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的研究 Ⅰ.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志荣 刘世贵 +1 位作者 曾英 侯若彤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报道了从自然界分离产氨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mmoniagenes)进行遗传诱变,获得突变株直接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的研究结果.从采集的婴幼儿大便及鸟类粪便中,分离鉴定出6株产氨短杆菌.将其中的No.18和No.20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亚硝... 报道了从自然界分离产氨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mmoniagenes)进行遗传诱变,获得突变株直接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的研究结果.从采集的婴幼儿大便及鸟类粪便中,分离鉴定出6株产氨短杆菌.将其中的No.18和No.20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亚硝基胍以多种不同方式进行诱变处理,用青霉素浓缩缺陷型.通过对2万多个单菌落的逐个检查,筛选鉴定出7株腺嘌呤缺陷型(A-),1株鸟嘌呤缺陷型(G-),12株腺嘌呤鸟嘌呤双重缺陷型(A-G-).摇瓶发酵结果,有3株A-G-产多量5′—肌苷酸,其中No.18—AG—17产量比较稳定,最高产量达12.1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酸 产氨短杆菌 发酸法 核苷酸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二步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菊华 吴雪娇 +3 位作者 谢希贤 徐庆阳 张成林 陈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29,共6页
5’-肌苷酸作为新一代增味剂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调味品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缩短5’-肌苷酸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在研究来源于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酸性磷酸酶AP/PTaseM催化条件基础上,将该酶编码基因pho CYM... 5’-肌苷酸作为新一代增味剂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调味品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缩短5’-肌苷酸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在研究来源于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酸性磷酸酶AP/PTaseM催化条件基础上,将该酶编码基因pho CYM克隆至肌苷生产菌株Bacillus subtilis JG,获得B.subtilis JAB和B.subtilis JAF,并根据重组菌株合成肌苷及表达酸性磷酸酶的特性,通过调控发酵条件实现了肌苷发酵和酶催化相偶联的二步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经摇瓶发酵实验验证,两菌株5’-肌苷酸产量分别为2.4 g/L和3.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肌苷酸 酸性磷酸酶 枯草芽孢杆菌 二步发酵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法测定调味品中5’-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 被引量:10
3
作者 汪庆旗 陈青俊 +2 位作者 丁献荣 杨琳 徐双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3-56,共4页
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4.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0nm,同时分离了样品中5'-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结果显示:在选定色谱条件下5'-鸟苷... 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4.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0nm,同时分离了样品中5'-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结果显示:在选定色谱条件下5'-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6%~100.3%;相对标准偏差0.77%~1.67%。该方法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于调味品中5'-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5’-鸟苷酸二钠(5 -GMP) 5’-肌苷酸二钠(5-imp) 调味品
下载PDF
一株产5’-肌苷酸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4
作者 宋庆怡 陈雄 +1 位作者 李沛 李库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7-234,共8页
5’-肌苷酸具有独特鲜味,在调味品行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缩短5’-肌苷酸的生产周期,进一步降低成本,对可直接生产5’-肌苷酸的菌株进行筛选,但直接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的菌株资源匮乏,为了找到适合直接发酵法生产的菌株,本文在豆... 5’-肌苷酸具有独特鲜味,在调味品行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缩短5’-肌苷酸的生产周期,进一步降低成本,对可直接生产5’-肌苷酸的菌株进行筛选,但直接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的菌株资源匮乏,为了找到适合直接发酵法生产的菌株,本文在豆瓣酱分离出的菌株中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育种仪诱变,再用影印法进行初筛,最后以5’-肌苷酸产量为响应值进行复筛,得到适合的菌株LK-6。筛选出菌株后,再利用形态学分析、Vitek 2 Compact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测序分析对LK-6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最后用Plackett-Burman(PB)实验进行初步的发酵优化,结果表明酵母粉、KH2PO4和温度是5’-肌苷酸发酵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在PB设计的基础上,获得了初步优化的培养条件,优化后5’-肌苷酸的产量从10 mg/L增长到407.21 mg/L。本文为工业化直接发酵法生产5’-肌苷酸生产菌的筛选方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肌苷酸 ARTP诱变育种仪 Vitek 2 Compact 解淀粉芽孢杆菌 PLACKETT-BURMAN设计
下载PDF
免疫层析法NG-Test CARBA 5对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筛查价值的Meta分析
5
作者 蔡淑梅 刘伊楚 +2 位作者 张胜行 陈坤 陈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31-1335,共5页
目的评价免疫层析法NG-Test CARBA 5筛查碳青霉烯酶分型KPC、NDM、VIM、IMP和OXA48筛查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2008.01-2020.12)数据库、ISI Web of Knowledge(2008.01-2020.12)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01-2020.12)、中... 目的评价免疫层析法NG-Test CARBA 5筛查碳青霉烯酶分型KPC、NDM、VIM、IMP和OXA48筛查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2008.01-2020.12)数据库、ISI Web of Knowledge(2008.01-2020.12)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01-2020.1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8.01-2020.12)、万方数据库(2008.01-2020.12),利用手工检索,2名评价员严格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NGTest CARBA 5筛查碳青霉烯酶分型的试验。依据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用Meta-Disc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后纳入8个研究文献,一共纳入1634例菌株。Meta分析结果显示:NG-Test CARBA 5筛查碳青霉烯酶,包含KPC、NDM、VIM、IMP、OXA48合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7%和100%、98.6%和100%、97.6%和100%、92.6%和100%、100%和99.8%。结论NG-Test CARBA 5筛查KPC、NDM、VIM、IMP、OXA485种碳青霉烯酶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测序 NG-Test CARBA 5 META分析 KPC NDM VIM IMP OXA48 肠杆菌
下载PDF
产气肠杆菌磷酸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洪新 来奇恒 +2 位作者 杨程 张子能 邢新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71-2078,共8页
产气肠杆菌(E.aerogenesIAM1183)的酸性磷酸酶,具有特异转移磷酸基团到核苷5′-位的功能,是极具应用价值的酶。本研究以产气肠杆菌(E.aerogenesIAM1183)的酸性磷酸酶(PhoC)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克隆了phoC基因,构建成酸性磷酸酶... 产气肠杆菌(E.aerogenesIAM1183)的酸性磷酸酶,具有特异转移磷酸基团到核苷5′-位的功能,是极具应用价值的酶。本研究以产气肠杆菌(E.aerogenesIAM1183)的酸性磷酸酶(PhoC)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克隆了phoC基因,构建成酸性磷酸酶(PhoC)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的融合表达载体pMKL-c2x-phoC,把其转化到不同的宿主,进行催化研究。结果发现构建成的基因工程菌具有高于原始菌催化5′-I MP生成的能力、水解5′-I MP的活性降低、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近中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肠杆菌 酸性磷酸酶 克隆 5′-肌苷酸
下载PDF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肉中的呈味核苷酸 被引量:18
7
作者 温泉 吴轶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0年第1期117-119,108,共4页
本文建立了猪肉中呈味核苷酸肌苷酸和乌苷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为流动相,用ZOBAX-NH2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60nm。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0~100mg/mL,变异系数为0... 本文建立了猪肉中呈味核苷酸肌苷酸和乌苷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为流动相,用ZOBAX-NH2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60nm。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0~100mg/mL,变异系数为0.5%-3%,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5%以上,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酸 鸟苷酸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肌苷酸的鲜味评价试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继兰 文杰 +2 位作者 赵桂苹 郑麦青 杨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4-106,共3页
试验对肌苷酸(IMP)及其与谷氨酸钠(MSG)的协同鲜味呈味作用进行了感官验证。试验结果表明,IMP的鲜味呈味作用显著,肉品IMP含量的差异会对肉品总体风味产生一定作用,作用大小与IMP和MSG等其它风味物的协同作用有关。
关键词 肌苷酸 鲜味 感观评价
下载PDF
紫外光度法测定增鲜味精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含量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玮 谭红 +1 位作者 宋光林 何锦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4-345,348,共3页
5′-肌苷酸二钠(Ionosine-5′-monophosphate,简称IMP)和5′-鸟苷酸二钠(Guanosine-5′-onophosphate,简称GMP)在250nm处有较强吸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增鲜味精中呈味核苷酸二钠(I+G)的含量。当HCl浓度在1mol/L以下,样品浓度为0... 5′-肌苷酸二钠(Ionosine-5′-monophosphate,简称IMP)和5′-鸟苷酸二钠(Guanosine-5′-onophosphate,简称GMP)在250nm处有较强吸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增鲜味精中呈味核苷酸二钠(I+G)的含量。当HCl浓度在1mol/L以下,样品浓度为0·01~0·25g/L时,标准曲线在250nm处的相关系数达到0·999,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3·59%。结果表明,该法是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味核苷酸二钠 5′肌苷酸二钠 5′乌苷酸二钠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兰州鲇等鱼类肌苷酸的含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娟宁 杨元昊 +4 位作者 李蕾 王绿洲 周继术 兀洁 李海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3,共4页
为全面了解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品质,建立了兰州鲇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5%pH 6.5~6.8的高氯酸溶液提取,C18反相色谱柱分离,254 nm波长处测定,外标法定量,测定了兰州鲇、鲇(Silurus asotus)、... 为全面了解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品质,建立了兰州鲇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5%pH 6.5~6.8的高氯酸溶液提取,C18反相色谱柱分离,254 nm波长处测定,外标法定量,测定了兰州鲇、鲇(Silurus asotus)、黄河鲤(Cyrinus carpio)3种鱼类肌肉中的肌苷酸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灵敏度高,检出限为2.5×10-4g/kg;加标回收率≥94.0%;方法精密度好,RSD≤2.5%。兰州鲇、鲇和黄河鲤的肌苷酸含量分别为1.18 g/kg、0.733 g/kg和0.504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肌苷酸
下载PDF
3种不同腌干工艺对草鱼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楠 万金庆 厉建国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19-224,共6页
腌干有助于提升水产品风味,且与干燥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对比冰温真空干燥(–0.5℃)、低温真空干燥(12℃)、热风干燥(30℃),且冰温(–0.5±0.4)℃、低温(12±0.4)℃、常温(30±0.4)℃腌制储藏,探讨不同腌干储藏方式对草鱼鲜... 腌干有助于提升水产品风味,且与干燥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对比冰温真空干燥(–0.5℃)、低温真空干燥(12℃)、热风干燥(30℃),且冰温(–0.5±0.4)℃、低温(12±0.4)℃、常温(30±0.4)℃腌制储藏,探讨不同腌干储藏方式对草鱼鲜度和滋味的影响。结果显示,冰温、低温、热风腌干储藏的货架期分别为90、40和15 d,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幅分别为36.65%、26.06%、和20.52%,储藏末期肌苷酸(IMP)含量分别134.71、89.96和84.34 mg·100 g^(-1)。30和12℃储藏末期味精当量分别为0.135和0.396 g·100g^(-1)(MSG);冰温条件下鱼肉味精当量(EUC)增长较快,最高达0.682 g·100g^(-1)(MSG)。冰温腌干储藏草鱼货架期最长,游离氨基酸、IMP和EUC含量最高。因此,冰温腌干储藏草鱼片鲜度最高,滋味最好,货架期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货架期 肌苷酸(IMP) 游离氨基酸 味精当量(EUC)
下载PDF
水产调味品鲫鱼汁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教敏 姚玉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545-550,共6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调味品在食品质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实验以普通养殖鲫鱼为主要原料,研究水产调味品鲫鱼汁的最佳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最终得到水产调味鲫鱼汁的最佳配方:黄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调味品在食品质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实验以普通养殖鲫鱼为主要原料,研究水产调味品鲫鱼汁的最佳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最终得到水产调味鲫鱼汁的最佳配方:黄原胶0.04%,鲫鱼汁30%,盐15%,糖5%,谷氨酸钠5%,5′-肌苷酸0.25%,叶黄素0.03%,鱼味香精0.03%,山梨酸钾0.05%,均质压力35MPa。水产调味品鲫鱼汁质地均匀,口感细腻,鱼鲜风味突出,色泽淡黄,气味芬芳,符合人们对于风味和营养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调味品 鲫鱼汁 鱼味香精 谷氨酸钠 5′-肌苷酸 黄原胶 叶黄素
下载PDF
呈味核苷酸及其在食品调味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崔桂友 《中国烹饪研究》 1999年第2期1-6,共6页
以5'—肌苷酸和5'—鸟苷酸为代表的5'—核苷酸及其一些衍生物,已逐渐应用于食物的调味中.本文综述了5'—核苷酸及其一些衍生物呈鲜味特点、呈味性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以及在食物调味中的运用情况,以便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以5'—肌苷酸和5'—鸟苷酸为代表的5'—核苷酸及其一些衍生物,已逐渐应用于食物的调味中.本文综述了5'—核苷酸及其一些衍生物呈鲜味特点、呈味性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以及在食物调味中的运用情况,以便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5'—核苷酸类鲜味调味剂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 肌苷酸 鸟苷酸 调味品 呈味核苷酸
下载PDF
呈味核苷酸及其生产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珺 《长春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72-73,78,共3页
以5′ 肌苷酸和5′ 鸟苷酸为代表的5′ 核苷酸作为一种新型的添加剂,已逐渐应用于食品的调味中,本文讨论了5′ 核苷酸的结构、性质和呈味特点,介绍了四种呈味核苷酸的生产方法,并就呈味核苷酸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5’-核苷酸 5'-肌苷酸 5’-鸟苷酸
下载PDF
肌苷合成关键酶活性与肌苷积累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勇波 蔡显鹏 +2 位作者 储炬 庄英萍 张嗣良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1-365,共5页
测定比较了高产肌苷菌、低产肌苷菌和野生菌肌苷合成途径中PRPP转酰胺酶、sAMP合成酶、IMP脱氢酶和 5′ 核苷酸酶的比活以及活细胞的肌苷水解能力 ,进一步阐明了菌株产苷性能与肌苷合成途径关键酶活力间的密切关系。根据高产肌苷菌的酶... 测定比较了高产肌苷菌、低产肌苷菌和野生菌肌苷合成途径中PRPP转酰胺酶、sAMP合成酶、IMP脱氢酶和 5′ 核苷酸酶的比活以及活细胞的肌苷水解能力 ,进一步阐明了菌株产苷性能与肌苷合成途径关键酶活力间的密切关系。根据高产肌苷菌的酶学特性 ,确定了高产肌苷菌进一步基因工程改造的方向。研究表明酶学研究对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高产菌株的选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合成 活性 肌苷积累 PRPP转酰胺酶 sAMP合成酶 IMP脱氢酶 5′-核苷酸酶 水解能力
下载PDF
早期应用AICAR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容志惠 刘伟 +2 位作者 李文斌 蔡保欢 刘东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943-946,共4页
目的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的不同时期应用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甲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AICAR),观察其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新生大鼠16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ICAR30 min组、A... 目的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的不同时期应用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甲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AICAR),观察其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新生大鼠16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ICAR30 min组、AICAR24 h组和AICAR72 h组,各32只。采用Cresyl violet染色法比较手术后不同时间点(30 min,24 h,72 h)给予AICAR(500 mg·kg-1)对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差异;采用Foot-faults法评估大鼠远期预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P-AMPK及三磷酸腺苷(ATP)的表达变化。结果假手术组与模型对照组大脑存活面积比例分别为(100.0±0.1)%和(45.3±6.3)%(P<0.05);手术后30 min、24 h给予AICAR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且手术后30 min治疗效果优于24 h(P<0.05),手术后72 h给予AICAR没有发现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早期给予AICAR治疗后可增加P-AMPK活性至假手术组约3倍,ATP含量可升至接近假手术组水平(P<0.05)。结论 HIE发病早期补充AICAR可调控AMPK信号通路,增加ATP含量,保护受损的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咪唑-甲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脑病 缺血性 缺氧 神经元
下载PDF
应用HPLC反相色谱快速测定增鲜味精中的鸟苷酸和肌苷酸 被引量:19
17
作者 任一平 黄百芬 +1 位作者 连国义 董伦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6-41,21,共7页
本文描述了一种快速测定增鲜味精中的5’-鸟苷酸(5’-GMP)和5’-肌苷酸(5’-IWP)的方法。样品经过简单的前处理溶解、衍生并由ODSC-18反相柱分离。流动相为0.5%KH_2PO_4缓冲液(pH4.5~5.0... 本文描述了一种快速测定增鲜味精中的5’-鸟苷酸(5’-GMP)和5’-肌苷酸(5’-IWP)的方法。样品经过简单的前处理溶解、衍生并由ODSC-18反相柱分离。流动相为0.5%KH_2PO_4缓冲液(pH4.5~5.0)。UV(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54nm。增鲜味精中的500μg/100g5’-GMP和500μg/100g5’-IMP能全部分离并定量测定。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9(5’-GMP)和0.9996(5’-IMP)。回收率达分别达102.2%(5’-GMP)和101.9%/(5’-IMP)。变异系数分别为4.7%(5’-GMP)和2.6%(5’-I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反相色谱 增鲜味精 鸟苷酸 肌苷酸 味精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呈味核苷酸 被引量:12
18
作者 钟佛生 庞婉青 何敬堂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64,共3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盐的含量。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5)配制流动相,等梯度洗脱,254nm波长,Hypersil-ODS反相色谱柱,在20min内分离测定酱油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盐的含量。结果表明:肌苷酸二钠和鸟苷酸二钠的保...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盐的含量。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5)配制流动相,等梯度洗脱,254nm波长,Hypersil-ODS反相色谱柱,在20min内分离测定酱油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盐的含量。结果表明:肌苷酸二钠和鸟苷酸二钠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0% ̄4.6%,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数分别为0.9999,标准加入回收率平均为10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酱油 5’-肌苷酸二钠盐 5’-鸟苷酸二钠盐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呈味核苷酸二钠混合物含量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亚光 黄永嫦 +1 位作者 王焕章 瞿东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8-111,共4页
在 2 0 0~ 3 0 0nm波长范围内扫描 5’ 肌苷酸二钠 (IMP)和 5’ 鸟苷酸二钠 (GMP)溶液 ,根据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波长选择原理 ,确定 2个波长分别为λ1=2 5 0nm与λ2 =2 80nm。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IMP、GMP溶液 ,并在 2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 ... 在 2 0 0~ 3 0 0nm波长范围内扫描 5’ 肌苷酸二钠 (IMP)和 5’ 鸟苷酸二钠 (GMP)溶液 ,根据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波长选择原理 ,确定 2个波长分别为λ1=2 5 0nm与λ2 =2 80nm。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IMP、GMP溶液 ,并在 2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 ,由比耳定律推算出常数εΙΜΡλ2 50 ,εGΜΡλ2 50 ,εΙΜΡλ2 80 ,εGΜΡλ2 80 的数值 ,根据加和性原理推导出IMP、GMP和呈味核苷酸二钠 (I+G)的测定公式。结果表明 ,此测定方法稳定性好 ,重复性高 ,专属性高 ,可代替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I+G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测定方法 呈味核苷酸二钠 混合物 IMP GMP
下载PDF
载钴沸石上Co^(3+)的还原作用
20
作者 吴锁川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66-72,共7页
本文釆用XRD,XPS,TGA和TPR-XRD技术考察浸渍钴HZSM-5沸石催化剂的还原作用,结果表明:浸渍型载钴沸石经焙烧后,钴主要以Co_3O_40.形态存在于沸石外表面,其粒度为350(?)左右。同时有部分钴离子进入孔内与H^+进行交换,以类似Co(OH)_2形态... 本文釆用XRD,XPS,TGA和TPR-XRD技术考察浸渍钴HZSM-5沸石催化剂的还原作用,结果表明:浸渍型载钴沸石经焙烧后,钴主要以Co_3O_40.形态存在于沸石外表面,其粒度为350(?)左右。同时有部分钴离子进入孔内与H^+进行交换,以类似Co(OH)_2形态存在于沸石内表面。500℃还原后,还原度随载钴量增加而增大,其大于57%,粒度在250-270(?)间。还原过程中,出现2个TPR峰,分别相应于过程中的Co^(3+)→Co^(2+)→Co二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温度依次为:591-624°K;644-658°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钴沸石 沸石催化剂 还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