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Cr5MoSiV钢锻模挤压铸造试验及模具结构改进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四友 周述积 +2 位作者 何汉军 李怀君 王潜 《模具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6-58,共3页
对4Cr5MoSiV钢质锻模挤压铸造试验进行了简单介绍 ,对所用模具结构的改进及运用进行了说明 ,实现了在一定试验条件下靠压机横梁一次回程中的连续三步脱模。
关键词 4cr5mosiv钢 结构改进 挤压铸造 锻模
下载PDF
内冷铁在4Cr5MoSiV钢液态模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四友 范宏训 王潜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2年第2期23-24,共2页
本文介绍了内冷铁在4Cr5MoSiV钢液态模锻中的应用。为减少产品内部热节处出现缩孔和解决产品模膛沿凸模转角和底平面出现的裂纹,在凹模中安放内冷铁。结果表明采用内冷铁可有效防止产品热节处出现缩孔,并能减少铸件内部裂纹。
关键词 4cr5mosiv钢 液态模锻 内冷铁 裂纹
下载PDF
稀土硅铁合金对4Cr5MoSiV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叶四友 范宏训 李怀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0-51,共2页
研究了稀土硅铁合金在4Cr5MoSiV钢中的作用,在钢包中加入0.03%稀土硅铁合金,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磨损形貌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硅铁合金的加入能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显著提高4Cr5MoSiV钢的强度、冲击韧度和耐磨性。
关键词 稀土硅铁合金 4cr5mosiv钢 显微组织 磨痕形貌 力学性能 耐磨性
下载PDF
4Cr5MoSiV钢锻模挤压铸造熔炼技术研究
4
作者 叶四友 何汉军 范宏训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2年第2期12-13,17,共3页
采用挤压铸造工艺生产4Cr5MoSiV钢锻模,可节约大量的模具钢和减少加工的费用,总结了挤压铸造用4Cr5MoSiV钢锻模的熔炼工艺要点,为发展锻模挤压铸造生产提供实际依据。
关键词 4cr5mosiv钢 挤压铸造 熔炼工艺
下载PDF
离子渗氮工艺参数对4Cr5MoSiV钢表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建睿 严宏志 +2 位作者 李算 田昊 秦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9-205,共7页
目的研究离子渗氮的温度及时间对4Cr5MoSiV钢渗氮层组织、表面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获得提高硬度、耐磨性的最优工艺参数。方法对4Cr5MoSiV钢表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渗氮温度分别为450、480、510、540℃,保温时间分别为5、10、15、20h。... 目的研究离子渗氮的温度及时间对4Cr5MoSiV钢渗氮层组织、表面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获得提高硬度、耐磨性的最优工艺参数。方法对4Cr5MoSiV钢表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渗氮温度分别为450、480、510、540℃,保温时间分别为5、10、15、20h。利用维氏显微硬度仪测量渗层深度及表面硬度;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渗层物相组成;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试样耐磨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磨痕区域。结果离子渗氮渗层表面的物相主要为γ'-Fe4N相和ε-Fe2~3N相。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增加,材料渗层深度、表面硬度增加,磨损率减少,但当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时,表面硬度下降,磨损率增加。在480℃的条件下进行20h离子渗氮的材料,表面具有最好的摩擦学性能,表面硬度为1147HV0.2,磨损率为2.13×10^-5mm^3/(N·m),渗氮层深0.24mm,化合物层深14.05μm,摩擦系数为0.45,磨损状态为磨粒磨损。结论离子渗氮是适合于变截面弹簧的表面强化方式,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均匀分布的渗氮层组织,显著提升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弹簧 4cr5mosiv钢 离子渗氮 渗氮层组织 耐磨性 表面硬度
下载PDF
4Cr5MoSiV钢挤压铸造锻模件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叶四友 周述积 何汉军 《铸造设备研究》 2002年第2期7-11,共5页
采用挤压铸造的方法成形 4Cr5MoSiV钢锻模 ,研究了挤铸锻模产品在成分、性能、锻模型槽尺寸精度和缺陷几个方面的情况。结果表明 ,熔炼时 ,每种合金按如下烧损量添加 :Si -Fe10 %,Mn -Fe2 0 %,Cr-Fe15 %,Mo -Fe 2 0 %- 30 %;挤铸锻模抗... 采用挤压铸造的方法成形 4Cr5MoSiV钢锻模 ,研究了挤铸锻模产品在成分、性能、锻模型槽尺寸精度和缺陷几个方面的情况。结果表明 ,熔炼时 ,每种合金按如下烧损量添加 :Si -Fe10 %,Mn -Fe2 0 %,Cr-Fe15 %,Mo -Fe 2 0 %- 30 %;挤铸锻模抗拉性能能满足锻模要求 ,但冲击值较低 ;型槽部分的尺寸只考虑钢水的收缩率 ,而不用留加工余量 ;最后分析了缺陷的成因 ,提出了减少缺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siv 挤压铸造 锻模 质量
下载PDF
碳氮共渗提高4Cr5MoSiV钢压铸模使用寿命的研究
7
作者 王晓青 夏水华 《模具制造》 2004年第5期67-68,共2页
设计了4Cr5MoSiV钢压铸模碳氮共渗的热处理工艺,在热处理实验取得数据的基础上,对4Cr5MoSiV钢的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为提高4Cr5MoSiV钢压铸模的使用寿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 压铸模 使用寿命 碳氮共渗 热处理 4cr5mosiv钢
下载PDF
汽车轴类件锻模4Cr5MoSiV钢性能及表面质量的研究
8
作者 曹金红 邓威 《客车技术》 2010年第2期25-27,共3页
介绍了4Cr5MoSiV钢的成分和性能,并与国外标准牌号进行了对比和汇总。同时对4Cr5MoSiV钢的表面改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4cr5mosiv 锻模 表面改性 质量
下载PDF
4Cr5Mo2V钢与4Cr5MoSiV1钢组织和性能的对比
9
作者 冯明明 曹立军 姚宏康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采用金相检验、冲击试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4Cr5Mo2V钢和4Cr5MoSiV1钢的组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用软件模拟计算相图。结果表明:4Cr5Mo2V钢较4Cr5MoSiV1钢的V元素含量降低、Mo元素含量升高,改变了钢中MC相的稳定性;4Cr5Mo2... 采用金相检验、冲击试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4Cr5Mo2V钢和4Cr5MoSiV1钢的组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用软件模拟计算相图。结果表明:4Cr5Mo2V钢较4Cr5MoSiV1钢的V元素含量降低、Mo元素含量升高,改变了钢中MC相的稳定性;4Cr5Mo2V钢中高熔点MC相液析碳化物的溶解温度和含量较4Cr5MoSiV1钢降低,使4Cr5Mo2V钢的冲击韧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2V 4cr5mosiv1 碳化物 冲击韧性 显微组织
下载PDF
4Cr5MoSiV1,8407钢的热疲劳性能 被引量:18
10
作者 许珞萍 吴晓春 +1 位作者 邵光杰 闵永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共5页
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 ,对比研究了相同热处理条件的 4Cr5 Mo Si V1,840 7钢的热疲劳特性 ,观察分析了疲劳裂纹形貌和深度 ,采用热疲劳损伤因子定量研究了二种钢的热疲劳过程 ,结果表明 :两种钢的热疲劳裂纹萌生发生在 10 0~ 2 0 ... 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 ,对比研究了相同热处理条件的 4Cr5 Mo Si V1,840 7钢的热疲劳特性 ,观察分析了疲劳裂纹形貌和深度 ,采用热疲劳损伤因子定量研究了二种钢的热疲劳过程 ,结果表明 :两种钢的热疲劳裂纹萌生发生在 10 0~ 2 0 0次之间 ,840 7钢热疲劳裂纹的萌生较 4Cr5 Mo Si V1钢均匀 ,细小 ;在 16 0 0次冷热循环前 ,二者的热疲劳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别 ,在 16 0 0次冷热循环后 ,前者的热疲劳损伤程度低于后者 ;在较低的回火温度条件下 ,840 7钢的热疲劳抗力稍优于 4Cr5 Mo Si V1;而在高温回火时 ,840 7钢的热疲劳抗力高于 4Cr5 Mo Si V1钢。分析了这二种钢的热疲劳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siv1 8407 回火温度 热疲劳性能 损伤因子 热疲劳抗力 热稳定性 硬度 强度
下载PDF
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热疲劳中碳化物粗化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胡心彬 李麟 吴晓春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1,共5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了 4Cr5MoSiV1钢热疲劳后的显微结构变化 ,结果表明 ,在热疲劳过程中M2 3C6 碳化物粒子发生粗化 ,M2 3C6 的尺寸r和热疲劳循环次数间并不服从简单的指数关系。表明经典理论不完全适合M2 3C6 碳化物在热疲劳过程中的... 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了 4Cr5MoSiV1钢热疲劳后的显微结构变化 ,结果表明 ,在热疲劳过程中M2 3C6 碳化物粒子发生粗化 ,M2 3C6 的尺寸r和热疲劳循环次数间并不服从简单的指数关系。表明经典理论不完全适合M2 3C6 碳化物在热疲劳过程中的粗化行为。从经典扩散理论出发 ,考虑多组元扩散问题 ,得到了球状碳化物在热疲劳过程中的粗化方程。根据Thermo calc热力学计算结果 ,进一步证实了富Cr的M2 3C6 碳化物在热疲劳过程中为易粗化碳化物 ,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物粗化 动力学 4cr5mosiv1 热疲劳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4Cr5MoSiV1模具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可 丁仁华 +1 位作者 马雪峰 高建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5-217,共3页
对4Cr5MoSiV11模具钢条进行热处理:加热至1160℃后,保温8 h,并在880℃保温2 h。利用射线衍射仪、台式扫描电镜、全自动显微维氏硬度计对试样进行微观组织、微观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样钢条热处理后获得较高的硬度。同时,硬度由表... 对4Cr5MoSiV11模具钢条进行热处理:加热至1160℃后,保温8 h,并在880℃保温2 h。利用射线衍射仪、台式扫描电镜、全自动显微维氏硬度计对试样进行微观组织、微观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样钢条热处理后获得较高的硬度。同时,硬度由表层至基体呈直线降低,表层硬度最高可达990HV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siv1 热处理 显微维氏硬度
下载PDF
4Cr5MoSiV1钢制热挤压模开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伟恒 朱繁康 +2 位作者 冼酷元 覃宁 魏兴钊 《热处理》 CAS 2011年第1期68-71,共4页
某厂4Cr5MoSiV1钢制铝合金热挤压模出现早期开裂失效现象。通过宏观观察、金相分析、断口分析和硬度检测等方法对失效模具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模具开裂主要是由于其表面存在氧化脱碳层以及模具的设计缺陷所致。
关键词 4cr5mosiv1 热挤压模 断裂失效 氧化脱碳 设计缺陷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4Cr5MoSiV1Ti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要利 张彦敏 +4 位作者 宋克兴 张帅帅 韩文奎 葛学元 左鹏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4-28,共5页
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新型4Cr5MoSiV1Ti热作模具钢,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力学性能、断口形貌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升高,4Cr5MoSiV1Ti钢的抗拉强度先上升后降低,回火温度为520℃时,抗拉强度最高,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先略有... 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新型4Cr5MoSiV1Ti热作模具钢,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力学性能、断口形貌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升高,4Cr5MoSiV1Ti钢的抗拉强度先上升后降低,回火温度为520℃时,抗拉强度最高,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先略有减小后大幅增加;4Cr5MoSiV1Ti钢拉伸断口均为解理刻面断裂,但随回火温度升高,断面从与拉伸轴垂直的方向转变为与拉伸轴呈45°夹角,且等轴状和抛物线状韧窝逐渐增加,同时碳化物的析出数量增多、尺寸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火温度 4cr5mosiv1Ti 力学性能 断口 显微组织
下载PDF
热作模具钢4Cr5MoSiV1的细化处理工艺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辉藩 彭澎 +1 位作者 廖丕博 刘建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2,共2页
分析了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在常规热处理和细化处理时的组织情况,比较了两种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经细化处理工艺处理后,其碳化物和晶粒得到细化,板条马氏体数量增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强韧性。
关键词 4cr5mosiv1 细化处理 晶粒 高温淬火
下载PDF
8407钢与4Cr5MoSiV1钢纵横向热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晓 吴晓春 +6 位作者 邵光杰 闵永安 张恒华 许珞萍 G.Wallner 梁致忠 冯英育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1-266,共6页
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 ,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 ,对比研究了 840 7、4Cr5 Mo Si V1钢的纵横向热疲劳特性 ,观察分析了两种钢的热疲劳裂纹形貌及深度 ,并选择典型试样进行扫描电镜分析 .结果表明 ,840 7钢比4Cr5 Mo Si V1钢的碳化物... 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 ,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 ,对比研究了 840 7、4Cr5 Mo Si V1钢的纵横向热疲劳特性 ,观察分析了两种钢的热疲劳裂纹形貌及深度 ,并选择典型试样进行扫描电镜分析 .结果表明 ,840 7钢比4Cr5 Mo Si V1钢的碳化物颗粒较小 ,而且分布均匀 ,从而表现出较好的热疲劳性能 ;尤其是 4Cr5 Mo Si V1钢的横纵向热疲劳性能差异较 840 7钢大 ,即 840 7钢的各向同性要优于 4Cr5 Mo Si V1钢 ,与两种钢的横纵向冲击韧性的比值相对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疲劳性能 碳化物 冲击韧性 8407 4cr5mosivi 热处理 热疲劳裂纹
下载PDF
显微组织对4Cr5MoSiV1钢室温和高温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子润 孙瑜 +1 位作者 茅奕舒 庞绍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66,共6页
采用销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显微组织的4Cr5MoSiV1钢在25℃和400℃下进行了干磨损试验,研究了显微组织对其耐磨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4Cr5MoSiV1钢在室温下主要为粘着磨损,其耐磨性不仅取决于材料的硬度,... 采用销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显微组织的4Cr5MoSiV1钢在25℃和400℃下进行了干磨损试验,研究了显微组织对其耐磨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4Cr5MoSiV1钢在室温下主要为粘着磨损,其耐磨性不仅取决于材料的硬度,还与其断裂抗力有关;400℃时的磨损为氧化磨损,但已超越了Quinn型氧化轻微磨损,其耐磨性取决于材料的硬度、韧性以及热稳定性。室温耐磨组织应具有高的硬度和一定的断裂抗力,而高温耐磨组织应具有高的硬度和热稳定性及一定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siv1 耐磨性 显微组织 磨损机理
下载PDF
镦拔工艺对4Cr5MoSiV1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楠 刘薇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94,97,共4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三种锻造工艺对4Cr5MoSiV1钢的显微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方向拔长后试验钢的组织中存在明显的带状偏析,仍保留了铸态的针状铁素体组织,断口为沿晶断口,横向冲击值为11....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三种锻造工艺对4Cr5MoSiV1钢的显微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方向拔长后试验钢的组织中存在明显的带状偏析,仍保留了铸态的针状铁素体组织,断口为沿晶断口,横向冲击值为11.33 J;一次镦拔后存在带状组织,铁素体的位置取向以等轴晶为主,合金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断口为有一定数量韧窝的准解理形貌,横向冲击值为13.58 J;三次镦拔后枝晶被充分打碎,带状偏析消除,同时断口存在大量的韧窝,冲击韧性和等向性能明显提高,横、纵冲击功比值高达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 4cr5mosiv1 显微组织 冲击性能
下载PDF
锻造及热处理对4Cr5MoSiV1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娜 白政民 葛新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7-89,共3页
对4Cr5MoSiV1模具钢进行了不同锻造及热处理试验,采用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冲击试验、冲击断口观察等研究了不同锻造及热处理工艺对4Cr5MoSiV1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250℃高温均匀化处理的4Cr5MoSiV1钢,锻造后进行1... 对4Cr5MoSiV1模具钢进行了不同锻造及热处理试验,采用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冲击试验、冲击断口观察等研究了不同锻造及热处理工艺对4Cr5MoSiV1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250℃高温均匀化处理的4Cr5MoSiV1钢,锻造后进行1100℃×2 h高温保温处理,再进行850℃×2 h+730℃×2 h的等温球化退火,其组织为细小等轴铁素体,球状碳化物大小圆整、分布均匀,无明显的二次碳化物,其硬度为210.3 HB,冲击吸收能量为29.5 J,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siv1 锻造 热处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钇基重稀土对4Cr5MoSiV1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军明 傅青峰 +2 位作者 万润根 胡学军 陆德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共2页
研究了重稀土对4Cr5MoSiV1钢抗拉强度、冲击韧度、抗冷热疲劳性、抗氧化性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Cr5MoSiV1钢经重稀土处理后,上述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用该钢制造的热挤压模、压铸模的寿命明显提高。
关键词 4cr5mosivl 重稀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