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运动伪影校正相位敏感反转恢复序列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占宏 马晓海 +6 位作者 赵蕾 李志伟 张天静 安靖 晏子旭 赵轶轲 范占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校准相位敏感反转恢复序列(moco PSIR)成像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拟行心律失常介入消融术的60例患者,均行心脏MR检查,序列包括心脏电影成像、LGE成像、moco PSIR成像。比较LGE与moco PSIR成像的图像质量及... 目的探讨运动校准相位敏感反转恢复序列(moco PSIR)成像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拟行心律失常介入消融术的60例患者,均行心脏MR检查,序列包括心脏电影成像、LGE成像、moco PSIR成像。比较LGE与moco PSIR成像的图像质量及对延迟强化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对60例患者共采集左心室短轴LGE图像、moco PSIR图像各180幅。LGE与moco PSIR图像比较,二者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P<0.01)。LGE图像中,延迟强化阳性病灶见于12例患者共15幅图像。moco PSIR图像中,总计17例患者共23幅左心室短轴图像可见延迟强化阳性病灶。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脏MR检查时,采用moco PSIR序列进行延迟强化成像,图像质量好,有助于延迟强化病灶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磁共振成像 延迟强化成像 运动伪影校正相位敏感恢复序列
下载PDF
3D双反转恢复序列在非颞叶致癫灶定位中的价值分析
2
作者 陈军 孙云霞 +3 位作者 李淑华 白敏 徐金法 狄玉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472-1474,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非颞叶致癫灶在颅脑3D双反转恢复序列和FLAIR序列上的病灶信号对比度,探讨3D双反转恢复序列在非颞叶致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癫痫患者52例,行颅脑常规扫描和3D双反转恢复序列扫描,发现非颞叶致癫灶... 目的对比分析非颞叶致癫灶在颅脑3D双反转恢复序列和FLAIR序列上的病灶信号对比度,探讨3D双反转恢复序列在非颞叶致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癫痫患者52例,行颅脑常规扫描和3D双反转恢复序列扫描,发现非颞叶致癫灶患者13例。13例患者中,在3DDIR和FLAIR序列上以相同的体素选择病灶和邻近正常脑组织为感兴趣区,获得感兴趣区信号强度的平均值,病灶和邻近正常脑组织的信号强度分别以SI1和SI2表示,分别计算3DDIR和FLAIR序列上病灶的对比度。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在3DDIR和FLAIR序列上致癫灶的对比度采用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Z=-3.180,P=0.001<0.05,两个序列上致癫灶的对比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3DDIR序列能够较FLAIR序列更明确的检出癫灶患者脑内的非颞叶异常信号,提高非颞叶致癫灶的检出,更准确定位非颞叶癫痫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恢复序列 非颞叶致癫灶 病灶对比度
下载PDF
3D双反转恢复序列检测脑转移瘤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军 李淑华 +3 位作者 孙云霞 谢国华 徐金法 狄玉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3D双反转恢复(DIR)序列和颅脑MR常规扫描序列对脑转移瘤的检出率,探讨3D DIR序列检测脑转移瘤病灶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28例,均行颅脑MR常规扫描、3D DIR、对比增强T1WI序列扫描,以对比增强T1WI... 目的对比分析3D双反转恢复(DIR)序列和颅脑MR常规扫描序列对脑转移瘤的检出率,探讨3D DIR序列检测脑转移瘤病灶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28例,均行颅脑MR常规扫描、3D DIR、对比增强T1WI序列扫描,以对比增强T1WI检出的脑转移瘤数量为标准,由2名高年资医师共同分析判断颅脑MR常规扫描和3D DIR序列分别对脑转移瘤的检出率,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颅脑MR常规扫描、3D DIR对脑转移瘤的检出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28例患者中,对比增强T1WI、颅脑MR常规扫描、3D DIR分别检出脑转移瘤病灶数量为91、62、79。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P<0.05,颅脑MR常规扫描、3D DIR对脑转移瘤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3D DIR有效抑制了脑白质和脑脊液的信号,突出了脑转移瘤病灶的信号对比,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对脑转移瘤有较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恢复序列 移瘤 检出率
原文传递
MRI多序列在多发性硬化颈髓病变检测效能中的比较
4
作者 魏熠鑫 白芡蓉 +7 位作者 李云波 郭智瑞 张春梅 张微 郭俊 李宏增 王玮 袁梦晖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649-1655,共7页
目的:比较3D相位敏感反转恢复(3D-phase sensitive inversion recovery,3D-PSIR)序列、短时间反转恢复(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和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颈髓病变... 目的:比较3D相位敏感反转恢复(3D-phase sensitive inversion recovery,3D-PSIR)序列、短时间反转恢复(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和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颈髓病变检测中的差异。方法:收集2022年2月至2022年9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MRI颈髓检查的MS患者34例。患者均采用T2WI、STIR、3D-PSIR序列进行颈髓MRI检查。观察对比不同序列显示颈髓病变的效能、数量、位置及采集时间;分析对比3D-PSIR和STIR序列检测的病变与脊髓的对比度差异。结果:3DPSIR、STIR、T2WI检测病变数量在3个序列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4.76,P<0.001)。两两比较,任意2个序列在检测病变数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D-PSIR序列的病变检出率较常规序列(STIR+T2WI)提高了约37.9%。3D-PSIR序列在颈髓各位置均表现出优势,其轴位定位准确性与T2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PSIR序列较STIR序列具有更高的病变图像对比度(分别为1.68和0.45,t=10.47,P<0.001)。使用3D-PSIR序列替换STIR和T2WI序列可缩短扫描时间4.37 min,效率提升59.5%。结论:3D-PSIR序列对于MS颈髓病变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颈髓病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MRI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颈髓 3d相位敏感反转恢复序列
下载PDF
心脏延迟增强MRI不同TI值对心肌梗死诊断效能的影响
5
作者 陆虹宇 杨映霞 +3 位作者 黄涛 蒋平平 崔盟 林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3-478,共6页
目的:通过与TI值为300 ms的常规相位敏感反转恢复(PSIR)序列进行比较,探讨调整TI值为左室血池过零时PSIR序列心脏延迟增强MRI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方法:将2022年3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心肌梗死的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 目的:通过与TI值为300 ms的常规相位敏感反转恢复(PSIR)序列进行比较,探讨调整TI值为左室血池过零时PSIR序列心脏延迟增强MRI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方法:将2022年3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心肌梗死的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静脉注射Gd-DTPA后10 min分别采用300 ms和血液过零时的TI值行PSIR序列延迟增强(LGE)扫描,扫描平面包括两腔心、四腔心及通过病变区的短轴位。测量并比较2种TI值LGE图像上正常心肌、心肌疤痕与心腔内血液的SNR、CNR和信号强度(SI)的差异及心肌梗死范围的差异。结果:调整TI后LGE图像上心肌疤痕区域与左心室血池的CNR[24.58(16.80,48.51)vs.11.83(5.04,22.73),Z=-6.87,P<0.05]更高,并能显示更大的梗死面积[4.20(2.10,7.55)mm^(2) vs.3.45(1.40,6.15)mm^(2),Z=-6.65,P<0.05],且有更高的疤痕-血池信号强度差[366.80(258.75,432.60)vs.175.90(73.30,259.35),Z=-8.13,P<0.05],更低的正常心肌-血池信号强度差[284.70(196.05,405.20)vs.511.20(394.55,636.70),Z=-8.07,P<0.01]。结论:调整TI后的PSIR序列心脏延迟增强扫描可以有效抑制心腔内血池信号,提高心肌疤痕与血池的对比,而且心内膜下和乳头肌的强化更明显而显示更清晰,从而可提高对梗死区域内心肌活性的检测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相位敏感恢复序列 磁共振成像 延迟强化 时间
下载PDF
探讨PSIR MoCo序列在CMR延迟增强扫描中的优势--与TurboFLASH及TrueFISP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燕 罗琳 +4 位作者 何健龙 马玉佩 杨国辉 周皛月 沈新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7期54-56,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相位敏感反转恢复运动校正序列(PSIR MoCo)在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LGE)扫描中,扫描时间、图像伪影及图像质量方面的优势。方法收集本院100例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Turbo FLASH、PSIR MoCo、True FISP序列行LGE扫描,比较三种... 目的探讨相位敏感反转恢复运动校正序列(PSIR MoCo)在心脏磁共振延迟增强(LGE)扫描中,扫描时间、图像伪影及图像质量方面的优势。方法收集本院100例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Turbo FLASH、PSIR MoCo、True FISP序列行LGE扫描,比较三种序列的图像采集时间、图像伪影、图像质量是否存在差异(P<0.05)。结果 1.PSIRMoCo序列的图像采集时间(187±43)s比TurboFLASH序列(636±144)s明显缩短,P<0.05。2.PSIR MoCo序列图像的伪影评分(3.8±0.24)高于Turbo FLASH序列(3.3±0.44)和TrueFISP序列(3.5±0.33), P<0.05。3.PSIR MoCo序列图像的质量评分(2.9±0.08)高于True FISP序列(2.4±0.23),P<0.05。结论 PSIR MoCo序列在显著缩短LGE采集时间的同时,可获得伪影较少而质量较高的图像,在心率失常、屏气欠佳的患者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核磁共振 延迟强化 相位敏感恢复运动校正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