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12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心理和谐状况及与政府满意度的关系 被引量:20
1
作者 白新文 任孝鹏 +1 位作者 郑蕊 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4-578,共5页
本研究采用心理和谐的框架,分析5·12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居民的社会心理状况与居民对中央及地方两级政府救灾措施的满意度之间关系。一般受灾地区、重灾区和极重灾区的9个县市1385名居民参加问卷调查。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发表明,地震... 本研究采用心理和谐的框架,分析5·12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居民的社会心理状况与居民对中央及地方两级政府救灾措施的满意度之间关系。一般受灾地区、重灾区和极重灾区的9个县市1385名居民参加问卷调查。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发表明,地震灾区居民对地方政府的满意程度对其心理和谐的影响力更大;地方政府满意度在中央政府满意度和心理和谐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指出该研究对各级政府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心理和谐 政府满意度 自然灾难
下载PDF
四川5·12地震灾害链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唐晓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091-1095,共5页
四川5·12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及其形成的或可能形成的灾害链,已成为震后灾难救援、灾区重建等减灾防灾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11个方面初步探讨四川5·12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及其形成的或可能形成的灾害链.
关键词 四川5·12地震 灾害链
下载PDF
四川“5·12”地震后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再昱 刘水平 +1 位作者 刘登柱 钟宝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72-5073,5141,共3页
简述四川"5.12"地震给当地植被和生态造成的严重危害,指出了地震后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要遵循植被的生态完整性、植被的异质性、物种间的生态交互性和生态系统的排外性的原则,同时,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灾区开展生态... 简述四川"5.12"地震给当地植被和生态造成的严重危害,指出了地震后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要遵循植被的生态完整性、植被的异质性、物种间的生态交互性和生态系统的排外性的原则,同时,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灾区开展生态评估、注重自然恢复与生态恢复相结合、采用飞播建设模式、提高科技含量与实行扶持政策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5.12”地震 植被恢复 生态重建 对策
下载PDF
川西地区农村民居建筑物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婷婷 徐锡伟 +2 位作者 于贵华 袁仁茂 陈桂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59-64,共6页
针对目前广大农村民居自建房屋仍然存在很大的抗震设防缺陷的问题,通过对川西地区典型农村民居建筑物震害情况的实地考察,分析了不同构造类型的农村民居建筑物的破坏特征,归纳了各类农村民居建筑物的震害原因,探讨了各类构造类型的建筑... 针对目前广大农村民居自建房屋仍然存在很大的抗震设防缺陷的问题,通过对川西地区典型农村民居建筑物震害情况的实地考察,分析了不同构造类型的农村民居建筑物的破坏特征,归纳了各类农村民居建筑物的震害原因,探讨了各类构造类型的建筑物在抗震设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防震措施。研究结果为今后农村民居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与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川西地区 农村民居建筑物 震害分析 防震措施
下载PDF
四川省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趋势 被引量:7
5
作者 韩用顺 朱颖彦 +3 位作者 孔亚平 韩军 薛蛟 曾思美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14-21,共8页
通过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实地考察、遥感调查和综合分析,阐述了次生山地灾害类型与特征,分析了次生山地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灾害活动特性,探讨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趋势,提出了灾区防灾减灾和恢复重建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实地考察、遥感调查和综合分析,阐述了次生山地灾害类型与特征,分析了次生山地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灾害活动特性,探讨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趋势,提出了灾区防灾减灾和恢复重建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在极重灾区诱发次生山地灾害逾万处,其分布具有点多面广、类型多样、成灾迅速、危害严重、监测预报困难等特点;(2)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受地震烈度、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的制约,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延续性;(3)利用GIS和遥感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动态监测与灾情评估,从而为防灾减灾管理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次生山地灾害 分布规律 极重灾区 四川省
下载PDF
地震中受灾群体与救援人员人格、应对方式和心身健康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沈莉 沃建中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目的比较地震灾后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的人格特点、应对方式和心身健康差异,为灾后不同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5.12四川地震后第8天用人格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心身健康量表对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两个群体共436人作调查分析。... 目的比较地震灾后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的人格特点、应对方式和心身健康差异,为灾后不同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5.12四川地震后第8天用人格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心身健康量表对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两个群体共436人作调查分析。结果受灾群众的合群、信任、同情、责任人格特点分数显著高于救援人员(t=-3.126,P<0.01;t=-3.276,P<0.01;t=-2.755,P<0.01;t=-2.458,P<0.05);变通和乐观显著低于救援人员(t=2.151,P<0.05;t=4.627,P<0.001)。退避、幻想、自责及合理化应对方式分数显著高于救援人员(t=-6.726,P<0.001;t=-6.004,P<0.001;t=-4.462,P<0.001;t=-4.114,P<0.001)。抑郁、烦躁、愤怒、焦虑、恐惧、注意力、失眠、生理不适应心身健康分数显著高于救援人员(t=-2.353,P<0.05;t=-2.110,P<0.05;t=-3.276,P<0.05;t=-6.142,P<0.001;t=-11.032,P<0.001;t=-5.070,P<0.001;t=-8.950,P<0.001;t=-8.035,P<0.001;)。结论地震灾后救援人员比受灾群众有较好的人格、应对方式和健康心理,地震对受灾群众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大于救援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四川地震 受灾群众 救援人员 人格特点 应对方式 心身健康
下载PDF
坚持科学重建 振兴四川教育
7
作者 何绍勇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5-99,共5页
在5·12汶川大地震后一年多的教育重建过程中,四川省主要从学校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统筹兼顾,有力、有序地推进了硬件重建,以人为本、精心组织,切实加强了软件方面重建。教育重建工作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 在5·12汶川大地震后一年多的教育重建过程中,四川省主要从学校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统筹兼顾,有力、有序地推进了硬件重建,以人为本、精心组织,切实加强了软件方面重建。教育重建工作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动摇,科学研究灾后教育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教育 5·12汶川大地震 灾后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