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6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3S技术研究厦门市森林生态网络布局 被引量:4
1
作者 肖胜 叶功富 +4 位作者 倪志荣 郭剑锋 吴锡麟 黄丽 陈杰 《中国城市林业》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该文探讨了3S技术在厦门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中的应用方法和手段,从整体上提高了厦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水平。本文可为相同自然条件和社会务件的城市森林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3s technology Xiamen City 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下载PDF
基于3S的农牧交错区耕地动态变化研究——以内蒙古奈曼旗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继平 常学礼 +1 位作者 李健英 蔡明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30,共6页
本文利用3S技术,通过对1975、1985、1995和2005年的内蒙古奈曼旗TM影像的解译,提取出近30年来该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的信息。从耕地数量、变化速率以及耕地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等方面对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其驱动机制进行了... 本文利用3S技术,通过对1975、1985、1995和2005年的内蒙古奈曼旗TM影像的解译,提取出近30年来该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的信息。从耕地数量、变化速率以及耕地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等方面对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其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近30年来,奈曼旗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变化速度呈下降趋势;耕地主要向林地和固定沙丘地转化;耕地连通性指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呈波动趋势;耕地斑块数量的变化趋势与破碎度指数相同;耕地的分形维数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耕地在整个景观中的影响作用逐渐加强。耕地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耕地需求增加与土地退化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动态变化 景观指数 3s技术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南岳区植被分布图的绘制与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唐代生 尹京 +3 位作者 彭珍宝 旷柏根 袁正科 夏江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了掌握南岳区植被类型现状、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在对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布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开展了南岳区植被制图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南岳区总面积为17 940.158 8 hm2,其中林地面积为14 411.236 0 hm2,天然林... 为了掌握南岳区植被类型现状、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在对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布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开展了南岳区植被制图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南岳区总面积为17 940.158 8 hm2,其中林地面积为14 411.236 0 hm2,天然林面积减小,植被有所退化,毛竹入侵,抢占了其他植被的生存空间;南岳区受人为干扰影响大,人工林面积大,其植被正在恢复过程中。该研究成果为南岳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风景名胜区保护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布图 植被分类 3s技术 南岳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精准农业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前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4170-4171,共2页
简述了精准农业概念的形成及基本含义,重点讲述了精准农业的主要支持技术“3S”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并分析了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 精准农业 3s技术
下载PDF
基于“3S”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忠发 秦青春 +2 位作者 谢湛明 刘曼曼 彭晶晶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6年第3期4-6,共3页
利用“3S”技术对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为森林植被的监测与管理提供依据,更好地对各个区域(核心区、缓冲区、影响区)危害因子进行监控,从而有效地对其森林植被进行有效的保护。
关键词 3s”技术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植被 空间分布规律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在庐山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少昌 罗伟 +2 位作者 邹芹 周庐萍 杨俊虎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以庐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了综合运用RS、GIS和GPS技术,在地形图、土壤图、地质图、行政区划图等图件及相关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保护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及3S技术在保护区动植物信息的监测、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对推进庐... 以庐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了综合运用RS、GIS和GPS技术,在地形图、土壤图、地质图、行政区划图等图件及相关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保护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及3S技术在保护区动植物信息的监测、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对推进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自然保护区 庐山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美飞 邹逸江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3-36,共4页
近几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宁波疯狂蔓延,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的危害。弄清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一地区的空间分布,是采取各种防治措施的前提。以"3S"技术为依托,将一枝黄花的分布区类比于土地监测中的地类图... 近几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宁波疯狂蔓延,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的危害。弄清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一地区的空间分布,是采取各种防治措施的前提。以"3S"技术为依托,将一枝黄花的分布区类比于土地监测中的地类图斑,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处理,确定一枝黄花的空间分布地域,利用GIS软件矢量化出它的地类图斑,再针对这些地类图斑进行调查,从整体上确定一枝黄花在该地区的属性特征,并以该理论为指导,以"3S"技术为基础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加拿大“一枝黄花” 空间分布 宁波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长江中下游洪涝灾情评估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詹小国 谭德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1-33,共3页
论述了利用GIS、RS和GPS评估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情的方法、模型和过程 ,灾情数据库特别是堤防数据库和历史灾害数据库建立的方法 ,提出了一个评估灾情损失相对大小、可用来进行洪涝灾情区划的指标———洪损度。即以某一基准年样区各... 论述了利用GIS、RS和GPS评估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情的方法、模型和过程 ,灾情数据库特别是堤防数据库和历史灾害数据库建立的方法 ,提出了一个评估灾情损失相对大小、可用来进行洪涝灾情区划的指标———洪损度。即以某一基准年样区各类灾情为基值 ,各地各年的各类损失值与它相比较后得出的比值乘以各自的权重 ,即得到每年的洪损度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情 评估方法 3s技术 洪损度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高原机场建设工程“3S”技术综合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武年 李天华 +7 位作者 廖崇高 刘汉湖 谢春庆 简季 曾涛 戴晓爱 夏涛 万里红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7-462,共6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新机场和扩建老机场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在青藏高原地区,机场建设前期工程中,如机场选址、机场工程地质、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评价中,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机场建设工程进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新机场和扩建老机场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在青藏高原地区,机场建设前期工程中,如机场选址、机场工程地质、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评价中,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机场建设工程进展及经费的投入。文章在西藏阿里、四川康定、云南腾冲、昆明小哨等多个机场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实践基础上,探讨"3S"技术在高原区机场建设工程中的作用及其关键技术,提出基于"3S"技术的高原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关键技术方法,为高原机场建设创优工程与现代化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在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3S"技术,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等高科技,制作测区的高精度正射遥感影像地图以及各个拟选机场的遥感图像三维虚拟动态系列动画图(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场区的构造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生态环境等特征信息提取和综合评价,为机场建设工程决策者和具体的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3s”技术 机场建设工程 遥感图像三维可视化 影像动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典型草原栗钙土层结构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春荣 尚士友 +3 位作者 孙立武 殷晓飞 关瑞华 曹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8,共4页
针对典型草原土壤结构特征及草原风蚀退化的现状,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典型草原地区,选取约400km2面积的研究区,采用"3S"一体化技术,获取典型草原地表特征及采样点的三维坐标数据,通过实地打点取样,测量栗钙土层... 针对典型草原土壤结构特征及草原风蚀退化的现状,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典型草原地区,选取约400km2面积的研究区,采用"3S"一体化技术,获取典型草原地表特征及采样点的三维坐标数据,通过实地打点取样,测量栗钙土层厚度,并结合SuperMap软件建立栗钙土层结构DEM模型。经分析研究可知:栗钙土层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形结构可能有不同的土层厚度。建立土壤结构模型,研究环境条件与土壤结构关系,推断土壤的空间分布,可以实现草原土壤结构动态监测,为预防和控制风蚀沙化提供基础数据,为典型草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典型草原 3s”技术 栗钙土层结构模型 DEM模型
下载PDF
3S技术在昆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照忠 罗志清 魏海霞 《地矿测绘》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近年来,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导致昆明市地面沉降日益严重,要想有效扼制地面沉降的速度,必须加大地面沉降的监测力度与提高监测精度。基于昆明市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传统的监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监测工作的要求,建立以3S技术为基础... 近年来,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导致昆明市地面沉降日益严重,要想有效扼制地面沉降的速度,必须加大地面沉降的监测力度与提高监测精度。基于昆明市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传统的监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监测工作的要求,建立以3S技术为基础的GIS自动监测系统来获取高精度的地面沉降信息,并对地面沉降进行实时监控,是目前城市沉降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GPS、RS及GIS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以及三者结合的作用,并对利用3种技术整合监测系统开展昆明市地面沉降监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地面沉降 自动监测系统 水准监测
下载PDF
Google Earth和3S技术在喀斯特示范农业规划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代金晶 周文龙 +4 位作者 赵卫权 张洪亮 张凡 李苇洁 李一兵 《贵州科学》 2014年第6期20-25,共6页
本文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并综合一系列的辅助分析工具,尝试建立Google Earth与3S技术综合应用于喀斯特示范农业规划的技术框架,提出了一套基于Google Earth的一般地理专题图的制图技术流程,并讨论其关键技术。最后以六盘水市米箩乡猕... 本文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并综合一系列的辅助分析工具,尝试建立Google Earth与3S技术综合应用于喀斯特示范农业规划的技术框架,提出了一套基于Google Earth的一般地理专题图的制图技术流程,并讨论其关键技术。最后以六盘水市米箩乡猕猴桃产学研基地进行了应用研究,旨在为部分缺乏基础资料的喀斯特地区农业规划、勘察设计提供有效指导,结果表明:Google Earth平台可成为喀斯特资料稀缺区农业规划的有效信息收集手段,文中所提出的技术框架流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研究区下载的高清遥感影像可满足1∶2 000比例尺的制图要求,大大节约了勘测成本,有利推动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3s技术 KML 农业规划 喀斯特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城乡区域生态节点的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乌尼图 岳德鹏 +2 位作者 张亦超 曹睿 尚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89,共6页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通过识别和分析生态节点的重要性来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等提供借鉴。文章基于"3S"技术结合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将生态服务功能较强的生态斑块作为生态源地,利用累计耗...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通过识别和分析生态节点的重要性来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等提供借鉴。文章基于"3S"技术结合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将生态服务功能较强的生态斑块作为生态源地,利用累计耗费阻力模型计算生成累计耗费距离面,提取阻碍生态流的最小耗费路径和最大耗费路径的交叉点以及生态廊道最薄弱的点,将这些点作为研究区潜在的生态节点。利用景观连接度指数来分析研究区已建有的小于10 hm2的绿地和水域生态节点斑块对整个区域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去除节点斑块之前和之后数据可得NC、IIC和PC指数分别从之前的21、0.006 7和0.017 3降至之后的18、0.006 3和0.015 5,可知生态节点在区域生态斑块之间的连接、生态流的运行、生态廊道的贯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生态节点的建设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节点 朝阳区
下载PDF
“3S”技术在西部高原机场工程建设中应用初探
14
作者 李天华 廖崇高 +2 位作者 杨武年 李正兴 李存旺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318-322,共5页
RS、GIS、GPS作为空间信息处理的3个技术系统,在空间信息管理中各具特色,但相互之间又有许多关联。"3S"技术的综合已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3S"技术在机场建设中的应用还少有报道。鉴于此,本文将&... RS、GIS、GPS作为空间信息处理的3个技术系统,在空间信息管理中各具特色,但相互之间又有许多关联。"3S"技术的综合已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3S"技术在机场建设中的应用还少有报道。鉴于此,本文将"3S"技术应用到机场建设中,并完成了场区的构造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特征的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了拟建机场的理想场址。实践表明,"3S"技术应用到机场建设中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的优势,这将推动机场建设的步伐,从而为机场建设提供新技术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机场建设 三维可视化 图像解译
下载PDF
基于3S的草场牧户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15
作者 吴玲敏 尚士友 +3 位作者 张一诺 张玉龙 高夺峰 尚如刚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9-142,共4页
以东乌珠穆沁旗道特淖尔镇为例,建立草场牧户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草地资源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系统以SuperMap作为开发平台,VB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用SQL作为数据库。草场牧户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调查数据的电子档案,... 以东乌珠穆沁旗道特淖尔镇为例,建立草场牧户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草地资源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系统以SuperMap作为开发平台,VB语言作为开发工具,用SQL作为数据库。草场牧户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调查数据的电子档案,还能提供图文一体化的查询、管理功能,以及统计报表和基层单位需要的各类专题图;具备多期数据同时管理分析和数据的编辑、查询、更新等功能,为草地资源的管理、综合评价、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对典型草原保护提供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草场 牧户 管理 信息系统 草原保护
下载PDF
(3S,4S)-N-苄基-3,4-二羟基氢化吡咯的合成工艺条件研究
16
作者 林凯城 李永莲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以(R,R)-(+)-酒石酸为原料,合成了(3S,4S)-N-苄基-3,4-二羟基氢化吡咯,利用1HNMR、12CNMR对合成的产物进行性能表征。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物料的摩尔比,还原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aBH4/I2做还原... 以(R,R)-(+)-酒石酸为原料,合成了(3S,4S)-N-苄基-3,4-二羟基氢化吡咯,利用1HNMR、12CNMR对合成的产物进行性能表征。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物料的摩尔比,还原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aBH4/I2做还原剂,n(底物)∶n(NaBH4)∶n(I2)=1∶5∶1.68,反应时间为6 h是获得较高产率的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 4S)-N-苄基-3 4-二羟基氢化吡咯 合成 工艺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甘肃省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米成林 卜春燕 汪延彬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74-1380,共7页
为全面掌握甘肃省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素,从宏观层面上建立"省-区-县-渐变类型区-地块"监测体系,以甘肃省标准耕作制度三级区为单位选取监测县,运用"重点分等因素划定"方法划分监测县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区... 为全面掌握甘肃省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素,从宏观层面上建立"省-区-县-渐变类型区-地块"监测体系,以甘肃省标准耕作制度三级区为单位选取监测县,运用"重点分等因素划定"方法划分监测县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区、确定驱动因素,通过在县域范围内布设监测单元,对监测单元耕地质量渐变的驱动因素进行监测,并对其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做出趋势性评价。最后,以监测县耕地质量变化情况为基础,运用克里金空间插值方法对甘肃省耕地质量进行空间局部估计,对耕地质量变化空间分布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2015年耕地质量评价成果,全省监测县耕地等别平均提高了0.14等。河西走廊区中部、陇南山区南部等别有较大幅度提高;晋陵丘陵沟谷区、陇东黄土旱塬区东部、甘南高原区中部等别有较大幅度降低;南部地区变化的幅度整体高于北部地区。(2)甘肃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且整体偏低;全省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耕地灌溉保证率多为一般满足和不满足,但得益于近年来全省修建大型引、供水工程,全省耕地灌溉保证率有了提高;耕地质量分布区域性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监测 渐变类型 3s技术 甘肃省
下载PDF
Assessment and Risk Zonation of Landslides in Panxi Area Based on 3S Technology 被引量:3
18
作者 ZHANG Baolei SONG Shujun +1 位作者 FENG Wenlan ZHOU Wancu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EI CAS 2006年第4期793-800,共8页
Based on field survey located by GPS, it is obtained landslides'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by the method of remote sensing in this paper. The vector data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breed and induce lan... Based on field survey located by GPS, it is obtained landslides'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by the method of remote sensing in this paper. The vector data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breed and induce landslides such as the elevation, the slope, the vegetation cover, the lithology, the rainfall and so on are gained using 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iques of spatial analysis. All the data obtained are managed through building landslide management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is made the platform to apprai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results indicate: landslides take place relatively easily in the slope range between 10° and 25°; most landslides are in the mixed area of bush and grass with a coverage degree of from 20° to 65°;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s h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annual rainfall. The risk degree of Panxi Area is zoned and mapped by the model of liner stack using GIS technique, 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e place of high risk degree is the belt of Panzhihua-Miyi-Dechang-Mugu and southeast of Huili county and Huidong county,and area is about 512 707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 3s technology risk zonation Panxi Area
下载PDF
Next-generation surgicalmeshes for drug delivery and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materials,design and emerg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被引量:2
19
作者 Francesca Corduas Dimitrios A.Lamprou Elena Mancuso 《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期278-310,共33页
Surgical meshes have been employed in the management of a variety of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including hernia,pelvic floor dysfunctions,periodontal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wound healing and more recently for breast p... Surgical meshes have been employed in the management of a variety of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including hernia,pelvic floor dysfunctions,periodontal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wound healing and more recently for breast plastic surgery after mastectomy.These common pathologies affect a wide portion of the worldwide population;therefore,an effective and enhanced treatment is crucial to ameliorate patients’living conditions both from medical and aesthetic points of view.At present,non-absorbable synthetic polymer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class of biomaterials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mesh implants for hernia,pelvic floor dysfunctions and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with polypropylene and poly tetrafluoroethylene being the most common.Biological prostheses,such as surgical grafts,have been employed mainly for breast plastic surgery and wound healing applications.Despite the advantages of mesh implants to the treatment of these conditions,there are still many drawbacks,mainly related to the arising of a huge number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mong which infections are the most common.Developing a mesh that could appropriately integrate with the native tissue,promote its healing and constructive remodelling,is the key aim of ongoing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surgical mesh implants.To this end,the adoption of new biomaterials including absorbable and natural polymers,the use of drugs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such as 3D printing and electrospinning,are under investigation to address the previously mentioned challenges and improve the outcomes of future clinical practice.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review the ke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lated to the use of surgical meshes,the main issues characterizing each clinical procedure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s in terms of both nove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nd latest regulatory consid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printing ELECTROSPINN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BIOMATERIALS Drug delivery Surgical mesh implants
下载PDF
Methods of extracting change information and updating land use/cover map based on 3S technology 被引量:1
20
作者 YANG Gui-jun~(1,2), ZHANG Ji-xian~2, WU Wen-bo~1, ZHAO Hong~1 (1. Liaoning Technical Chiversity, Fuxin, 123000, China 2. Academy of China Surveying and Mapping Science, Beijing 100039,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5年第S1期38-41,共4页
A fully automated approach for detecting land use/cover change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GIS data, GPS data is presented. The integrating raster with vector methods of updating the basic land use/land cover map based... A fully automated approach for detecting land use/cover change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GIS data, GPS data is presented. The integrating raster with vector methods of updating the basic land use/land cover map based on 3S technology is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in 3S application fields, land-use and cover change fields over the world. It has been successful applied in two tasks of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China, and takes some benef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 technology land-use and COVER CHANGE OBJECT-ORIENTE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