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测定壮药羊开口中3,3′,4′-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
1
作者 刘立辉 黄丽玲 +2 位作者 唐林波 常华 邹洵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2-1585,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测定壮药羊开口中3,3',4'-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Welch Materials Ultimate AQ C_(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体积... 目的建立HPLC测定壮药羊开口中3,3',4'-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Welch Materials Ultimate AQ C_(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6 nm,柱温为35℃。结果3,3',4'-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进样量在0.02~0.60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5.58%,RSD为2.27%。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壮药羊开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开口 野牡丹 3 3′ 4′-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 HPLC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翟延君 佟苗苗 +1 位作者 程飞 祝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从红蓼成熟果实中分离出来的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体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胃癌MGC细胞、人肝... 目的探讨从红蓼成熟果实中分离出来的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体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胃癌MGC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盲肠癌Hce-869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1~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MGC细胞、HepG-2细胞和Hce-8693细胞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呈较好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同等条件下,花旗松素比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抑制作用强。结论花旗松素与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均有体外抗肿瘤活性,能抑制MGC细胞、HepG-2细胞和Hce-8693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松素 3 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 人胃癌MGC细胞 人肝癌HEPG-2细胞 人盲肠癌Hce-8693细胞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白花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万仲贤 吴建国 +3 位作者 吴飞 郑良栋 覃鸿恩 吴锦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及C18反相硅色谱分离纯化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以1H-NMR、13C-NMR以及质谱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白花鬼针草醇提物中分离、纯化、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 目的:研究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及C18反相硅色谱分离纯化白花鬼针草醇提物的化学成分,以1H-NMR、13C-NMR以及质谱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白花鬼针草醇提物中分离、纯化、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1)、奥卡宁4′-O-β-D-(2″,4″,6″-三乙酰基)-吡喃酮葡萄糖苷(2)、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3)、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4)、邻苯二甲酸异丙酯(5)、原儿茶酸(6)。结论:6个化合物均首次从白花鬼针草中分离得到,其中,槲皮素-3,3′-二甲醚-7-O-β-D-吡喃酮葡萄糖苷(1)、4-O-(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3)、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酮葡萄糖)-对-香豆酸(4)、邻苯二甲酸异丙酯(5)4个化合物属于首次从鬼针草数药用植物植物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化学成分 槲皮素-3 3′-二甲醚-7-o-β-d-吡喃葡萄糖 奥卡宁4′-o-β-d-(2″ 4 6″-乙酰基)-吡喃葡萄糖 4-o-(6″-o--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香豆 4-o-(2″-o-乙酰基-6″-o--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香豆 邻苯二甲异丙酯 原儿茶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裸花紫珠中4种黄酮 被引量:9
4
作者 董琳 关薇薇 +2 位作者 盛琳 王金辉 刘明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5,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裸花紫珠药材中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和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PLC,Venusil XBP-C18色谱柱(4.6m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裸花紫珠药材中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和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PLC,Venusil XBP-C18色谱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甲醇.体积分数为0.1%磷酸水系统,梯度洗脱,流速1.0rn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50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得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和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008~0.016,0.0016~0.032,0.004~0.08,0.0024~0.048g·L-1时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7%),98.6%(RSD1.6%),98.6%(RSD1.4%),98.6%(RSD1.7%)。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裸花紫珠药材中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和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珠 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 木犀草素 5 4-二羟基-3 7 3’-甲氧基黄酮 5-羟基-3 7 3’ 4-甲氧基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金花茶叶中1个新的鞣花酸类化合物 被引量:3
5
作者 莫建光 陈秋虹 +3 位作者 黄艳 梁霄 柴玲 刘布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花茶叶中分离得到了1... 目的研究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花茶叶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3,4-methylenedioxy-3′-O-methyl-4′-O-(6′-O-acetyl-glucoside)ellagic acid(1)、齐墩果酸(2)、α-菠菜甾醇-3-O-β-D-葡萄糖(3)、正三十二烷醇(4)、okicamelliaside(5)、6-羟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6)、3,4-O,O-次甲基鞣花酸(7)、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8)、3,4-亚甲二氧基-3′-O-甲基-4′-O-葡萄糖苷鞣花酸(9)、p-(羟甲基)苯酚-5-O-β-D-葡萄糖吡喃糖基(1→2)-β-D-(4-O-对-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鞣花酸类化合物,命名为金花茶素A,化合物4~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素A 6-羟基山柰酚-3-o-β-d-葡萄糖 -4-o-β-d-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青果氯仿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洛萍 孟涵 +2 位作者 谭穗懿 陈金香 段文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研究青果氯仿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小孔吸附树脂、Toyopear1 HW-40F凝胶树脂、反相C_(18)、Sephadex LH-20凝胶树脂柱对青果氯仿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质谱、氢谱、碳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目的:研究青果氯仿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小孔吸附树脂、Toyopear1 HW-40F凝胶树脂、反相C_(18)、Sephadex LH-20凝胶树脂柱对青果氯仿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质谱、氢谱、碳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青果氯仿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氢红花菜豆酸3′-O-β-D-葡萄糖苷(1)、3,4-二羟基苯甲酸(2)、3-O-没食子酰奎尼酸(3)、没食子酸(4)、没食子酸乙酯(5)、东莨菪内酯(6)、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7)、异柯里拉京(8)。结论:化合物1、2、7为首次从青果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青果的质量评价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果 化学成分 二氢红菜豆3′-o-β-d-葡萄糖 3 4-二羟基苯甲 -4-o-α-L-吡喃鼠李糖 结构鉴定 氯仿萃取部位
下载PDF
金银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倪付勇 温建辉 +3 位作者 李明 赵祎武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689-3692,共4页
目的研究金银花(忍冬Lonicera japonica干燥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反复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中压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MS、1H-NMR及13C-NMR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银花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2... 目的研究金银花(忍冬Lonicera japonica干燥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反复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中压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MS、1H-NMR及13C-NMR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银花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香草酸(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4)、3′,4′,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5)、异鼠李素(6)、金丝桃苷(7)、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环裂马钱子酸(9)、断氧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10)、5-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1)、豆甾醇(12)。结论化合物5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11、12首次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 香草 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 3′ 4′ 7-羟基-3 5-甲氧基黄酮 异鼠李素
原文传递
翻白草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肖草茂 李玉云 +4 位作者 胡蓉 曾宪仪 肖小华 王丽华 朱才庆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翻白草中的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及聚酰胺柱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翻白草中70%乙醇提取部位的酚酸类成分,并通过光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3-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I)... 目的研究翻白草中的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及聚酰胺柱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翻白草中70%乙醇提取部位的酚酸类成分,并通过光谱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3-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I)、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Ⅱ)、3,3'-二甲基鞣花酸(Ⅲ)、没食子酸(Ⅳ)、委陵菜酸(Ⅴ)、山奈酚-3-O-β-D-6-O-(对羟基桂皮酰基)-吡喃葡萄糖苷(Ⅵ)。结论化合物Ⅱ、Ⅲ、Ⅴ、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白草 类成分 3-甲基-4'-o-α-L-鼠李糖 3 3' 4-甲基-4'-o-β-d-葡萄糖 3 3'-二甲基
原文传递
UPLC法同时测定裸花紫珠中5种类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11
9
作者 邵军 陈伟康 +1 位作者 马双成 罗跃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裸花紫珠中5个有效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EcliDseXDB—C18色谱柱(100mm×3.0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7mL/min。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裸花紫珠中5个有效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EcliDseXDB—C18色谱柱(100mm×3.0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7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40℃。结果木犀草苷、毛蕊花糖苷、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分别在2.44~122.0μg/mL(r=0.9998)、9.06-453.0μg/mL(r=O.9999)、4.42-221.0μg/mL(r=0.9999)、3.36~168.0μg/mL(r=0.9998)、2.52~126.0μg/mL(r=0.9998)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8.5%~100.8%。结论所建立的UPLC法简便快速、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裸花紫珠药材质量标准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珠 超高效液相色谱 木犀草 毛蕊 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 木犀草素 5 4'-二羟基-3 7 3’-甲氧基黄酮
原文传递
白花败酱草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阎新佳 郑威 +3 位作者 温静 吴健 白明 项峥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26-1131,共6页
目的对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果从白花败酱草的体积分数70%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R,8S... 目的对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果从白花败酱草的体积分数70%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R,8S)-3,3',5-三甲氧基-4',7-环氧-8,5'-新木脂素-4,9,9'-三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1),(7S,8R)-4,9'-二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骈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9-O-α-L-吡喃鼠李糖苷(2),(7R,8S)-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3),(7S,8R)-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4),7R,8S-glochidioboside(5),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7),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8),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9),tanegool(10)和tanegool-7'-methyl ether(11)。结论所有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败酱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酱草 木脂素 结构鉴定 (7R 8s)-3 3’ 5-甲氧基-4 7-环氧-8 5’-新木脂素-4 9 9'--9-o-β-d-吡喃葡萄糖 (7S 8R)-4 9’-二羟基-3 3’-甲氧基-7 8-二氢苯骈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9-o-α-L-吡喃鼠李糖 (7R 8S)-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4-o-β-d-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三脉紫菀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其抗补体和抗炎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丁昉 黄莉婷 +4 位作者 高红伟 许琼明 奉建芳 杨世林 陈道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28-2035,共8页
目的活性导向分离鉴定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中具有抗补体活性的主要成分,探讨其中活性较好的化合物抗补体主要作用靶点以及抗炎活性。方法采用减压硅胶柱、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法、中压制备和半制备液相法,对三脉紫菀醋酸乙酯... 目的活性导向分离鉴定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中具有抗补体活性的主要成分,探讨其中活性较好的化合物抗补体主要作用靶点以及抗炎活性。方法采用减压硅胶柱、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法、中压制备和半制备液相法,对三脉紫菀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具有抗补体活性的化学成分分离,其结构通过1H-NMR及13C-NMR进行鉴定;采用红细胞溶血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抗补体活性及其作用靶点筛选;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对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的研究。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槲皮素(2)、山柰酚(3)、3,5,7,3′-四羟基-4′-甲氧基黄酮(4)、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5)、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7)、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8)、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9)、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0)、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11)、山柰酚-3-O-β-D-葡萄糖-7-O-β-D-葡萄糖苷(12)、山柰素-3-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13)、芦丁(14)。抗补体实验结果表明,14个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补体活性,并呈现较好的构效关系。抗补体靶点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作用于补体系统的C1q、C5、C9组分,化合物2作用于补体系统的C1q、C2、C5、C9。抗炎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能明显抑制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且能明显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结论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4、6、9、12、13为该植物中首次发现。这14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补体活性,且化合物2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紫菀 抗补体活性 抗炎活性 构效关系 齐墩果 3 5 7 3′-四羟基-4′-甲氧基黄酮 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蝉翼藤根茎中的1个新半萜苷
12
作者 季君洋 王起文 +2 位作者 汪茂林 陈建伟 李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13-2016,共4页
目的研究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中压液相、凝胶色谱以及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对蝉翼藤根茎95%乙醇提取物中甲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 目的研究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中压液相、凝胶色谱以及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对蝉翼藤根茎95%乙醇提取物中甲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蝉翼藤根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methylene-butanoicacid4-O-[(β-Dglucopyranosyl)oxy]-intramol-1,6′-ester(1)、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2)、苏式-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4′-氧新木脂烷-4-O-β-D-吡喃葡萄糖苷(3)、eucomegastigside A(4)、毛果槭倍半新木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半萜苷,命名为蝉翼藤萜酸苷D。化合物2~4为首次从远志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翼藤 半萜 蝉翼藤萜D 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苯甲甲酯 eucomegastigside A
原文传递
黄药大头茶茎中1个新的酚苷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放 任琦 +2 位作者 潘蕾 吴方建 付辉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997-3000,共4页
目的研究黄药大头茶Gordoniachrysandr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MPLC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黄药大头茶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 目的研究黄药大头茶Gordoniachrysandr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MPLC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黄药大头茶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甲氧基苯酚1-O-β-D-[6-O-(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基)]-吡喃葡萄糖苷(1)、3,4,5-三甲氧基苯基-6-O-香草酰基-β-D-葡萄糖苷(2)、2α,3β,19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23,28-二羧酸(3)、白桦酸(4)、3-O-β-D-半乳糖基-(1→2)-[β-D-葡萄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基-3β,16α,22α,28-四羟基-22-O-巴豆酰氧基-齐墩果-12-烯-23-醛(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黄药大头茶苷A,化合物3~5为首次从黄药大头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大头茶茎 3 4-甲氧基苯酚1-o-β-d-[6-o-(4-羟基-3 5-甲氧基苯甲酰基)]-吡喃葡萄糖 黄药大头茶酚A 白桦
原文传递
万丈深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冰 马维思 +4 位作者 金航 王自琼 韩旭阳 杨斌 李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3-456,共4页
目的 研究万丈深Crepis phoenix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万丈深乙醇提物中... 目的 研究万丈深Crepis phoenix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万丈深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O-[6-O-(4-羟基苯乙酰基)-O-β-D-吡喃葡萄糖基]-γ-丁内酯(1)、3’-O-甲基-3,4-O,O-亚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2)、丁香酸-4-O-α-L-鼠李糖(3)、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4)、白花前胡苷(5)、烟酸(6)、(+)-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苷(7)和taraxinic acid-14-O-β-D-glucopyrnaoside(8)。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万丈深苷A;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丈深 万丈深A 3’-o-甲基-3 4-O O-亚甲基-4-o-β-d-吡喃葡萄糖 丁香-4-o-α-L-鼠李糖 4-烯丙基-2 6-甲氧基苯基葡萄糖 前胡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连接性指数相似度探讨归肺和大肠经中药成分“印迹模板”的分布特征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15
作者 贺琪珺 盛丹丹 +5 位作者 陈泽 周敏 周欣 梁紫珊 陈定芳 贺福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22-3630,共9页
目的利用分子拓扑结构探讨归肺和大肠经中药成分“印迹模板”的特征,并进行实验验证,确定归肺和大肠经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为基准,为排除其他经络如肝经、肾经等混合归经的影响,对44... 目的利用分子拓扑结构探讨归肺和大肠经中药成分“印迹模板”的特征,并进行实验验证,确定归肺和大肠经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为基准,为排除其他经络如肝经、肾经等混合归经的影响,对443味中药(不包含附药)进行归纳且只确定归肺和大肠经中药,再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归纳总结出归肺和大肠经中药化学成分,并对其中相同的化学成分进行整理、删减、合并,计算分子连接性指数(molecular connectivity index,MCI);运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出各成分MCI与总体平均MCI的相似度,确定成分部位和对照品;建立相似度与保留时间的关系,进行中药与对照品的HPLC指纹图谱的印迹性比较,从而确定归肺和大肠经可能表征的化学结构特征。结果共获得11味中药的886种化学成分,黄酮、蒽醌、鞣质类成分的相似度较高,且在药材中分布集中,故选取其中相似度排名依次为5、8、10、16、40、44、49的7个成分: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3,3’-二甲基鞣花酸-4’-O-葡萄糖苷、山柰苷、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平均MCI的相似度为0.99508~0.99920,保留时间为39.63~60.14 min,基于定量结构-性质关系/定量结构-保留时间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uantitative structure-retention relationship,QSPR/QSRR)原理,对二者进行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0.8662(P<0.01);7个成分和9味药材的总量统计矩的一阶矩的15%范围分别为[44.46 min,46.50 min]、[39.70 min,47.08 min],二者重叠,则有85%把握认为可用7个对照品成分表征归肺和大肠经的中药成分的“印迹模板”特征。结论归肺和大肠经的中药成分可以用黄酮、蒽醌和鞣酸类成分进行“印迹模板”特征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归经 肺经 大肠经 分子连接性指数 印迹模板 相似度 总量统计矩 大黄素-1-o-β-d-葡萄糖 大黄酚-8-o-β-d-葡萄糖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 3 3’-二甲基-4-o-葡萄糖 山柰 芦丁 山柰酚-3-o-芸香糖
原文传递
金锦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友兴 杨丹 +3 位作者 马青云 李宁 程忠泉 周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研究金锦香Osbeck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锦香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3-甲氧基-鞣花酸-4-O-β... 目的研究金锦香Osbeck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锦香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3-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2)、3,3′,4′-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L-吡喃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5)、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6)、山柰酚-6-C-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2″-乙酸酯(8)、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6″-二-E-(4-羟基)-肉桂酸酯(9)、4′-hydroxyflavone-3-O-(6-O-tran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10)、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6″-E-(4-羟基-)肉桂酸酯(11)、3β-hydroxy-9(11)-fernen-23-oic acid(12)、1,2-dihydroxy-9(11)-arborinen-3-one(13)、cholest-5-ene-2,3,21-triol(14)、β-谷甾醇(15)、胡萝卜苷(16)。结论除化合物5和16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锦香 野牡丹科 黄酮 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红鱼眼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蓝鸣生 马健雄 +3 位作者 谭昌恒 韦松 陈路 朱大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12-1714,共3页
目的研究广西民间草药红鱼眼Phyllanthus reticul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3,4-二-O... 目的研究广西民间草药红鱼眼Phyllanthus reticul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3,4-二-O-甲基鞣花酸(2)、4,4′-二-O-甲基鞣花酸(3)、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4)、橙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6→1)]-β-D-吡喃葡萄糖苷(5)、无羁萜(6)、二氢红花菜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7)、3,3′-二-O-甲基鞣花酸(8)。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鱼眼 大戟科 3 4--o-甲基 无羁萜 二氢红菜豆4′-o-β-d-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迭鞘石斛的化学成分(Ⅱ) 被引量:6
18
作者 潘红玫 陈斌 +1 位作者 李甫 王明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2-955,共4页
迭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为传统中药材,主要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迭鞘石斛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根据理... 迭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为传统中药材,主要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迭鞘石斛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为:香豆素(1)、moscatin(2)、胸苷(3)、反式丁香苷(4)、二氢丁香苷(5)、2,4,6-三甲氧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6)、(+)丁香脂素-O-β-D-吡喃葡萄糖(7)、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2-[4-(3-羟基-1-(E)-丙烯基)-2,6-二甲氧基酚]丙烷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8)、picraquassioside C(9)和citrusin B(10).其中3-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鞘石斛 化学成分 moscatin 丁香 2 4 6-甲氧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 丁香脂素-o-β-d-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马尾松鲜松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云川 赵曼茜 +6 位作者 闫翠起 王炜 黄全书 梁凯 孟保华 柯潇 叶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460-3465,共6页
目的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鲜松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SBC MCI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马尾松鲜松叶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 目的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鲜松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SBC MCI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马尾松鲜松叶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没食子儿茶素(2)、3,5-二羟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3)、tachioside(4)、3,4-二甲氧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5)、3,4-二甲氧基苯基-1-O-(3-O-甲氧基-α-L-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6)、citrusin D(7)、(6S,7E,9R)-长寿花糖苷(8)、4-(2-丁酮)-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9)、(-)-10-α-O-β-D-葡萄糖基-刺参-4-酮(10)、massonianoside D(11)、massonianoside B(12)、异落叶松脂醇-9′-O-α-L-阿拉伯糖苷(13)、(2R,3R)-花旗松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4)。结论化合物2-6、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没食子儿茶素 3 4-甲氧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 (6S 7E 9R)-长寿 (-)-10-α-o-β-d-葡萄糖-刺参-4-
原文传递
匙叶八角中的酚性成分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旭俊 罗仕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11-2115,共5页
目的研究匙叶八角Illicium spathulatum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匙叶八角枝叶的甲醇提取物经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经过反复的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等方法分离,用波谱分析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1... 目的研究匙叶八角Illicium spathulatum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匙叶八角枝叶的甲醇提取物经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经过反复的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等方法分离,用波谱分析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13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苏式-(1,2-二羟基丙基)-3,5-二甲氧基苯-4-O-β-D-葡萄糖苷(1)、5,7,3′,4′-tetrahydroxy-2-methoxy-3-flavanone-3-hydrate(2)、4-O-(2-hydroxy-1-hydroxymethylethyl)-dihydroconierylalcohol(3)、2,3-di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4)、槲皮素(5)、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6)、山柰酚(7)、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8)、儿茶素(9)、丁香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丁香酸甲酯-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3,4-二羟基苯甲酸(12)、羟基酪醇(13),同时还分离到大量的莽草酸(14)。结论化合物1是一个新苯丙素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命名为匙叶八角苷。化合物2是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醇类物质氧化的水合物,可能是一人工产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匙叶八角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叶八角 苏式-(1 2-二羟基丙基)-3 5-甲氧基-4-o-β-d-葡萄糖 匙叶八角 5 7 3′ 4′-tetrahydroxy-2-methoxy-3-flavanone-3-hydrate 丁香-4-o-β-d-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