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gical treatment of pulsatile tinnitus related to the sigmoid sinus
1
作者 Yuxuan Xing Song Gao +4 位作者 Yuchen Zhou Shenghua Song Ling Lu Jie Chen Yanhong Dai 《Journal of Otology》 CSCD 2023年第1期21-25,共5页
Objective: Tinnitus-a common clinical symptom-can be categorized into pulsatile tinnitus(PT) and non-PT. Among these, PT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sigmoid sinus symptoms, such as sigmoid sinus wall defect or divertic... Objective: Tinnitus-a common clinical symptom-can be categorized into pulsatile tinnitus(PT) and non-PT. Among these, PT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sigmoid sinus symptoms, such as sigmoid sinus wall defect or diverticulum, for which various surgical treatments are available. We have discuss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urgery for sigmoid sinus-associated PT via the transmastoid approach in this study.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for sigmoid sinusassociated PT via the transmastoid approach at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2020. Of these, 2 patients had sigmoid sinus wall defect and 2 had sigmoid sinus diverticulum. Postoperative tinnitus grading and surgical efficacy were determined.Results: After surgery, PT dissolved in 3 patients, while tinnitu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1 patient.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of 12-18 months, none of the 4 patients showed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or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and tinnitus symptoms disappeared in 3patients without recurrence, although 1 patient occasionally developed tinnitus. Postoperative thin-slice CTA of the temporal bone indicated that the sigmoid sinus bone wall defect or diverticulum was completely repaired with a thick soft tissue coverage.Conclusion: Surgical repair of sigmoid sinus-associated PT via the transmastoid approach deserves clinical promotion as it exhibited better efficiency while being relatively less invas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atile tinnitus sigmoid sinus wall defect sigmoid sinus diverticulum Efficacy of surgery Transmastoid approach
下载PDF
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的手术治疗(附13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彭莉莉 刘阳 +2 位作者 孙建军 刘娅 赵丹珩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3例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7例乙状窦憩室伴发乙状窦骨质缺损患者接受乙状窦憩室回纳+骨壁重建术治疗,2例岩上窦憩室患者接受岩上窦憩室回纳... 目的观察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3例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7例乙状窦憩室伴发乙状窦骨质缺损患者接受乙状窦憩室回纳+骨壁重建术治疗,2例岩上窦憩室患者接受岩上窦憩室回纳+骨壁重建术治疗,2例乙状窦骨质菲薄患者接受乙状窦骨壁加强术治疗,2例颈静脉球窝高位患者接受鼓室探查术+下鼓室封闭术+外耳道成形术治疗。结果13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均未见并发症。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7例乙状窦憩室伴发乙状窦骨质缺损患者术后6例耳鸣缓解,1例术后2个月再次出现搏动性耳鸣;2例岩上窦憩室患者术后耳鸣均缓解;2例乙状窦骨质菲薄患者术后耳鸣均消失;2例颈静脉球窝高位患者术后1例耳鸣消失,1例耳鸣无改善。结论憩室回纳+骨壁重建术对乙状窦憩室和岩上窦憩室患者疗效较好,乙状窦骨质菲薄患者可行乙状窦骨壁加强术治疗,颈静脉球窝高位患者手术治疗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搏动性耳鸣 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 乙状窦憩室 憩室回纳术 骨壁重建术 手术疗法
下载PDF
乙状窦还纳及窦壁重建术治疗搏动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孙瑜宁 孙茂钢 张恩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91-95,共5页
目的观察乙状窦还纳术及窦壁重建术治疗乙状窦憩室及骨壁缺损引起的血管搏动性耳鸣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9月威海市立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7例血管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当天、1个月、6个月... 目的观察乙状窦还纳术及窦壁重建术治疗乙状窦憩室及骨壁缺损引起的血管搏动性耳鸣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9月威海市立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7例血管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当天、1个月、6个月、1年耳鸣变化情况。结果7例患者均为女性,右侧发病6例,左侧发病1例。根据临床表现及颞骨薄层CT及颅脑MRA、MRV检查确诊为乙状窦源性血管搏动性耳鸣,耳鸣致残量化表(THI)评分分级,均为3级以上,7例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其中6例乙状窦憩室伴发乙状窦骨质缺损患者接受乙状窦憩室回纳及窦壁重建术治疗,1例合并横窦憩室患者接受乙状窦、横窦憩室回纳+窦壁重建术治疗。术后1年随访,痊愈5例、显效1例、有效1例。结论对乙状窦憩室或骨壁缺损引起的搏动性耳鸣进行乙状窦还纳术及窦壁重建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乙状窦还纳 窦壁重建 乙状窦憩室
下载PDF
搏动性耳鸣乙状窦骨壁缺损与病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兴旺 崔豹 +5 位作者 徐卫峰 杜昱平 祝玉芬 康云辉 周永青 崔进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讨乙状窦骨壁缺损(SSD)所致搏动性耳鸣(PT)颞骨影像学特点,以及SSD与病程关系。方法纳入乙状窦骨壁重建术治愈PT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患侧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TB-HRCT)影像学表现,明确相关临床病史。在多平面重建图像上观察SSD位... 目的探讨乙状窦骨壁缺损(SSD)所致搏动性耳鸣(PT)颞骨影像学特点,以及SSD与病程关系。方法纳入乙状窦骨壁重建术治愈PT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患侧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TB-HRCT)影像学表现,明确相关临床病史。在多平面重建图像上观察SSD位置并测量最大长度,是否伴有乙状窦憩室、颈静脉球高位及乳突导静脉畸形,并统计学分析SSD与病程关系。结果 13例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平均(34.31±11.56)岁,PT病程4个月~10年,平均(4.44±3.28)年,右侧11例,左侧2例,乙状窦憩室8例。患侧SSD长度平均为(5.32±2.28)mm,均位于横窦-乙状窦交界区前外侧壁。多因素分析SSD主要由病程决定(P=0.007<0.05)。SSD长度与PT病程具有明显相关性(r=0.825,P=0.001<0.05)。观察者间测量SSD长度一致性良好。结论本研究表明SSD可能具有进展性,相关PT病程越长,SSD长度可能越大。通过TB-HRCT可以充分显示SSD位置并准确、可重复测量其长度,对术前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乙状窦 骨壁缺损 憩室
下载PDF
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搏动性耳鸣的CT诊断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善凤 肖武 +2 位作者 牟晓飞 刘琳 巩若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讨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的CT表现。方法搜集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患者资料,分析其脑CT动静脉血管造影(CT Arteriography and Venography,CTA/CTV)检查的影像表现。结果 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均发生在静... 目的探讨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的CT表现。方法搜集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患者资料,分析其脑CT动静脉血管造影(CT Arteriography and Venography,CTA/CTV)检查的影像表现。结果 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均发生在静脉窦优势引流侧;静脉窦双能量减影图像直观地显示横窦-乙状窦憩室,表现为静脉窦管腔局部呈囊袋样、指状及棘样突起;CTV图像能清楚地显示局部膨隆的静脉窦经邻近骨壁缺损处疝入邻近的乳突。结论脑CTA/CTV检查对诊断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横窦-乙状窦 憩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的心理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静 刘宸箐 +1 位作者 吴子明 张素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1例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的心理治疗,并复习乙状窦憩室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运用心理疗法中的暗示疗法、情绪疗法、音乐疗法、读书疗法,必要时运用一定量的安慰剂.结论心理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微小、疗效肯定,所以在未... 目的探讨1例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的心理治疗,并复习乙状窦憩室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运用心理疗法中的暗示疗法、情绪疗法、音乐疗法、读书疗法,必要时运用一定量的安慰剂.结论心理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微小、疗效肯定,所以在未来的数年,随着心理治疗在临床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将可能促进耳鸣领域对心理治疗的认可和推广,更有助于对合并耳鸣的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憩室 搏动性耳鸣 心理治疗
下载PDF
MRI CE 3D-SPGR对异常乙状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永顺 杜昱平 +2 位作者 米学伟 祝玉芬 许颜晖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MRI CE 3D-SPGR)对异常乙状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搏动性耳鸣患者行MRI CE 3D-SPGR检查,并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等图像后处理,观察、测量和记录异常的乙状窦影像学表现。结果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MRI CE 3D-SPGR)对异常乙状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搏动性耳鸣患者行MRI CE 3D-SPGR检查,并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等图像后处理,观察、测量和记录异常的乙状窦影像学表现。结果 19例均清晰显示异常的乙状窦,对应的乙状窦沟骨壁变薄,13例显示乙状窦通过骨缺损的部位突入蜂房内形成憩室,6例显示乙状窦前壁局部边缘毛糙欠光滑,呈"锯齿"状改变。结论MRI CE 3D-SPGR对异常乙状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显示乙状窦沟骨壁缺损方面逊色于颞骨HR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扰相梯度回波 乙状窦 憩室 搏动性耳鸣
原文传递
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搏动性耳鸣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一江 李俊峰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期176-178,共3页
目的对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搏动性耳鸣的CT表现予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检查的搏动性耳鸣患者50例,均为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对患者行CT诊断,观察患者CT表现。结果患者静脉窦管腔局限性扩张,局部突起,... 目的对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搏动性耳鸣的CT表现予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检查的搏动性耳鸣患者50例,均为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对患者行CT诊断,观察患者CT表现。结果患者静脉窦管腔局限性扩张,局部突起,其形为囊袋样、指状和棘样。耳鸣侧、横窦-乙状窦憩室发生在静脉窦优势侧,左侧发生率32%,右侧发生率68%。结论掌握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搏动性耳鸣的CT表现,提高临床确诊率,明确搏动性耳鸣发生原因,进而为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CT表现 横窦-乙状窦憩室
下载PDF
MSCT在静脉血管相关疾病所致搏动性耳鸣的影像分析
9
作者 张昊 李萍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分析MSCT检查(颞骨HRCT、CT血管造影)在静脉血管相关疾病所致搏动性耳鸣的影像学表现,对比患者治疗过程及疗效,评价其在诊断搏动性耳鸣的应用价值。方法已确诊并治疗的患者93例,回顾性分析其MS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乙状窦、高位... 目的分析MSCT检查(颞骨HRCT、CT血管造影)在静脉血管相关疾病所致搏动性耳鸣的影像学表现,对比患者治疗过程及疗效,评价其在诊断搏动性耳鸣的应用价值。方法已确诊并治疗的患者93例,回顾性分析其MS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乙状窦、高位颈静脉球及乳突导静脉的形态,并测量数据。结果乙状窦憩室31例,乙状窦裸露27例,横窦-乙状窦交界区狭窄2例,高位颈静脉球合并憩室19例,乳突导静脉的增粗29例,2种及以上病变联合发生37例。结论 MSCT检查(颞骨HRCT、CT血管造影)能发现静脉血管相关疾病所致搏动性耳鸣的病因,并能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是搏动性耳鸣首选的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乙状窦憩室 颈静脉球 乳突导静脉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的介入治疗成功案例报道 被引量:8
10
作者 彭佳丽 赵蓉 +13 位作者 李格飞 吴依兰 史妍慧 刘译升 赵颖 姚前 张绮婷 王硕 方洁 潘辉 唐学梅 郑博 刘枫荻 刘建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0-1822,共3页
乙状窦憩室是引起静脉性搏动性耳鸣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可能导致严重的症状,需及时诊断和治疗。该例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持续性、搏动性耳鸣,呈吹风样,与心搏频率一致,按压左颈部静脉时耳鸣消失,是静脉搏动性耳... 乙状窦憩室是引起静脉性搏动性耳鸣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可能导致严重的症状,需及时诊断和治疗。该例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持续性、搏动性耳鸣,呈吹风样,与心搏频率一致,按压左颈部静脉时耳鸣消失,是静脉搏动性耳鸣的典型症状,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左侧乙状窦憩室大而复杂。采用经血管介入弹簧圈填塞术治疗,术后患者耳鸣症状明显改善。介入治疗为静脉窦源性搏动性耳鸣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憩室 搏动性耳鸣 介入治疗 血管内栓塞术 支架 弹簧圈
下载PDF
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及特殊病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腊梅 李轩毅 +4 位作者 李红权 王洪江 蒋雯 乔月华 刘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乙状窦还纳术对乙状窦憩室或骨壁缺损引起搏动性耳鸣的疗效,并分析特殊病例特点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1月、3月、6月进行耳鸣量表THI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无效0例、显... 目的探讨乙状窦还纳术对乙状窦憩室或骨壁缺损引起搏动性耳鸣的疗效,并分析特殊病例特点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1月、3月、6月进行耳鸣量表THI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无效0例、显效18例、痊愈16例、失访1例。显效组THI量表术前:65.78±5.40,术后6月:28.11±4.52,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对乙状窦憩室或骨壁缺损引起的搏动性耳鸣进行乙状窦还纳术疗效确切,局麻手术有利于进行术中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还纳术 乙状窦憩室 搏动性耳鸣
下载PDF
乙状窦缩窄术治疗搏动性耳鸣 被引量:2
12
作者 安飞 刘伟 +3 位作者 马贤 王茂鑫 田海月 钟翠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乙状窦缩窄术治疗搏动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2014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1例患者,用耳鸣致残量化表(THI)均评估为重度搏动性耳鸣,所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其中右耳9例,左耳2例,均为客观... 目的探讨乙状窦缩窄术治疗搏动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2014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1例患者,用耳鸣致残量化表(THI)均评估为重度搏动性耳鸣,所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其中右耳9例,左耳2例,均为客观性搏动性耳鸣。术前行颞骨薄层CT检查提示9例右耳乙状窦憩室;1例左耳乙状窦憩室;1例左耳乙状窦憩室合并骨壁缺损,乙状窦暴露于乳突腔。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均行乙状窦缩窄术治疗,术后观察治疗搏动性耳鸣的疗效。结果术后定期采用THI和耳鸣功能指数(TFI)对患者进行耳鸣评估,10例术后搏动性耳鸣即刻完全消失,1例耳鸣响度明显减弱,随诊1年后搏动性耳鸣基本消失。结论乙状窦缩窄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手术创伤小、操作风险小,是治疗乙状窦憩室和骨壁缺损所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最佳的手术方式,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乙状窦憩室 乙状窦骨壁缺损 乙状窦缩窄术
下载PDF
乙状窦双憩室致搏动性耳鸣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朱慧慧 王小林 韩跃峰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10期667-671,共5页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乙状窦双憩室致搏动性耳鸣病例的治疗和效果,并结合文献复习乙状窦双憩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乙状窦双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乙状窦憩室”...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乙状窦双憩室致搏动性耳鸣病例的治疗和效果,并结合文献复习乙状窦双憩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乙状窦双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乙状窦憩室”“搏动性耳鸣”“sigmoid sinus diverticulum”“pulsatile tinnitus”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及PubMed中检索2002年以后有关乙状窦双憩室的相关文献。共纳入英文报道5篇(6例)。结果本例患者为49岁女性,表现为右耳搏动性耳鸣,指压试验和转头试验阳性;颞骨高分辨CT(HRCT)示右侧乙状窦双憩室且憩室前壁骨壁菲薄,经三维重建后见右侧乙状窦双憩室位于横窦向乙状窦的转折处,行右侧乙状窦憩室回纳+乙状窦骨壁重建术,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搏动性耳鸣完全消失,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合文献报道的6例,共计7例乙状窦双憩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34,49)岁。7例患者均因搏动性耳鸣就诊,指压试验和转头试验阳性,影像学诊断结果示乙状窦双憩室和/或周围骨壁缺损、横窦狭窄、异常板障静脉环。7例患者均行乙状窦骨壁重建术,其中3例另行乙状窦憩室回纳术、1例另行异常板障静脉环阻断术、1例另行扩大枕斜窦术。术后5例耳鸣完全缓解,随访均无复发;1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结论乙状窦双憩室主要临床表现为搏动性耳鸣,指压试验和转头试验阳性,颞骨HRCT或CT血管成像与三维重建可用于该病的诊断,目前的治疗方法均为手术治疗,乙状窦憩室回纳和乙状窦骨壁重建术是实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憩室 搏动性耳鸣 乙状窦 乙状窦双憩室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重视乙状窦相关病变致搏动性耳鸣的诊治 被引量:20
14
作者 龚树生 曾嵘 王国鹏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7-680,共4页
搏动性耳鸣是由于头颈部器官、血管及其他结构产生的异常声音,通过邻近组织结构传入内耳,而使患者感受到的有一定节律的声音。文献报道其占耳鸣患者的4%〔1〕。其中大多由血管因素产生,节律与心跳一致,称血管性搏动性耳鸣。它对人们的... 搏动性耳鸣是由于头颈部器官、血管及其他结构产生的异常声音,通过邻近组织结构传入内耳,而使患者感受到的有一定节律的声音。文献报道其占耳鸣患者的4%〔1〕。其中大多由血管因素产生,节律与心跳一致,称血管性搏动性耳鸣。它对人们的影响或轻或重,轻者无任何影响,重者可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给患者精神上带来巨大的困扰。其病因多种多样〔2〕,因此诊断和治疗存在难度。根据血管类型不同,血管性搏动性耳鸣可分为动脉性搏动性耳鸣和静脉性搏动性耳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乙状窦 憩室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血管性搏动性耳鸣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辛迪 樊兆民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450-1454,共5页
搏动性耳鸣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耳鸣类型,约占耳鸣的4%,即所有人口中的10%左右受其困扰。此类耳鸣大多是由颅内及头颈部的血管或其他相关结构所产生,并经毗邻的骨性结构、血管、血流传至耳蜗,而使患者感受到的。据统计,搏动性耳鸣的病因复... 搏动性耳鸣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耳鸣类型,约占耳鸣的4%,即所有人口中的10%左右受其困扰。此类耳鸣大多是由颅内及头颈部的血管或其他相关结构所产生,并经毗邻的骨性结构、血管、血流传至耳蜗,而使患者感受到的。据统计,搏动性耳鸣的病因复杂多样,文献报道多达5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搏动性耳鸣 血流动力学 乙状窦憩室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