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肌酐(Cr)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DPP-4i治疗T2DM患者调节C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肌酐(Cr)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DPP-4i治疗T2DM患者调节C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拟合,采用I^(2)指数定量评价异质性,使用标准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经系统检索数据库,纳入12项RCT,共计2276名受试者。由于潜在异质性的原因,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拟合,DPP-4i治疗可轻度提高T2DM患者的Cr水平(WMD:0.15 mg/L,95%CI:0.03~0.27,I^(2)=18%,P=0.0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根据敏感性测试,Meta分析其结果较为可靠。同时进行Begg’s与Egger’s检验,未见发表偏倚。[结论]T2DM患者应用DPP-4i进行降糖治疗,可能会出现血Cr水平轻度升高。未来还需开展更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探讨DPP-4i治疗引起Cr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展开更多
使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对33个已报道的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进行3D-QSAR模型建立,研究了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并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设计出7个喹啉酮...使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对33个已报道的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进行3D-QSAR模型建立,研究了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并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设计出7个喹啉酮类抑制剂。结果表明,建立的CoMFA(q^(2)=0.926,r^(2)=0.997,r^(2)_(pred)=0.744)和CoMSIA(q^(2)=0.939,r^(2)=0.991,r^(2)_(pred)=0.786)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基于这些模型设计的7个新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具有高活性,并对其进行ADMET性质评价和类药性分析。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改造和开发更加有效的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分别联合二线降糖药DPP4抑制剂或磺脲类药物对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权威医学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 Man 5.1.4软件进行Meta分...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分别联合二线降糖药DPP4抑制剂或磺脲类药物对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权威医学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 Man 5.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13 2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MET+SU组相比,MET+DPP4-I组可更有效地使Hb A1c达标(OR=0.89,95%CI 0.81~0.97,P=0.008),且MET+DPP4-I组可更有效的减轻体重(WMD=-1.82,95%CI-2.46^-1.17,P<0.000 01),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其低血糖及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小,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更低。结论:MET联合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选择。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及联合DPP-4抑制剂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用组)55例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单用组)55例,测定治疗前及12 w...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及联合DPP-4抑制剂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用组)55例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单用组)55例,测定治疗前及12 w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①单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FIns、HOMA-β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FIns、HOMA-β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③与单用组治疗12 w后比较,联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显著降低(P<0.05),且FIns、HOMA-β均增加(P<0.05)。结论在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不仅可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且可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肌酐(Cr)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DPP-4i治疗T2DM患者调节C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拟合,采用I^(2)指数定量评价异质性,使用标准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经系统检索数据库,纳入12项RCT,共计2276名受试者。由于潜在异质性的原因,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拟合,DPP-4i治疗可轻度提高T2DM患者的Cr水平(WMD:0.15 mg/L,95%CI:0.03~0.27,I^(2)=18%,P=0.0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根据敏感性测试,Meta分析其结果较为可靠。同时进行Begg’s与Egger’s检验,未见发表偏倚。[结论]T2DM患者应用DPP-4i进行降糖治疗,可能会出现血Cr水平轻度升高。未来还需开展更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探讨DPP-4i治疗引起Cr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文摘使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对33个已报道的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进行3D-QSAR模型建立,研究了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并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设计出7个喹啉酮类抑制剂。结果表明,建立的CoMFA(q^(2)=0.926,r^(2)=0.997,r^(2)_(pred)=0.744)和CoMSIA(q^(2)=0.939,r^(2)=0.991,r^(2)_(pred)=0.786)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基于这些模型设计的7个新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具有高活性,并对其进行ADMET性质评价和类药性分析。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改造和开发更加有效的喹啉酮类BRD4抑制剂。
文摘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及联合DPP-4抑制剂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用组)55例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单用组)55例,测定治疗前及12 w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①单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FIns、HOMA-β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FIns、HOMA-β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③与单用组治疗12 w后比较,联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显著降低(P<0.05),且FIns、HOMA-β均增加(P<0.05)。结论在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不仅可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且可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