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
1
作者 黄强 王宇 +5 位作者 江渊 梁道斌 黄锐洁 秦小超 潘燕妮 和鹰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葡聚糖 PCT 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下载PDF
Global 4-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spacecraft 被引量:6
2
作者 NAN Ying ,HUANG GuoQiang,LU YuPing&GONG Ping School of Astronautics,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8期2097-2101,共5页
Global 4-D trajectory(x,y,z,t)is optimized for a spacecraft,which is launched from the Earth to fly around the Sun,just as star-drift of 1437 asteroids in the solar system.The spacecraft trajectory is controlled by lo... Global 4-D trajectory(x,y,z,t)is optimized for a spacecraft,which is launched from the Earth to fly around the Sun,just as star-drift of 1437 asteroids in the solar system.The spacecraft trajectory is controlled by low thrust.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optimal trajectory is to maximize the rendezvous times with the intermediate asteroids,and also maximize the final mass.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bined algorithm of global 4-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The algorithm is composed of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two-point-boundary algorithm based on optimal control theory.The best 4-D trajectory is obtained:the spacecraft flies passing 55 asteroids,and rendezvous with(following or passing again)asteroids for 454 days,and finally rendezvous with the asteroid 2005SN25 on the day 60521(MJD),the final mass of the spacecraft is 836.53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CRAFT 4-d trajectory GLOBAL OPTIMIZATION FLIGHT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New 4-imino-4H-Chromeno[2,3-d]Pyrimidin-3(5H)-Amine: Synthesis, Cytotoxic Effects on Tumoral Cell Lines and in Silico ADMET Properties
3
作者 Marwa Dhiabi Sirine Karoui +7 位作者 Mehdi Fakhfakh Souhir Abid Emmanuelle Limanton Rémy Le Guével Thierry Charlier Ludovic Paquin Jean-Pierre Bazureau Houcine Amm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24年第3期107-122,共16页
The synthesis of new 4-imino-4H-chromeno[2,3-d]pyrimidin-3(5H)-amine in four steps including one step under microwave dielectric heating is reported. The structural identity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as establishe... The synthesis of new 4-imino-4H-chromeno[2,3-d]pyrimidin-3(5H)-amine in four steps including one step under microwave dielectric heating is reported. The structural identity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i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such as FT-IR, NMR and mass spectroscopy. These new compounds were tested for their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on seven representative human tumoral cell lines (Huh7 D12, Caco2, MDA-MB231, MDA-MB468, HCT116, PC3 and MCF7) and also on fibroblasts. Among them, only the compounds 6c showed micromolar cytotoxic activity on tumor cell lines (1.8 50 50 > 25 μM). Finally, in silico ADMET studies w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of the identified compound 6c as potential anti-tumor comp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mino-4H-Chromene 4H-Chromeno[2 3-d]Pyrimidin-3(5H)-Amine Microwave Irradiation Tumoral Cell Line in Silico ADMET
下载PDF
2,4-D丁酯对轮叶马先蒿的防除效果及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晓艳 胡玉昆 +2 位作者 姬承东 郭正刚 公延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8-174,共7页
为有效灭除草地害草轮叶马先蒿,采用2,4-D丁酯在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进行了不同时期不同剂量化学防除试验。结果表明,防除轮叶马先蒿的最佳时期为盛花期;最佳药品用量是0.066 mL/m2;喷施2,4-D丁酯后,草地植被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轮叶... 为有效灭除草地害草轮叶马先蒿,采用2,4-D丁酯在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进行了不同时期不同剂量化学防除试验。结果表明,防除轮叶马先蒿的最佳时期为盛花期;最佳药品用量是0.066 mL/m2;喷施2,4-D丁酯后,草地植被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轮叶马先蒿被部分或完全灭除,优良牧草垂穗披碱草在草地群落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杂类草新疆假龙胆受到一定的抑制,草地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2 4-d丁酯 轮叶马先蒿 化学防除
下载PDF
2,4-D和根瘤菌对烟草类根瘤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煜 杨雨晗 +2 位作者 罗英 陈今朝 韩善华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3,共3页
烟草再生植株在含有 0 .3mg/L 2 ,4 D和 5× 10 8个 /L豌豆根瘤菌的Jensen培养基中 ,可以在其根部形成大量近似半球形和球形的类根瘤 .烟草再生植株的结瘤除受制于 2 ,4 D和根瘤菌的浓度外 ,还与根瘤菌的种类和加入根瘤菌与 2 ,4... 烟草再生植株在含有 0 .3mg/L 2 ,4 D和 5× 10 8个 /L豌豆根瘤菌的Jensen培养基中 ,可以在其根部形成大量近似半球形和球形的类根瘤 .烟草再生植株的结瘤除受制于 2 ,4 D和根瘤菌的浓度外 ,还与根瘤菌的种类和加入根瘤菌与 2 ,4 D的时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再生植株 2 4-d 豌豆根瘤菌 结瘤率
下载PDF
检测2,4-D的一次性安培型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6
6
作者 蔡强 余若祯 +1 位作者 何苗 施汉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9-172,共4页
2,4-D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以2,4-D为检测目标,研究了安培型免疫传感器.首先采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作为交联剂制备2,4-D与BSA以及PLL的偶联物.用结合比1:16的2,4-D与偶联物制备兔抗血清.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包括... 2,4-D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以2,4-D为检测目标,研究了安培型免疫传感器.首先采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作为交联剂制备2,4-D与BSA以及PLL的偶联物.用结合比1:16的2,4-D与偶联物制备兔抗血清.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包括2个步骤,使用丝网印刷工艺制备一次性碳电极,然后通过戊二醛交联在电极表面固定2,4-D与多聚赖氨酸(PLL)的偶联物.待测水样与2,4-D抗血清和HRP酶标二抗进行间接免疫竞争反应.在HRP酶在邻苯二胺和H2O的共同作用下发生酶促反应,检测还原电流以反映2,4-D的浓度.试验了不同浓度抗血清和酶标二抗对检测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2,4-D的检测下限达到1.69ng/mL,线性区间1.69~30 000ng/mL,适合饮用水中2,4-D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印刷电极 2 4-d 安培型 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4-(对取代苯基)-2-[2-(取代苯基)呋喃-4-甲酰胺]-1',3',4'-均三唑[1,2-d]-1,3,4-噻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薛思佳 柴安 +1 位作者 蔡志娟 卞王东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4-497,共4页
以1-氨基-5-巯基-2-(对取代苯基)-1,3,4-均三唑和5-取代苯基-2-呋喃甲酰异硫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苯环连呋喃的均三唑并噻二唑类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和MS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标题化合物... 以1-氨基-5-巯基-2-(对取代苯基)-1,3,4-均三唑和5-取代苯基-2-呋喃甲酰异硫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苯环连呋喃的均三唑并噻二唑类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和MS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1 3 4-均三唑并[1 2-d]-1 3 4-噻二唑 合成 除草活性
下载PDF
2,4-D丁酯除草剂对山葡萄药害致因及补救措施 被引量:8
8
作者 宋润刚 艾军 +2 位作者 李晓红 杨义明 沈育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64,共4页
以吉林省吉林市地区酿酒山葡萄在2007年遭受历史上严重2,4-D丁酯除草剂药害为实例,观察发生原因和树体药害症状,研究出补救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受害植株出现症状第1天和第3天连续喷布2次碧护2000倍液+赤霉素100mg/L,以后每隔7~... 以吉林省吉林市地区酿酒山葡萄在2007年遭受历史上严重2,4-D丁酯除草剂药害为实例,观察发生原因和树体药害症状,研究出补救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受害植株出现症状第1天和第3天连续喷布2次碧护2000倍液+赤霉素100mg/L,以后每隔7~10d啧1次葡萄叶面专用肥,连续喷布3~5次,缓解药害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好于其它叶面肥。因药害导致叶片和花序梗干枯脱落绝产树,利用根孽重新培养主蔓,药害较轻的树要严格控制单株负载量,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生长。通过对受害树进行连续3a的技术改造,基本恢复正常的产量。并提出做好规划、远离玉米田、集中连片建山葡萄园,是预防药害最根本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2 4-d丁酯除草剂 药害 补救 预防对策
下载PDF
臭氧化降解除草剂2,4-D的机理研究(Ⅱ):降解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岚 权宇珩 +1 位作者 史惠祥 汪大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88-1092,共5页
为了考察除草剂2,4-D在臭氧化反应过程中的降解机理,在前文分析中间产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踪反应溶液中几个主要中间产物和氯离子的浓度变化趋势,由此提出可能的降解路径。结果说明,2,4-D臭氧化降解过程主要是羟基自由基的间接氧化起作... 为了考察除草剂2,4-D在臭氧化反应过程中的降解机理,在前文分析中间产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踪反应溶液中几个主要中间产物和氯离子的浓度变化趋势,由此提出可能的降解路径。结果说明,2,4-D臭氧化降解过程主要是羟基自由基的间接氧化起作用,臭氧分子的直接氧化所占比重很小。对前文分析出的主要中间产物进行分类,并通过判断反应溶液中中间产物和氯离子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趋势,可知2,4-D在羟基自由基作用下,主要先产生了2,4-二氯苯酚等含氯的酚类,再经过脱氯,形成无氯的芳香族化合物。苯环结构开裂后,形成了大部分有机酸,另一小部分有机酸在2,4-D初步降解为含氯芳香族化合物时即可产生。脱氯过程有一个初始较慢后来较快的趋势,这说明2,4-D直接脱氯较少,大部分脱氯过程发生在形成2,4-DCP等含氯芳香族中间产物后,此时,脱氯产生无氯的芳香族中间产物。在最后的深度氧化阶段,经过一系列中间产物反应之后,部分2,4-D能降解为水、二氧化碳等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2 4-d 臭氧化 降解 机理
下载PDF
MAGE-D4a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菽嘉 肖绍文 +4 位作者 罗彬 蓝秀万 林文珍 林永达 谢小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2-435,440,共5页
目的:构建肿瘤相关抗原MAGE-D4a的原核重组体系,表达、纯化融合蛋白。方法:PCR法从胶质瘤组织cDNA中扩增MAGE-D4a基因全长编码区,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筛选、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诱导表达,... 目的:构建肿瘤相关抗原MAGE-D4a的原核重组体系,表达、纯化融合蛋白。方法:PCR法从胶质瘤组织cDNA中扩增MAGE-D4a基因全长编码区,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筛选、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AmyloseResin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并且对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成功扩增了MAGE-D4a基因;重组质粒在Rosetta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MBP/MAGE-D4a融合蛋白;优化了MAGE-D4a原核表达体系的最适条件;蛋白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表达的基因重组蛋白与目的蛋白相符。结论:获得了高效表达、可溶性的MAGE-D4a重组蛋白,为抗体的制备及血清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d4a 原核表达 纯化 融合蛋白
下载PDF
320排CT全脑灌注及4-D血管成像在颅脑的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孟盈盈 罗泽斌 夏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CT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颅内动脉瘤)、颅内肿瘤、颅内畸形等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螺旋CT脑灌注成像曾因对较大病灶的覆盖面有限、动脉灌注值不精确及对目的灌注区域... CT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颅内动脉瘤)、颅内肿瘤、颅内畸形等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螺旋CT脑灌注成像曾因对较大病灶的覆盖面有限、动脉灌注值不精确及对目的灌注区域外的病灶无法探测等问题,使得其临床应用价值受限。同时,传统3-D CT血管造影(3-D CTA)相对于血管影像“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最大的不足在于,其检查时间过长、费用高,并且在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 全脑灌注 4-d血管成像 动态成像 低剂量
下载PDF
2,4-D浸种对西葫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伟慧 王志刚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6,共3页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2,4-D对两个西葫芦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1mg/L的2,4-D处理对两个西葫芦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mg/L和10mg/L的2,4-D处理对西葫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2,4-D对两个西葫芦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1mg/L的2,4-D处理对两个西葫芦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mg/L和10mg/L的2,4-D处理对西葫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1mg/L的2,4-D处理有利于西葫芦幼根的生长;0.1mg/L和1mg/L的2,4-D处理对西葫芦幼苗MDA含量的影响不大,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2 4-d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纳米Fe_3O_4对红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2,4-D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方国东 司友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5-1172,共8页
【目的】从磁致效应的角度考察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对红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纳米Fe3O4处理对红壤中2,4-D的降解效果,为纳米磁处理技术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纳米Fe3O4处理红壤,用稀释平板法... 【目的】从磁致效应的角度考察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对红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纳米Fe3O4处理对红壤中2,4-D的降解效果,为纳米磁处理技术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纳米Fe3O4处理红壤,用稀释平板法和化学比色法测定处理前后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土壤中2,4-D浓度的变化。【结果】纳米Fe3O4对细菌和放线菌有激活效应,但对真菌存在抑制作用,且当纳米Fe3O4投加量为80 g.kg-1时磁致效应最显著;同样,纳米Fe3O4对淀粉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也具有激活效应,但对不同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经纳米Fe3O4处理后红壤中2,4-D的降解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7 d内2,4-D的降解率可达84%。【结论】纳米Fe3O4处理后红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显著增加,且红壤对2,4-D的降解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2 4-d 降解
下载PDF
5,6,7,8-四氢吡啶并[3,4-d]嘧啶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世宁 孙春玲 +2 位作者 张丹丹 毛龙飞 王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以苄胺为原料,经过取代,缩合,水解,脱保护等步骤,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5,6,7,8-四氢吡啶并[3,4-d]嘧啶类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且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 以苄胺为原料,经过取代,缩合,水解,脱保护等步骤,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5,6,7,8-四氢吡啶并[3,4-d]嘧啶类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且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0a和10d的抑制活性达到了中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6 7 8-四氢吡啶并[3 4-d]嘧啶 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春晓 高政权 叶乃好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84-1887,共4页
本文初步研究了一定浓度范围内的2,4-D对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的影响。在对数生长期的藻液中分别加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2,4-D溶液,然后进行胁迫培养(25°C、24h、5000Lx连续光照+营养盐饥饿),诱导细胞内虾青素的合成积累。在诱导过程... 本文初步研究了一定浓度范围内的2,4-D对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的影响。在对数生长期的藻液中分别加入一系列不同浓度的2,4-D溶液,然后进行胁迫培养(25°C、24h、5000Lx连续光照+营养盐饥饿),诱导细胞内虾青素的合成积累。在诱导过程中,显微观察不同浓度2,4-D处理后细胞形态和虾青素积累的动态变化,并定期取样测定虾青素含量。结果表明,20.0mg/L的2,4-D能够明显促进雨生红球藻中积累虾青素。它不仅可以加快虾青素积累进程(比对照提前15d),而且比对照能提高13.4%的虾青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积累 2 4-二氯苯氧乙酸(2 4-d)
下载PDF
2,4-D对扁穗牛鞭草幼穗离体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耀华 刘琳 +2 位作者 陈菲 刘晓波 杨春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24,F0002,共4页
以雅安扁穗牛鞭草的幼穗为外植体,研究了2,4-D浓度和不同取材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继代培养时不同浓度的2,4-D对愈伤组织增殖、分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幼穗下部为外植体接种在MS+2,4-D 7.0 mg/L培养基中,颗粒状愈伤组织... 以雅安扁穗牛鞭草的幼穗为外植体,研究了2,4-D浓度和不同取材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继代培养时不同浓度的2,4-D对愈伤组织增殖、分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幼穗下部为外植体接种在MS+2,4-D 7.0 mg/L培养基中,颗粒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达100.00%;MS+2,4-D 1.0 mg/L是幼穗愈伤组织较为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的出愈率为89.44%,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和生根率都可达100%,平均绿芽点数和生根数等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穗牛鞭草 幼穗 2 4-d 愈伤组织 继代 分化
下载PDF
2-胺基(芳氧基)-5,8,9-三甲基噻吩并吡啶并[4,3-d]嘧啶-4(3H)-酮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建超 贺红武 丁明武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2-637,共6页
利用串联Aza-Wittig法合成了两类共计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噻吩并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通过IR,1HNMR,EI-MS,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化合物II-1还通过了X单晶衍射的进一步确证.并初步测定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杀虫、杀... 利用串联Aza-Wittig法合成了两类共计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噻吩并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通过IR,1HNMR,EI-MS,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化合物II-1还通过了X单晶衍射的进一步确证.并初步测定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杀虫、杀菌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的杀虫活性较差,但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和良好的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a-Wittig法 吡啶并[4 3-d]嘧啶 除草活性 杀菌活性
下载PDF
2,4-D丁酯胁迫下土壤微生物对外源物质的响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学峰 杜慧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9-183,共5页
为了解2,4-D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效应。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平板菌落计数法对不同时间土样进行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测定。研究了2,4-D胁迫下添加尿素、多效唑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揭示了土壤细菌、放线菌、... 为了解2,4-D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效应。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平板菌落计数法对不同时间土样进行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测定。研究了2,4-D胁迫下添加尿素、多效唑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揭示了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在2,4-D胁迫下添加尿素、多效唑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2,4-D胁迫下,1~60d明显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对放线菌、真菌的生长呈先刺激后抑制的作用,直到第60天3种菌均未恢复到对照水平;低浓度2,4-D胁迫下,1~60 d对细菌、放线菌、真菌均呈抑制效应。添加尿素、多效唑刺激了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的繁殖,2,4-D+尿素、2,4-D+尿素+多效唑2种处理对3种菌的刺激效应更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对细菌和放线菌的刺激效应极显著,在1~60 d平均最高激活率达396.5%和1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d 土壤微生物 多效唑 尿素
下载PDF
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傅建炜 李建宇 +2 位作者 史梦竹 游泳 魏辉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背景】2,4-D二甲胺盐是一种选择内吸性除草剂,用于清除果园、牧场、水域等环境中的藜、苋等阔叶杂草。本文明确了2,4-D二甲胺盐在防除鱼塘杂草过程中对淡水鱼类的毒性。【方法】采用半静态法测试了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 【背景】2,4-D二甲胺盐是一种选择内吸性除草剂,用于清除果园、牧场、水域等环境中的藜、苋等阔叶杂草。本文明确了2,4-D二甲胺盐在防除鱼塘杂草过程中对淡水鱼类的毒性。【方法】采用半静态法测试了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急性毒性,并明确了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结果】随着供试鱼苗在药液中暴露时间的延长,LC50值逐渐减小。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96hLC50值分别为369.27、339.20和438.47mg·L-1。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6.93、33.92和43.85mg·L-1。【结论与意义】2,4-D二甲胺盐对草鱼、鲢鱼和鲫鱼表现低毒。本研究为合理使用2,4-D二甲胺盐防除水生杂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d二甲胺盐 草鱼 鲢鱼 鲫鱼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双呋咱并[3,4-b:3′,4′-f]氧化呋咱并[3′′,4′′-d]氧杂环庚三烯的合成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彦水 王伯周 +4 位作者 王锡杰 周诚 霍欢 张叶高 刘鹏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138,共2页
1 引言含有呋咱或氧化呋咱含能结构单元分子中引入醚键,可增加其柔韧性。该类化合物具有能量密度高、标准生成焓大、氮含量较高、熔点低以及塑性强等特点,可以作为熔铸炸药液相载体,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双呋咱并[3 4-b′ 4′-f]氧化呋咱并[3′′ 4′′-d]氧杂环庚三烯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