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主要技术问题 被引量:8
1
作者 顾勇 马兴华 +2 位作者 金雪英 张华 陈学良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128,共7页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位于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宽广,航槽开挖厚度大,航道里程长,工程规模大,建设条件复杂,是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的典型。通过研究基本解决了海床性质及岸滩稳定性、水动力泥沙条件、航道回淤、航道选线、航行安...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位于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宽广,航槽开挖厚度大,航道里程长,工程规模大,建设条件复杂,是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的典型。通过研究基本解决了海床性质及岸滩稳定性、水动力泥沙条件、航道回淤、航道选线、航行安全性等主要技术问题,不仅为连云港港航道后续研究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供国内外其他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建设借鉴。对主要技术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港 30万吨级航道 研究
下载PDF
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疏浚土抛泥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丁琦 谢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1,36,共8页
利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连云港航道抛泥扩散观测期间的流场和含沙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在对实测成果验证良好的基础上,研究了各抛泥方案中疏浚土倾倒所产生的悬浮泥沙的扩散规律及其对周边水域含沙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艘舱... 利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连云港航道抛泥扩散观测期间的流场和含沙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在对实测成果验证良好的基础上,研究了各抛泥方案中疏浚土倾倒所产生的悬浮泥沙的扩散规律及其对周边水域含沙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艘舱容4 500 m3的耙吸式抛泥船,在拟设抛泥点的流向偏向航道一侧时进行抛泥作业,所产生的悬浮泥沙能较快地沿水流方向扩散,高含沙水体的存在时间及扩散距离均较短,对临近航道含沙量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 疏浚土 抛泥扩散 二维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抛泥悬浮物扩散观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华 马兴华 +1 位作者 谢锐 王大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5,121,共6页
依托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分析了ADCP走航式测沙技术应用于含沙量较低的连云港淤泥质海岸的可行性,重点研究主航道疏浚土在抛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扩散运动规律及其对连云港徐圩港区航道回淤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连云港港30万... 依托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分析了ADCP走航式测沙技术应用于含沙量较低的连云港淤泥质海岸的可行性,重点研究主航道疏浚土在抛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扩散运动规律及其对连云港徐圩港区航道回淤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抛泥作业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 ADCP 抛泥 扩散
下载PDF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导标设计
4
作者 朱飞 丁鸿林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8-82,共5页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导标的设计,需要统筹兼顾现阶段和远期航道建设规模条件下船舶通航需要。外航道外段长41.5 km,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旗台山,后方地势较高,受地形因素限制,前后导标间距不宜过大,仅能满足重点航段船舶导航需要,为解...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导标的设计,需要统筹兼顾现阶段和远期航道建设规模条件下船舶通航需要。外航道外段长41.5 km,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旗台山,后方地势较高,受地形因素限制,前后导标间距不宜过大,仅能满足重点航段船舶导航需要,为解决近端盲区的问题,设置第3座导标;徐圩航道长20.1 km,轴线延长线方向地势平坦,建设条件较好,基本可满足全航段导航的需要,但导标塔身高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 导标 外航道 徐圩航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