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中磁共振3D-pcASL成像技术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赵福香 李彩霞 +1 位作者 徐焱 金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8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中磁共振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技术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MRI、DWI及3D-pcASL检查,并测量溶...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中磁共振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技术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MRI、DWI及3D-pcASL检查,并测量溶栓治疗前、后半暗带区脑血流量(CBF)。结果治疗前,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WI、3D-pcASL图像分别显示为高信号和低灌注;32例患者3D-pcASL图像的低灌注区域范围明显大于DWI图像。治疗后,30例患者梗塞区呈高灌注改变,CBF值明显增大,周围半暗带出现匍匐走行的条、团块状高灌注信号;半暗带ROI的CBF值为(63.99±8.69)mL/(100 g·min),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3.84±1.62)mL/(100 g·min)(P<0.05)。1例异常特高灌注患者为卒中后出血改变;1例患者治疗前、后均呈低灌注区,面积和CBF值无明显改变。结论 3D-pcASL成像技术是一种安全无创的脑血流检查技术,有利于及时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并判断预后,其客观影像信息对临床精准治疗具有显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 3d-pcasl成像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3D-pCASL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代彬 杨清 +1 位作者 张国靖 李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59例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完成常规...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59例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完成常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3D-pCASL检查;测量病灶及对侧镜像区域脑组织脑血流量(CBF);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效能。结果: 6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终均得到确诊,患者经3D-pCASL成像技术检测确诊60例,诊断符合率为98.36%( P >0.05);DWI检查确诊58例,诊断符合率95.08%( P >0.05);观察组患者健侧CB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患侧CBF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单一DWI、3D-pCASL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DWI及3D-pCASL联合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高于单一DWI、3D-pCASL检查( P <0.05)。结论:将3D-pCASL成像技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效果理想,能实现脑血流量的可视化,弥补传统DWI存在的弊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 成像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贵刚 董跃华 +3 位作者 魏玉磊 杜晖 张丽美 杨燕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常规CT检查患者44例(常规组)、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检查患者43例(联合组),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常规组和联合组的病变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45%(42/44)、100%(4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2.001,P值=0.157)。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降低(P<0.05),切缘宽度增加(P<0.05),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缩短(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低于常规组的31.82%(P<0.05)。结论:使用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有助于提高早期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效果,包括准确定位病灶、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段切除术 CT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数字医学3D成像技术与传统2D成像技术在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术前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吴昌耀 李强辉 +5 位作者 周维模 龙雪峰 许林 全军利 农振良 梁仕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3期34-37,共4页
目的比较数字医学3D成像技术与传统2D成像技术在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术前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80例腹部实体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 目的比较数字医学3D成像技术与传统2D成像技术在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术前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80例腹部实体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使用数字医学3D成像技术进行术前医患沟通,对照组使用传统2D成像技术进行术前医患沟通。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沟通后,两组患儿家属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医学3D成像技术在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术前医患沟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可减轻患儿家属术前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了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了患儿家属对医疗过程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3D成像技术 儿童 腹部实体肿瘤 术前医患沟通
下载PDF
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及CT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宗露 秦伟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目的 探究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3D黑血技术与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2022-12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颈部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及CT... 目的 探究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3D黑血技术与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2022-12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颈部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及CTA扫描,比较不同检查方法所得管腔面积、管壁面积、管壁外界面积。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及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狭窄、溃疡斑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与CTA所测管腔面积、管壁面积、管壁外界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为金标准,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诊断血管狭窄>70%真阳性62例,假阳性2例,真阴性35例,假阴性3例;CTA诊断真阳性62例,假阳性3例,真阴性34例,假阴性3例。两种方式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诊断溃疡斑块真阳性49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50例,假阴性2例;CTA诊断真阳性38例,假阳性17例,真阴性35例,假阴性12例。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诊断溃疡斑块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高于CTA(P<0.05)。结论 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均有较高参考价值,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对于溃疡斑块的诊断参考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3D黑血技术 CT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P3T心脏模块化注射技术结合SAFIRE技术的CCTA成像研究
6
作者 郭强 严德星 +3 位作者 余裕珍 陈龙 王康 熊伟坚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研究P3T心脏模块化注射技术结合迭代重建算法(SAFIRE)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进行CCTA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 目的研究P3T心脏模块化注射技术结合迭代重建算法(SAFIRE)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进行CCTA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固定碘负荷和注射流率的对比剂注射方案及滤波反投影重建(FBP),B组患者采用P3T心脏模块化输入相关参数后计算得出的给药方案,同时使用SAFIRE强度3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的CT值(近端、中段、远端)、信噪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冠脉成像质量评分、对比剂流速、注射量、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两组患者的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近端、中段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远端CT值分别为(367.36±50.41)Hu、(321.68±41.58)Hu、(315.37±54.13)Hu,明显高于A组的(323.56±54.25)Hu、(274.53±65.26)Hu、(273.11±48.56)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的SNR、CNR比较,以及冠脉成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对比剂流速、注射量分别为(4.37±0.39)mL/s、(52.43±6.11)mL,明显低(少)于A组的(5.24±0.46)m L/s、(65.26±8.4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ED水平分别为(12.88±1.55)m Gy、(84.37±4.40)m Gy·cm、(2.19±0.10)mSv,明显低于A组的(20.46±1.69)m Gy、(146.83±8.27)mGy·cm、(3.81±0.32)m 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3T技术联合SAFIRE技术应用于CCTA中,能有效降低对比剂流速、注射量,同时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图像质量不受影响,实现注射方案的个体化、标准化及检查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成像 P3T技术 迭代技术 冠脉成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基于DWI的分形维数评价3D打印技术对胶质瘤术后临床疗效的价值
7
作者 席华泽 景梦园 +5 位作者 柴彦军 赵志勇 袁隆 杨晶晶 徐敏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7,44,共7页
目的使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评价个性化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提高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36例胶质... 目的使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评价个性化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提高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36例胶质瘤患者病例,其中32例为试验组,术前使用了个性化3D打印技术;其余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开颅手术。在术后一周DWI图上手动勾画术区周围边界,绘制二值图后测量FD。使用FD中位数对对照组进行分组,比较对照组中高FD和低FD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神经缺损程度、预后、日常生活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探究个性化3D打印技术是否会影响水肿创面的FD,以及是否会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高FD组的疼痛程度(t=−13.228,P<0.001)、神经缺损程度(t=−2.627,P=0.008)高于低FD组,日常生活能力(t=4.821,P<0.001)及预后(t=−3.058,P=0.003)较低FD组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FD能对患者上述四项评分的高低进行有效区分,术前使用个性化3D打印技术可使得患者水肿带FD下降,减轻神经缺损程度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对改善预后及术区疼痛效果不明显。结论个性化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区创面水肿带的FD,减轻神经损伤,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分形维数 3D打印技术 精准医疗
下载PDF
田捷教授团队研发的光学3D荧光内镜成像设备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
8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4年第2期125-125,共1页
近日,由学会副理事长田捷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智真8 CMOS技术驱动的3D 4K荧光内镜成像设备及2D荧光内镜成像设备,成功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3D 4K荧光内镜成像设备已于2022年12月22日获得国家药品监... 近日,由学会副理事长田捷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智真8 CMOS技术驱动的3D 4K荧光内镜成像设备及2D荧光内镜成像设备,成功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3D 4K荧光内镜成像设备已于2022年12月22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认证,成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光学3D荧光内镜成像设备。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并按评审要求与美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3D白光对比验证后,该设备于2024年6月13日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成为美国首个获批准的光学3D荧光内镜成像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成像设备 学会副理事长 CMOS技术 评审要求 3D 田捷 认证
下载PDF
3D成像联合仿真内镜技术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术前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黄贤平 崔开旺 +1 位作者 龚享文 刘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2期3275-3278,共4页
目的探讨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术前应用3D成像联合仿真内镜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术的Ⅱ期肺尘埃沉着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术前应用3D成像联合仿真内镜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术的Ⅱ期肺尘埃沉着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CT检查,研究组应用3D成像联合仿真内镜技术进行检查,随后两组均进行支气管镜术。比较两组气道情况、支气管镜检查的定位准确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气道与周围结构关系清晰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道位置正常、管腔大小正常、管壁厚薄正常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支气管镜检查的定位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成像联合仿真内镜技术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术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支气管镜检查时定位和定性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成像 仿真内镜技术 肺尘埃沉着病 支气管镜术
下载PDF
MRI常规序列联合3D-STIR序列神经成像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福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5期86-88,11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联合3D-STIR序列神经成像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华安县医院就诊的460例腰痛患者资料,所有入选者进行MRI、3D-STIR检查。记录MRI、3D-STIR检...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联合3D-STIR序列神经成像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华安县医院就诊的460例腰痛患者资料,所有入选者进行MRI、3D-STIR检查。记录MRI、3D-STIR检查结果、LDH检出类型;另外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3D-STIR诊断脊神经根受压的应用价值;观察MRI、3D-STIR单项及联合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分析MRI、3D-STIR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经MRI、3D-STIR扫描发现,460例腰痛患者中有160例(34.78%)腰椎间盘膨出,300例(65.22%)LDH,其中113例(37.67%)中央型,73例(24.33%)左侧旁突出型,82例(27.33%)右侧旁突出型,22例(7.33%)极外侧突出型,10例(3.33%)腰椎间盘脱出;300例LDH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脊神经根受压分布位置:L327例、L445例、L593例、S1135例;MRI检查诊断脊神经根受压分布情况与手术结果符合230例,符合率为76.67%(230/300),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642);3D-STIR检查诊断脊神经根受压分布情况与手术结果符合246例,符合率为82.00%(246/300),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731);MRI、3D-STIR联合检查诊断脊神经根受压分布情况与手术结果符合286例,符合率为95.33%(286/300),与手术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944);MRI、3D-STIR检查在LDH、腰椎间盘膨出中均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结论:LDH诊断中使用MRI、3D-STIR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获得清晰的影像学图像,对腰骶部脊神经根走行及受压情况能够直观显示,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常规序列 3D-STIR序列神经成像技术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多次屏气2D-SSh-MRCP序列与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单次屏气3D-MRCP序列在胰胆管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11
作者 林显虹 陈兴奎 骆众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11-13,共3页
分析多次屏气2D-SSh-MRCP序列以及压缩感知技术指导下单次屏气3D-MRCP序列对于胰胆管成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2日至2023年5月31日间入院诊断的40例胰胆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单次屏气3D-MRCP序列结合压缩感知技术与2D-SSh-... 分析多次屏气2D-SSh-MRCP序列以及压缩感知技术指导下单次屏气3D-MRCP序列对于胰胆管成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2日至2023年5月31日间入院诊断的40例胰胆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单次屏气3D-MRCP序列结合压缩感知技术与2D-SSh-MRCP序列成像技术,对比图像质量与结石检出率。结果 HS-3D-MRCP对于胆囊管、左肝管、胆总管、右肝管等多个部位的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2D-SSh-MRCP(P<0.05)。病理结果显示胆囊结石26例,胆管结石14例;诊断结果可见HS-3D-MRCP对于胆囊内结石的检出率为92.31%,对于胆管内结石的检出率为88.46%;2D-SSh-MRCP对于胆囊内结石的检出率为92.86%,对于胆管内结石的检出率为57.14%,HS-3D-MRCP对于胆囊内结石的检出率接近于2D-SSh-MRCP(P>0.05),HS-3D-MRCP对于胆管内结石的检出率高于2D-SSh-MRCP(P<0.05)。以病理诊断书为标准,HS-3D-MRCP的诊断敏感度为97.22%,特异度为50.00%,准确率为92.50%,而2D-SSh-MRCP分别为81.25%,37.50%和72.50%,对比诊断敏感度与准确率P<0.05。结论 压缩感知技术指导下的单次屏气HS-3D-MRCP检查序列可以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且能检出胆囊与胆管结石,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SSh-MRCP序列 压缩感知技术 HS-3D-MRCP序列 胰胆管成像
下载PDF
数字化3D成像及虚拟手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克 钱嘉诚 +1 位作者 黄丹 冯桂娟 《交通医学》 2023年第5期547-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数字化3D成像及虚拟手术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参加口腔颌面外科实习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虚拟手术+手术带教教学模式,对照组...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数字化3D成像及虚拟手术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参加口腔颌面外科实习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虚拟手术+手术带教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手术带教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理论考核成绩观察组为51.00±3.69分,对照组为48.90±3.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操作考核成绩观察组为33.60±2.65分,高于对照组的25.70±2.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分为84.60±6.17分,高于对照组的74.60±4.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为93.50±5.50分,高于对照组的76.00±4.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数字化3D成像及虚拟手术辅助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临床实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数字化3D成像技术 虚拟手术 临床教学
下载PDF
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在行超低对比剂用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体质量指数20~30kg/m^2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明 易妍 +4 位作者 曹剑 王怡宁 齐冰 马硕 王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5,共7页
目的评估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在行超低对比剂用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体质量指数(BMI)为20~30 kg/m2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4例BMI为20~30 kg/m2、接受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冠状动脉CTA扫描的患者根据自动选择... 目的评估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在行超低对比剂用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体质量指数(BMI)为20~30 kg/m2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4例BMI为20~30 kg/m2、接受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冠状动脉CTA扫描的患者根据自动选择电压值分为2组:(1)70 kV组(n=91):正常BMI(20 kg/m2≤BMI≤25 kg/m2)患者65例,高BMI(25 kg/m2<BMI≤30 kg/m2)患者26例;(2)80 kV组(n=43):正常BMI患者12例,高BMI患者31例。70 kV组患者对比剂注射总量为18 ml(速率为3.0 ml/s),80 kV组患者对比剂注射总量为21 ml(速率为3.0 ml/s)。比较两组间和亚组间的有效剂量(ED)、客观图像质量和主观图像质量。结果 70 kV组的ED为(0.24±0.04)m Sv,较80 kV组的(0.51±0.05)m Sv低53%(H=3.37,P=0.02)。70 kV组和80 kV组中正常BMI患者间(H=1.81,P=0.23)及高BMI患者间(H=0.91,P=0.84)的CNR和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 kV组和80 kV组中正常BMI患者间(Z=0.79,P=0.76)及高BMI患者间(Z=0.77,P=0.81)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3代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在BMI为20~30 kg/m2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时,部分患者管电压选择值会高于其同水平BMI患者,以保证得出相同水平图像质量。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可以帮助技师更加准确、合理地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电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代双源CT 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3D打印先天性心脏病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胡立伟 白凯 +4 位作者 钟玉敏 孙爱敏 王谦 刘金龙 朱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利用不同扫描序列的磁共振图像,通过应用3D打印技术构建儿童心脏模型,探讨磁共振成像在3D打印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建模中的价值。方法:1例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1.5T MRI检查,使用Torso并行采集体线圈,扫描序列包括三...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利用不同扫描序列的磁共振图像,通过应用3D打印技术构建儿童心脏模型,探讨磁共振成像在3D打印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建模中的价值。方法:1例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1.5T MRI检查,使用Torso并行采集体线圈,扫描序列包括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序列的后获得图像资料;通过MIMICS 17.0软件将DICOM数据导入并对感兴趣区域(ROI)图像建模;使用区域生长的分割方法根据图像的不同对比度分割后生成STL文件数据;将数据导入OBJET 260 3D打印机后即完成建模和打印过程。结果:影像诊断为右房内隔膜导致下腔静脉入口狭窄。术中见下腔静脉口处局部内膜增生形成狭窄环。3D打印的模型与影像诊断及术中手术记录描述完全一致。结论:在相同扫描参数的情况下,3D-SSFP相比于CE-MRA空间分辨率更高,使用3D-SSFP序列构建的3D模型能更为清晰地显示右房内隔膜梗阻的空间位置。3D-SSFP可作为构建3D模型的首选磁共振序列。3D打印技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中清晰显示解剖畸形,将更有效地辅助诊断并应用于优化手术方案,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带来精准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应用3D成像技术进行耻骨肌孔大小及角度的测量 被引量:4
15
作者 耿兴隆 戴勇 +3 位作者 赵亮 秦伟 党宝宝 韩云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9期48-52,共5页
目的利用3D成像技术进行人体耻骨肌孔的长度、耻骨肌孔的上区宽度、下区宽度、总宽度以及耻骨肌孔上下区域所成角度的测量。方法对该院2018年1月-2018年4月105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术前薄层CT扫描,扫描后导出DICOM文件,并利用Mimics Resea... 目的利用3D成像技术进行人体耻骨肌孔的长度、耻骨肌孔的上区宽度、下区宽度、总宽度以及耻骨肌孔上下区域所成角度的测量。方法对该院2018年1月-2018年4月105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术前薄层CT扫描,扫描后导出DICOM文件,并利用Mimics Research 19.0软件进行后期3D成像,建立盆腔3D模型,最后进一步精确测量耻骨肌孔的大小,包括耻骨肌孔的长度、上区域宽度、下区域宽度、总宽度以及上下区域所成角度。结果耻骨肌孔的长度为(7.4±0.3)cm,耻骨肌孔上区域宽度为(5.3±0.4)cm,耻骨肌孔下区域宽度为(2.7±0.2)cm,耻骨肌孔的总宽度为(7.9±0.4)cm,耻骨肌孔上下区域所成角度为(123.1±3.7)°,内镜下补片放置成功率100%,半年内复发率为0%。结论腹股沟疝用折叠型补片修补耻骨肌孔是相对适宜的,上片覆盖不小于7.4 cm(长)×5.3 cm(高)的三角扇形区域,下片覆盖不小于7.4 cm(长)×2.7(高)cm的三角扇形区域,上下区域所成角度约123.1°,该研究数据能够更精确地测量耻骨肌孔尺寸,为内镜下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修补手术提供理论数据基础,为补片设计及裁剪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微创内镜以后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3D成像技术 耻骨肌孔 内镜 测量
下载PDF
HRCT及三维重建(3D)成像技术在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光 杨圣俊 +4 位作者 靳军 王新举 高江峰 李雯 耿广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8期1491-1492,1504,共3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及三维重建(3D)成像技术在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病理证实为小肺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比对分析患者的MSCT表现、HRCT表现及各自的病变分布特点和...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及三维重建(3D)成像技术在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病理证实为小肺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比对分析患者的MSCT表现、HRCT表现及各自的病变分布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结果棘突征、短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以及细支气管气相的显示率方面,HRCT要显著优于MSCT(P<0.05),虽然HRCT在叶间胸膜破坏征的显示率方面稍高于MSCT,但是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HRCT及3D成像技术是临床诊断小肺癌的敏感方法,其结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肺癌 高分辨率CT(HRCT) 3D成像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高温超导3mm波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丹 李国桢 唐义平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了探讨高温超导探测器的应用前景 ,研制了 1 2元线列高温超导探测器和成像原理样机。1 2元高温超导探测器的黑体平均 D*≥ 1 .8× 1 0 9cm Hz1/ 2 W- 1,平均 R≥ 1 .9× 1 0 4 VW- 1和 3mm辐射响应平均 D* ≥ 7.5× 1 0 8... 为了探讨高温超导探测器的应用前景 ,研制了 1 2元线列高温超导探测器和成像原理样机。1 2元高温超导探测器的黑体平均 D*≥ 1 .8× 1 0 9cm Hz1/ 2 W- 1,平均 R≥ 1 .9× 1 0 4 VW- 1和 3mm辐射响应平均 D* ≥ 7.5× 1 0 8cm Hz1/ 2 W- 1,平均 R≥ 1 .6× 1 0 4 VW- 1。采用能量探测器代替外差混频器件研制的成像系统对 3mm辐射成像获得成功 ,预示高温超导探测器 (Bolometer)在 3mm波可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探测器 毫米波成像技术 高温超导3mm波成像技术 成像系统
下载PDF
3D-重T_2W水成像技术显示面听神经及内耳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南林 翟昭华 张小明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 :探讨MR薄层 3D 重T2 W水成像技术对内听道面听神经分支和迷路解剖结构的显示情况。方法 :选择 40例 (80侧 )无耳部疾病患者 ,使用GESigna 1 .5T超导MR成像仪 ,头部环形线圈或 3in(7.62cm)环形线圈 ,0 .5mm层厚 3D 重T2 WIFSE序列... 目的 :探讨MR薄层 3D 重T2 W水成像技术对内听道面听神经分支和迷路解剖结构的显示情况。方法 :选择 40例 (80侧 )无耳部疾病患者 ,使用GESigna 1 .5T超导MR成像仪 ,头部环形线圈或 3in(7.62cm)环形线圈 ,0 .5mm层厚 3D 重T2 WIFSE序列与常规T2 WIFSE序列对两侧耳部同时进行扫描 ,比较两者对内听道面听神经分支和迷路解剖结构的显示率 ,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3D 重T2 WIFSE序列与常规T2 WIFSE序列对其细微结构的显示率分别为螺旋板(98%∶0 % ,P <0 .0 1 )、前庭阶 (98%∶0 % ,P <0 .0 1 )、鼓阶 (98%∶0 % ,P <0 .0 1 )、椭圆囊 (95 %∶0 % ,P <0 .0 1 )、球囊 (95 %∶0 % ,P <0 .0 1 )、前庭嵴 (95 %∶0 % ,P <0 .0 1 )、前庭上神经 (1 0 0 %∶40 % ,P <0 .0 1 )、前庭下神经 (98%∶2 0 % ,P <0 .0 1 ) ,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而在 3个半规管、前庭、耳蜗、内听道面神经、蜗神经等结构的显示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薄层 3D 重T2 WFSE水成像技术在显示内听道前庭上下神经分支和迷路的螺旋板、前庭阶、鼓阶、椭圆囊、球囊等细微结构方面明显优于常规T2 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听神经 内耳结构 影像解剖学 3D-重T2W水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2D MRCP与3D 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维通 韩鹏 +1 位作者 杨献峰 王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3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在胰胆管疾病中,分别使用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3D MRCP的成像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胰胆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M R C P检查,并进行2D、3D成像,对比不同成像方式获取的图像效果。结果:2D MRCP获取的图像优良率为98.... 目的:探讨在胰胆管疾病中,分别使用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3D MRCP的成像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胰胆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M R C P检查,并进行2D、3D成像,对比不同成像方式获取的图像效果。结果:2D MRCP获取的图像优良率为98.00%,明显高于3D MRCP 88.00%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图像显示情况上,2D序列在伪影上明显少于3D序列(P<0.05);在胰胆管显示情况情况上,2D序列在肝内胆管与胰管的显示上高于层厚1.6mm的3D序列(P<0.05),但2D序列与层厚4mm的3D序列在肝内胆管显示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肝总管、胆囊、胆囊管的显示上,2D与3D序列的显示上无显差异(P>0.05)。结论:在胰胆管疾病中,应用2D MRCP成像的质量明显高于3D MRCP成像,所以2D MRCP更适用于胆管系统疾病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MRCP 3D MRCP 胰胆管 成像技术 对比
下载PDF
64层螺旋CT 3D成像与MRCP成像技术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江新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 3D成像与MRCP成像技术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影像科检查的梗阻性黄疸患者80例,行64层螺旋CT 3D成像与MRCP成像技术检查。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 3D成像与MRCP成像技术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影像科检查的梗阻性黄疸患者80例,行64层螺旋CT 3D成像与MRCP成像技术检查。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 CT 3D检查灵敏度91.18%(31/34),特异度91.30%(42/46),约登指数0.825,阳性似然比10.48,阴性似然比0.096,CT 3D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94);MRCP检查灵敏度94.12%(32/34),特异度93.48%(43/46),约登指数0.876,阳性似然比14.44,阴性似然比0.063,MRCP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72)。CT 3D与MRCP检查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 3D成像与MRCP成像技术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与病理诊断结果均有较高的一致性,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3D成像 MRCP成像技术 胆道梗阻性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