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of Commodity Grain Bas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Method
1
作者 SHEN Lei-ming XU Mei +1 位作者 WANG Fu-lin ZHANG H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6期25-28,共4页
Taking a total of 13 areas in Heilongjiang commodity grain b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9 indices are selected,which are regional GDP(X1),per capita GDP(X2),total value of tertiary industry(X3),financial revenue(X4),u... Taking a total of 13 areas in Heilongjiang commodity grain b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9 indices are selected,which are regional GDP(X1),per capita GDP(X2),total value of tertiary industry(X3),financial revenue(X4),urban fixed assets investment(X5),average salary(X6),gross industrial output value(X7),total output value of farming,forestry,husbandry and fishing(X8),and retail sales of social consumer goods(X9).Based on this,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y is established.According to the 2006-2008 Heilongjiang Statistical Yearbook,average values within 3 years are used as analytical data.Factor Analysis Method is adopted to establish regression model and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analysis.Result shows that Heilongjiang commodity grain base has extremely unev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areas.According to the score order and actual situation,the 13 areas are divided into 4 types.The first and second types are Harbin and Daqing,respectively.The third type is Qiqihaer,Suihua,Mudanjiang and Jiamusi.And the forth type is Jixi,Shuangyashan,Heihe,Yichun,Qitaihe,Hegang and Daxinganling.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areas a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ilongjiang commodity grain bas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regional econom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hina
下载PDF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7
2
作者 朱传耿 仇方道 +4 位作者 马晓冬 王振波 李志江 孟召宜 闫庆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在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依据与原则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潜力等级分区的空间叠置与地域聚类分析,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方法。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案例,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 在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依据与原则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潜力等级分区的空间叠置与地域聚类分析,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方法。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案例,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 生态敏感性分析 经济社会综合潜力评价 区划方法
下载PDF
中国黄海沿岸地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地域关联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栾维新 王茂军 张学霞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7,共8页
从地域的角度出发 ,在分析黄海沿岸地区环境地域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上 ,探讨了二者之间关联联系 。
关键词 环境综合指数 社会经济 中国 地域关联 黄海沿海地区 经济地理
下载PDF
面向经管类专业的“3S与区域经济综合分析”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8
4
作者 骆东奇 赵伟 +1 位作者 石永明 刘幼昕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1-154,160,共5页
建立跨学科的综合实训课程和项目是经管类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根据我校综合实训平台建设实践,结合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现实需求,提出了面向经管类专业开设"3S与区域经济综合分析"实训课程的必要性,分析了该课程在经管实验教学体系中的... 建立跨学科的综合实训课程和项目是经管类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根据我校综合实训平台建设实践,结合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现实需求,提出了面向经管类专业开设"3S与区域经济综合分析"实训课程的必要性,分析了该课程在经管实验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阐述了"3S与区域经济综合分析"课程由基础模块、应用模块、综合模块和创新模块构成的多层次、渐进的课程体系,结合培养目标,设计了该课程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了3点思考:注重跨学科与优化教学体系结合,注重案例教学与难度教学结合,注重教师、实验室、时间统筹协调与集中分散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与区域经济 综合分析 课程设计 实训
下载PDF
县域综合经济竞争力测评与区域发展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明皓 庞慧 汪红群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55-61,共7页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表明: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因子是基本经济竞争力因子、创新因子、生活水平竞争力因子和经济增长潜力因子;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表明: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因子是基本经济竞争力因子、创新因子、生活水平竞争力因子和经济增长潜力因子;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差距显著。本文根据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将重庆市经济空间分为稠密区域、准稠密区域、结构弱化区域和农村区域,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系列对策:采取"域—轴—核"开发模式;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构造人才聚集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优化产业结构,构造产业竞争优势;转移剩余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缓解渝东北和渝东南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经济竞争力(CECP) 县域经济 因子分析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关联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兆德 虞孝感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199,202,共4页
从地域的角度出发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在分析长江三角洲环境地域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上 ,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确定了不同地域类型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经济调控主导方向。图 1,表 3,参 6。
关键词 经济发达地区 关联分析 环境综合指数 社会经济 地域结构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灰关联分析与DTOPSIS法的江苏区域经济综合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秦伟良 许影 门可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466-21468,21477,共4页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采用灰关联分析法与DTOPSIS法对江苏区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划分为4大方阵,苏州、无锡、南京列于第1方阵,其经济实力依次名列江苏前3强;常州、南通、徐州列于第2方阵;盐...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采用灰关联分析法与DTOPSIS法对江苏区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划分为4大方阵,苏州、无锡、南京列于第1方阵,其经济实力依次名列江苏前3强;常州、南通、徐州列于第2方阵;盐城、镇江、扬州为第3方阵;泰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处于第4方阵。评价结果符合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采用灰关联分析 DTOPSIS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庆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李磊 林孝松 +2 位作者 韩赜 左倩云 胡静怡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1-26,共6页
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了全面评价重庆市县域经济的综合水平,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基础经济、区域综合经济、区域财政金融、人民生活水平等6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基于2011年统计数据,采... 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了全面评价重庆市县域经济的综合水平,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基础经济、区域综合经济、区域财政金融、人民生活水平等6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基于2011年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县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等级区划分;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渝北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渝中区和南岸区等主城区县经济实力雄厚,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等边远区县经济发展较滞后,经济综合评价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现实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区县精确定位,制定相应区域发展政策及实现重庆市整体均衡发展的目标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等级区划分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辽宁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凤海 许兰杰 程晓谟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80-283,共4页
以2003~2005年辽宁省各市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对辽宁省各市多项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客观地评价了2003~2005年辽宁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并为辽宁省各市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经济指标 区域经济
下载PDF
我国各地区经济实力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汪波 甄志禄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9,共4页
介绍了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原理,以8项经济指标构建了综合反映各地区经济实力的评价体系,分析了经济指标间的关系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2006年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利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 介绍了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原理,以8项经济指标构建了综合反映各地区经济实力的评价体系,分析了经济指标间的关系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2006年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利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排序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经济实力 经济评价体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地区经济排序
下载PDF
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继顺 闫敏伦 葛仁福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4年第12期11-15,3,共6页
为研究江苏省13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问题,选取了2012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GDP的比重,第三产业GDP的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为研究江苏省13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问题,选取了2012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GDP的比重,第三产业GDP的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8项主要经济统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基于因子分析的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江苏省13地市进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两者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苏南地区的工业、第三产业对经济综合实力的贡献远高于苏北地区;江苏13个地市产业结构的差异导致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据此为江苏省以后的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发挥苏南地区率先垂范作用、促进苏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调科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西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群 刘宗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0期6848-6850,6888,共4页
综合考虑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查阅2012年《农村经济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选择19个相关指标对西南地区5省(市、区)进行定量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提取3个主因子并进行综合得分排序,把西南地区农村经济发... 综合考虑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查阅2012年《农村经济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选择19个相关指标对西南地区5省(市、区)进行定量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提取3个主因子并进行综合得分排序,把西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为四川省,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类型;第二类为云南省和重庆市,属于中等发展水平类型;第三类为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属于较低发展水平类型。该研究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类与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西南地区
下载PDF
湖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3年第1期94-97,共4页
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 ,提出了确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和设计方法。针对具体指标对 9省市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 。
关键词 湖北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原则 设计方法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6-49,共4页
重庆的县域经济总量小、结构欠优、开放度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对重庆市各区县多项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由此评价各区县经济发展的水平,找出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成因,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庆市县域经济统筹发展的对策... 重庆的县域经济总量小、结构欠优、开放度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对重庆市各区县多项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由此评价各区县经济发展的水平,找出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成因,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庆市县域经济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广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与障碍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爽 王薇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146-150,共5页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为了科学评估广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农业循环经济"4R"原则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6—2015年的农业循环...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为了科学评估广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农业循环经济"4R"原则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6—2015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5年广西农业循环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的上升趋势,资源减量投入是阻碍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和障碍因素诊断结果提出了促进广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障碍度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与发展对策
16
作者 刘喜波 黄光凯 许文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292-5296,共5页
以沈阳经济区所辖23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和GIS辅助分析方法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出县域经济差异较大,总体水平偏低,空间上总体表现为中部高、东西部低的格局,各县(市)的县域经济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提出了... 以沈阳经济区所辖23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和GIS辅助分析方法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出县域经济差异较大,总体水平偏低,空间上总体表现为中部高、东西部低的格局,各县(市)的县域经济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提出了梯度推进、逐渐缩小县域经济差异,一轴两翼、构建空间协调发展格局,强弱并举、壮大平衡县域内部经济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GIS 沈阳经济区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综合评价和适应度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于建峰 曾俊伟 +1 位作者 钱勇生 广晓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2,共5页
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速度加快,全面评定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以及二者适应度情况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针对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状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适应度分析法,对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 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速度加快,全面评定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以及二者适应度情况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针对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状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适应度分析法,对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综合评价和适应度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都是稳中发展,随着华东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投资的不断加强,交通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的适应度较好;而西北地区应加强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发挥自身区位优势,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交通运输 适应度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黑龙江商品粮基地区域经济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雷明 徐梅 +1 位作者 王福林 张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936-15938,共3页
以黑龙江商品粮基地所属13个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地区GDP(X1)、人均GDP(X2)、第三产业总值(X3)、财政收入(X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X5)、职工平均工资(X6)、工业总产值(X7)、农林牧渔总产值(X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9)这9项指标,建立了... 以黑龙江商品粮基地所属13个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地区GDP(X1)、人均GDP(X2)、第三产业总值(X3)、财政收入(X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X5)、职工平均工资(X6)、工业总产值(X7)、农林牧渔总产值(X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9)这9项指标,建立了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6~2008年的《黑龙江省统计年鉴》中各指标的3年平均值作为分析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降维,建立回归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商品粮基地的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均衡,根据综合得分排序和实际情况,把这13个地区分为4类:第一类为哈尔滨;第二类为大庆;第三类为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佳木斯;第四类为鸡西、双鸭山、黑河、伊春、七台河、鹤岗、大兴安岭。并为各类地区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商品粮基地 因子分析法 区域经济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山东省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国强 陈锋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152-156,共5页
基于2017年山东省统计数据,选取14项反映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评价省内17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17个地市划分为4类。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呈现较为不均衡的特征:东... 基于2017年山东省统计数据,选取14项反映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评价省内17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17个地市划分为4类。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呈现较为不均衡的特征: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要优于西部地区,沿海地区要优于内陆地区,交通枢纽地区要优于交通闭塞地区。对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同类别的地区进行分析,并为省内经济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年第6期24-26,共3页
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内的地位进行了比较,并对我国22个省(除台湾省外)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排序,同时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区域经济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