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流泵叶轮出口流场的3D-PIV测量 被引量:7
1
作者 耿卫明 刘超 汤方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6-521,共6页
为了全面揭示轴流泵叶轮出口流场规律,采用3D-PIV技术对一经改装的轴流泵在设计工况、高效区工况、马鞍区工况、小流量工况和大流量工况下的叶轮出口流场进行了全面测量,并运用TSI公司的Insight和Tecplot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后处理,得出了... 为了全面揭示轴流泵叶轮出口流场规律,采用3D-PIV技术对一经改装的轴流泵在设计工况、高效区工况、马鞍区工况、小流量工况和大流量工况下的叶轮出口流场进行了全面测量,并运用TSI公司的Insight和Tecplot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后处理,得出了各个测试工况下叶轮出口测试区域的空间流线图和横断面三维流速的云图分布.试验结果揭示了轴流泵叶轮出口流场呈螺旋形向外运动的趋势,水流具有较为明显的三维流动特征;证明采用3D-PIV技术对轴流泵叶轮出口流场进行研究是可行的,能够反映三维流场的实际情况,为轴流泵设计提供参考,并对CFD数值模拟轴流泵叶轮出口流场的结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叶轮出口 3d-piv 流场
下载PDF
三维PIV技术在吸入涡流态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永 吴玉林 +1 位作者 袁辉靖 潘海林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8-373,共6页
为了研究进水口前吸入涡的流动特性以及不同结构的进水口对吸入涡的影响,对水平进水口前的吸入涡流动进行了三维PIV测量。测量时应用折射率校正法解决了不同介质中进行三维PIV试验时所产生的粒子成像不清晰的问题,并采用多次成像标定法... 为了研究进水口前吸入涡的流动特性以及不同结构的进水口对吸入涡的影响,对水平进水口前的吸入涡流动进行了三维PIV测量。测量时应用折射率校正法解决了不同介质中进行三维PIV试验时所产生的粒子成像不清晰的问题,并采用多次成像标定法来减小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测量误差。通过该试验,得到进水口前吸入涡的三维速度分布规律,并得出后壁面角度与吸入涡大小和强弱关系。试验表明,后壁面角度为30°的进水口比角度为0°进水口更能有效的阻止吸入涡发生,因此可以通过加大后壁面的夹角的方式来削弱进水口处的吸入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涡 三维piv 进水口 折射率校正
下载PDF
垂直及斜出水流场的二维及三维TR-PIV试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军 李英浩 金朋寿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7,共9页
本文对钝头回转体垂直及斜出水流场采用TR-(Time-Resolved)PIV技术进行测量,并对斜出水流场进行3D-StereoPIV(三维体视PIV)测量。文中介绍了测试技术及测量结果,揭示了出水过程中流动结构及其演变,展示了TR-PIV技术对具有瞬态历程特征... 本文对钝头回转体垂直及斜出水流场采用TR-(Time-Resolved)PIV技术进行测量,并对斜出水流场进行3D-StereoPIV(三维体视PIV)测量。文中介绍了测试技术及测量结果,揭示了出水过程中流动结构及其演变,展示了TR-PIV技术对具有瞬态历程特征的出水流场研究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水 Time—Resolved piv:3d—Stereo piv
下载PDF
双叶片离心泵内失速现象的三维PIV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厚林 杨东升 +3 位作者 谈明高 王凯 庄宿国 杜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4-739,共6页
为了揭示双叶片离心泵内失速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采用三维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对比转数为134的双叶片离心泵在4个工况下3个截面的流体流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流体流量的减小,叶片的压力面首先出现流动分离并产生漩涡;当流体... 为了揭示双叶片离心泵内失速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采用三维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对比转数为134的双叶片离心泵在4个工况下3个截面的流体流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流体流量的减小,叶片的压力面首先出现流动分离并产生漩涡;当流体流量继续减小时,漩涡堵塞了流道而使流体流动受阻,造成了叶轮流道失速的现象.在最优工况下,叶轮内流体的流态最佳;在0.8倍最优工况下,中间截面发生了流动分离;在0.5倍最优工况下,中间截面的流动分离扩张并产生了失速;在流量减小至0.2倍最优工况的流量之前,前盖板处也出现了失速,而在后盖板处没有发现漩涡.同时,叶轮内流场的轴向速度很不均匀,由流道进口到出口、吸力面到压力面,其轴向速度逐渐减小,并且叶片压力面的负向轴向速度区域随着失速的发展而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叶片离心泵 失速 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流动分离 漩涡
下载PDF
卡鲁塞尔氧化沟反应器三维流场体视PIV测量 被引量:4
5
作者 许丹宇 张代钧 +2 位作者 陈钊 杨胜发 张天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7-391,538,共5页
采用体视PIV(Stereoscopic PIV)技术对卡鲁塞尔氧化沟模型直道、弯道及曝气叶轮段等处三维全场流速进行测量,克服了传统接触式点测量方法无法获取全场流动同步信息的缺陷,分析了不同位置处的流动结构,并对纵、横、垂三向流速沿程分布特... 采用体视PIV(Stereoscopic PIV)技术对卡鲁塞尔氧化沟模型直道、弯道及曝气叶轮段等处三维全场流速进行测量,克服了传统接触式点测量方法无法获取全场流动同步信息的缺陷,分析了不同位置处的流动结构,并对纵、横、垂三向流速沿程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纵、垂两向的流动分布是决定沟内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横、垂两向的流动是决定污泥沉积位置的主要因素;外沟靠近曝气叶轮直道段的流速分布上大下小,使低速区底部易发生污泥沉积;外沟远离曝气叶轮直道段流速分布上小下大,利于防止泥水分离;弯道段受横比降和横向环流的影响使内侧容易形成低速区或停滞区而发生污泥沉积;倒伞型叶轮使其附近流场在垂向呈螺旋形分布,利于气、液、固三相的均匀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水力特性 流速分布 三维流场
下载PDF
体视2D-3cPIV技术及其在氧化沟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钊 郭永彩 许丹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03-1208,共6页
利用基于针孔相机模型的几何共线方程,建立像平面坐标和粒子三维空间坐标的映射关系,采用Tsai′s算法完成相机内外部参数标定,得到映射函数的解析式。基于像平面同名粒子是空间粒子在不同相机上的投影这一事实,提出一种较为简单的粒子... 利用基于针孔相机模型的几何共线方程,建立像平面坐标和粒子三维空间坐标的映射关系,采用Tsai′s算法完成相机内外部参数标定,得到映射函数的解析式。基于像平面同名粒子是空间粒子在不同相机上的投影这一事实,提出一种较为简单的粒子匹配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场三维速度矢量重建方法研究和算法实现。标准图像仿真实验和氧化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重建方法具有精度高、不需相机布局参数等特点,适合于与氧化沟模型类似流场的2D-3cPIV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共线方程 相机标定 三维速度重建 氧化沟模型
下载PDF
一种新的三维PIV自标定技术
7
作者 刘艳 董守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21期5485-5488,5509,共5页
相机标定是获取相机内外部方位参数的过程。利用体视投影匹配确定的标定参数,就能从两幅体视照片中确定视场内一点的三维位置。提出一种新的在三维PIV测量中使用的相机自标定技术。该方法只需要测量现场的任意八个不相关点和一个标定长... 相机标定是获取相机内外部方位参数的过程。利用体视投影匹配确定的标定参数,就能从两幅体视照片中确定视场内一点的三维位置。提出一种新的在三维PIV测量中使用的相机自标定技术。该方法只需要测量现场的任意八个不相关点和一个标定长度做参照,就可实现流场的自标定,完全不需要再测试现场放置标定体,更不需要已知相机的内外方位元素。该标定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标定相机内方位元素:由三灭点定理确定体视相机的初步标定参数;第二步标定实际流场:利用同源像线与基线必定确定一平面作为优化约束,对第一步取得的参数进行非线性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piv(3dpiv) 自标定 灭点 非线性优化 共面约束
下载PDF
跨声速风扇转子内流场三维PIV测量 被引量:2
8
作者 万钎君 石小江 +3 位作者 刘志刚 肖华菊 熊兵 幸晓龙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4,共5页
在压气机试验台上开展了跨声速风扇转子内流场三维PIV测试技术研究。对跨声流场粒子跟随性、狭小空间光路布局、高速旋转件周向定位、三维标定等技术难点进行了攻关,发展了适用于高速旋转件内流场测量的三维PIV技术,获得了低转速及跨声... 在压气机试验台上开展了跨声速风扇转子内流场三维PIV测试技术研究。对跨声流场粒子跟随性、狭小空间光路布局、高速旋转件周向定位、三维标定等技术难点进行了攻关,发展了适用于高速旋转件内流场测量的三维PIV技术,获得了低转速及跨声速转速下工作点转子通道内部的详细流动结构,且与PSP测量结果吻合较好。本研究为跨声速压气机内流场研究提供了非接触测试手段,同时研究成果也为数值模拟及压气机设计改进提供了详细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风扇转子 内流场测量 三维标定 周向定位 三维piv 叶轮机
下载PDF
3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Test of Inner Flow in a Double Blade Pump Impeller 被引量:5
9
作者 LIU Houlin WANG Kai +3 位作者 YUAN Shouqi TAN Minggao WANG Yong RU Weimi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91-497,共7页
The double blade pump is widely used in sewage treatment industry,however,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uble blade pump with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technology is very little at ... The double blade pump is widely used in sewage treatment industry,however,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uble blade pump with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technology is very little at present.To reveal inner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double blade pump impeller under off-design and design conditions,inner flows in a double blade pump impeller,whose specific speed is 111,are measured under the five off-design conditions and design condition by using 3D PIV test technology.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3D PIV test,the external trigger synchronization system which makes use of fiber optic and equivalent calibration method are applied.The 3D PIV relative velocity synthesis procedure is compiled by using Visual C++ 2005.Then absolut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relative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double blade pump impeller are obtained.Test results show that vortex exists in each condition,but the location,size and velocity of vortex core are different.Average absolute velocity value of impeller outlet increases at first,then decreases,and then increases again with increase of flow rate.Again average relative velocity values under 0.4,0.8,and 1.2 design condition are higher than that under 1.0 design condition,while under 0.6 and 1.4 design condition it is lower.Under low flow rate conditions,radial vectors of absolute velocities at impeller outlet and blade inlet near the pump shaft decrease with increase of flow rate,while that of relative velocities at the suction side near the pump shaft decreases.Radial vectors of absolute velocities and relative velocities change slightly under the two large flow rate conditions.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instruct the hydraulic optimization design of double blade pu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blade pump IMPELLER inner flow 3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test
下载PDF
Velocity Measurement by PIV Using W-Shaped Scanning Light Sheet
10
作者 Shumpei Funatani Tetsuaki Takeda Koji Toriyama 《Journal of Flow Control, Measurement & Visualization》 2015年第1期35-39,共5页
This study proposes a three-dimensional (3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method using W- shaped light sheet and color PIV with a digital SLR camera. The uncertainty of the velocity measurement was also studied an... This study proposes a three-dimensional (3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method using W- shaped light sheet and color PIV with a digital SLR camera. The uncertainty of the velocity measurement was also studied and it was acceptable.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z-direction has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meras. When applied to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of a thermal vertical buoyant plume, the proposed 3D PIV method is found to be very effective for studying thermal structures and well suited for measuring the airflow velocity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piv Color piv W-Shaped LIGHT SHEET AIRFLOW
下载PDF
水力喷射压裂新型喷嘴设计优化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汤积仁 卢义玉 +2 位作者 欧阳梦迪 章文峰 张欣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8,共7页
针对常用的锥型喷嘴在入口处能量损失大、寿命短问题,对传统喷嘴入口处的能量损失进行分析,建立喷嘴入口局部能量损失方程,提出一种入口带过渡段的新型喷嘴结构,利用数值模拟实验方法,结合3D-PIV测试技术对新型喷嘴流量系数及出口射流... 针对常用的锥型喷嘴在入口处能量损失大、寿命短问题,对传统喷嘴入口处的能量损失进行分析,建立喷嘴入口局部能量损失方程,提出一种入口带过渡段的新型喷嘴结构,利用数值模拟实验方法,结合3D-PIV测试技术对新型喷嘴流量系数及出口射流速度场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新型喷嘴能有效降低入口能量损失;对于12.7 cm套管用喷嘴,过渡段倒角为45°、长度为2 mm的新型喷嘴性能最优;与传统喷嘴相比,新型喷嘴入口能量损失降低34%,剖面上下两端压差减少25%,流量系数提高8%,形成的射流轴线速度提高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压裂 新型喷嘴 优化设计 3d-piv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单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的优化设计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闫丽 段发阶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9-352,共4页
设计采用一台CCD摄像机和两组对称反射镜组合实现双目视觉功能的单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系统,建立了透视成像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传感器的几何结构参数,例如组内两个反射镜之间的夹角、两组反射镜之间的夹角、反射镜间的距离、反射镜与摄像... 设计采用一台CCD摄像机和两组对称反射镜组合实现双目视觉功能的单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系统,建立了透视成像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传感器的几何结构参数,例如组内两个反射镜之间的夹角、两组反射镜之间的夹角、反射镜间的距离、反射镜与摄像机的距离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精度计算,为立体视觉传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传感器结构紧凑、调节方便,适合近距离高精度测量,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正在开发的气液两相三维PIV测量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立体视觉 视觉检测 有效视场 三维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下载PDF
氧化沟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许丹宇 张代钧 +2 位作者 艾海男 陈钊 杨胜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26,共7页
采用CFD数值计算和体视PIV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卡鲁塞尔氧化沟反应器流场特性。探索复杂边界条件下反应器流场的模拟方法,采用体视PIV技术分别测量了反应器直道、弯道处三维全场流速;研究不同位置处纵、横、垂三向的流动结构和沿程分... 采用CFD数值计算和体视PIV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卡鲁塞尔氧化沟反应器流场特性。探索复杂边界条件下反应器流场的模拟方法,采用体视PIV技术分别测量了反应器直道、弯道处三维全场流速;研究不同位置处纵、横、垂三向的流动结构和沿程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模拟与实验结果较吻合;纵、垂两向的流动分布是决定沟内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横、垂两向的流动是决定污泥沉积位置的主要因数;外沟靠近曝气叶轮直道段的流速分布上大下小,在低速区底部易发生污泥沉积;外沟远离曝气叶轮直道段流速分布上小下大,利于防止泥水分离;弯道段受横比降和横向环流的影响,内侧容易形成低速区或停滞区而发生污泥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CFD) 体视piv技术 三维流场
下载PDF
采用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测量汽车尾部流场
14
作者 彭亚美 谷正气 +3 位作者 何忆斌 姜乐华 汪孛 颜建容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37-840,896,共5页
采用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对某跑车模型的尾部流场进行测量。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跑车模型尾部速度场与涡量场的全局特性、上尾涡的形态及其发展过程,以及雷诺数对模型尾部流场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汽车 尾部流场 三维粒子图像测速 速度场 涡量
下载PDF
三维波纹结构塔板上薄膜流体的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仲尧 洪伟荣 +1 位作者 郭雅琼 李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91,共8页
在化工传质过程中,薄膜流体(film flow)经常被用来改善液体与气体间的质量传递。填料板上的波纹结构能引起液体薄膜流动特性的改变,从而提高薄膜流体的传质效率。在本次研究中,作者对三维波纹结构塔板上的液体薄膜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 在化工传质过程中,薄膜流体(film flow)经常被用来改善液体与气体间的质量传递。填料板上的波纹结构能引起液体薄膜流动特性的改变,从而提高薄膜流体的传质效率。在本次研究中,作者对三维波纹结构塔板上的液体薄膜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三维波纹结构对液体薄膜流动特性的影响,并分析流动特性与气液两相间传质的联系。数值仿真中使用了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 FOAM中基于VOF(volume of fluid)法的多相流求解器计算薄膜流体自由表面位置。将数值仿真中的速度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基于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法的测量实验结果比较后发现,两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三维结构波纹上薄膜流体的流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维波纹结构除了能在薄膜流体中引起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发生变化外,还能造成与流体流动方向垂直的横向扰动,这是二维波纹结构不具有的作用。在三维波纹结构塔板上,流体在波谷处汇聚,在到达下一个波峰时又分散。这种流动特性对不同浓度的流体进行混合非常有利,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薄膜流体与气相间的传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流体 三维波纹塔板结构 VOF piv 传质效率
下载PDF
微通道气液柱塞流头部流场三维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凌 罗锐 王补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35,242,共14页
为研究微通道气液柱塞流三维流场特性,采用三维Micro PIV技术对微通道气液柱塞流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处理分析柱塞流图像,获得气泡前部区域的示踪颗粒分布图和三维速度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在气泡前部区域存在两个对称的方向相反的漩涡;... 为研究微通道气液柱塞流三维流场特性,采用三维Micro PIV技术对微通道气液柱塞流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处理分析柱塞流图像,获得气泡前部区域的示踪颗粒分布图和三维速度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在气泡前部区域存在两个对称的方向相反的漩涡;在气柱头部附近区域,流体以较大速度沿着气柱表面流动;在远离气柱头部的区域,与单相流有类似的抛物线速度分布;在气液界面和壁面之间的流体运动复杂,有可能流向气液界面,也有可能流向壁面,气液界面近似为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柱塞流 三维流场 Micro—piv
下载PDF
基于射流冲击横流原理产生涡旋及其测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琪琪 梁彬烽 +3 位作者 郭泳盈 曾皓 苏掌旭 彭力 《物理实验》 2020年第7期46-53,共8页
采用射流冲击横流的方法产生涡旋,模拟水岸和流水域的涡旋生成.通过CFD软件模拟真实的水流,研究射流和横流不同流速比以及射水口的位置对涡旋产生的影响,确定涡旋生成的最佳参量.实验中在水槽里产生稳定的涡旋,加入红色泡沫颗粒实现涡... 采用射流冲击横流的方法产生涡旋,模拟水岸和流水域的涡旋生成.通过CFD软件模拟真实的水流,研究射流和横流不同流速比以及射水口的位置对涡旋产生的影响,确定涡旋生成的最佳参量.实验中在水槽里产生稳定的涡旋,加入红色泡沫颗粒实现涡旋可视化,并采用双摄像头和3D-PIV技术对涡旋的三维流场特征和结构研究分析,计算得到涡旋的速度环量场、线速度场、涡量场以及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 射流冲击横流 CFD模拟 3d-piv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滚流运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卫 刘大明 +3 位作者 田福全 鲁祯 王天友 王玉春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5-232,共8页
借助自主搭建的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对4气门汽油机缸盖进行了稳流条件下缸内流场测量,得到缸内不同测量截面处流场的三维速度分布,对不同气门升程下缸内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离面速度分布对滚流比进行了计算.研究发现:缸内滚流流... 借助自主搭建的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对4气门汽油机缸盖进行了稳流条件下缸内流场测量,得到缸内不同测量截面处流场的三维速度分布,对不同气门升程下缸内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离面速度分布对滚流比进行了计算.研究发现:缸内滚流流场在垂直于气缸轴线的测量平面内主要体现为位于进/排气门侧的进气射流;较高的气道压差可以保证流场结构充分发展,使流场结构趋于稳定,滚流比计算结果准确性提高;测量截面处流场离面速度分布直接影响滚流比计算结果,过小的可视区域无法将典型的流场结构(如靠近壁面的射流结构和局部涡团结构)包括在测量范围内,导致滚流比计算结果产生偏差.测量截面的位置直接影响流场离面速度的测量结果,测量截面太靠近缸盖底平面,缸内流动得不到充分发展,反之典型流场结构因衰减而不再明显,最终影响滚流比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三维粒子图像测速 滚流比 稳流试验
下载PDF
变工况条件对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扫气过程的影响
19
作者 崔磊 张小玉 王怀印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6-375,共10页
在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中,扫气过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各项特性,在前期研究中主要以扫气口结构为主要研究方向,但发动机循环是一个瞬变的动态过程,因此需要针对扫气过程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环境因素开展性能分析,以便在扫气全过程... 在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中,扫气过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各项特性,在前期研究中主要以扫气口结构为主要研究方向,但发动机循环是一个瞬变的动态过程,因此需要针对扫气过程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环境因素开展性能分析,以便在扫气全过程内改善扫气性能.本研究基于扫气流动试验台,通过三维激光粒子测速系统,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态扫气过程进行了光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扫气压差、扫气口开度以及排气门升程均会对流通能力产生一定影响,但对涡流的影响不大;扫气口开度降低及排气门升程较低均会改善扫气均匀性,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扫气效率,但根本上改善扫气均匀性的因素仍然是扫气口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 扫气过程 扫气均匀性 三维激光粒子测速系统
下载PDF
某增压直喷汽油机进气道开发
20
作者 张宗澜 陈泓 +3 位作者 林思聪 刘明嘉 杜家坤 李钰怀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1年第3期13-18,共6页
针对某2.0 L增压直喷汽油机,设计了2种进气道方案,通过试制进气道芯盒,采用气道三维粒子图像测速(three-dimension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3D-PIV)试验与三维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进气道性能及进气道对缸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某2.0 L增压直喷汽油机,设计了2种进气道方案,通过试制进气道芯盒,采用气道三维粒子图像测速(three-dimension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3D-PIV)试验与三维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进气道性能及进气道对缸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道切入角是气道开发的关键参数,合适的切入角可以提高进气道滚流比,燃烧室进气门遮蔽面能大幅提高小升程下的滚流比;内外切入角为0°的进气道性能更优,平均流量系数和平均滚流比分别为0.264、3.2,满足进气道性能开发目标;且与燃烧室、活塞顶匹配更好,可以获得较高的缸内瞬态滚流、湍动能及更合理的湍动能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进气道 3d-piv 滚流比 缸内流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