达55.6%、61.1%,而7级大震(或6级震群)远兆的异常比例仅为16.7%。且在异常时间、异常形态上,5级、6级和7级地震(或6级震群)各有其特点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扎尔干特-阿拉善30号井 地下流体 异常特征
下载PDF
新30号井水温在两次地震前的异常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成国 《内陆地震》 2005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地震预测 30号井水温 变化形态 转折下降现象
下载PDF
温泉台新30号井数字化水位映震特征分析
3
作者 汪成国 赵刚 +3 位作者 高守权 邹广 陈大柱 张新成 《华南地震》 2012年第1期54-60,共7页
在通过整理、分析新30号井数字化井水位观测数据,发现该井水位有一定的映震能力,震前异常主要显示为短临异常,而且以高值异常为主;震级和异常持续时间成正比,震级越大异常出现的时间就越早,反之,震级越小异常出现的时间就越晚;震后效应... 在通过整理、分析新30号井数字化井水位观测数据,发现该井水位有一定的映震能力,震前异常主要显示为短临异常,而且以高值异常为主;震级和异常持续时间成正比,震级越大异常出现的时间就越早,反之,震级越小异常出现的时间就越晚;震后效应(同震响应)主要以7.7级以上远场巨大地震显示为主,水位通常为先振荡,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30号井 水位 映震特性
下载PDF
新30号井水位大幅度快速升降异常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汪成国 赵刚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0年第6期104-108,共5页
新30号井水位自2006年8月22日开始数字化观测,截止到2009年12月,多次出现大幅度、快速升降异常现象。笔者通过多次周围环境的实地调查、统计与分析,认为异常由森林公园人工湖湖水渗流导致,不是地震前兆异常。
关键词 30号井 水位 异常升降原因
下载PDF
新30井数字化水位、水温远场大震同震响应初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汪成国 赵刚 +4 位作者 高守权 邹广 陈大柱 张新成 常想德 《内陆地震》 2011年第4期354-359,共6页
收集了2007年以来新30井数字化水位、水温远场大震同震响应观测数据,总结了其同震响应特征。新30井数字化水位和水温对不同震中距强震的同震响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水位通常为先振荡(以振荡居多)后下降,而水温则通常表现为下降... 收集了2007年以来新30井数字化水位、水温远场大震同震响应观测数据,总结了其同震响应特征。新30井数字化水位和水温对不同震中距强震的同震响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水位通常为先振荡(以振荡居多)后下降,而水温则通常表现为下降。统计结果显示,新30井水位对地震的同震响应灵敏性优于同井水温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30号井 水温 水位 同震响应
下载PDF
新30井新、旧观测点井水温资料初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成国 赵刚 +4 位作者 高守权 邹广 陈大柱 张新成 常想德 《内陆地震》 2011年第1期58-67,共10页
在系统清理温泉台新30号观测井水温度20多年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新30井新、旧观测点井水温动态的多年趋势和年、月、日动态类型,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多年动态类型为下降—阶变型和下降型,年动态类型为平稳—下降型,月动态类型为平... 在系统清理温泉台新30号观测井水温度20多年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新30井新、旧观测点井水温动态的多年趋势和年、月、日动态类型,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多年动态类型为下降—阶变型和下降型,年动态类型为平稳—下降型,月动态类型为平稳—下降型和平稳—上升型,日动态类型为随机起伏型。影响水温动态类型的因素有地表水的侧向补给、邻井地下水开采及观测井内的井水扰动等,此外仪器本身的不稳定性对动态类型也产生重要影响。排除各种干扰之后,仍发现井水温度有较好的映震效应。该井水温以同震或震后效应为主,对附近的中、小地震在震前也有一定的异常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30号井 水温 前兆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