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tion robust 4D-MRI sorting based on anatomic feature matching: A digital phantom simulation study
1
作者 Zi Yang Lei Ren +2 位作者 Fang-Fang Yin Xiao Liang Jing Cai 《Radiation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2020年第1期41-47,共7页
Purpose:Motion artifacts induced by breathing variations are common in 4D-MRI images.This study aims to reduce the motion artifacts by developing a novel,robust 4D-MRI sorting method based on anatomic feature matching... Purpose:Motion artifacts induced by breathing variations are common in 4D-MRI images.This study aims to reduce the motion artifacts by developing a novel,robust 4D-MRI sorting method based on anatomic feature matching and applicable in both cine and sequential acquisition.Method:The proposed method uses the diaphragm as the anatomic feature to guide the sorting of 4D-MRI images.Initially,both abdominal 2D sagittal cine MRI images and axial MRI images were acquired.The sagittal cine MRI images were divided into 10 phases as ground truth.Next,the phase of each axial MRI image is determined by matching its diaphragm position in the intersection plane to the ground truth cine MRI.Then,those matched phases axial images were sorted into 10-phase bins which were identical to the ground truth cine images.Finally,10-phase 4D-MRI were reconstructed from these sorted axial images.The accuracy of reconstructed 4D-MRI data wa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ground truth using the 4D eXtended Cardiac Torso(XCAT)digital phantom.The effects of breathing signal,including both regular(cosine function)and irregular(patient data)in both axial cine and sequential scanning modes,on reconstruction accuracy were investigated by calculating total relative error(TRE)of the 4D volumes,Volume-Percent-Difference(VPD)and Center-of-Mass-Shift(COMS)of the estimated tumor volume,compared with the ground truth XCAT images.Results:In both scanning modes,reconstructed 4D-MRI images matched well with ground truth with minimal motion artifacts.The averaged TRE of the 4D volume,VPD and COMS of the EOE phase in both scanning modes are 0.32%/1.20%/0.05 mm for regular breathing,and 1.13%/4.26%/0.21 mm for patient irregular breathing.Conclusion:The preliminary evaluation results illu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obust 4D-MRI sorting method based on anatomic feature matching.This method provides improved image quality with reduced motion artifacts for both cine and sequential scanning m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on artifacts 4d-mri XCAT Liver cancer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肝硬化患者4D flow MR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胡勤勤 姜阳 +3 位作者 张玉龙 方玉 梁仁容 杨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982-985,989,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4D flow MR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18例肝硬化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为肝气郁结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5个证型,所有患者均行门静脉4D flow MRI检查,统计不同证型肝硬...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4D flow MR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18例肝硬化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为肝气郁结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5个证型,所有患者均行门静脉4D flow MRI检查,统计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分布情况,观察门静脉系统(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血流量、流速、壁剪切力等,比较不同证型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结果肝硬化代偿期以肝气郁结证、湿热蕴结证为主,肝硬化失代偿期以脾肾阳虚、瘀血络阻证为主;A级以肝气郁结证、湿热蕴结证为主,B、C级以瘀血络阻证为主。瘀血络阻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血流量明显高于肝气郁结证、湿热蕴结证患者(P<0.05);脾肾阳虚证门静脉主干血流量明显高于肝气郁结证肝硬化患者(P<0.05);瘀血络阻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主干流速及剪切力较肝气郁结证和湿热蕴结证低。结论肝硬化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一定相关性,4D flow MRI可为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提供血流动力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4D flow MRI 血流动力学 中医证型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4D Flow MRI与CFD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宇 张宇 +3 位作者 周赜辰 刘爱华 刘鹏 李睿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8期613-617,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4D Flow MRI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颅内动脉瘤的血液流速测量结果,比较分析两种技术方法之间的差异。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取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做4D Flow MRI扫描和CFD仿真,将两种方法得... 目的对比研究4D Flow MRI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颅内动脉瘤的血液流速测量结果,比较分析两种技术方法之间的差异。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取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做4D Flow MRI扫描和CFD仿真,将两种方法得到的速度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流速计算并显示4个病例的三维血液流动迹线(Pathline);提取动脉瘤颈部平均血流速度并计算两者之间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NRMSE)和线性相关系数(R^2);最后比较动脉瘤最大截面处的速度分布图。结果 4D Flow MRI和CFD对比结果显示,血液在载瘤动脉和瘤体内部的流动状态相似。瘤颈部平均流速符合良好。4例动脉瘤颈部平均流速的NRMSE均值为0.08992(0.10208、0.10270、0.04242、0.11248),R2均值为0.95958(0.9735、0.9316、0.9920、0.9412)。同时,在动脉瘤最大横截面内,4D Flow MRI和CFD速度分布的整体差异较大,但仍显示出一致的高流速区域分布。结论 4D Flow MRI的测量结果和CFD的计算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局部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设计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相位对比磁共振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升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4D磁共振血流动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超越 张楠 +1 位作者 李宇 范占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7期564-568,共5页
目的:利用4D Flow MRI技术评价主动脉瓣二瓣畸形(BAV)与升主动脉形变的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经临床及超声证实诊断为BAV患者12例及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入组。行非增强全主动脉磁共振心脏电影、CE MRA检查及4D Flow序列检... 目的:利用4D Flow MRI技术评价主动脉瓣二瓣畸形(BAV)与升主动脉形变的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经临床及超声证实诊断为BAV患者12例及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入组。行非增强全主动脉磁共振心脏电影、CE MRA检查及4D Flow序列检查。利用CAAS MR 4D Flow后处理软件定量测量主动脉不同层面的峰值流速、反流量、反流分数及血流模式,结合MRA形态数据观察BAV与升主动脉扩张之间的关系。比较(1)两组受试者相同层面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2)同一受试者不同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在升主动脉层面BAV患者的峰值流速、反流量及反流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层面峰值流速、反流量及反流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二瓣畸形患者主动脉不同部位的峰值流速、反流量及反流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升主动脉至腹主动脉,主动脉峰值流速、反流量及反流分数呈下降趋势。BAV患者中血流模式为右手螺旋涡流及复杂涡流易引起升主动脉扩张,BAV患者中血流模式右手螺旋涡流和左手螺旋涡流不易引起升主动脉扩张。结论:BAV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引起升主动脉扩张的主要原因,4D Flow MRI评价血流动力学能够为临床预防及治疗主动脉二瓣畸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磁共振 血流动力学 主动脉瓣二瓣畸形 升主动脉
下载PDF
4D Flow MRI对静脉性搏动性耳鸣的横窦-乙状窦血流特征分析
5
作者 葛晓乾 田辰泽 赵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0期20-22,共3页
目的:应用4D Flow MRI技术分析静脉性搏动性耳鸣(venous pulsatile tinnitus,VPT)患者横窦-乙状窦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搏动性耳鸣患者,依据颈压试验分为静脉性搏动性耳鸣(VPT)... 目的:应用4D Flow MRI技术分析静脉性搏动性耳鸣(venous pulsatile tinnitus,VPT)患者横窦-乙状窦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搏动性耳鸣患者,依据颈压试验分为静脉性搏动性耳鸣(VPT)组(21例)、非静脉性搏动性耳鸣(non-venous pulsatile tinnitus,NVPT)组(10例),同时选取1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HC)。应用4D Flow MRI技术比较三组患者横窦-乙状窦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VPT组中15人(71.4%)检出异常血流模式。NVPT组及HC组均为正常血流。VPT组的最大流速、平均流速、脉冲指数、平均血流率均显著高于NVPT组及HC组(P<0.05)。结论:4D Flow MRI技术能够定性、定量地评估静脉性搏动性耳鸣患者横窦-乙状窦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 Flow 静脉性搏动性耳鸣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四维MR血流成像在肾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苏芹 朱铭力 +3 位作者 张岚 倪其泓 唐辉 路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7-392,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四维MR血流成像(four-dimensional flow MRI,4D flow MRI)评估肾透析患者前臂自体动静脉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流动力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的血液... 目的·探讨利用四维MR血流成像(four-dimensional flow MRI,4D flow MRI)评估肾透析患者前臂自体动静脉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流动力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的血液透析患者45例,接受前臂AVF血管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利用配对t检验对2名放射科医师经4D flow MRI测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一致性、4D flow MRI与血管超声在AVF相同层面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利用磁共振黑血序列获取AVF形态学参数,并就该参数与4D flow MRI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42例患者成功完成了前臂AVF血管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2名放射科医师利用4D flow MRI测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重复性较好(均P=0.000);除了吻合口峰流速(r=-0.078,P>0.05)外,4D flow MRI与血管超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一致性较好(r=0.292~0.569,均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VF头静脉流量与静动脉管径比、吻合口面积均相关(r=-0.671,r=0.482,均P<0.05);吻合口附近剪切力与吻合角度、管壁厚度均相关(r=0.530,r=0.462,均P<0.05)。结论·利用4D flow MRI可以获取肾透析患者前臂AVF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进一步研究AVF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MR 血流成像 自体动静脉瘘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四维超声和MRI在胎儿隐性脊柱裂筛查中的应用及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晴 练丹 +1 位作者 陈静 李柳兰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在胎儿隐性脊柱裂筛查中的应用及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在医院进行产前筛查,经普通超声检查疑似存在胎儿脊柱发育异常且不能被明确诊断的80名孕妇,分别采用四维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四维超声...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在胎儿隐性脊柱裂筛查中的应用及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在医院进行产前筛查,经普通超声检查疑似存在胎儿脊柱发育异常且不能被明确诊断的80名孕妇,分别采用四维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四维超声和MRI诊断方法诊断胎儿隐性脊柱裂的效果,分析影响四维超声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四维超声与MRI两种方法检查均与随访结果一致性比较,两者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915、0.926)。四维超声和MRI诊断胎儿隐性脊柱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测方法诊断隐性脊柱裂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分析中母亲体质量指数(BMI)、胎龄、胎儿位置和双顶径是影响四维超声诊断胎儿隐性脊柱裂的独立因素(OR=1.005,OR=3.600,OR=2.441,OR=1.901;P<0.05)。结论:四维超声诊断胎儿隐性脊柱裂具有灵敏度高、准确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以提高诊断胎儿隐性脊柱裂的准确性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超声(4D) 磁共振成像(MRI) 胎儿 隐性脊柱裂
下载PDF
应用4D-FLOW MRI血流成像评价颅内囊状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状态特征
8
作者 桂玉熙 谢铭飞 +2 位作者 罗昆 龙茜 郑传胜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应用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FLOW MRI)技术,研究颅内囊状动脉瘤及瘤颈周围载瘤动脉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方法经头颅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诊断为颅内囊状动脉瘤患者68例;应用4D-FLOW技术扫描并重建后进行血流动力... 目的应用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FLOW MRI)技术,研究颅内囊状动脉瘤及瘤颈周围载瘤动脉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方法经头颅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诊断为颅内囊状动脉瘤患者68例;应用4D-FLOW技术扫描并重建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在载瘤动脉的囊状动脉瘤入口截面处、囊状动脉瘤沿血流方向最大截面处、囊状动脉瘤出口截面处以及对侧动脉的对称位置分别手动勾画血管边缘轮廓,自动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载瘤动脉与对侧动脉之间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囊状动脉瘤最大径和尺寸比(SR)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分组载瘤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载瘤动脉与对侧动脉比较,颅内囊状动脉瘤入口截面最大壁剪切应力(WSS)、平均WSS、最大轴向WSS-最大周向WSS小于对侧对称截面;囊状动脉瘤沿血流方向最大截面处最大WSS、平均WSS、平均轴向WSS、平均轴向WSS-平均周向WSS在载瘤动脉中较小,载瘤动脉中的最大能量损失和平均能量损失显著高于对侧动脉,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载瘤动脉中最大径>5 mm组的囊状动脉瘤入口截面最大轴向WSS和平均轴向WSS大于最大径≤5 mm组;与SR≤2组对比,SR>2组囊状动脉瘤入口截面平均轴向WSS更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4D-FLOW MRI技术可动态显示颅内囊状动脉瘤及瘤颈周围载瘤动脉内的血流环境,量化评估血流动力学特征,在探索颅内囊状动脉瘤形成因素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颅内囊状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壁剪切应力
原文传递
4D-flow MRI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的血流可视化及流速定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裴贻刚 龙学颖 +4 位作者 游潇 廖云杰 王维 肖湘成 钟永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42-1346,共5页
目的评估4D-flow MRI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CF)的血流可视化及流速定量的可行性。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建立RCF进行血液透析的25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次不同速度编码(Venc)的4D-flow MRI扫描,Venc... 目的评估4D-flow MRI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CF)的血流可视化及流速定量的可行性。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建立RCF进行血液透析的25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次不同速度编码(Venc)的4D-flow MRI扫描,Venc分别为200 cm/s、400 cm/s、600 cm/s。由2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对4Dflow MRI原始图像进行评估,从中选择最佳的Venc图像进行后处理,并获取RCF的血流流线图,判断有无RCF狭窄、瘤样扩张、湍流;同时选择3个点(分别为吻合口处、距吻合口1 cm处桡动脉侧、距吻合口1 cm处头静脉侧)对血流速度进行定量分析,包括血流峰值(V-peak)及最低血流速度(V-min),并与多普勒超声(DUS)对照,评估4Dflow MRI对RCF血流流速定量分析的可行性。结果 22例受试者成功完成4D-flow MRI扫描并显示RCF全貌,发现自体RCF狭窄8例,血流湍流9例,静脉瘤样扩张5例。4D-flow与DUS吻合口处V-peak分别为(354.6±133.7)cm/s、(354.8±131.4)cm/s(P=0.96,r=0.97),V-min分别为(136.3±73.4)cm/s、(138.1±70.6)cm/s(P=0.57,r=0.96);桡动脉侧距吻合口1cm处V-peak分别为(168.4±41.4)cm/s、(162.3±41.0)cm/s(P=0.19,r=0.76),V-min分别为(73.7±20.5)cm/s、(74.1±23.7)cm/s(P=0.78,r=0.93);头静脉侧距吻合口1cm处V-peak分别为(311.6±104.3)cm/s、(309.3±104.9)cm/s(P=0.68,r=0.94),V-min分别为(147.1±71.8)cm/s、(148.7±68.9)cm/s(P=0.70,r=0.98).结论 4D-flow能准确显示RCF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血流速度进行定量,为透析患者RCF的评估提供详细血流动力学信息,是一项应用前景良好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flow磁共振成像 自体动静脉内瘘 可视化 血流定量
原文传递
计算流体力学研究B型主动脉夹层中4D Flow MRI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王彦旭 何益港 秦永林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主动脉夹层是危及生命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其复杂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对疾病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问世后,许多学者已将其用于分析人体血管血流动力学。现有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B型主... 主动脉夹层是危及生命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其复杂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对疾病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问世后,许多学者已将其用于分析人体血管血流动力学。现有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血流动力学研究不足在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的解释有待提高。四维流动磁共振(4D Flow MRI)与CFD相结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就CFD研究TBAD中4D Flow MRI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4D Flow MRI
原文传递
3.0T磁共振Resolve-Dwi技术联合Tissue4D灌注成像定量对职业暴露条件下前列腺癌的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艳君 刘靓 肖振平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22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职业暴露条件下前列腺疾病患者利用3.0T磁共振高分辨扩散加权成像(Resolve-Dwi)的表观扩散系数及Tissue 4D灌注成像生成的定量参数,探讨职业暴露条件下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 目的职业暴露条件下前列腺疾病患者利用3.0T磁共振高分辨扩散加权成像(Resolve-Dwi)的表观扩散系数及Tissue 4D灌注成像生成的定量参数,探讨职业暴露条件下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行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疾病的44例患者相关资料,患者均为包装工,平均年龄为(66.1±7.4)岁,以前列腺癌的32例患者为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症的12例患者为前列腺增生组。分析比较两组间Resolve-Dwi自动生成的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及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评估其与病理Gleason评分系统的相关性。通过评价磁共振Resolve-Dwi技术及Tissue 4D灌注成像的分析结果得出诊断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ADC值分别为(0.96±0.14)×10^(-3)mm^(2)/s和(1.86±0.47)×10^(-3)mm^(2)/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P=0.000)。比较分析两组间定量参数,前列腺癌组K^(trans)、K_(ep)值较前列腺增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P=0.004;t=3.11,P=0.003),V_(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P=0.847)。前列腺癌组K^(trans)、K_(ep),V_(e)值与Gleason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esolve-Dwi技术联合Tissue 4D灌注成像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和89.0%,均高于单独使用Resolve-Dwi(87.5%和75.7%)及Tissue 4D灌注成像(88.1%和81.0%)。Resolve-Dwi技术联合Tissue 4D灌注成像比分别单独使用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结论Resolve-Dwi技术联合Tissue 4D灌注成像对评估包装工前列腺疾病的良恶性具有价值,尤其是可定量评估肿瘤的生长和侵袭过程密切相关的微血管密度,为包装工前列腺疾病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ADC值 Tissue 4D灌注成像 职业暴露 包装工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MSCT动态扫描在rt-PA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邵永良 周胜华 +2 位作者 翁卿吉 陆莉萍 熊敏荣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3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4D扫描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前后脑部血流灌注及病灶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共62例多层螺旋CT动态4D扫描资料,比较治疗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4D扫描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前后脑部血流灌注及病灶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共62例多层螺旋CT动态4D扫描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病灶边缘区局部脑血流量(r CBF)、局部脑血容量(r CBV)、达峰时间(TPP)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全部62例患者rt-PA静脉溶栓前,55例局部动脉血管分支减少,7例脑血管成像未见明显异常;rt-PA静脉溶栓后60例梗死区局部血管分支增多,2例脑血管成像未见明显异常。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前r CBF、r CBV、TPP及MTT水平分别为(20.73±5.44)、(1.21±0.30)、(19.37±3.70)、(6.52±0.77);静脉溶栓后r CBF、r CBV、TPP及MTT水平分别为(37.66±8.10)、(1.96±0.41)、(18.98±4.25)、(6.55±0.81);静脉溶栓后r CBF和r CBV水平显著优于静脉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前后TTP和M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4D扫描可准确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前后脑部血流灌注及病灶血管情况,可为溶栓疗效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4D扫描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原文传递
基于四维磁共振血流加速度成像的血管狭窄模型压力梯度的评估
13
作者 顾安燕 刘泽萍 +4 位作者 刘红艳 刘洋 张卓能 骆彦德 谢国喜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41-247,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四维磁共振血流加速度成像技术在不同空间分辨率下重建压力梯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构建一种血管狭窄的流体模型,并使用四维磁共振速度成像序列和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四维加速度成像序列对该模型进行扫描,扫描的空间分辨率... 目的探讨使用四维磁共振血流加速度成像技术在不同空间分辨率下重建压力梯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构建一种血管狭窄的流体模型,并使用四维磁共振速度成像序列和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四维加速度成像序列对该模型进行扫描,扫描的空间分辨率有0.63 mm×0.63 mm×0.63 mm和0.89 mm×0.89 mm×0.89 mm两种,采集得到流体模型在两种不同空间分辨率下的速度和加速度数据,根据Naver-Stokes方程,使用中心有限差分方法计算得到流体模型狭窄两端的压力梯度,并以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差为标准,计算Fréchet距离和最大相对误差以及进行回归分析等来对其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两种空间分辨率下,直接加速度计算的压力梯度都比速度求导计算的压力梯度误差更小、准确性更高:在0.63 mm分辨率下,直接加速度计算和速度求导计算的压力梯度变化曲线与压力传感器得到的曲线之间的Fréchet距离d_(f)分别为0.84和1.32,最大相对误差(ε_(max))分别为13.9%和21.2%,在0.89 mm分辨率下d_(f)分别为1.33和1.60,ε_(max)分别为29.4%和33.2%。空间分辨率对压力梯度的计算有明显影响:0.63 mm和0.89 mm分辨率下,加速度与速度计算得到的压力梯度回归斜率k分别为0.72和0.62以及0.51和0.44,R^(2)分别为0.97和0.91以及0.91和0.72。结论四维磁共振血流加速度成像重建压力梯度具有很大潜力,得到的压力梯度的准确性比速度求导计算得到压力梯度的准确性更高,同时结果误差还随分辨率的增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磁共振血流加速度成像 压力梯度 空间分辨率 加速度成像
原文传递
基于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的胸主动脉夹层血流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宝磊 符伟国 +2 位作者 郭大乔 董智慧 单艳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集2017年1月12日入院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行腔内修复术的1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CTA和四维血流核磁共振(4D flow MRI)检查数据。使用3D slider...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集2017年1月12日入院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行腔内修复术的1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CTA和四维血流核磁共振(4D flow MRI)检查数据。使用3D slider软件重建主动脉夹层三维模型,使用后处理软件分析4D flow MRI的原始数据。选取该胸主动脉夹层病例的正常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的不同平面进行腔内支架修复前后的血流量化分析。结果正常主动脉和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分布形式可通过4D flow MRI的后处理技术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化分析。在夹层的不同节段水平,真腔内血流方向均为正向,假腔内血流在收缩期多为正向血流,在舒张期、收缩期初期和末期多为反向血流。真腔内平均流速在整个心动周期均显著高于假腔内流速。腔内支架修复原发破口后,真腔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多,流速较前增快;假腔内血流量及流速均显著减少。支架远端假腔内血流在整个心动周期均为反向,假腔内距离远端破口越近,血流量越大。结论4D flow MRI能够对本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前后的血流改变进行量化分析,并呈现复杂的血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血流磁共振 动脉瘤 夹层 腔内修复 模拟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