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的合成及其与铑(Ⅲ)的高灵敏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韩权 霍燕燕 +2 位作者 刘渊 杨晓慧 高美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7-801,共5页
合成了新显色剂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并研究了其与铑(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6.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铑(Ⅲ)与5-I—PADMA可形成稳定的1:2配合物,该配合物呈现2个吸收峰,分... 合成了新显色剂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并研究了其与铑(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6.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铑(Ⅲ)与5-I—PADMA可形成稳定的1:2配合物,该配合物呈现2个吸收峰,分别位于557、597nm处。配合物形成后,以适量HClO4(0.24~5.57mol·L^-1)酸化,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质子化形体,其吸收峰分别红移至564、613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86×10^5L·mol^-1·cm^-1,铑的质量浓度在0~0.56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是目前测定痕量铑的高灵敏显色体系之一,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应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合成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2-(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改性硅胶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铟 被引量:6
2
作者 欧阳开 龚琦 洪欣 《冶金分析》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49,共3页
制备了2-(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改性硅胶(5-Br-PADAP-SG),研究了将此硅胶用于富集水样及人工模拟矿渣样中的痕量In(Ⅲ)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4时,5-Br-PADAP-SG能定量富集In(Ⅲ),其饱和吸附量为109μg/g,吸附的In(Ⅲ)可被1.0 m... 制备了2-(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改性硅胶(5-Br-PADAP-SG),研究了将此硅胶用于富集水样及人工模拟矿渣样中的痕量In(Ⅲ)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4时,5-Br-PADAP-SG能定量富集In(Ⅲ),其饱和吸附量为109μg/g,吸附的In(Ⅲ)可被1.0 mol/L的HNO3定量洗脱和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分别对管网水样,人工合成矿渣样中的In(Ⅲ)进行了富集和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吡啶偶氮)-5氨基苯酚 硅胶 吸附柱 富集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与铕(Ⅲ)的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园朝 杨小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研究了 5 -溴 -吡啶偶氮 - 5 -二乙氨基酚 ( 5 - Br- PADAP)与 Eu( )的显色反应和光度性质 ,并探讨了其最佳光度分析条件。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 ,Eu( )与试剂形成了配位比为 1∶ 1的深红色二元配合物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 研究了 5 -溴 -吡啶偶氮 - 5 -二乙氨基酚 ( 5 - Br- PADAP)与 Eu( )的显色反应和光度性质 ,并探讨了其最佳光度分析条件。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 ,Eu( )与试剂形成了配位比为 1∶ 1的深红色二元配合物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 5 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7.8× 1 0 4 L· mol- 1· cm-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5--吡啶偶氮-5-氨基 铕(Ⅲ) 显色反应 显色剂 分析
下载PDF
新试剂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石中的钴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权 霍燕燕 +2 位作者 陈国珍 杨娜 杨晓慧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2-474,共3页
对新试剂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与钴(Ⅱ)的显色反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4.2~9.2时,钴(Ⅱ)与试剂形成1∶2红紫色配合物,配合物有两个吸收峰,分别位于554 nm和602 nm处;钴配合物形成后非常稳定,当... 对新试剂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与钴(Ⅱ)的显色反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4.2~9.2时,钴(Ⅱ)与试剂形成1∶2红紫色配合物,配合物有两个吸收峰,分别位于554 nm和602 nm处;钴配合物形成后非常稳定,当以无机酸酸化,由于质子化作用,配合物转化成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绿蓝色稳定的双质子化型体,其吸收峰分别红移至568 nm和614 nm,适宜的酸浓度范围分别为:0.3~7.0 mol/L盐酸、0.3~6.0 mol/L高氯酸、0.3~4.2 mol/L硫酸和0.7~7.3 mol/L磷酸。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6ε14 nm为1.21×105L/(mol.cm)。钴含量在0~0.5μg/mL内遵循比尔定律。方法简便,快速,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已成功地应用于矿样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矿石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铜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山 刘根起 +1 位作者 妙颖 黄龙飞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研究了2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5 二甲氨基苯胺(5 NO2 PADMA)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5的HAc NaAc介质中,Cu与5 NO2 PADMA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λmax=550nm,ε=3.24×104L·mol-1·cm-1,Cu的含量在0~1.4mg/L内... 研究了2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5 二甲氨基苯胺(5 NO2 PADMA)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5的HAc NaAc介质中,Cu与5 NO2 PADMA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λmax=550nm,ε=3.24×104L·mol-1·cm-1,Cu的含量在0~1.4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经铝合金和矿样管理样品分析验证,结果与原结果相符,5次测定的RSD小于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硝基-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分光光度 显色反应
下载PDF
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铂与钯 被引量:8
6
作者 韩权 霍燕燕 +1 位作者 王媚 杨晓慧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5-59,共5页
提出了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AM)作显色剂光度法同时测定铂和钯的新方法。在0.2~3.0mol/L高氯酸介质中,Pd(Ⅱ)与5-Br-PADAM可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09nm处;在pH3.5~4.8的弱酸性介质中,Pt(与5-... 提出了以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AM)作显色剂光度法同时测定铂和钯的新方法。在0.2~3.0mol/L高氯酸介质中,Pd(Ⅱ)与5-Br-PADAM可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09nm处;在pH3.5~4.8的弱酸性介质中,Pt(与5-Br-PADAM定量反应,铂络合物形成后非常稳定,以强酸酸化可转化为另一种质子化型体。在609nm处,二者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和性。基于二者显色酸度的差异,建立了铂、钯同时测定新方法,显色反应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Pd=8.2×104L.mol-1.cm-1和εPt=5.5×104L.mol-1.cm-1。铂、钯浓度分别在0~1.1mg/L和0~1.4m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合金和催化剂中微量铂和钯的同时测定,结果与AAS法测定结果相符,相对标准偏差在0.50%~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分光光度法 同时测定
下载PDF
新荧光试剂双[3-(3,5-二溴吡啶)重氮氨基]-联苯的合成及其荧光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章汝平 谢桂香 +1 位作者 邱如斌 何立芳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7-1119,共3页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证实。研究表明,在碱性介质中,该试剂于λex/λem=248 nm/304 nm产生荧光,且能与Co(Ⅱ)配合并发生荧光增强,基于此,建立了(BBPDDP)对Co(Ⅱ)的新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证实。研究表明,在碱性介质中,该试剂于λex/λem=248 nm/304 nm产生荧光,且能与Co(Ⅱ)配合并发生荧光增强,基于此,建立了(BBPDDP)对Co(Ⅱ)的新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10-9~9.0×10-7mol/L,检测限为9×10-9mol/L。将其应用于维生素B12注射液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3-(3 5-吡啶)重氮氨基]-联苯 合成 荧光分析
下载PDF
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钌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根起 王勇 +2 位作者 张小玲 张光 高凤霞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40,共3页
以 2 ( 3,5 二氯 2 吡啶偶氮 ) 5 二甲氨基苯胺作为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钌 (Ⅱ )的新显色剂。在pH 4 0~ 6 0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 ,钌 (Ⅱ )可与试剂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乙醇存在下 ,于 0 0 6~ 0 9mol/LHCl或 0 0 3~ 1 5mol... 以 2 ( 3,5 二氯 2 吡啶偶氮 ) 5 二甲氨基苯胺作为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钌 (Ⅱ )的新显色剂。在pH 4 0~ 6 0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 ,钌 (Ⅱ )可与试剂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乙醇存在下 ,于 0 0 6~ 0 9mol/LHCl或 0 0 3~ 1 5mol/LH2 SO4介质中可转变为稳定的绿蓝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36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0 7× 1 0 5L·mol- 1 ·cm- 1 。钌 (Ⅱ )浓度在 0~ 0 9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利用EDTA作掩蔽剂 ,5 0倍量的Fe3+、Cu2 +、Co2 +、Ni2 +等对测定无干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 5--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分光光度法 测定 贵金属精矿 微量分析
下载PDF
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与钯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晓慧 霍燕燕 +2 位作者 王转莉 韩权 郑卫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51,共5页
探讨了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与钯?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0.6mol/L高氯酸介质中,5-I-PADMA与钯?反应形成摩尔比为1∶1的蓝色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13nm处。钯?含量在0~0.6μg/mL范围内符合比... 探讨了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与钯?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0.6mol/L高氯酸介质中,5-I-PADMA与钯?反应形成摩尔比为1∶1的蓝色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13nm处。钯?含量在0~0.6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828 4ρ(μg/mL)-0.001 6,相关系数r=0.999 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82×104 L.mol-1.cm-1。方法应用于钯分子筛和矿样中钯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6)为1.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2-(5-硝基-4-甲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的合成及其与钴(Ⅱ)显色反应的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权 陈虹 +3 位作者 霍燕燕 郝甜甜 杨晓慧 翟云会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60,共5页
合成了新显色剂2-(5-Jg基-4-甲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缩写为:5-NOz-4-Me—PADMA),并研究了其与钴(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7.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钴(Ⅱ)与5-NO2-4-Me—PADMA反应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合成了新显色剂2-(5-Jg基-4-甲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缩写为:5-NOz-4-Me—PADMA),并研究了其与钴(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7.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钴(Ⅱ)与5-NO2-4-Me—PADMA反应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68nm处;钴络合物形成后非常稳定,当以无机酸酸化,由于质子化作用,可转化成另-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绿蓝色的稳定双质子化型体,其吸收峰红移至620nm,灵敏度提高3倍。以1.8mol/LH2SO4作测量介质,钴(Ⅱ)的浓度在0~1.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02×10^4L·mol^-1·cm。方法应用于矿样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相-致,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硝基-4-甲基-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合成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钴(Ⅱ)与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络合物极谱吸附波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霍燕燕 韩权 杨晓慧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共4页
钴(Ⅱ)在六次甲基四胺-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NH2OH.HCl体系中有一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VP为-1.22V(vs.SCE),钴(Ⅱ)的质量浓度在3~40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I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47μg/L。研究... 钴(Ⅱ)在六次甲基四胺-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NH2OH.HCl体系中有一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VP为-1.22V(vs.SCE),钴(Ⅱ)的质量浓度在3~40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I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47μg/L。研究了该体系的极谱波性质,结果表明该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所拟方法用于镍矿样中微量钴的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加标回收率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钴(Ⅱ) 极谱吸附波 镍矿
下载PDF
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铑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权 霍燕燕 +3 位作者 孙丽娟 杨晓慧 翟云会 郝甜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88-992,共5页
基于铑(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铑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 3.6~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Rh(Ⅲ)与5-Br-PADMA显色形成紫红色铑络合物;继续以1.2 mol/L ... 基于铑(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铑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 3.6~6.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Rh(Ⅲ)与5-Br-PADMA显色形成紫红色铑络合物;继续以1.2 mol/L HClO4酸化后,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绿蓝色质子化型体,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2 nm处,与所用He-Ne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632.8 nm)能较好匹配。铑的质量浓度在5~140μg/L范围内与热透镜信号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1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铑炭催化剂中痕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激光热透镜光谱法
下载PDF
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光度法同时测定铑与钯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权 杨晓慧 +1 位作者 王媚 霍燕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79,共4页
建立了以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3,5-diCl-PADAM)作显色剂同时测定铑和钯的新方法。Rh(Ⅲ)与3,5-diCl-PADAM可在pH4.0-5.2的弱酸性介质中定量反应,铑配合物一旦形成则非常稳定,加强酸酸化可转化为另一种质... 建立了以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3,5-diCl-PADAM)作显色剂同时测定铑和钯的新方法。Rh(Ⅲ)与3,5-diCl-PADAM可在pH4.0-5.2的弱酸性介质中定量反应,铑配合物一旦形成则非常稳定,加强酸酸化可转化为另一种质子化形体,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614nm,且灵敏度显著提高;而Pd(Ⅱ)与3,5-diCl-PADAM可直接在强酸性介质中发生显色反应,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6nm,同时二者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和性。基于二者显色酸度的差异,建立了铑、钯同时测定新方法,方法的εRh^614=1.40×10^5L·mol^-1·cm^-1,εPd^614=8.30×10^4L·mol^-1·cm^-1。Rh、Pd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72mg/L和0-1.2mg/L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已用于矿样和催化剂中铑和钯的同时测定,结果与AAS法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 5--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分光光度法 同时测定 RH PD
下载PDF
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与钌(Ⅱ)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权 霍燕燕 +1 位作者 陈虹 杨晓慧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7,共4页
研究了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与Ru(Ⅱ)的显色反应并以5-I-PADMA作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钌的方法。在pH4.0~6.2 HAc-NaAc缓冲溶液中,盐酸羟胺存在并加热条件下,Ru(Ⅱ)可与5-I-PADMA形成稳定的1∶2络合物。该... 研究了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与Ru(Ⅱ)的显色反应并以5-I-PADMA作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钌的方法。在pH4.0~6.2 HAc-NaAc缓冲溶液中,盐酸羟胺存在并加热条件下,Ru(Ⅱ)可与5-I-PADMA形成稳定的1∶2络合物。该络合物形成后,可稳定存在于无机酸(HCl,H2SO4,HClO4,H3PO4)中,适宜的酸浓度范围分别为0~2.0 mol/L HCl,0~1.8 mol/L H2SO4,0~1.7 mol/L HCl O4和0~3.0 mol/LH3PO4,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18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5.22×104L.mol-1.cm-1。钌(Ⅱ)浓度在0~1.0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利用EDTA作掩蔽剂,可允许较大量的常见金属离子存在。所拟方法用于钌炭催化剂和钌分子筛中微量钌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和0.41%(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2-(5--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下载PDF
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钌(Ⅱ)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贵方 周艳梅 +1 位作者 邢云 张光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64,共3页
研究了2 (3,5 二氯 2 吡啶偶氮) 5 二甲氨基苯酚(简称3,5 diCl DM PAP)与钌(Ⅱ)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pH4.5~6.5的乙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在有盐酸羟胺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钌(Ⅱ)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绿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 研究了2 (3,5 二氯 2 吡啶偶氮) 5 二甲氨基苯酚(简称3,5 diCl DM PAP)与钌(Ⅱ)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pH4.5~6.5的乙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在有盐酸羟胺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钌(Ⅱ)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绿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3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5×105L·mol-1·cm-1,其组成为Ru∶3,5 diCl DMPAP=1∶3,钌(Ⅱ)质量浓度在0~0.90μg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已用于钌催化剂和贵金属精矿中微量钌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2-(3 5--2-吡啶偶氮)-5-氨基苯酚
下载PDF
2-(5-氰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铜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权 武江艳 +3 位作者 霍燕燕 杨晓慧 何亚萍 庞佳慧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1,共4页
以2-(5-氰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CN-PADMA)做显色剂,建立了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pH 4.0~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于室温下,5-CN-PADMA与铜(Ⅱ)即可形成稳定的2∶1紫红色配合物,其吸收光谱呈现... 以2-(5-氰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CN-PADMA)做显色剂,建立了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pH 4.0~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于室温下,5-CN-PADMA与铜(Ⅱ)即可形成稳定的2∶1紫红色配合物,其吸收光谱呈现两个吸收峰,分别位于548nm和583nm处,且两个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合性,吸光度之和与铜(Ⅱ)质量浓度线性相关。铜(Ⅱ)质量浓度在0~0.8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双波长测量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6×105 L·mol^(-1)·cm^(-1)。应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86%~2.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氰基-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 铝合金
下载PDF
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钯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小玲 闫宏涛 刘根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7,共3页
基于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3,5-diCl-PADMA)与钯的显色反应,以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了微量钯。实验表明:在强酸性介质中,Pd2+与3,5-diCl-PADMA室温显色形成稳定... 基于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3,5-diCl-PADMA)与钯的显色反应,以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了微量钯。实验表明:在强酸性介质中,Pd2+与3,5-diCl-PADMA室温显色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3 nm处,与所用激光器输出激光波长匹配较好,从而建立了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钯的新方法。把浓度分别在0.005~0.04 mg/L和0.03-0.25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重现性好,用于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热透镜光谱法 2-(3 5--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显色剂 显色反应 测定 分析
下载PDF
3,5-二(3-羟基-2-吡啶氨基重氮基)-2,4,6-三溴苯甲酸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樊月琴 刘慧君 +2 位作者 孟双明 郭永 赵东霞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8-31,共4页
本文合成了新显色剂3,5-二(3-羟基-2-吡啶氨基重氮基)-2,4,6-三溴苯甲酸(BHPADTBBA),并研究了该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10.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表面活性剂Triton X-... 本文合成了新显色剂3,5-二(3-羟基-2-吡啶氨基重氮基)-2,4,6-三溴苯甲酸(BHPADTBBA),并研究了该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10.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铜与BHPADTBBA生成络合比为1:2的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57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检出限为7.8×10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8×10^5L·mol^-1·cm^-1,铜量在0~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用于铝合金样品中铜的测定,结果同认定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3-羟基-2-吡啶氨基重氮基)-2 4 6-三溴苯甲酸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铱与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艳梅 李丽清 +2 位作者 王贵方 刘根起 张光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21,34,共3页
报道了铱与2 (3,5 二氯 2 吡啶偶氮) 5 二甲氨基苯酚(3,5 diCl PADMAP)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在pH5 0~6 4的乙酸-乙酸钠介质中,铱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络合比为1∶4,最大吸收波长为56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 7×... 报道了铱与2 (3,5 二氯 2 吡啶偶氮) 5 二甲氨基苯酚(3,5 diCl PADMAP)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在pH5 0~6 4的乙酸-乙酸钠介质中,铱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络合比为1∶4,最大吸收波长为56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 7×104。铱含量在0~7 0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以DCTA为掩蔽剂,常见金属离子对测定无干扰。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铱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 5--2-吡啶偶氮)-5-氨基苯酚 显色反应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2-(5-硝基-4-甲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钴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权 陈虹 +3 位作者 霍燕燕 杨晓慧 何亚萍 翟云会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29,共5页
在pH 4.0~7.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并在50%乙醇存在下,Co(Ⅱ)与新试剂2-(5-硝基-4-甲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NO_3-4-CH_3-PADMA)反应形成紫红色配合物;钴配合物形成后,当以强酸酸化,提高酸度至1.8mol/L H_2SO_4介质,可转变... 在pH 4.0~7.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并在50%乙醇存在下,Co(Ⅱ)与新试剂2-(5-硝基-4-甲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NO_3-4-CH_3-PADMA)反应形成紫红色配合物;钴配合物形成后,当以强酸酸化,提高酸度至1.8mol/L H_2SO_4介质,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绿蓝色质子化形体,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2nm处,与所用He-Ne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632.8nm)能较好匹配,据此建立了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钴的新方法。钴质量浓度在3~100ng/mL范围内与分析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ng/mL。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钴的测定,特别是与钴伴生的铁、镍和铜等元素有较高的允许量,150倍量的Fe^(3+)和Ni^(2+)、5倍量的Cu^(2+)等不干扰钴的测定。实验方法应用于矿石中痕量钴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在0.46%~1.4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硝基-4-甲基-2-吡啶偶氮)-5-氨基苯胺 激光热透镜光谱法 矿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