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of Graphene Based on the Rectangular 4-Atom Unit Cell
1
作者 Akira Suzuki Masashi Tanabe Shigeji Fujita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7年第4期607-621,共15页
The Wigner-Seitz unit cell (rhombus) for a honeycomb lattice fails to establish a k-vector in the 2D space, which is required for the Bloch electron dynamics. Phonon motion cannot be discussed in the triangular coordi... The Wigner-Seitz unit cell (rhombus) for a honeycomb lattice fails to establish a k-vector in the 2D space, which is required for the Bloch electron dynamics. Phonon motion cannot be discussed in the triangular coordinates, either.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rectangular 4-atom unit cell model, which allows us to discuss the electron and phonon (wave packets) motion in the k-space.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the band structure of graphene based on the rectangular 4-atom unit cell model to establish an appropriate k-vector for the Bloch electron dynamics. To obtain the band energy of a Bloch electron in graphene, we extend the tight-binding calculations for the Wigner-Seitz (2-atom unit cell) model of Reich et al. (Physical Review B, 66, Article ID: 035412 (2002)) to the rectangular 4-atom unit cell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 graphene band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ctangular 4-atom unit cell model reveals the same band structure of the graphene based on the Wigner-Seitz 2-atom unit cell model;the &pi;-band energy holds a linear dispersion (&epsilon;&minus;k ) relations near the Fermi energy (crossing points of the valence and the conduction bands) in the first Brillouin zone of the rectangular reciprocal lattice. We then confirm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rectangular (orthogonal) unit cell model for graphene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2D k-vector responsible for the Bloch electron (wave packet) dynamics in graph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RECTANGULAR 4-atom Unit Cell Model PRIMITIVE Orthogonal Basis VECTOR BLOCH Electron (Wave Packet) Dynamics k-Vector Dirac Points Linear Dispersion Relation
下载PDF
Mn掺杂Co_(3)O_(4)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析氧反应性能研究
2
作者 黄楚蓉 岳鑫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235-240,共6页
氢能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意义重大。电化学水分解过程中,阳极析氧反应(OER)作为能量转换装置的关键半反应,由于电子-质子转移形成了复杂的中间产物,导致动力学缓慢,限制了产氢速率。传统OER催化剂包括二氧化铱、二氧化钌等贵金属... 氢能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意义重大。电化学水分解过程中,阳极析氧反应(OER)作为能量转换装置的关键半反应,由于电子-质子转移形成了复杂的中间产物,导致动力学缓慢,限制了产氢速率。传统OER催化剂包括二氧化铱、二氧化钌等贵金属,存在储量低、价格昂贵、稳定性差等缺点,因此设计开发高效、廉价的非贵金属OER催化剂是解决OER动力学缓慢问题的关键。尖晶石氧化物(AB_(2)O_(4))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OER性能,并可通过杂元素原子掺杂进一步提高其OER性能,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Mn掺杂Co_(3)O_(4)电催化剂Mn-Co_(3)O_(4),研究了其电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Mn原子的掺杂,构建了氧桥连的Mn-O-Co配位结构,通过协同耦合作用,提高了Mn-Co_(3)O_(4)的OER催化性能。制备的Mn-Co_(3)O_(4)催化剂表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在电流密度10和100 mA·cm^(-2)下,其过电位分别为270和335 mV。Mn-Co_(3)O_(4)同时表现出快速的动力学性能,Tafel斜率低至74 mV·dec^(-1)。此外,Mn-Co_(3)O_(4)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在电流密度10 mA·cm^(-2)下可稳定保持40 h。本研究为开发高效的OER催化剂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氧化物 Co_(3)O_(4) Mn原子掺杂 一步水热法 阳极析氧反应 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催化活性 稳定性
下载PDF
Al_(2)O_(3)表面包覆增强K_(2)SiF_(6)∶Mn^(4+)荧光粉发光性能和湿热稳定性
3
作者 段凌岳 路万兵 +4 位作者 王智逾 赵金鑫 王大伟 刘海旭 于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9,共7页
研究了粉末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白光LED用K_(2)SiF_(6)∶Mn^(4+)(KSFM)红色荧光粉包覆和表面改性中的应用,以及对其结构特性、发光性能和湿热环境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LD技术以三甲基铝作为前驱体、臭氧作为氧化剂,可以在K... 研究了粉末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白光LED用K_(2)SiF_(6)∶Mn^(4+)(KSFM)红色荧光粉包覆和表面改性中的应用,以及对其结构特性、发光性能和湿热环境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LD技术以三甲基铝作为前驱体、臭氧作为氧化剂,可以在KSFM表面形成氧化铝包覆层。X射线衍射、表面形貌分析表明,ALD处理过程不会影响KSFM荧光粉的晶相和形貌特征。发光光谱分析表明,由于氧化铝钝化特性还会增强KSFM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并且不改变其发光波长。相较于未经包覆的KSFM荧光粉,包覆层可以显著改善KSFM粉末的湿热环境稳定性,ALD包覆后样品的相对发光强度在85%湿度/85℃环境中老化处理24 h后仍能保持初始值的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_(2)SiF_(6)∶Mn^(4+) 红色荧光粉 表面改性 原子层沉积 湿热稳定性
下载PDF
钯化学态对g-C_(3)N_(4)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单原子态在促进CH4生成中的独特作用
4
作者 李钱 唐麒君 +4 位作者 熊珮瑶 陈东之 陈建孟 吴忠标 王海强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77-190,共14页
化石燃料过度消耗引起的CO_(2)过量排放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利用太阳能和光催化剂将CO_(2)转化成高附加值化学原料,可以同时缓解温室效应与能源短缺,是实现“碳中和”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光催化剂合成方面已取得巨大... 化石燃料过度消耗引起的CO_(2)过量排放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利用太阳能和光催化剂将CO_(2)转化成高附加值化学原料,可以同时缓解温室效应与能源短缺,是实现“碳中和”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光催化剂合成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但由于电荷重组严重,表面反应动力学迟缓,CO_(2)还原效率仍普遍偏低.助催化剂修饰是改善催化剂催化CO_(2)还原效率的有效策略.贵金属是提升催化剂性能最显著的一类助催化剂,然而其资源有限,优格昂贵,将贵金属助催化剂的尺寸减小至单原子,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原子利用率,大幅降低成本,显著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现有研究在揭示贵金属助催化剂性能提升机制时,主要集中在其对基底材料性质的影响,忽略了单原子态与其它化学价态的区别.因此本文以g-C_(3)N_(4)(CN)纳米片为基底,研究Pd单原子(Pd-SA),PdO_(x),Pd纳米颗粒(Pd-NP)修饰对CN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影响及性能提升差异显著的内在机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吸收谱等手段确定Pd物种在CN表面的存在形态和化学价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三种形态Pd修饰均可促进CN光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但提升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d/CN-SA上的CH_(4)产量约2.25μmol/g,明显高于PdO_(x)/CN(1.08μmol/g),Pd/CN-NP(0.44μmol/g)和CN(0.104μmol/g);Pd修饰后,CN的CH_(4)选择性明显提高,其中Pd/CN-SA的CH_(4)选择性高达73.5%,优于PdO_(x)/CN(67.2%)和Pd/CN-NP(60%).光电性质分析结果表明,Pd修饰有效提升了CN的光吸收性能,显著促进了载流子的迁移与分离,且Pd/CN-NP和PdO_(x)/CN的有效光生电子密度较Pd/CN-SA更高,结果说明样品的光电性质不是影响其光催化还原CO_(2)活性的关键因素.CO_(2)^(-)PPD结果表明,Pd/CN-SA表面具有丰富的中等强度的碱性位(HCO_(3)-),更有利于CO_(2)吸附与活化.H_(+)的产生通常伴随着·OH和·O_(2)^(-)的形成,因此根据电子自旋共振获得的·OH和·O_(2)^(-)产量可推测出,Pd/CN-NP可形成最丰富的H_(+),PdO_(x)/CN次之,Pd/CN-SA最低.H_(2)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氢溢流效应的影响下,Pd修饰显著促进了CN对H_(2)的吸附,且Pd/CN-SA对H_(2)的吸收量最大,说明H_(2)在Pd-SA表面更易发生解离形成·H,这可能是其CH_(4)产量较高的重要原因.对比了以H_(2)和H_(2)O为还原剂时的CO_(2)光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PdO_(x)/CN和Pd/CN-SA的CH_(4)产量分别下降了66.3%和28.6%,Pd/CN-NP的甲烷产量反而提高,说明Pd/CN-NP可能具有较好的·H利用效率,其以H_(2)O为还原剂时的低CH_(4)产量可能受限于·H的形成.为进一步验证该推测,利用DFT模拟研究了H_(2)O分子在Pd/CN-NP,PdO_(x)/CN和Pd/CN-SA表面的吸附解离能,结果表明,H_(2)O分子在Pd/CN-SA表面的活化能最低,最有利于·H的形成.此外,完整的H_(2)O解离反应过程中Pd/CN-NP会释放出0.40 eV能量,Pd/CN-SA与PdO_(x)/CN则需补充额外的能量(0.51和1.47 eV),再次强有力地证明Pd/CN-NP具有较好的·H利用效率.最后,利用原位红外分析了各样品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过程的差异,发现Pd/CN-SA表面的CO_(2)吸附态物种在可见光照射下更容易参与至后续的光催化还原反应中;PdO_(x)/CN和Pd/CN-NP表面的CO_(2)吸附态物种含量足够丰富,但由于它们的光生电子还原能力有限,无法将吸附物种进一步还原;Pd/CN-SA和Pd/CN-NP表面吸附的CO可进一步被还原成甲氧基,但吸附在PdO_(x)/CN表面的CO难以被进一步还原.综上,本文揭示了贵金属Pd的化学价态对CO_(2)还原性能的关键作用,对未来合理设计开发更有效的CO_(2)还原光催化剂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光催化还原 化学价态 Pd g-C_(3)N_(4) H原子利用
下载PDF
无碱CO_(2)加氢高效制甲酸Pd/g-C_(3)N_(4)催化剂的单原子和纳米簇的协同作用
5
作者 Eun Hyup Kim Min Hee Lee +3 位作者 Jeehye Kim Eun Cheol Ra Ju Hyeong Lee Jae Sung Lee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14-221,共8页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生存.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导致CO_(2)持续排放是引起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须尽快减少CO_(2)排放.捕获CO_(2)并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从而循环利用是减少CO_(2)净排放的有效措施.其中,CO_(2)催化...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的生存.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导致CO_(2)持续排放是引起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须尽快减少CO_(2)排放.捕获CO_(2)并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从而循环利用是减少CO_(2)净排放的有效措施.其中,CO_(2)催化加氢制甲酸(HCOOH)是碳捕获与利用(CCU)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产物HCOOH可用于防腐剂、牲畜饲料抗菌剂和食品添加剂,也可作为氢载体和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的燃料.目前,工业上生产HCOOH的工艺包括两个步骤:甲醇和CO在强碱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酸甲酯(HCO_(2)CH_(3)),随后水解为HCOOH.该工艺利用来自化石燃料的两种原料,排放出大量CO_(2),同时在水解步骤中使用了过量的酸性水,因此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近年来,以CO_(2)为可再生原料合成HCOOH被广泛研究,人们探索了电化学、光化学、生物和热化学反应等多种途径将CO_(2)还原为HCOOH,以期实现CO_(2)循环利用.上述方法距实际应用尚有一定距离,其中,CO_(2)催化加氢制HCOOH过程最先进,它与当前许多化学工业过程相似.由于CO_(2)分子的化学稳定性,CO_(2)加氢生成HCOOH在热力学上不利,可通过有机碱和无机碱形成甲酸-碱配合物,推动反应向生成HCOOH方向移动.然而,从甲酸基配合物中提取HCOOH需要额外的分离步骤,因此在无碱条件下直接将CO_(2)加氢生成HCOOH非常重要.本课题组致力于研究无碱条件下g-C_(3)N_(4)负载的Pd(记为Pd/CN)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合成HCOOH,前期研究(Chem.Commun.,2016,52,14302-14305和J.Catal.,2021,396,395-401)发现,通过控制Pd负载量可改变催化剂中Pd单原子/Pd纳米团簇的比例,且当两种状态Pd达到最佳比例时,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这表明在无碱CO_(2)加氢过程中,Pd单原子与纳米团簇间存在协同作用.此外,最近有关于单原子和纳米团簇在负载金属催化剂中不同作用的报道,如NixMg1-xO催化逆水气变换反应,Ir1/In_(2)O_(3)和Pd/Fe_(3)O_(4)催化CO_(2)加氢制乙醇反应等,这些工作得出相似的结论:单原子金属对CO_(2)活化有效,而纳米团簇对H_(2)活化有效.这对于设计以CO_(2)和H_(2)为反应物的金属催化剂很重要.本工作旨在考察类似的机理是否适用于Pd/CN催化剂在无碱条件下催化CO_(2)加氢制HCOOH过程.通过控制Pd负载量,合成了含有不同比例Pd单原子和Pd纳米团簇的Pd/CN催化剂,Pd与g-C_(3)N_(4)表面碱性位间的强静电相互作用使合成含有大量Pd单原子的Pd/CN催化剂成为可能.在Pd/CN催化剂催化无碱CO_(2)加氢制HCOOH过程中,当两种状态Pd达到最佳比例时,Pd单原子和Pd纳米簇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此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实验表明,Pd纳米簇主要通过解离吸附参与H_(2)活化,Pd单原子对CO_(2)活化更有效.在最佳单原子比(单原子数/(单原子数+纳米簇)为41%)时,该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活性,优于文献报道的相似反应条件下Pd催化剂活性.这些发现将为以CO_(2)和H_(2)分子为反应物的反应的催化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CO_(2)加氢制甲酸 Pd/g-C_(3)N_(4) 单原子催化剂 纳米簇催化剂 协同效应
下载PDF
硼掺杂增强g-C_(3)N_(4)基单原子催化剂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6
作者 李剑峰 张天宇 赵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64,共6页
单原子催化剂(SACs)以其最大的金属原子利用率和较高的催化活性而备受关注.本文提出了在Mn负载g-C_(3)N_(4)单层(Mn/g-C_(3)N_(4))中进行B掺杂的方案来提升单原子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并利用第一性原理对Mn/B-g-C_(3)N_(4)单原子催化剂... 单原子催化剂(SACs)以其最大的金属原子利用率和较高的催化活性而备受关注.本文提出了在Mn负载g-C_(3)N_(4)单层(Mn/g-C_(3)N_(4))中进行B掺杂的方案来提升单原子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并利用第一性原理对Mn/B-g-C_(3)N_(4)单原子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带边位置和光学性质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B掺杂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带隙变小,同时带隙中出现杂质能级,导致吸收边向可见光区发生红移,提高了g-C_(3)N_(4)在太阳光下光吸收能力和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为制备高效的g-C_(3)N_(4)基光催化SACs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性能 单原子催化剂 掺杂 g-C_(3)N_(4)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C_(24)N_(24)负载Sc单原子催化剂催化甲烷氧化为甲醇的理论计算
7
作者 汪曼 王军凯 +2 位作者 黄珍霞 葛英豪 黄起焓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2,共6页
甲醇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清洁能源,有望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能源.因此,将储量巨大,但不易运输的甲烷氧化为甲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研究了Sc原子与C_(24)N_(24)之间的稳定性.结果表... 甲醇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清洁能源,有望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能源.因此,将储量巨大,但不易运输的甲烷氧化为甲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研究了Sc原子与C_(24)N_(24)之间的稳定性.结果表明,Sc原子与C_(24)N_(24)的结合能(-9.064 eV)小于Sc原子的内聚能(-4.518 eV),即Sc@C_(24)N_(2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甲烷在Sc@C_(24)N_(24)表面催化氧化制备甲醇的工艺过程,以N_(2)O为氧化剂在Sc@C_(24)N_(24)单原子上进行甲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结果表明:N_(2)O首先吸附在Sc@C_(24)N_(24)上,然后直接分解为N_(2)和O ads.N_(2)被释放,只有O ads被吸附于Sc@C_(24)N_(24)作为活性氧,用于后续催化甲烷氧化制甲醇过程.甲烷的氧化过程包括两个步骤:(1)CH_(4)+O ads→CH_(3)*+OH*,反应势垒为0.43 eV;)CH_(3)*+OH*→CH_(3)OH,反应势垒为0.63 eV.最后,生成的CH_(3)OH分子将离开Sc@C_(24)N_(24)单原子催化剂表面,这一步所需的能量分别为1.29 eV.这些发现为甲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提供了理论指导,Sc@C_(24)N_(24)有望成为催化甲烷制备甲醇的高效单原子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 C_(24)N_(24)富勒烯 DFT 单原子催化剂
下载PDF
KTiOAsO_4晶体的铁电畴与位错的多种实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牟其善 刘希玲 +5 位作者 李可 官文栎 程传福 马长勤 王绪宁 路庆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0-363,共4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同步辐射X射线形貌术和化学腐蚀光学显微等方法深入研究了KTiOAsO4 晶体缺陷中的铁电畴和位错。首次用原子力显微镜给出了用两种腐蚀剂腐蚀过的KTA晶体表面的铁电畴和位错蚀坑的照片及定量信息 ,如发现铁电畴的明区...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同步辐射X射线形貌术和化学腐蚀光学显微等方法深入研究了KTiOAsO4 晶体缺陷中的铁电畴和位错。首次用原子力显微镜给出了用两种腐蚀剂腐蚀过的KTA晶体表面的铁电畴和位错蚀坑的照片及定量信息 ,如发现铁电畴的明区要高于暗区 ,且两者的粗糙度明显不同。这为研究各种晶体的生长缺陷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铁电畴 位错 激光倍濒 KTA晶体 实验
下载PDF
B^(4+)和H相互作用过程中径向偶合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利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利用原子轨道展开的方法 ,对B4 +和H碰撞过程中的径向偶合进行了理论计算。为了使计算结果精确并保持连续性 ,在波函数中加入了电子转移因子 ,并在中低能量范围内计算时对所使用的量子力学方程做了半经典近似。所得结果以曲线形式给出 ... 利用原子轨道展开的方法 ,对B4 +和H碰撞过程中的径向偶合进行了理论计算。为了使计算结果精确并保持连续性 ,在波函数中加入了电子转移因子 ,并在中低能量范围内计算时对所使用的量子力学方程做了半经典近似。所得结果以曲线形式给出 ,是研究离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较直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 硼离子 径向偶合 原子轨道展开 相互作用 电子转移因子 量子力学 半经典近似 原子碰撞 波函数
下载PDF
4%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在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俊微 刘敏 陈松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4%高渗盐水(4%NaCl)治疗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89例雾化吸入4%NaCl溶液2.0 mL另加硫酸...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4%高渗盐水(4%NaCl)治疗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89例雾化吸入4%NaCl溶液2.0 mL另加硫酸沙丁酰胺2.5 mg;对照组89例雾化吸入0.9%NaCl溶液2.0 mL另加硫酸沙丁酰胺2.5 mg,8 h/次直至症状完全消失。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身体指标、主要症状变化情况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喘息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缩短,治疗组总有效率91.0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4%NaCl溶液治疗轻中度支气管炎患儿能快速缓解症状,降低并发症,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氯化钠溶液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KTiOAsO_4晶体的铁电畴 被引量:1
11
作者 牟其善 张杰 +8 位作者 刘希玲 胡秀琴 李可 彭祖建 官文栎 程传福 路庆明 马长勤 王绪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1-304,共4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KTiOAsO4 晶体的铁电畴 ,发现了这一实验方法的诸多特点 ,如放大倍数高 ,可以得到晶体表面的定量信息等 ,得到了KTiOAsO4 晶体铁电畴的原子力显微镜照片 ,并结合化学腐蚀光学显微法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研究。最后对...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KTiOAsO4 晶体的铁电畴 ,发现了这一实验方法的诸多特点 ,如放大倍数高 ,可以得到晶体表面的定量信息等 ,得到了KTiOAsO4 晶体铁电畴的原子力显微镜照片 ,并结合化学腐蚀光学显微法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研究。最后对铁电畴的机制与消除进行了理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iOAsO4晶体 铁电畴 原子力显微镜 铁电晶体
下载PDF
4-氨基吡啶合成过程的绿色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玉良 胡熙恩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2-276,共5页
采用原子利用率、环境因子和环境商以及GREENSCOPE法对4-氨基吡啶的不同合成工艺过程进行了绿色评价.与传统的铁粉还原和催化氢化过程相比,电化学还原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收率高,生产成本低,具有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 采用原子利用率、环境因子和环境商以及GREENSCOPE法对4-氨基吡啶的不同合成工艺过程进行了绿色评价.与传统的铁粉还原和催化氢化过程相比,电化学还原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收率高,生产成本低,具有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采用电化学方法还原硝基化合物制备氨基化合物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的趋势,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精细化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吡啶 绿色评价 原子经济 环境因子
下载PDF
Ce^(4+)与RE^(3+)的氟化物绿色分离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仕林 杨代军 +1 位作者 曹植菁 赵凡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0-622,共3页
Atom economy of the process of rare earth separation by using fluoride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We compared the atomic economic characters between the processes of vitriolic composite salt and fluoride,then stated ... Atom economy of the process of rare earth separation by using fluoride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We compared the atomic economic characters between the processes of vitriolic composite salt and fluoride,then stated that changing present rare earth producing process by green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was the best way to make our rare earth manufacture prosper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4+ RE^3+ 氯化物 分离 原子经济性 铈(Ⅳ) 稀土氧化物 绿色化学 稀土 冶炼 硫酸复盐
下载PDF
镍(Ⅱ)-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共沉淀分离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钢中铜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建梅 姚俊学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76,共4页
探讨了以Ni(Ⅱ)-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共沉淀体系分离富集Cu,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测定钢中Cu的方法。考察了共沉淀剂PAR加入量、共沉淀载体及其用量、溶液pH值及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在pH 4.0的条件下,加入2.0mL 4-(2... 探讨了以Ni(Ⅱ)-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共沉淀体系分离富集Cu,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测定钢中Cu的方法。考察了共沉淀剂PAR加入量、共沉淀载体及其用量、溶液pH值及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在pH 4.0的条件下,加入2.0mL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乙醇溶液,以Ni 2+为共沉淀剂载体,能够将试样中的Cu沉淀完全。试验表明,Cu含量在0.1~1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方法检出限为6.48μg/L。方法应用于钢标准样品35MoVALTiRE第8-2号和35MoVALTiKE第8-3号中Cu的分析,结果与认定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n=6)为0.69%~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 共沉淀
下载PDF
310℃和350℃下锆-4合金中沉淀相非晶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祖小涛 孙凯 +1 位作者 尤力平 王鲁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7-290,共4页
用大束流加速器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Zr 4合金在310 ℃和350 ℃下的质子辐照效应。当质子能量为2 MeV,在 310 ℃和 350 ℃下质子辐照产生原子离位损伤达 5 dpa(注量率为 8.5×1013 cm-2 ·s-1),辐照前后的明场像、高分辨相和... 用大束流加速器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Zr 4合金在310 ℃和350 ℃下的质子辐照效应。当质子能量为2 MeV,在 310 ℃和 350 ℃下质子辐照产生原子离位损伤达 5 dpa(注量率为 8.5×1013 cm-2 ·s-1),辐照前后的明场像、高分辨相和电子衍射花样均表明:在310 ℃辐照产生原子损伤达到 5 dpa,沉淀相 Zr(Cr,Fe)2 边缘5~10 nm的区域已经非晶化,而在350 ℃时质子辐照却没有非晶化发生。沉淀相 Zr(Cr,Fe)2的元素分布图像和浓度分布表明,铁元素向基体扩散并且聚集在非晶化边界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4合金 质子辐照效应 非晶化 透射电镜 元素分布 原子离位损伤
下载PDF
N原子对取代NH_4H_2PO_4盐类晶体的二次谐波发生的影响(英文)
16
作者 薛冬峰 丁罕明 +2 位作者 张思远 席时权 张建州 《化学研究》 CAS 1998年第3期47-50,共4页
从N—H键在取代NH4H2 PO4盐的 [AH]4 [H2 PO4]类晶体中的突出作用出发 ,作者对几个 [AH]4 [H2 PO4]型晶体的二次谐波发生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这里A =伯、仲、叔胺 )。并对这一类晶体的二次谐波发生和其亚结构单元 [AH]+ 中N原子上的净电... 从N—H键在取代NH4H2 PO4盐的 [AH]4 [H2 PO4]类晶体中的突出作用出发 ,作者对几个 [AH]4 [H2 PO4]型晶体的二次谐波发生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这里A =伯、仲、叔胺 )。并对这一类晶体的二次谐波发生和其亚结构单元 [AH]+ 中N原子上的净电荷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了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原子 二次谐波 取代 叔胺 电荷 估计 PO 盐类 亚结构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Mn_3O_4产品中钙镁含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俊 麻明友 +4 位作者 陈上 肖卓炳 全治中 李玉林 张永康 《吉首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50-51,共2页
用盐酸加热溶解四氧化三锰样品 ,加入镧盐和锶盐混合释放剂 ,消除 70 %左右基体锰的干扰 ,直接测定其中钙、镁含量 ,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96 8%~ 98 2 %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4%~ 3 2 % .
关键词 四氧化三锰 混合释放剂 原子吸收光谱法 含量测定 加标回收率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树脂的制备及其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梅花 王晓中 +5 位作者 龚艳茹 牛玉玲 王玥 王惠军 罗瑞明 龚波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9-386,共8页
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剂体系,采用了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将丙烯酰胺接枝到CMCPS树脂表面,制得了新型聚丙烯酰胺树脂(PAM-CMCPS),并且用元素分... 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剂体系,采用了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将丙烯酰胺接枝到CMCPS树脂表面,制得了新型聚丙烯酰胺树脂(PAM-CMCPS),并且用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此树脂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性能、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此树脂对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量随溶液初始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初始浓度为8 mmol/L时吸附效果最佳,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11.0 mg/g,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都呈现良好的拟合度。热力学平衡方程计算得ΔG<0,ΔH=268.2 k J/mol,ΔS>0,表明此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熵增加的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拟合动力学实验结果,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此PAM-CMCPS树脂应用于柑橘样品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 吸附性能 2 4-二氯苯氧乙酸
下载PDF
Ru单原子负载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固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丽 余愿 +1 位作者 孙东峰 许并社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4-240,共7页
采用固相原位还原法成功合成了负载钌(Ru)单原子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Ru以单原子形式分散在g-C_(3)N_(4)材料表面上,Ru的负载使g-C_(3)N_(4)的3-s-三嗪单元结构的有序度降低,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 采用固相原位还原法成功合成了负载钌(Ru)单原子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Ru以单原子形式分散在g-C_(3)N_(4)材料表面上,Ru的负载使g-C_(3)N_(4)的3-s-三嗪单元结构的有序度降低,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测试分析可知催化剂中含有氰基,氰基导致了分子结构缺陷。Ru和氰基均为电子受体,可加速光生电子的转移并作为催化活性位点。负载Ru单原子后,g-C_(3)N_(4)的光吸收范围变宽,光吸收强度增强,使得Ru单原子负载g-C_(3)N_(4)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固氮效率高达113.23μg·g^(-1) cat·h-1,是单相g-C_(3)N_(4)催化剂的2.7倍。同时,Ru原子负载的g-C_(3)N_(4)还显示出很好的稳定性,经5次循环实验后光催化固氮效率仍能维持在106.75μg·g^(-1) cat·h^(-1)。此外,通过光致发光光谱(PL)、电化学阻抗谱(EIS)等表征手段探究了Ru单原子g-C_(3)N_(4)的光催化固氮机理,其中氮气、超纯水和光照是使催化剂发挥光催化固氮作用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单原子 g-C_(3)N_(4) 氰基基团 光催化固氮
下载PDF
2,3,4,5,6-五氟苯乙烯聚合物刷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小宁 张俊彦 卞凤玲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90,共4页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在硅片表面制备了2,3,4,5,6-五氟苯乙烯聚合物刷.利用椭圆偏正光测厚仪、接触角测定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聚合物刷 2 3 4 5 6-五氟苯乙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