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4'-吗啉基)-羰基或乙氧羰基]-4-苯氨基喹啉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丹 朱秀杰 +2 位作者 姜梦 陈虹 兰帅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49-2255,共7页
以间氯苯胺与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为原料,经缩合、高温环合、水解、氯代和亲核取代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6个3位为(4'-吗啉)-羰基或乙氧羰基的4-苯氨基喹啉化合物(Ⅰ1~Ⅰ10,Ⅱ1~Ⅱ6).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及1H NMR确证.以... 以间氯苯胺与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为原料,经缩合、高温环合、水解、氯代和亲核取代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6个3位为(4'-吗啉)-羰基或乙氧羰基的4-苯氨基喹啉化合物(Ⅰ1~Ⅰ10,Ⅱ1~Ⅱ6).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及1H NMR确证.以MTT法,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s)高表达的人癌细胞(HeLa,HepG2,BGC-823)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HeLa,HepG2和BGC-823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Ⅱ4~Ⅱ6对HepG2细胞抑制作用较强,化合物Ⅱ1和Ⅱ5对BGC-823细胞抑制作用较强.初步探讨了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氨基喹啉 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 抑制剂
下载PDF
4-氯-7-甲氧基-6-(3-氯丙氧基)喹唑啉的合成
2
作者 杨绍娟 孟令强 +2 位作者 李志军 张爱琴 曹黎华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14-16,70,共3页
以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为初始原料,经过6步反应,合成了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fitinib及一系列衍生物的关键中间体4-氯-7-甲氧基-6-(3-氯丙氧基)喹唑啉,其中涉及到喹唑啉环的合成、羟基的合理保护等,反应总收率为44.56%;产物结构... 以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为初始原料,经过6步反应,合成了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fitinib及一系列衍生物的关键中间体4-氯-7-甲氧基-6-(3-氯丙氧基)喹唑啉,其中涉及到喹唑啉环的合成、羟基的合理保护等,反应总收率为44.56%;产物结构经H NMR确证。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简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氯-7-甲氧基-6-(3-氯丙氧基)喹唑啉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合成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4-苯基氨基-7-氨基喹唑啉 被引量:5
3
作者 朱玉香 马玉卓 +2 位作者 张洋 刘鹰翔 郅慧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8年第6期25-26,40,共3页
以2-氨基-4-硝基苯甲酸和甲酰胺为原料,经Niementowski、氯代、烃化反应合成4-苯基氨基-7-硝基喹唑啉盐酸盐,再经铁粉还原得4-苯基氨基-7-氨基喹唑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IR、MS谱表征。前三步反应采用微波辐助合成,大大缩短了... 以2-氨基-4-硝基苯甲酸和甲酰胺为原料,经Niementowski、氯代、烃化反应合成4-苯基氨基-7-硝基喹唑啉盐酸盐,再经铁粉还原得4-苯基氨基-7-氨基喹唑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IR、MS谱表征。前三步反应采用微波辐助合成,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速率和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蛋白JAK激酶抑制剂 4-苯基氨基-7-氨基喹唑啉 微波合成
下载PDF
4-(1'-哌嗪基)喹啉化合物的合成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杰 袁敬竹 +2 位作者 周红娟 高阳 刘丹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23-226,共4页
分别以7-氟-4-氯喹啉(化合物1)及7-甲氧基-4-氯喹啉(化合物2)为原料合成7-氟-4-(1'-哌嗪基)喹啉(化合物3)和7-甲氧基-4-(1'-哌嗪基)喹啉(化合物4),化合物结构以ESI-MS确证.将化合物3和化合物4分别与HER1、HER2蛋白形成的复合物... 分别以7-氟-4-氯喹啉(化合物1)及7-甲氧基-4-氯喹啉(化合物2)为原料合成7-氟-4-(1'-哌嗪基)喹啉(化合物3)和7-甲氧基-4-(1'-哌嗪基)喹啉(化合物4),化合物结构以ESI-MS确证.将化合物3和化合物4分别与HER1、HER2蛋白形成的复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化合物3与HER1的亲和力和化合物4与HER1的亲和力相似;化合物4与HER2的亲和力大于化合物3与HER2的亲和力;目标化合物与蛋白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不是亲和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氟-4-(1'-哌嗪基)喹啉 7-甲氧基-4-(1'-哌嗪基)喹啉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4-苯氨基喹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EGFR^(T790M)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丹 张昕旸 +1 位作者 袁莹 薛艾奇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1-445,共5页
以6-氟(或7-氟)-4-氯-喹啉为原料与对二苯胺经亲核取代反应,得到4-(4'-氨基苯氨基)喹啉化合物,再与不同的酰化试剂发生酰化反应,得到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结构经过ESI-MS确认。用Molegro Virtual Docker软件完成与EGFR^(T790M... 以6-氟(或7-氟)-4-氯-喹啉为原料与对二苯胺经亲核取代反应,得到4-(4'-氨基苯氨基)喹啉化合物,再与不同的酰化试剂发生酰化反应,得到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结构经过ESI-MS确认。用Molegro Virtual Docker软件完成与EGFR^(T790M)的分子对接,并用Discovery Studio 2016 Client软件分析化合物与EGFR^(T790M)的作用模式。分子对接研究表明6-氟-4-{4'-[(4″-甲氧基)-苯酰氨基]-苯氨基}-喹啉1位的氮和4″位甲氧基上的氧分别与ARG A:776和HIS A:850残基形成两个氢键。为开发EGFR^(T790M)抑制剂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6-氟(或7-氟)-4-氯-喹啉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含吡唑酮基团的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作为EGFR/VEGFR-2双靶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6
作者 许佳敏 魏洪磊 +3 位作者 李亚鑫 杨磊夫 莫善雁 胡利明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50-260,281,共12页
双靶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克服药物抗性和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含有吡唑酮基团的喹唑啉衍生物作为EGFR/VEGFR-2双靶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标化合物由喹唑啉中间体和吡唑酮中间体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 双靶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克服药物抗性和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含有吡唑酮基团的喹唑啉衍生物作为EGFR/VEGFR-2双靶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标化合物由喹唑啉中间体和吡唑酮中间体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喹唑啉中间体以2,3,4-三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酯化、硝化、还原、氯化和环化等反应合成;吡唑酮中间体以4-取代苯基肼盐酸盐为原料,通过甲基化和氧化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采用ADP-Glo激酶活性检测方法和CCK-8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EGFR和VEGFR-2的抑制活性以及对Hela细胞、A549细胞、HUVEC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其对EGFR和VEGFR-2抑制活性IC_(50)值为10~899 nM,15~712 nM;对部分在分子水平测定表现出较高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了抗增殖活性测定,所选定的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_(50)值为10~267 nM,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半抑制浓度IC_(50)值为11~433 nM,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几乎没有表现出抑制活性。对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测试均表现出良好活性的化合物5l通过分子对接研究发现其能够很好地结合在EGFR激酶和VEGFR-2激酶的活性口袋中。本研究为发现EGFR和VEGFR-2双靶标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烷并喹唑啉 吡唑酮 双靶标抑制剂 酪氨酸激酶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厄洛替尼治疗NSCLC致急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娜娜 谭效锋 +3 位作者 沈虹 吕元军 杨书香 潘文胜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623-627,共5页
报道1例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急性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并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到24例病例报道。在这24例病例中,急性间质性肺疾病发生于服用厄洛替尼后的5天-1年,75.0%(18/24)的病例在服药后5-39天出现ILD... 报道1例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急性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并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到24例病例报道。在这24例病例中,急性间质性肺疾病发生于服用厄洛替尼后的5天-1年,75.0%(18/24)的病例在服药后5-39天出现ILD。IL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男性、吸烟史、基础肺疾病史、放化疗史。11例死于呼吸衰竭,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死亡率更是高达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药物疗法 肺疾病 间质性 并发症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拮抗剂和抑制剂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喹唑啉类 副作用 喹唑啉类 治疗应用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尼达尼布的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菲熠 邵玲艳 +1 位作者 郭瑛 冀亚飞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9期784-788,共5页
以N-甲基-4-硝基苯胺作为起始原料,依次经氯乙酰化、取代及氢化还原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N-(4-氨基苯基)-甲基-2-(4-甲基-1-哌嗪基)乙酰胺(4);以4-氯-3-硝基苯甲酸为原料,依次经酯化、取代、氢化还原及环合反应制得6-甲氧羰基-2-吲哚酮(8... 以N-甲基-4-硝基苯胺作为起始原料,依次经氯乙酰化、取代及氢化还原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N-(4-氨基苯基)-甲基-2-(4-甲基-1-哌嗪基)乙酰胺(4);以4-氯-3-硝基苯甲酸为原料,依次经酯化、取代、氢化还原及环合反应制得6-甲氧羰基-2-吲哚酮(8);8与原苯甲酸三乙酯和乙酸酐经"一锅煮"反应制得中间体1-乙酰基-3-甲氧基(苯基)亚甲烯基-2-氧代吲哚环-6-羧酸甲酯(9);4和9进行取代反应的同时脱除保护,经"一锅煮"反应合成尼达尼布,总收率57.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4一硝基苯胺 4-氯-3-硝基苯甲酸 尼达尼布 特发性肺纤维化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一锅煮 药物合成
下载PDF
新型EGFR/IGF-1R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左赛杰 李菁 +4 位作者 马东来 赵京山 王晶 刘彦明 周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4-1210,共7页
目的发现结构新颖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EGFR/IGF-1R)双靶点抑制剂。方法以IGF-1R抑制剂BMS-754807的结构为基础,参照前期合成的EGFR酪... 目的发现结构新颖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EGFR/IGF-1R)双靶点抑制剂。方法以IGF-1R抑制剂BMS-754807的结构为基础,参照前期合成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T-1的结构和激酶结合模式,设计、合成一类4位连有2-氨基苯并咪唑片段的喹唑啉类化合物,通过氨基咪唑片段与EGFR和IGF-1R铰链区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结合,从而获得新型EGFR/IGF-1R双靶点抑制剂。结果合成了10个4-(苯并咪唑-2-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通过^(1)H-NMR和ESI-HRMS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激酶活性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对EGFR和IGF-1R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分子模拟对接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结构中的氨基咪唑片段是其产生EGFR/IGF-1R双靶点抑制活性的关键药效团。结论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为EGFR/IGF-1R双靶点抑制剂,后续通过结构优化有望发现新型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IGF-1R抑制剂 4-(苯并咪唑-2-氨基)喹唑啉 双靶点
下载PDF
肝细胞癌的血管正常化与免疫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贤哲 朱玲玲 李建国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4,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往往为晚期,失去手术的机会,此时药物治疗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靶向、免疫、中药及内分泌治疗等。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式,然而异常的肿瘤血管形成免疫抑制的肿...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往往为晚期,失去手术的机会,此时药物治疗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靶向、免疫、中药及内分泌治疗等。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式,然而异常的肿瘤血管形成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限制了免疫治疗的发展。抗血管生成治疗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长,修复异常的肿瘤血管系统,成为改善免疫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HCC的血管正常化与免疫治疗的关系及两者的联合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免疫疗法 肿瘤微环境 血管生成抑制剂 CTLA-4抗原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血管正常化
下载PDF
喹唑啉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设计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永杰 孟建 +1 位作者 胡瑞娟 郄正刚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138-141,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的过表达和突变在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可以实现对肿瘤的治疗。喹唑啉类小分子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是其中较为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已有多种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的过表达和突变在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可以实现对肿瘤的治疗。喹唑啉类小分子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是其中较为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已有多种药物上市。喹唑啉类衍生物具有较多的结构修饰位点,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潜力。对当前喹唑啉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的发展历程、代表性药物的合成方法、药物构效关系进行了综述,并依据构效关系对喹唑啉类药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类小分子靶向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
下载PDF
新型4-苯胺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玉 胡倩倩 +2 位作者 于冰 李祎亮 熊冬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9期969-973,共5页
目的对合成的新型4-苯胺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IG1~TYIG9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为寻找具有靶向抗肿瘤活性的候选化合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法对化合物进行EGFR、VEGFR-2两个靶点的体外活性筛选;采用MTS法... 目的对合成的新型4-苯胺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IG1~TYIG9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为寻找具有靶向抗肿瘤活性的候选化合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法对化合物进行EGFR、VEGFR-2两个靶点的体外活性筛选;采用MTS法对化合物进行肿瘤细胞(A431、A549、H1975、MDA-MB-231)增殖抑制的体外活性评价;采用人肺癌H1975细胞的移植瘤裸鼠模型评价其在动物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采用HTRF法从合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中筛选出化合物TYIG4~TYIG9对EGFR、VEGFR-2激酶的活性较好。MTS法检测得到这6个化合物对4种肿瘤细胞(A431、A549、H1975、MDA-MB-231)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TYIG6的增殖抑制作用的选择性更为突出;体内试验结果表明TYIG6能够剂量相关性地抑制肿瘤生长,50、100 mg/kg TYIG6对H1975的相对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2.59%、34.92%。结论 TYIG6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具有成为新型双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潜能,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胺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抗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4-氨基-3-氯苯酚的制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桂运 黄伟 岑均达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58-859,共2页
4-氨基-3-氯苯酚(1)是制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替沃扎尼(tivozanib)的重要中间体,可由N-(2-氯苯基)羟胺经Bamberger重排生成,但N-(2-氯苯基)羟胺不易制得,并且在制备过程中需用较为昂贵的重金属铂,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制备过程 氯苯酚 生产成本 中间体 重金属 羟胺 重排
原文传递
含3-羟基-4-吡啶酮片段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4
作者 刘燊 邵加安 俞永平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设计合成含具备铁离子螯合功能的3-羟基-4-吡啶酮片段的4-芳胺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并评价其体外抑制肿瘤增殖活性。方法 4-芳胺基-6-硝基-7-氟喹唑啉与3-苄氧基吡啶-4-酮脂肪醇发生取代反应,再经过硝基还原得到4-芳胺基-6-氨基-7-(3-... 目的设计合成含具备铁离子螯合功能的3-羟基-4-吡啶酮片段的4-芳胺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并评价其体外抑制肿瘤增殖活性。方法 4-芳胺基-6-硝基-7-氟喹唑啉与3-苄氧基吡啶-4-酮脂肪醇发生取代反应,再经过硝基还原得到4-芳胺基-6-氨基-7-(3-苄氧基-4-吡啶酮)烷氧基喹唑啉中间体,该中间体与各种酰氯或者酸缩合后再脱去苄基得到目标化合物1~6;4-芳胺基-6-氨基-7-烷氧基喹唑啉与3-苄氧基吡啶-4-酮-1-乙酸经缩合后脱苄基得到目标化合物7~12。采用MTT法,以吉非替尼(gefitinib)为阳性对照药,测定目标化合物对人表皮癌细胞系A431、人肺腺癌细胞系H1975和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 R、MS谱确证;初步体外生物活性筛选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1~4、7~10在人表皮癌A431细胞株上的抗增殖活性与阳性对照吉非替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4-芳胺基喹唑啉 3-羟基4-吡啶酮 多靶标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甲磺酸伏美替尼中间体AST 2815中4个基因毒性杂质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杨 张强 +2 位作者 许奇 梁春卿 黄逸文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0-1177,共8页
目的:通过中间体检测的控制策略,建立甲磺酸伏美替尼关键中间体N^(2)-(2-(二甲胺基)乙基-N^(2)-甲基-N^(5)-(4-(1-甲基-1H-吲哚-3-基)嘧啶-2-基)-6-(2,2,2-三氟乙氧基)吡啶-2,3,5-三胺(AST 2815)质量标准中氯甲烷、氯乙烷、乙酰胺、4-氯... 目的:通过中间体检测的控制策略,建立甲磺酸伏美替尼关键中间体N^(2)-(2-(二甲胺基)乙基-N^(2)-甲基-N^(5)-(4-(1-甲基-1H-吲哚-3-基)嘧啶-2-基)-6-(2,2,2-三氟乙氧基)吡啶-2,3,5-三胺(AST 2815)质量标准中氯甲烷、氯乙烷、乙酰胺、4-氯-1-丁醇4个基因毒性杂质的检测方法,从而降低在终产品中的残留风险。方法:建立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法,同时检测甲磺酸伏美替尼关键中间体AST 2815中氯甲烷、氯乙烷、乙酰胺3个基因毒性杂质;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检测AST 2815中的4-氯-1-丁醇。结果:氯甲烷、氯乙烷、乙酰胺、4-氯-1-丁醇分别在5.246~104.9、5.228~104.6、2.034~40.68、0.01605~0.3211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方法定量限分别为0.016%、0.016%、0.041%、0.000054%;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052%、0.0052%、0.020%、0.000018%;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2.8%、95.0%、98.6%、95.1%,RSD(n=9)分别为2.9%、1.4%、3.3%、5.4%;6批样品中4个基因毒性杂质均未检出。结论: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灵敏度满足拟定限度,可用于甲磺酸伏美替尼关键中间体AST 2815中4个基因毒性杂质的检测,也可为其他药物中该类基因毒性杂质的痕量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伏美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基因毒性杂质 氯甲烷 氯乙烷 乙酰胺 4-氯-1-丁醇
原文传递
靶向药物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燕 赵华伟 缪静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7-1294,共8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湿疹和皮肤瘙痒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AD的治疗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儿童患者尤其是中重度AD患者的治疗需求尚未被完全满足,安全、有效的长期治疗方案仍待探索实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湿疹和皮肤瘙痒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AD的治疗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儿童患者尤其是中重度AD患者的治疗需求尚未被完全满足,安全、有效的长期治疗方案仍待探索实践。以生物制剂和小分子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药物是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新兴药物,本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生物制剂和小分子抑制剂两方面进行综述,为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靶向药物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特应性皮炎 生物制剂 Janus激酶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法替尼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丹 栾天 +1 位作者 袁莹 张磊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145-2149,共5页
目的综述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法替尼及其类似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归纳了阿法替尼的合成方法、阿法替尼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阿法替尼的抗肿瘤活性与构效关系及其药动学与不良反应。... 目的综述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法替尼及其类似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归纳了阿法替尼的合成方法、阿法替尼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阿法替尼的抗肿瘤活性与构效关系及其药动学与不良反应。结果对阿法替尼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结论尽管阿法替尼的不良反应较多,但其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阿法替尼类似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法替尼 喹唑啉衍生物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小分子靶向药物:银屑病治疗的新选择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晨 王刚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7-751,共5页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靶向发病机制中关键分子的治疗策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除生物制剂外,银屑病小分子靶向药物日益受到关注,以磷酸二酯酶4、Janus激酶、酪氨酸激酶2等为主要靶分子...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靶向发病机制中关键分子的治疗策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除生物制剂外,银屑病小分子靶向药物日益受到关注,以磷酸二酯酶4、Janus激酶、酪氨酸激酶2等为主要靶分子,越来越多的候选药物在研究中观察到较好的疗效,部分药物已获批用于临床,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Janus激酶抑制剂 酪氨酸激酶2抑制剂 小分子药物
原文传递
6-取代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邵利辉 甘宜远 +2 位作者 张丽琼 王贞超 欧阳贵平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9-788,共10页
喹唑啉及其衍生物作为重要的药效团,具有广谱的抗肿瘤生物活性,一直是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近年来6-酰胺类、卤代类、醚类、与7-位成环类、杂环类等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活性更高、毒... 喹唑啉及其衍生物作为重要的药效团,具有广谱的抗肿瘤生物活性,一直是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近年来6-酰胺类、卤代类、醚类、与7-位成环类、杂环类等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活性更高、毒性更小的新型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取代喹唑啉 抗肿瘤活性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HPLC-MS法分析甲苯磺酸拉帕替尼中痕量基因毒性杂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莉 黄丽娜 +1 位作者 黎其荣 杨伟涵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7-319,共3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中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C18(4.6 mm×250 mm,5μm),以0.1%甲酸溶液-乙腈(20∶8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模式下选择m...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中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C18(4.6 mm×250 mm,5μm),以0.1%甲酸溶液-乙腈(20∶8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模式下选择m/z252离子进行检测。结果:基因毒性杂质4-(3-氟苯甲氧基)-3-氯苯胺质量浓度在0.08~8 n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检测限为0.003 6 ng,定量限为0.010 7 ng;样品中基因毒性杂质测定结果的重复性良好,RSD(n=6)为7.5%;基因毒性杂质平均回收率(n=9)为96.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以用于甲苯磺酸拉帕替尼中基因毒性杂质4-(3-氟苯甲氧基)-3-氯苯胺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甲苯磺酸拉帕替尼 基因毒性杂质 氟苯甲氧基氯苯胺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痕量杂质检测 杂质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