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temperature Raman spectroscopic study of vanadoborate Na3VO2B6O11
1
作者 张季 张德明 +1 位作者 张庆礼 殷绍唐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98-402,共5页
Raman spectra of a vanadoborate (Na3VO2B6Oll) crystal from room temperature up to the melting point have been recorded. The main internal vibrational modes of the crystal have been assigned. It was found that all th... Raman spectra of a vanadoborate (Na3VO2B6Oll) crystal from room temperature up to the melting point have been recorded. The main internal vibrational modes of the crystal have been assigned. It was found that all the Raman bands exhibit decreases in frequency and the widths of the Raman band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However, no phase transition was observed under 525 ℃. The micro-structure of its melt was studied by quantum chemistry ab initio calculation. The continuous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of the crystal collapsed and transformed into VO4 and VBO6 clusters during the melting process with an isomerization reaction from four-coordinated boron to a three-coordinated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3vo2B6Oll crystal high-temperature Raman spectroscopy vibration mode
下载PDF
Na_3VO_2B_6O_(11)晶体的生长及光学性质研究
2
作者 范晓芸 潘世烈 +2 位作者 韩健 田雪林 周忠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35-38,42,共5页
以Na2O-V2O5为自助熔剂体系,采用顶部籽晶法生长出尺寸为19mm×17mm×5mm的Na3VO2B6O11透明单晶。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0.77359(9)nm;b=1.01884(12)nm;c=1.25697(15)nm。该晶体在可见光区的双折射... 以Na2O-V2O5为自助熔剂体系,采用顶部籽晶法生长出尺寸为19mm×17mm×5mm的Na3VO2B6O11透明单晶。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0.77359(9)nm;b=1.01884(12)nm;c=1.25697(15)nm。该晶体在可见光区的双折射率范围为0.037~0.042,紫外吸收边为370nm,非线性光学效应与KDP晶体相当。该晶体易溶于酸,在空气中稳定存在,不易潮解,但沿(100)面易解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3vo2B6011 晶体 助熔剂 晶体生长 非线性光学效应
下载PDF
VO2+与CH3CHO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
3
作者 陈新 徐光年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9-395,共7页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VO_2^+氧化CH3CHO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VO_2^+氧化CH_3CHO的优势反应路径为:首先,CH_3CHO与1VO_2^+或~3VO_2^+通过无能垒的放热反应形成配合物;然后,VO_2^+的O原子进攻CH_3CHO分子中-...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VO_2^+氧化CH3CHO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VO_2^+氧化CH_3CHO的优势反应路径为:首先,CH_3CHO与1VO_2^+或~3VO_2^+通过无能垒的放热反应形成配合物;然后,VO_2^+的O原子进攻CH_3CHO分子中-CHO的C原子,形成四元环中间体;最后,通过H迁移反应形成~1VO^+或~3VO^+与CH_3COOH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CH3CHO 1VO2+ 3vo2+ 密度泛函方法
下载PDF
纳米级碱土金属钒酸盐发光材料[A_3(VO_4)_2:Eu]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付晓燕 牛淑云 +1 位作者 张洪武 辛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采用Pechini型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系列纳米级铕掺杂的碱土金属钒酸盐。并采用电镜,红外光谱,室温荧光光谱对粉体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的粒径在20~50nm之间,并且这些发光粉的性质与碱土金属离子的半径密切相关;由于Ca2+... 采用Pechini型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系列纳米级铕掺杂的碱土金属钒酸盐。并采用电镜,红外光谱,室温荧光光谱对粉体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的粒径在20~50nm之间,并且这些发光粉的性质与碱土金属离子的半径密切相关;由于Ca2+离子的半径与Eu3+的最接近,因而Eu3+更容易进入其晶格,表现出好的发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A3(VO4)2:Eu 发光
下载PDF
柠檬酸溶胶燃烧工艺参数对Ca_3(VO_4)_2∶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钧甫 邱克辉 +3 位作者 赵洁 徐磊 李峻峰 鲁雪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2,32,共5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燃烧法合成了Ca3(VO4)2:Eu3+红色发光材料。利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合成温度、柠檬酸用量以及Eu3+含量等对合成样品组成、结构、显微特征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溶胶燃烧法可以... 采用柠檬酸溶胶燃烧法合成了Ca3(VO4)2:Eu3+红色发光材料。利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合成温度、柠檬酸用量以及Eu3+含量等对合成样品组成、结构、显微特征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溶胶燃烧法可以在700~1000℃范围内合成纯度高、结晶度好、粒度均匀的Ca3(VO4)2:Eu3+红色发光粉。优化条件为温度900℃、n(柠檬酸):n(Ca2++V5+)=0.8、Eu3+摩尔分数6%,合成产物的红光发光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光致发光 溶胶燃烧法 Ca3(VO4)2∶Eu3+
下载PDF
新型磷酸钒孔道结构化合物(H_3NCH_2CH_2NH_3)_3[(VO)_4(PO_4)_2(HPO_4)_4]的表征及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赞中 廖立兵 杜洪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利用五氧化二钒、磷酸作前驱物 ,乙二胺作模板 ,水热法合成了新型孔道结构磷酸盐化合物 (H3 NCH2 CH2 NH3 ) 3[(VO) 4(PO4 ) 2 (HPO4 ) 4]。借助红外光谱 (FT IR)、热分析 (TG DTA)、粉晶X射线衍射 (XRD)及扫描电镜 (SEM)等手段 ,对该... 利用五氧化二钒、磷酸作前驱物 ,乙二胺作模板 ,水热法合成了新型孔道结构磷酸盐化合物 (H3 NCH2 CH2 NH3 ) 3[(VO) 4(PO4 ) 2 (HPO4 ) 4]。借助红外光谱 (FT IR)、热分析 (TG DTA)、粉晶X射线衍射 (XRD)及扫描电镜 (SEM)等手段 ,对该化合物晶体在受热条件下的孔容脱除、结构变化及热相变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晶体化学角度对其成分、结构及热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应通过优化模板、元素替代等方法减弱模板分子与无机骨架间的键联强度及改善基本结构骨架的牢固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钒化合物 孔道结构 (H3NCH2CH2NH3)3[(VO)4(PO4)2(HPO4)4]表征 热性能 研究 晶体化学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1-x)Ba_3(VO_4)_2-xLi_2MoO_4的微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彩霞 高景霞 +2 位作者 张金平 王二萍 张洋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93-2797,2809,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制备了(1-x)Ba_3(VO_4)_2-xLi_2MoO_4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掺入不同质量比的Li_2MoO_4对Ba_3(VO_4)_2的微观结构和微波介质性能影响,X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Ba_3(VO_4)_2和Li_2MoO_4二者兼容性良好,无第二相产生。添加具... 采用固相反应制备了(1-x)Ba_3(VO_4)_2-xLi_2MoO_4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掺入不同质量比的Li_2MoO_4对Ba_3(VO_4)_2的微观结构和微波介质性能影响,X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Ba_3(VO_4)_2和Li_2MoO_4二者兼容性良好,无第二相产生。添加具有低熔点及相反(负)频率温度系数的Li_2MoO_4能有效降低Ba_3(VO_4)_2的烧结温度,并随着添加剂Li_2MoO_4的增加,此复合陶瓷的相对体密度、介电常数εr和品质因数Q×f呈现出先增加随后又降低的趋势,而谐振频率里面温度系数τf逐渐降低。当烧结温度为660℃且添加量30wt%Li_2MoO_4的复合微波介质陶瓷获得了最佳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11.99,Q×f=39700 GHz,τ_f=-24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烧结 Ba3(VO4)2 Li2MoO4 微波介质陶瓷
下载PDF
双钙钛矿LaM_2VO_6:Eu^(3+)(M=Mg,Ca,Sr,Ba)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曾慧慧 姜雯雯 +2 位作者 陈林 刘芳 王献忠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5,共5页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LaM_2VO_6:Eu^(3+)(M=Mg,Ca,Sr,Ba)系列红色纳米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荧光光谱等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碱土金属离子掺杂Eu^(3+)荧光粉基质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凝胶-燃烧...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LaM_2VO_6:Eu^(3+)(M=Mg,Ca,Sr,Ba)系列红色纳米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荧光光谱等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碱土金属离子掺杂Eu^(3+)荧光粉基质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的LaM_2VO_6:Eu^(3+)(M=Mg,Ca,Sr,Ba)红色荧光粉结晶良好、晶相单一且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其中掺Mg基质LaMg_2VO_6: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最好。当引燃温度为800℃,保温时间1h,Eu^(3+)的掺杂量x=0.11时所得荧光材料发光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钙钛矿 凝胶-燃烧法 LaM2VO6:Eu3+ 纳米荧光粉
下载PDF
Ag_2S/Ag_3VO_4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梁倩 金杰 李忠玉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采用原位离子交换法成功制备了新型复合催化剂Ag_2S/Ag_3VO_4,并考察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光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投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复合材料进... 采用原位离子交换法成功制备了新型复合催化剂Ag_2S/Ag_3VO_4,并考察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光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投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Ag_2S耦合后,Ag_3VO_4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可见光照射100min后,0.8%Ag_2S/Ag_3VO_4复合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光降解率达到95.6%,4次循环反应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催化活性(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2S/Ag3VO4 离子交换法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RCa_2Mg_2(VO_4)_3(R=Li,K,Na)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文涛 田学敏 +1 位作者 王玉龙 龙剑平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31-34,43,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RCa2Mg2(VO4)3(R=Li,K,Na)自激活系列荧光粉,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750℃下煅烧得到的RCa2Mg2(VO4)3荧光粉具有较好的晶体结构。在331 nm的紫外光激发...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RCa2Mg2(VO4)3(R=Li,K,Na)自激活系列荧光粉,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750℃下煅烧得到的RCa2Mg2(VO4)3荧光粉具有较好的晶体结构。在331 nm的紫外光激发下,RCa2Mg2(VO4)3荧光粉在491 nm处具有较强的宽峰发射,其中Na Ca2Mg2(VO4)3的发光强度最好。Li Ca2Mg2(VO4)3、KCa2Mg2(VO4)3、Na Ca2Mg2(VO4)3的色坐标分别为(0.245,0.392)、(0.265,0.425)、(0.211,0.326),位于蓝绿光区。Eu3+掺杂后,Na Ca2Mg2(VO4)3:Eu3+样品光谱图中620 nm处出现Eu3+的发射峰,有效促使Na Ca2Mg2(VO4)3色坐标从蓝绿区(0.211,0.326)移到近白光区(0.260,0.3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RCa2Mg2(VO4)3 自激活 发光强度 色坐标 稀土掺杂
下载PDF
Mg_3(VO_4)_2的环己烷氧化脱氢性能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11
作者 晋梅 路平 +1 位作者 程振民 余国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41-846,852,共7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柠檬酸法制备的Mg3(VO4)2催化剂表面物种进行了研究,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对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及其在环己烷氧化脱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一步探...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柠檬酸法制备的Mg3(VO4)2催化剂表面物种进行了研究,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对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及其在环己烷氧化脱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一步探讨了Mg3(VO4)2催化剂表面物种与其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法制备的Mg3(VO4)2催化剂晶粒大小均匀,平均晶粒度大小为110nm且组分单一;催化剂表面上的氧物种为未完全还原氧物种O-、O 2-和晶格氧物种O2-,其中晶格氧为主要氧物种;催化剂表面上的钒物种为V4+和V5+物种,且V5+物种含量略高于V4+物种,但由于制备过程中Mg的偏析作用,催化剂表面含有较多孤立存在的VO4物种。在环己烷氧化脱氢反应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气相氧通过V4+V5+氧化还原偶的氧化还原转化为晶格氧参与反应。Mg3(VO4)2催化剂表面上的晶格氧物种和孤立存在的VO4物种有利于环己烯选择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3(VO4)2 XPS 环己烷 氧化脱氢
下载PDF
溶胶燃烧法制备Sr_(3-3x/2)(VO_4)_2∶xEu^(3+)红色荧光粉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峥 郭亚晋 +2 位作者 郭鹏 夏金虹 韦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4-710,共7页
利用稀土离子Eu^(3+)作为激活剂,采用溶胶燃烧法制备了Sr_(2.85)(VO_4)_2∶0.1Eu^(3+)红色荧光粉。用SEM、XRD和荧光光谱表征了荧光粉体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能。XRD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得出:最佳退火温度为950℃。该荧光粉在280... 利用稀土离子Eu^(3+)作为激活剂,采用溶胶燃烧法制备了Sr_(2.85)(VO_4)_2∶0.1Eu^(3+)红色荧光粉。用SEM、XRD和荧光光谱表征了荧光粉体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能。XRD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得出:最佳退火温度为950℃。该荧光粉在280 nm光下被高效激发,其最强发射峰位于618 nm处,对应于Eu^(3+)的5D0到7F2的能级跃迁,表现出较强发射强度。设定发射波长为618 nm,得到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其最强激发峰为280 nm处,说明该荧光粉可被紫外光有效激发。同时研究了Eu^(3+)掺杂量和助燃剂柠檬酸对Sr2.85(VO4)2∶0.1Eu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得出Eu^(3+)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1。助燃剂柠檬酸有利于形成主体基质,使荧光粉颗粒更分散,同时改善晶粒形貌,提高荧光粉的相对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燃烧法 Sr2.85(VO4)2∶0.1Eu3+ 红色荧光粉 柠檬酸 发光性能
下载PDF
荧光粉Na3-XVO2B6O11:xY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13
作者 赵丽宏 董秀珍 +4 位作者 刘剑 韩志杰 朱嘉琪 李胜男 张云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Na2CO3、V2O5、H3BO3和Y2O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荧光材料Na(3-X)VO2B6O(11)∶x Y^(3+)(x=0.03,0.04,0.05)。利用XRD、SEM和970CRT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 以Na2CO3、V2O5、H3BO3和Y2O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荧光材料Na(3-X)VO2B6O(11)∶x Y^(3+)(x=0.03,0.04,0.05)。利用XRD、SEM和970CRT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Y^(3+)离子掺杂量对Na(3-X)VO2B6O(11)∶x Y^(3+)荧光粉荧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260 nm为激发波长,测得该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中发射峰主要位于594、620、653和700 nm处,并且该荧光粉在暗箱式紫外光谱仪照射下呈现出红色;Y^(3+)离子掺杂浓度的研究结果表明,Na(3-X)VO2B6O(11)∶x Y^(3+)荧光粉中Y^(3+)离子的最好掺杂浓度为x=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3-X)VO2B6O(11):xY^(3+) 发光性能 高温固相法 稀土掺杂
下载PDF
6541B燃汽轮机叶片氧化腐蚀原因分析
14
作者 盖秀颖 孙继红 关学铭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5年第9期436-439,450,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X-ray衍射仪及金相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6541B燃气轮机在使用EC-2抑钒剂和镁基抑钒剂后,分别在叶片表面形成氧化产物的成分、结构分子式及其微观组织,得出该汽轮机叶片氧化腐蚀是由于重油中的钒形成了V2O5,致使... 利用扫描电镜、X-ray衍射仪及金相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6541B燃气轮机在使用EC-2抑钒剂和镁基抑钒剂后,分别在叶片表面形成氧化产物的成分、结构分子式及其微观组织,得出该汽轮机叶片氧化腐蚀是由于重油中的钒形成了V2O5,致使叶片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叶片 镁基抑钒剂 EC-2抑钒剂 Ni3(VO4)2 氧化腐蚀
下载PDF
[(2,2'-bipy)_2VO_2](H_2BO_3)·3H_2O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15
作者 杨玉林 王永慧 +2 位作者 胡长文 韩正波 王恩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27-730,共4页
A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NaVO3, Ce(NO3)3, H3BO3, 2,2′ bipyridine and water in a molar of 1∶2∶3∶2∶333 gives a yellow crystal [(C10H8N2)2VO2](H2BO3)·3H2O. It crystallizes in a triclinic with space group and ... A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NaVO3, Ce(NO3)3, H3BO3, 2,2′ bipyridine and water in a molar of 1∶2∶3∶2∶333 gives a yellow crystal [(C10H8N2)2VO2](H2BO3)·3H2O. It crystallizes in a triclinic with space group and unit cell parameters a=0.6643(1)nm, b=1.1794(2)nm, c=1.4822(3)nm, α=101.39(3)°, β=101.59(3)°, γ=97.15(3)°, Z=2, Dc=1.542g·cm-3, μ=0.508mm-1, F(000)=528, R1=0.0736, wR2=0.1998,Goof=1.071. X ray crystallographic study showed that the VN4O2 octahedron unit is distorted, in which the V1 atom is coordinated by two terminal O1 and O2 atoms, and N1, N2, N3 and N4 atoms from two 2,2′ bipy ligands. The hydrogen bonding are observed between 2,2′ bipy and adjacent terminal oxygen atom. It is noteworthy that π πstacking interaction between adjacent 2,2′ bipy groups plays an significant role in stabil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crystal. CCDC: 194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bipy)2VO2](H28O3)·3H2O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杂化钒氧配合物 Π-Π堆积
下载PDF
(enH_2)_4Na_4H_3[(VO)_(12)O_6B_(18)O_(42)]·8H_2O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1
16
作者 林志华 杨齐愉 +3 位作者 张汉辉 黄长沧 孙瑞卿 吴小园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0-595,共6页
在水热的条件下合成了多钒硼酸盐(enH2)4Na4H3[(VO)12O6B18O42]8H2O, 化学式为C8H59B18N8Na4O68V12 (Mr=2253.45), 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它的结构,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 = 13.8989(4), b = 16.1954(5), c =... 在水热的条件下合成了多钒硼酸盐(enH2)4Na4H3[(VO)12O6B18O42]8H2O, 化学式为C8H59B18N8Na4O68V12 (Mr=2253.45), 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它的结构,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 = 13.8989(4), b = 16.1954(5), c = 14.4520(4) ?β = 94.7490(5), V= 3241.95(16) ?, Z = 2, Dc = 2.308 g/cm3, ?= 1.819mm-1, F(000) = 2234, 4798个可观察衍射点(I > 2s(I)), 最终结构精修到偏离因子R = 0.0449, wR = 0.1163, S = 0.996。在该化合物的结构中, V12B18簇是由环状的B18O42通过18个B(μ3-O)V键被2个V6O18环夹在中间组成的, V12B18簇通过4个Na+与相邻的簇相连, 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孔道尺寸为6.109×10.562 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H2)4Na4H3[(VO)12O6B18O42]·8H2O 水热合成技术 晶体结构 多钒硼酸盐 簇合物
下载PDF
Ca_3(VO_4)_2:Eu^(3+),Bi^(3+)荧光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钟路平 周小敏 +1 位作者 刘新平 周小春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9-51,共2页
采用燃烧法工艺合成了Ca3(VO4)2:Eu3+,Bi3+荧光粉,对其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该荧光材料颗粒形貌规则、均一、发射主峰位于615.0nm,是一种良好的红色荧光粉。
关键词 Ca3(VO4)2 Eu3+ Bi3+ 荧光体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与滴定法测定V3+/VO2+混合溶液钒离子浓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金玲 何虹祥 +5 位作者 赵焕 刘伟华 吴晓亮 张博 刘建国 严川伟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10期2361-2364,共4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建立V3+和VO2+的标准曲线,并针对钒电池常用的V3+/VO2+混合溶液,测定未知样品V3+和VO2+的浓度,再进行加和获得总钒浓度。同时,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获得未知溶液的总钒浓度,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光光度...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建立V3+和VO2+的标准曲线,并针对钒电池常用的V3+/VO2+混合溶液,测定未知样品V3+和VO2+的浓度,再进行加和获得总钒浓度。同时,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获得未知溶液的总钒浓度,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与滴定法获得的总钒浓度差异较小,平均为0.008 mol·L-1;以分光光度法为基准,测定样品相对标准偏差(n=6)为1.0128%,可以满足钒电池电解液中钒离子浓度快速准确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电池 钒离子 分光光度法 V3+/VO2+
下载PDF
低温烧结Ba_3(VO_4)_2-xZnMoO_4微波介质陶瓷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彬 杨青慧 张怀武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457,共3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3(VO)4-xZnMoO4陶瓷,研究不同ZnMoO4含量对Ba3(VO)4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X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二者兼容性良好,无第二相产生;具有低熔点及相反(负)频率温度系数的ZnMoO4能有效降低Ba3(VO)4的烧结温度...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3(VO)4-xZnMoO4陶瓷,研究不同ZnMoO4含量对Ba3(VO)4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X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二者兼容性良好,无第二相产生;具有低熔点及相反(负)频率温度系数的ZnMoO4能有效降低Ba3(VO)4的烧结温度,同时调节温度稳定性。当x=8%(质量分数)时,所制陶瓷烧结温度约850℃,相对介电常数εr≈13,品质因数Q×f≈26 400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3μ℃-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3(VO4)2 ZnMoO4 微波介质陶瓷 低温烧结 介电性能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
下载PDF
Ag-Zn_3(VO_4)_2光催化剂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珍珍 王孟晴 +1 位作者 方琴 陈建林 《工业催化》 CAS 2017年第3期76-80,共5页
采用水热法结合高温热处理制备Ag-Zn_3(VO_4)_2光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性能,并考察催化剂用量、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pH值、盐效应和H_2O_2用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评价Ag-Zn_3(VO_4)_2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采用水热法结合高温热处理制备Ag-Zn_3(VO_4)_2光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性能,并考察催化剂用量、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pH值、盐效应和H_2O_2用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评价Ag-Zn_3(VO_4)_2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2.0 g·L^(-1)、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20 mg·L^(-1)和溶液pH=6.2条件下光照反应5 h,甲基橙溶液脱色率可达99.18%,Na_2SO_4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起抑制作用,且随着溶液中盐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更明显。H_2O_2在一定浓度范围可促进光催化降解甲基橙,100 mL甲基橙溶液中30%H_2O_2加入量为1.0 mL时,甲基橙溶液脱色率可提高21.68个百分点。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光照5 h的甲基橙溶液脱色率仍可达到75.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水热法 高温热处理 Ag-Zn3(VO4)2光催化剂 可见光催化 甲基橙 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