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E协调度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志亭 孙福平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555-558,共4页
以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度的概念,建立了相应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并据此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因缺乏数据未包含西藏)进行了3E协调度的计算、排序和评价分析。
关键词 能源 经济 环境 3e协调度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基于3E协调度分析的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雨潼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9,共7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课题,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和能源供应基地,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必然选择。从近年来该省3E系统协调性的变化看,黑龙江省的3E综合系统协调性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有...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课题,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和能源供应基地,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必然选择。从近年来该省3E系统协调性的变化看,黑龙江省的3E综合系统协调性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有所提高,而是呈现出总体上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在这种情况下,该地区急需采取全新的低碳发展方式,采取综合措施实现能耗的降低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e协调度 低碳经济 能源消费
下载PDF
基于3E系统协调度的大兴安岭林区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3
作者 李伟 沈梦媛 +2 位作者 马明远 柳田 李勇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347,353,共6页
在总结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林区3E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距离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3E系统和任意两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发现2004~2013年间林区的3E系统处于失调状态,而... 在总结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林区3E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距离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3E系统和任意两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发现2004~2013年间林区的3E系统处于失调状态,而能源系统是制约3E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以提高能源系统发展水平为目标,从能源开发、消费的角度出发,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林区企业为载体、林区居民为受益者的能源系统优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林区 3e系统协调 能源开发 能源消费
下载PDF
3E系统协调度综合评价及其相关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一萍 胡媛媛 《经贸实践》 2016年第1X期256-257,共2页
3E系统是指能源—经济—环境系统,3E系统协调度是定量描述特定地区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以及环境承载力、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良好的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能直观地反映出三者能否协调发展。本... 3E系统是指能源—经济—环境系统,3E系统协调度是定量描述特定地区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以及环境承载力、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良好的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能直观地反映出三者能否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了3E系统协调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运用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四川省近几年的3E协调度进行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e系统 3e系统协调 综合型协调评价模型
下载PDF
中国省际绿色创新效率与系统协调度双演化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逸昕 林秀梅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6,共6页
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从内部协同适配的视角,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分析比较中国30个省际区域的绿色创新效率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省际绿色创新效率与系统协调度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中国三大区域绿色创新... 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从内部协同适配的视角,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分析比较中国30个省际区域的绿色创新效率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省际绿色创新效率与系统协调度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中国三大区域绿色创新水平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在两类排名上均具有比较优势,但落后省份也有望在薄弱环节加速赶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创新效率 SUPeR-SBM模型 3e系统协调 协同演化
下载PDF
开放经济环境下长三角地区能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丹临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4-79,共6页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也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在开放经济环境下,长三角地区的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能否实现协调发展是评判地区经济发展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了长三角地区在开放环境下...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也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在开放经济环境下,长三角地区的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能否实现协调发展是评判地区经济发展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了长三角地区在开放环境下的3E系统协调度水平,发现长三角地区3E系统协调度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度平均水平从2012年的0.57提升至2017年的0.6,达到初级协调等级;其中,安徽省3E系统协调度水平最高,其次是上海市,而浙江省和江苏省协调度水平相对较低。提高长三角地区3E系统协调度,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倡绿色生产,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开放经济 层次分析法 3e系统协调
下载PDF
省域“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的时空差异与趋势预测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锋 傅利芳 秦豫徽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7,共13页
通过构建省域3E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协调度评价模型,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省域3E系统协调度的时间与空间差异、动态演化趋势,并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省域3E系统总体上处于良好的协调状态;省域间的空间差异较大,但... 通过构建省域3E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协调度评价模型,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省域3E系统协调度的时间与空间差异、动态演化趋势,并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省域3E系统总体上处于良好的协调状态;省域间的空间差异较大,但具有随时间推移逐渐缩小的趋势,各经济区内部3E系统协调状态的空间差异性具有不同的演变趋势;省域3E系统协调度在全局上是空间正自相关的,局部集聚模式存在随时间的推移向"高-高"集聚模式演化的趋势。预测结果进一步证实,未来省域3E系统协调状态总体趋好、空间差异缩小,且是以"高-高"局部集聚模式为主的趋势,但空间正自相关性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e系统协调 时空差异 eSDA 空间马尔科夫链 LISA马尔科夫链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系统协调水平地理空间分布与动态演进 被引量:9
8
作者 苏宏伟 庞德良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在对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经济、能源和环境(3E)系统协调水平测算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空间经济学计量工具分析了中国3E系统协调水平的地理空间分布与差异,并采用核密度函数模型对协调水平的动态演进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1)3E系统协调... 在对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经济、能源和环境(3E)系统协调水平测算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空间经济学计量工具分析了中国3E系统协调水平的地理空间分布与差异,并采用核密度函数模型对协调水平的动态演进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1)3E系统协调度在观测期内呈提高-下降-再提高的变动趋势,总体协调水平波动中向好;(2)3E系统协调水平分布在空间上相关性较弱,空间分布缺少明显的空间正向集聚效应,集聚区保持着较高的流动性;(3)3E系统协调水平相对高值和相对低值区呈较为一致的演进趋势,3E系统协调水平相对低值和相对高值区域内部的低值区与高值区系统协调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低值区改善速度显著提高,高值区改善速度则在下降。根据各地区经济、能源和环境系统特征的异质性,中国应构建差异性的3E政策保障体系应对3E系统失调,同时促进要素的跨地区流动以及土地开发指标的跨地区交易,推动空间集聚效应的同时,缓解由集聚引发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能源-环境 3e系统协调 MORAN指数 空间集聚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