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柄石韦中二氢黄酮类和咖啡酰奎宁酸类5个成分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雷罡 欧阳兰 +3 位作者 熊晓丽 周国平 袁铭铭 胡寿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有柄石韦中1个二氢黄酮类成分(圣草酚-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及4个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绿原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3,4-二咖啡酰奎宁酸、1,2-二咖啡酰-环戊基-3-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SHIMADZ...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有柄石韦中1个二氢黄酮类成分(圣草酚-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及4个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绿原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3,4-二咖啡酰奎宁酸、1,2-二咖啡酰-环戊基-3-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SHIMADZU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圣草酚-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4,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3,4-二咖啡酰奎宁酸、1,2-二咖啡酰-环戊基-3-醇进样量分别在0.1066~2.6655μg(r=1.0000)、0.1602~4.0060μg(r=1.0000)、0.0065~0.1625μg(r=1.0000)、0.0069~0.1715μg(r=1.0000)和0.0096~0.2390μg(r=1.0000)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RSD≤0.7%)、稳定性(RSD≤0.4%)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5%、100.4%、99.7%、97.3%和101.2%,RSD分别为0.21%、0.52%、0.57%、0.92%和1.0%;4批样品中绿原酸、圣草酚-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4,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3,4-二咖啡酰奎宁酸和1,2-二咖啡酰-环戊基-3-醇含量范围分别为2.186~7.405、7.694~10.790、0.352~0.511、0.332~0.512和0.437~0.763 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作为有柄石韦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柄石韦 绿原 圣草酚-7-o-β-D-吡喃葡萄糖 4 5-咖啡奎宁甲酯 3 4-咖啡奎宁 1 2-咖啡-环戊基-3- 二氢黄酮类成分 咖啡奎宁类成分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大叶紫珠中得到的一个新苯丙素类衍生物(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孟令杰 刘百联 +1 位作者 张英 周光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97-1699,1764,共4页
采用硅胶、ODS和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方法,从大叶紫珠(马鞭草科)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得到一个新的苯丙素类衍生物。采用包括电喷雾离子化高分辨质谱和一维、二维核磁共振等多种光谱学手段鉴定该化合物结构为2-甲氧基对苯... 采用硅胶、ODS和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方法,从大叶紫珠(马鞭草科)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得到一个新的苯丙素类衍生物。采用包括电喷雾离子化高分辨质谱和一维、二维核磁共振等多种光谱学手段鉴定该化合物结构为2-甲氧基对苯二酚-4-O-[(5-O-反式-咖啡酰)-β-D-呋喃芹菜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鞭草科 大叶紫珠 苯丙素类衍生物 2-甲氧基对苯二酚-4-o-[(5-o--咖啡)-β-D-呋喃芹菜糖]-(1→2)-β-D-吡喃葡萄糖
下载PDF
舌叶紫菀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沈杰 蔡汶甫 +1 位作者 林鹏 张志锋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研究菊科紫菀属植物舌叶紫菀Aster lingulatus Franch.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舌叶紫菀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运用不同的波谱方法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舌叶紫菀中分离纯化了25... 目的:研究菊科紫菀属植物舌叶紫菀Aster lingulatus Franch.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舌叶紫菀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运用不同的波谱方法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舌叶紫菀中分离纯化了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八烷(1)、木栓酮(2)、friedelan-4-α-methyl-3β-OH(3)、正三十烷醇(4)、紫菀酮(5)、β-谷甾醇(6)、豆甾醇(7)、菜油甾醇(8)、对羟基苯甲酸(9)、芦丁(10)、山柰酚(11)、异槲皮苷(12)、槲皮素(13)、芹菜素(14)、夏佛塔苷(15)、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16)、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7)、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18)、5-咖啡酰奎尼酸(19)、绿原酸(20)、3,5-二咖啡酰奎宁酸(21)、3,4-二咖啡酰奎宁酸(22)、4,5-二咖啡酰奎宁酸(23)、4-咖啡酰奎宁酸(24)、3-O-反式阿魏酰基奎宁酸(25)。结论:化合物1~25均为首次从舌叶紫菀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叶紫菀 木栓酮 夏佛塔苷 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 3 5-咖啡奎宁 3-o-阿魏基奎宁
下载PDF
基于OPLS分析的吴茱萸镇痛作用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陈洋 韦国兵 +6 位作者 梁健 董伟 董嘉皓 李斐 杨武亮 陈海芳 袁金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1-786,共6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不同提取物的超高液相色谱(UHPLC)指纹图谱与镇痛作用的相关性,为明确吴茱萸镇痛作用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建立吴茱萸不同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以小鼠腹腔... 目的:研究吴茱萸不同提取物的超高液相色谱(UHPLC)指纹图谱与镇痛作用的相关性,为明确吴茱萸镇痛作用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建立吴茱萸不同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以小鼠腹腔注射醋酸致扭体反应和热板法为模型研究其镇痛作用,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建立其谱-效关系,并对主要活性成分进行解析。结果:吴茱萸不同部位提取物的UHPLC的指纹图谱有明显的差异,不同部位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存在差异。OPLS结果显示: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去氢吴茱萸碱、绿原酸、金丝桃苷、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柯伊利素-7-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芦丁、吴茱萸宁碱、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1-甲基-2-正十一烷基-4(1H)-喹诺酮可能为吴茱萸镇痛作用的主要成分。结论:该研究能为今后吴茱萸药材的合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镇痛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效关系 咖啡葡萄糖
原文传递
吴茱萸水煎液肝毒质量标志物确认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亮 孙凯滨 +1 位作者 吴晓文 孙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547-4555,共9页
目的对吴茱萸水煎液的肝毒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确认研究。方法通过体外肝毒性指标和流式细胞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肝毒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对其作用靶点和靶器官进行预测,通过LC-MS对目标化合物3-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1)... 目的对吴茱萸水煎液的肝毒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确认研究。方法通过体外肝毒性指标和流式细胞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肝毒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对其作用靶点和靶器官进行预测,通过LC-MS对目标化合物3-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1)、4-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2)、2-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3)的吸收入血情况进行定性分析,通过Q-marker属性的系统研究,对吴茱萸水煎液的肝毒Q-marker进行确认。结果化合物1、2、3主要通过直接毒性影响肝脏L02细胞的活力和G0/G1期的阻滞作用影响L02细胞的增殖,从而产生肝毒性;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作用的靶器官可能为肝脏;给药后化合物1、2、3可以原型形式吸收入血;化合物1、2、3具有结构确认、毒性确认、可测性、传递性的特点,可能不具有专属性。结论化合物1、2、3可确认为吴茱萸水煎液的肝毒Q-mar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肝毒质量标志物 入血分析 网络药理学 可测性 传递性 3-o--咖啡葡萄糖 4-o-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 2-o--咖啡葡萄糖
原文传递
青龙衣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炳友 蒋艳秋 +5 位作者 孟颖 刘雨新 刘兆熙 肖洪彬 王晓丽 周媛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研究青龙衣(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的未成熟的外果皮)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龙衣正丁醇提取... 目的研究青龙衣(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的未成熟的外果皮)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龙衣正丁醇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1)、3,5-二咖啡酰奎宁酸丁酯(2)、香草酸-4-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3)、4-羟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4)、4,5,8-三羟基-α-萘酮-5-O-β-D-吡喃葡萄糖苷(5)、1,4,8-三羟基萘-1-O-β-D-吡喃葡萄糖苷(6)、1,4,5-三羟基萘-1,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9)、槲皮苷(10)、杨梅苷(11)、阿福豆苷(12)、金丝桃苷(13)、胡萝卜苷(14)。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胡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8~12为首次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衣 5-o-咖啡基奎宁丁酯 3 5-咖啡奎宁丁酯 香草-4-o-β-D-(6′-o-没食子基)葡萄糖 槲皮苷
原文传递
何首乌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袁炜 高增平 +1 位作者 杨建波 王爱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1-634,共4页
目的研究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DM-8型)、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柱色谱和液相制备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何首乌提取物55%乙醇洗脱部位中... 目的研究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DM-8型)、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柱色谱和液相制备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何首乌提取物55%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hunberginol C 6-O-β-D-glucopyranoside(1)、对羟基苯甲醛(2)、反式-N-咖啡酰酪胺(3)、(Z)-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4)、(E)-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5)、白藜芦醇-3-O-β-D-(2″-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6)、(E)-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3″-没食子酰)-葡萄糖苷(7)、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8)、torachrysone-8-O-β-D-glucoside(9)、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何首乌丁素。化合物3和8为首次从何首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蓼科 何首乌 thunberginol C 6-o-β-D-glucopyranoside 何首乌丁素 -N-咖啡酪胺 苜蓿素-7-o-β-D-葡萄糖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款冬花中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玮 杨秀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17-1524,1533,共9页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生药款冬花和蜜炙款冬花中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方...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生药款冬花和蜜炙款冬花中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方法,以提取时间、方法、溶剂、溶剂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9个分析物的总量为评价指标。分析物的色谱分离用Dikma 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Dikma Easy Guard C18保护柱(20 mm×4.6 mm,5μm);以乙腈(A)-0.03%三氟乙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25℃。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法为1.00 g生药样品用20 mL 95%乙醇超声提取1 h。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2.5~2000μg.mL-1(r=0.9999),2.5~80μg.mL-1(r=0.9994),15.62~500μg.mL-1(r=0.9995),25~800μg.mL-1(r=0.9995),50~1600μg.mL-1(r=0.9992),37.5~1200μg.mL-1(r=0.9994),0.195~12.5μg.mL-1(r=0.9991),15.62~500μg.mL-1(r=0.9991),125~4000μg.mL-1(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5.42%~105.0%范围内,RSD均在0.45%~4.5%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可用于款冬花中9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冬花 蜜炙品 倍半萜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吡喃酮类化合物 绿原 咖啡 芦丁 金丝桃苷 阿魏 4 5-o-咖啡基奎宁 2 2-二甲基-6-基苯并二氢吡喃酮 款冬酮 甲基丁-3 14-去氢-Z-款冬素酯 高效液相色谱 生药含量测定 活性成分 中药多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多元功效成分的瓜蒌皮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黄琴 刘培 +4 位作者 钱大玮 刘琳 朱邵晴 李会伟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0-964,共15页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瓜蒌皮药材品质的影响,优选出适宜的瓜蒌皮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方法收集安徽产新鲜瓜蒌皮,分别采用传统与现代产地加工干燥方法[40、50、60、70℃控温热风干燥,40、50、60、70℃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8 ...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瓜蒌皮药材品质的影响,优选出适宜的瓜蒌皮药材产地现代干燥加工方法。方法收集安徽产新鲜瓜蒌皮,分别采用传统与现代产地加工干燥方法[40、50、60、70℃控温热风干燥,40、50、60、70℃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度-0.08 MPa),50、60、70℃中短波红外干燥,-80℃真空冻干干燥,晒干,阴干]加工处理,结合干燥样品外观性状,以药效成分(5种黄酮类芦丁、木犀草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橘红素,3种三萜类葫芦素D、葫芦素B、葫芦素E)、营养滋补类成分(2种糖类葡萄糖、果糖,18种氨基酸类苯丙氨酸、L-亮氨酸、异亮氨酸、L-色氨酸、γ-氨基丁酸、L-蛋氨酸、L-缬氨酸、脯氨酸、L-酪氨酸、反式-4-羟基-L-脯氨酸、L-苏氨酸、L-谷氨酸、L-谷氨酰胺、L-丝氨酸、L-天门冬酰胺、L-瓜氨酸、L-精氨酸、L-赖氨酸,12种核苷类胸腺嘧啶核苷、2′-脱氧尿苷、腺嘌呤、尿苷、腺苷、2′-脱氧肌苷、肌苷、胞嘧啶、鸟嘌呤、2′-脱氧鸟苷、胞苷、鸟苷)共40种资源性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干燥加工方法所得瓜蒌皮药材样品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优选瓜蒌皮最佳现代干燥加工方法。结果不同干燥品中,药效成分及营养滋补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果糖及葡萄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78%~21.32%、4.46%~15.63%;70℃微波真空干燥处理获得的瓜蒌皮所含黄酮类和四环三萜类成分总量最高,40℃控温热风干燥处理的总量最低。通过对14种不同干燥方式获得的瓜蒌皮样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70℃控温热风干燥、70℃中短波红外干燥、-80℃真空冻干干燥、50℃微波真空干燥和60℃控温热风干燥方式获得的样品有效成分含量均优于传统晒干。结论结合药材的外观性状、色泽、质地、干燥时间及功效成分含量等因素,基于目前企业设备现状,建议70℃控温热风干燥为瓜蒌皮产地加工条件;基于未来新型设备的发展,70℃中短波红外干燥可作为瓜蒌皮产地加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将为瓜蒌皮药材产地加工的规范化和品质特征的形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 瓜蒌皮 产地加工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药用类成分 营养滋补类成分 黄酮 芦丁 木犀草苷 芹菜素-7-o-葡萄糖 芹菜素 橘红素 三萜 葫芦素D 葫芦素B 葫芦素E 糖类 葡萄糖 果糖 氨基 苯丙氨 L-亮氨 异亮氨 L-色氨 γ-氨基丁 L-蛋氨 L-缬氨 L-脯氨 L-酪氨 -4-羟基-L-脯氨 L-苏氨 L-谷氨 L-谷氨 L-丝氨 L-天门冬 L-瓜氨 L-精氨 L-赖氨 核苷 胸腺嘧啶核苷 2′-脱氧尿苷 腺嘌呤 尿苷 腺苷 2′-脱氧肌苷 肌苷 胞嘧啶 鸟嘌呤 2′-脱氧鸟苷 胞苷 鸟苷 控温热风干燥 微波真空干燥 中短波红外干燥 真空冻干干燥 晒干 阴干
原文传递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多叶棘豆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洋 岳鑫 王晓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50-2053,共4页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HPLC指纹图谱及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ymmetry■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HPLC指纹图谱及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ymmetry■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建立了10批多叶棘豆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37~0.973,共标定了18个共有峰;同时测定了24批药材中槲皮素-7-O-α-鼠李糖-3-O-(6″-反式咖啡酰)-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苷和芦丁的含量,分别为0.02~11.75 mg·g^(-1)和0.01~1.26 mg·g^(-1)。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的方法可有效、全面地用于多叶棘豆药材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槲皮素-7-o-α-鼠李糖-3-o-(6″-咖啡)-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 芦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