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视场下基于可移动3D-DIC的全场应变测量方法
1
作者 崔颖 王之腾 +1 位作者 陈立伟 高山 《应用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72-77,87,共7页
由于试件工作环境空间有限,全场应变分析面临着相机光轴和试件表面不垂直和不同区域图像拼接获得的全景图像中存在拼接缝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可移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3D-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3D-DIC)全场应变测量方法,用... 由于试件工作环境空间有限,全场应变分析面临着相机光轴和试件表面不垂直和不同区域图像拼接获得的全景图像中存在拼接缝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可移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3D-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3D-DIC)全场应变测量方法,用于高分辨率形变和应变测量。该方法将双目相机安装在稳定的滑动台结构上,通过控制相机采集叶片不同位置图像,重建试件表面完整图像。提出基于散斑点匹配融合算法,将不同区域图像拼接为叶片全景图像。静态误差分析试验和均匀应变场分析试验被设计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横向和轴向应变误差分别为0.98%和1.03%,表明应变分析中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小视场环境下样本的全场应变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场应变分析 3d-DIC 拼接缝 可移动相机 横向应变 轴向应变 散斑点匹配融合算法 全景图像
下载PDF
3D-DIC技术在SHPB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闹 汪海波 宗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5-170,184,共7页
为了优化传统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变形概念,将三维数字图像(3D-DIC)相关技术引入到SHPB实验教学中。分析了SHPB实验原理和3D-DIC基本原理,介绍并演示了基于3D-DIC技术的SHPB实验流程,并以混凝... 为了优化传统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变形概念,将三维数字图像(3D-DIC)相关技术引入到SHPB实验教学中。分析了SHPB实验原理和3D-DIC基本原理,介绍并演示了基于3D-DIC技术的SHPB实验流程,并以混凝土动态压缩实验为例,指导学生进行散斑场布置、动态实验和数据处理分析等。结合3D-DIC技术的动态压缩实验,获得了试样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揭示了试样中裂纹的扩展及应变场的变化规律,弥补了应变片单点测量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学生对动态力学中变形和破坏机理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DIC SHPB 实验教学 散斑场 应变场
下载PDF
基于3D-DIC技术的砂岩变形局部化荷载速率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彭守建 冉晓梦 +3 位作者 许江 陈灿灿 宋肖徵 闫发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91-3603,共13页
利用可视化三轴压缩伺服控制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砂岩的变形局部化特征。通过3D-DIC测试系统,获得了砂岩在三轴应力条件下的轴向及径向应变场云图,分析了加载速率对砂岩变形局部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峰值强度前,砂岩... 利用可视化三轴压缩伺服控制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砂岩的变形局部化特征。通过3D-DIC测试系统,获得了砂岩在三轴应力条件下的轴向及径向应变场云图,分析了加载速率对砂岩变形局部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峰值强度前,砂岩表面变形较为均匀;在峰值强度时出现应变集中现象,且在峰后阶段迅速扩展,最终形成贯穿试样表面的变形局部化带;随着荷载速率增加,砂岩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峰值点轴向应变和峰值点径向应变均增大;当荷载速率从1×10^–6 s^–1增大到1×10^–3 s^–1时,变形局部化启动应力随之增大,且轴向及径向变形局部化启动应力水平即比值σA/σpeak和σR/σpeak分别从峰后的92.00%、93.75%变至峰前的97.17%、96.00%,表明砂岩变形局部化具有较为明显的荷载速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3d-DIC 应变场云图 变形局部化 速率效应
下载PDF
基于VIC-3D技术的沥青混合料界面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岚 胡江三 +1 位作者 陈刚 弓宁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15-3120,3126,共7页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开裂及裂缝发展规律,通过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半圆试件三点弯曲实验,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利用VIC-3D(video image correlate,3D)采集系统对试件从加载到破坏全过程进行图像采集,并利用VIC-3D软件计算得到试件在受弯拉...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开裂及裂缝发展规律,通过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半圆试件三点弯曲实验,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利用VIC-3D(video image correlate,3D)采集系统对试件从加载到破坏全过程进行图像采集,并利用VIC-3D软件计算得到试件在受弯拉过程中三维位移场、应变场的变化及变化速率,分析并得出裂缝出现及发展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开裂试件断口进行观察,结合位移场、应变场及其变化速率揭示了试件开裂及裂缝发展的机理。结果表明,利用水平方向应变随时间变化规律可探究裂缝的发展轨迹;沥青混合料的开裂和裂缝发展沿沥青砂浆与粗集料的界面区发生,且趋向于表面情况相对差的集料的界面区;裂缝发展速率与界面区的厚度有关,可根据界面区厚度的代表值预测裂缝发展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G3d技术 界面 位移场 应变场 裂缝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和DIC技术的裂隙网络模型变形破裂特征及填充物影响效应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科 齐飞飞 陈宇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55-2563,共9页
由于工程岩体内部裂隙分布的复杂性,含裂隙网络的物理模型制作是困扰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以水溶性材料为打印基材,以聚乳酸材料为支撑底座的裂隙网络模型3D打印方法。利用打印材料的水溶特性,提出了一种裂隙网... 由于工程岩体内部裂隙分布的复杂性,含裂隙网络的物理模型制作是困扰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以水溶性材料为打印基材,以聚乳酸材料为支撑底座的裂隙网络模型3D打印方法。利用打印材料的水溶特性,提出了一种裂隙网络类岩石模型试件制备方法。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定量研究了裂隙网络类岩石模型试件加载过程中的变形破裂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填充物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复杂裂隙网络模型的制备,模型试件力学特性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裂隙网络类岩石模型试件应力-应变曲线在峰前出现多次明显的应力跌落,而峰后曲线呈现出塑性应变软化现象;DIC技术可以捕捉裂隙网络类岩石模型试件加载全过程的全局应变场,其变形破裂过程表现出应变局部化渐进演化特性,反映了裂纹萌生、扩展及贯通规律;不同的裂隙填充工况会影响模型试件的力学参数和应变场分布,这体现了所提出制备方法的优势,即能够填充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裂隙填充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网络 3d打印 破裂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应变场
下载PDF
薄层状岩石试样3D打印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正伟 汪士钧 +2 位作者 侯维永 孙彬煜 张克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84,共7页
薄层状岩石广泛存在于矿山开采与地下工程建设中,针对其力学特性的研究对于该类岩体工程的安全施工与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借助自主研发的岩土类材料3D打印设备,基于湿料挤出沉积成型3D打印工艺,开展了不同层理产状薄层状类岩石试样的3D... 薄层状岩石广泛存在于矿山开采与地下工程建设中,针对其力学特性的研究对于该类岩体工程的安全施工与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借助自主研发的岩土类材料3D打印设备,基于湿料挤出沉积成型3D打印工艺,开展了不同层理产状薄层状类岩石试样的3D打印试验,成功获得了层理面与试样长轴夹角θ为0°、45°、90°的类岩石试样。针对打印试样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借助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对试验过程开展非接触式全场应变观测,对比分析了不同层理产状3D打印试样的宏观力学参数、空间应变场演化规律与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湿料挤出沉积成型3D打印工艺与设备,可以构建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与薄层状岩石类似的人工试样。受层理产状与加载方向的关系影响,试样的宏观力学参数及破坏模式存在显著差异,θ=0°、45°、90°试样的峰值强度均值分别为1.88、1.55、3.32 MPa,弹性模量均值分别为0.37、0.32、0.98 GPa。DIC观测结果可以更直观地揭示层理产状与加载方向的关系对于薄层状岩石破坏过程与破坏模式的控制机制。相关成果可为3D打印技术在岩石力学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状岩石 3d 打印 空间应变场 层理产状 力学特性
下载PDF
Uniaxi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acoustic emission and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composite rock based on 3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 被引量:15
7
作者 Jian-Long Cheng Sheng-Qi Yang +3 位作者 Kui Chen Dan Ma Feng-Yuan Li Li-Ming W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999-1021,共23页
In this paper,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a series of composite rock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dip angles, which were made from two types of rock-like material with different strength. The acoustic ... In this paper,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a series of composite rock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dip angles, which were made from two types of rock-like material with different strength. The 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acoustic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rock specimens during the entire loading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an optical non-contact 3 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axial strain field and the maximal strain field before and after the peak strength at different stress levels during the loading process. The effect of bedding plane inclination on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during uniaxial loading was analyzed. The methods of solving the elastic constants of hard and weak rock were described. The damage evolution process,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echanism, and failure mode during uniaxial loading were fully determ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θ = 0?–45?specimens had obvious plastic deformation during loading, and the brittleness of the θ = 60?–90?specimens gradually increased during the loading process. When the anisotropic angle θincreased from 0?to 90?, the peak strength, peak strain,and apparent elastic modulus all decreased initially and then increased.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composite rock specimen during uniaxial load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tensile fracture across the discontinuities(θ = 0?–30?), slid-ing failure along the discontinuities(θ = 45?–75?), and tensile-split along the discontinuities(θ = 90?). The axial strain of the weak and hard rock layers in the composite rock specimen during the loading proces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θ = 0?–45?specimens and wa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θ = 60?–90?specimens. As for the strain localization highlighted in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ain field, the θ = 0?–30?specimens appeared in the rock matrix approximately parallel to the loading direction,while in the θ = 45?–90?specimens it appeared at the hard and weak rock layer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on composite rock ANISOTROPY Elastic constant Failure mode 3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Acoustic emission strain field
下载PDF
基于3D-DIC的花岗岩SHPB压缩冲击动态应变场研究
8
作者 戴搏凡 介海堃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第26期29-36,共8页
本文利用三维散斑数字图像相关(3D-DIC)技术获得花岗岩在压缩冲击条件下应变场的变化,得到随着应力波在花岗岩反射和透射传播过程的应变场变化细节,对了解花岗岩各向异性介质动态破坏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场应变、位移、加速度、速... 本文利用三维散斑数字图像相关(3D-DIC)技术获得花岗岩在压缩冲击条件下应变场的变化,得到随着应力波在花岗岩反射和透射传播过程的应变场变化细节,对了解花岗岩各向异性介质动态破坏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场应变、位移、加速度、速度云图,可以反映出应力波的传播过程,应力波从试件左端开始传播,在试件中来回反射,直至应力波逐渐衰弱,形成拉压应力交替的现象。通过冲击过程中花岗岩表面应变的可视化,可以将试件表面应变局部化区域孕育发展的过程直观地显示出来,试样的变形破坏具有显著的应变局部化特征,试样最终破坏区域与应变局部化区域位置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动态破坏特性 应力波 应变场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康复支具设计与应力应变分析
9
作者 李素丽 马恺悦 石洪宝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2年第3期291-297,共7页
为探究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康复支具创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采用人体建模软件,通过扫描患者CT数据,建立了三维数字化人体模型。以成年男子的腰腹康复支具为研究对象,根据人体躯干数据,采用人体建模软件分别建立了实体式、矩形式、镂空... 为探究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康复支具创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采用人体建模软件,通过扫描患者CT数据,建立了三维数字化人体模型。以成年男子的腰腹康复支具为研究对象,根据人体躯干数据,采用人体建模软件分别建立了实体式、矩形式、镂空式3种康复固定支具模型,并对其进行划分网格,分别赋予材料(ABS材料)后在有限元软件中进行了静力学分析。通过对3种康复固定支具模型的应力应变数据的对比,发现实体式康复固定支具应力应变最小;矩形孔式康复固定支具应力应变次之;镂空式康复固定支具应力应变最大,但都满足要求,但镂空式康复固定支具具有透气性好、贴合性好、美观、轻便等优势,此研究结果可为医生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康复固定支具 静力场 应力分析 应变分析
下载PDF
基于3D-DIC的预制双孔洞大理岩应变场演化规律研究
10
作者 彭岩岩 吕松洋 +2 位作者 王艳丽 宋南 黄倩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109,共7页
为了研究预制孔洞对大理岩力学性质的影响,预制两组含不同孔洞的大理岩试样进行对比试验:第一组为S型,保持两孔洞D1、D2的直径大小相同,并改变孔洞直径大小;第二组为D型,改变单个孔洞D1的直径大小,保持孔洞D2的直径不变。通过单轴压缩... 为了研究预制孔洞对大理岩力学性质的影响,预制两组含不同孔洞的大理岩试样进行对比试验:第一组为S型,保持两孔洞D1、D2的直径大小相同,并改变孔洞直径大小;第二组为D型,改变单个孔洞D1的直径大小,保持孔洞D2的直径不变。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并结合3D-DIC技术,得到大理岩试件在不同压缩试验阶段的最大主应变演化云图,分析不同孔洞大理岩破坏过程中裂纹萌生、扩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孔洞直径增大,S型试样的峰值应力与弹性模量降低,D型试样的峰值应力与弹性模量先增大后降低;S型试样产生的裂纹以拉伸裂纹为主,应变集中与裂纹主要发生在D1孔洞附近,D型试样产生的裂纹以拉-剪裂纹为主,应变集中与裂纹主要发生在D2孔洞附近;S型试样破坏模式为拉伸破坏,D型试样随着D1孔洞直径的增大,破坏模式由剪切破坏变为拉伸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DIC 预制双孔洞 单轴压缩 裂纹演化 应变场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体散斑法煤样内部三维应变场的测量 被引量:13
11
作者 毛灵涛 连秀云 +2 位作者 郝耐 魏峰 安里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2,共8页
煤岩内部三维应力应变场的测量对冲击地压、气体吸附及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验室中很少有方法能够直接测量煤岩内部三维应力应变场。采用新近发展的数字体散斑法与微焦点工业CT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量了单轴压缩和CO... 煤岩内部三维应力应变场的测量对冲击地压、气体吸附及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验室中很少有方法能够直接测量煤岩内部三维应力应变场。采用新近发展的数字体散斑法与微焦点工业CT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量了单轴压缩和CO2气体吸附过程中煤样内部的变形,由变形获得煤样内部的三维应变场。研究表明,煤样内部天然结构可以作为携带变形信息的散斑结构,用于变形测量。通过单轴压缩煤样内部等效应变及体积应变的可视化,直观地显示出试件内部应变局部化区域孕育发展的过程,煤样的变形破坏具有明显的应变局部化特征,应变局部化区域与煤样最终破坏断裂区域位置一致。利用DVSP法测得了煤样吸附CO2过程中的三维应变场,并与应变片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体积应变的分布图直观揭示出煤样在吸附气体过程中存在膨胀区与压缩区,由于非均质性造成内部变形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体散斑法 煤样 三维应变场 工业CT 单轴压缩 气体吸附
下载PDF
带横向内筋锥形件旋压应力应变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强 詹梅 杨合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3,共5页
分析带横向内筋锥形件旋压的应力应变规律,是研究带横向内筋锥形件旋压的成形机理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基于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建立了带横向内筋锥形件强力旋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而采用该模型研究获得了典型的带横向内筋锥形件旋压过... 分析带横向内筋锥形件旋压的应力应变规律,是研究带横向内筋锥形件旋压的成形机理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基于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建立了带横向内筋锥形件强力旋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而采用该模型研究获得了典型的带横向内筋锥形件旋压过程中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可为相关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内筋 锥形件旋压 三维有限元 应力场 应变场
下载PDF
GH4169车削过程的热力耦合作用及残余应力场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姚倡锋 陈广超 +2 位作者 刘超 吴宁宁 黎先才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镍基高温合金GH4169是一种拥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及抗腐蚀能力的耐热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其切削过程因热力耦合作用产生的残余应力对零件的疲劳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GH4169车削试验及Deform-3D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镍基高温合金GH4169是一种拥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及抗腐蚀能力的耐热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其切削过程因热力耦合作用产生的残余应力对零件的疲劳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GH4169车削试验及Deform-3D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试验的切削力和仿真的温度-应变场对残余应力场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刀具磨损对主切削分力和车削温度的影响非常显著,在刀片磨钝过程中,主切削分力由538N增大到756N,剪切区温度由552℃增高到654℃,工件表面的应变由3.3升高到3.5;刀具磨损导致切削力和的温度-应变的增大,致使表面圆周和进给方向的残余拉应力峰值由517MPa、242MPa增大到860MPa、442MPa;表层残余压应力峰值-696MPa、-356MPa增大到-756MPa、-456MPa;残余应力层深度由72μm增大到8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圆车削 DEFORM-3d 切削力 温度场 应变场 残余应力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场对隧洞围岩应力和变形破坏特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金玉 杨继红 +2 位作者 周建军 黄志全 于怀昌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62,共9页
依据某隧洞和实测地应力资料,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了不考虑构造应力作用和考虑构造应力作用条件下隧洞开挖后围岩的应力和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隧洞开挖后围岩应力出现明显的变化,无构造应力作用时,在隧洞侧壁围岩中出现应力... 依据某隧洞和实测地应力资料,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了不考虑构造应力作用和考虑构造应力作用条件下隧洞开挖后围岩的应力和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隧洞开挖后围岩应力出现明显的变化,无构造应力作用时,在隧洞侧壁围岩中出现应力集中;有构造应力作用时在隧洞的顶部和底部的围岩中出现应力集中,且应力集中的区域和量值明显增大。无构造应力作用时,隧洞顶拱和底部处位移和影响深度最大,隧洞围岩变形区域的外边界为竖向"蝴蝶型";有构造应力作用时,侧壁处位移和影响深度最大,隧洞围岩变形区域的外边界为横向"蝴蝶型"。洞室围岩剪应变增量区域的外边界无构造应力作用时近似为竖向椭圆形,有构造应力作用时则为横向椭圆形。研究成果对构造应力区深埋隧洞的稳定性分析以及支护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隧洞 三维数值分析 应力场 位移场 剪应变增量
下载PDF
地铁盾构法施工对翠屏山隧道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军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7-22,共6页
针对南京地铁十四号线盾构施工对翠屏山隧道稳定的具体影响,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模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从仿真计算结果来看,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翠屏山隧道周围土体扰动较小,后者整体保持稳定,未出现大的异变;最大应变区域发... 针对南京地铁十四号线盾构施工对翠屏山隧道稳定的具体影响,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模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从仿真计算结果来看,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翠屏山隧道周围土体扰动较小,后者整体保持稳定,未出现大的异变;最大应变区域发生在翠屏山隧道中心区域,隧道底板最大下沉量为18. 2 mm,建议在该区域加密抗拔桩,以减小土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应变场 抗拔桩 三维数模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脆性岩石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马永尚 陈卫忠 +2 位作者 杨典森 杨建平 龚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利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观测系统研究单轴压缩状态下带中心圆孔花岗岩岩板的破坏全过程,得到了含孔洞岩石破坏过程中观测面的三维全场位移和应变,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岩石表面裂隙的产生、扩展及相互连通的演化过程,亦能够确... 利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观测系统研究单轴压缩状态下带中心圆孔花岗岩岩板的破坏全过程,得到了含孔洞岩石破坏过程中观测面的三维全场位移和应变,不仅能够直观地反映岩石表面裂隙的产生、扩展及相互连通的演化过程,亦能够确定裂纹的位置、形态以及扩展方向等具体信息,还能重现加载过程中试样表面的压缩(平行荷载方向)、剥离(垂直荷载方向)、膨胀及剥落(垂直试样表面方向)。结果表明:3D-DIC技术在岩土力学试验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岩石材料破坏过程中应变场的演化能较好地反映其内部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规律。根据全场应变云图可以判断岩石裂纹扩展演化的情况;裂纹的演化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在试样接近破坏时形成的"X"型对称变形局部化带,最终只形成一条宏观破坏带,荷载方向、岩石结构及其内部的非均匀性都会对最终宏观破裂带的位置产生影响;利用3D-DIC观测系统进行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的研究是有效的,可为岩土介质宏细观变形破坏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带孔岩板 非接触 全场应变测量 裂纹扩展 破坏
下载PDF
核电厂主蒸汽管道材料断裂韧性试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旭 窦一康 梁兵兵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78,共5页
基于商用软件ABAQUS对国产化主蒸汽管道材料P11合金钢的断裂韧性试验中起裂前的加载过程进行了精细的三维数值模拟,对含侧槽和光滑侧面2种标准CT试样结构进行建模分析,获得加载过程中裂纹前沿的塑性区、应力场和J积分的三维精细分布及... 基于商用软件ABAQUS对国产化主蒸汽管道材料P11合金钢的断裂韧性试验中起裂前的加载过程进行了精细的三维数值模拟,对含侧槽和光滑侧面2种标准CT试样结构进行建模分析,获得加载过程中裂纹前沿的塑性区、应力场和J积分的三维精细分布及变化规律.开展了SA335P11合金钢材料含侧槽结构试样的断裂韧性试验,试验中载荷线位移响应曲线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数值分析的有效性.通过有限元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延性金属材料试样采用光滑侧面结构是导致其试验过程中难以起裂的主要原因,含侧槽结构试样能为裂纹尖端提供有效约束,使得裂纹前沿附近区域的塑性区尺寸、局部J积分和张开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对优化延性金属材料断裂韧性试验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化P11合金钢 有限元三维模拟 断裂韧性试验 侧槽结构 应力应变场
下载PDF
机械与材料力学性能的三维全场变形和应变快速检测研究
18
作者 张忠松 郑森 张云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7年第20期50-51,56,共3页
首先从机械与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中,探究三维全场变形与应变快速检测的具体方法,然后明确这些方法解决的大型复杂工件以及生产现场的检测难题,最后分析这些方法使用的范围和优点,希望为三维全场全尺寸变形的检测难题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机械与材料力学性能 三维全场变形 应变快速检测 方法
下载PDF
Evaluation for Small Visual Difference Between Conforming Meshes on Strain Field 被引量:4
19
作者 边哲 胡事民 Ralph R.Martin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09年第1期65-75,共11页
This paper gives a method of quantifying small visual differences between 3D mesh models with conforming topolog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rain fields. Strain field is a geometric quantity in elasticity which is used... This paper gives a method of quantifying small visual differences between 3D mesh models with conforming topolog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rain fields. Strain field is a geometric quantity in elasticity which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deformation of elastomer.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3D models as objects with elasticity. The further demonstrations are provided: the first is intended to give the reader a visual impression of how our measure works in practice; and the second is to give readers a visual impression of how our measure works in evaluating filter algorithms. Our experiments show that our difference estimates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human perception of differences. This work has applications in the evaluation of 3D mesh watermarking, 3D mesh compression reconstruction, and 3D mesh filt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conforming meshes mesh comparison PERCEPTION strain fields
原文传递
盾构法施工对隧道稳定性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7年第6期82-85,共4页
以南京地铁十四号线工程盾构施工为依托,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针对该工程中的翠屏山隧道建立了三维数模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翠屏山隧道周围土体扰动较小,后者整体保持稳定,未出现大的异变;最大应变区... 以南京地铁十四号线工程盾构施工为依托,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针对该工程中的翠屏山隧道建立了三维数模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翠屏山隧道周围土体扰动较小,后者整体保持稳定,未出现大的异变;最大应变区域发生在翠屏山隧道中心区域,隧道底板最大下沉量为18.2mm,建议在该区域加密抗拔桩,以减小土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应变场 抗拔桩 三维数模 仿真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