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1
作者 陈志壮 杨中华 王行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28-2330,共3页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的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在Timer、GEPIA、UALCAN、OncoLnc数据库中分析PLOD2在肾癌中的差异表达、肾癌分期和预后(P<0.05)。在Caki-1细胞系中使用CRISPR/C...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的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在Timer、GEPIA、UALCAN、OncoLnc数据库中分析PLOD2在肾癌中的差异表达、肾癌分期和预后(P<0.05)。在Caki-1细胞系中使用CRISPR/Cas9技术导入shRNA敲低PLOD2。设置组别为Caki-1细胞株对照组和稳定敲低PLOD2实验组的Caki-1细胞株(sh2、sh3、sh4)。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PLOD2对肾癌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生信数据库发现PLOD2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其中包括肾透明细胞癌(P<0.05)。在敲低PLOD2后,CCK-8结果显示,PLOD2敲低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1.52±1.05比1.09±0.11(t=1.832,P<0.05)和(1.52±1.05比1.07±0.71(t=1.944,P<0.05)和(1.52±1.05比1.04±0.66(t=2.09,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LOD2敲低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438.3±15.3比259.3±43(t=6.79,P<0.05)和(438.3±15.3比272.3±34.8(t=7.554,P<0.05)和(438.3±15.3比290.3±40.07(t=5.97,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PLOD2敲低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508.6±16.2比215.0±13.2(t=24.24,P<0.05)和(508.6±16.2比224.6±18.5(t=15.585,P<0.05)和(508.6±16.2比220.0±4.0(t=29.809,P<0.05)。结论:PLOD2在肾癌中表达上调,敲低PLOD2能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 肾透明细胞癌
原文传递
下调HIF-1α/PLOD2信号通路对缺氧肾透明细胞癌786-0和ACHN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曹雪 杨金成 +4 位作者 李媛 赵梦潮 赵天琪 苗冬青 侯绍章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973-978,1014,共7页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影响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ccRC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缺氧组(Hypoxia组,1%O2)和缺氧+HIF-1α抑制剂组(Hypoxia+PX-478组,55μmol·L...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影响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ccRC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缺氧组(Hypoxia组,1%O2)和缺氧+HIF-1α抑制剂组(Hypoxia+PX-478组,55μmol·L-1/45μmol·L-1)。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ccRCC细胞中HIF-1α、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蛋白表达量;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ccRCC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实验检测ccRC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cRCC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HIF-1α抑制剂加入后的细胞活力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与NG组相比,Hypoxia组HIF-1α、PLOD2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均<0.05),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PX-478组HIF-1α、PLOD2蛋白表达量发均降低(P均<0.05);与NG组相比,Hypoxia组ccRCC细胞786-0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均提高(P均<0.01),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PX-478组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均降低(P均<0.01)。结论 缺氧条件下,下调HIF-1α/PLOD2通路可抑制786-0和ACHN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肾透明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
下载PDF
PLO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3
作者 郭超杰 张佳佳 +3 位作者 曾洁 王晖予 艾尔法提·艾麦尔 徐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5-1043,共9页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O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PLOD1作为OSCC预后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采用肿瘤免疫评价资源(TIMER)数据库、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O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PLOD1作为OSCC预后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采用肿瘤免疫评价资源(TIMER)数据库、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组织中PLOD1 mRMA表达水平及其与HNSC患者生存期的关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0例OSCC组织和64例癌旁组织中PLOD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LOD1在OSCC诊断中的价值。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人正常口腔上皮HOK细胞和OSCC SCC15和CAL27细胞中PLO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法将小干扰RNA(siRNA)片段转染至SCC15细胞,分为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si-NC)和si-PLOD1组(转染si-PLOD1),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2组细胞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结果:公共数据库分析,HNSC组织中PLOD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PLOD1低表达组比较,PLOD1高表达组HNSC患者生存期较短(HR=1.41,P=0.018)。PLOD1蛋白主要表达于OSCC细胞的细胞质中,OSCC组织中PLOD1表达强度高于癌旁组织(P<0.01),并与OSCC患者T分期和TNM分期有关(P=0.021,P=0.004)。PLOD1诊断OSCC的AUC为0.811,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63.64%和90.63%。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PLOD1低表达组比较,PLOD1高表达组OSCC患者生存率降低(P<0.01);COX回归分析,PLOD1高表达是影响OS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OSCC细胞中PLO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OK细胞(P<0.05)。与si-NC组比较,si-PLOD1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划痕愈合率降低(P<0.05),侵袭细胞数减少(P<0.01)。结论:PLOD1在O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PLOD1表达可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LOD1可能是OSCC新的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前胶原赖氨酸 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1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预后
下载PDF
PLOD1、NFE2L3、KLKB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4
作者 符星 刘鑫 陈艳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50-1953,共4页
目的 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核因子E2相关因子3(NFE2L3)、血浆激肽释放酶B1(KLKB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目的 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核因子E2相关因子3(NFE2L3)、血浆激肽释放酶B1(KLKB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检测PLOD1、NFE2L3、KLKB1蛋白表达水平。并对比不同TNF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患者PLOD1、NFE2L3、KLKB1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LOD1、NFE2L3、KLKB1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PLOD1、NFE2L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0.00%、60.00%,均高于癌旁组织(22.50%、17.50%),结直肠癌组织KLKB1蛋白阳性率为43.33%,低于癌旁组织(7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分期Ⅳ期患者PLOD1与NFE2L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0%与95.24%,均明显高于Ⅲ期(83.33%与73.33%)、Ⅱ期(59.09%与45.45%)、Ⅰ期(48.00%与32.00%),Ⅳ期患者KLKB1蛋白阳性率为14.29%,明显低于Ⅲ期(36.67%)、Ⅱ期(34.09%)、Ⅰ期(9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患者PLOD1与NFE2L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0%与90.00%,明显高于中分化(81.13%与50.94%)、高分化(44.68%与23.40%),低分化患者KLKB1蛋白阳性率为20.00%,明显低于中分化(30.19%)、高分化(68.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LOD1、NFE2L3与TNF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KLKB1与TNF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LOD1、NFE2L3蛋白呈现低表达状态,KLKB1蛋白呈现高表达状态,且PLOD1、NFE2L3、KLKB1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TNF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3 血浆激肽释放酶B1
下载PDF
探索假单胞菌降解4-氯硝基苯代谢新途径 被引量:4
5
作者 赫荣乔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363,共1页
尽管硝基芳香烃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已经研究了二十多年,但是还有较多的硝基化毒性化合物的生物学降解机理尚待探索,特别是氯代硝基芳香烃芳环类化合物不易被活化,从而比单取代芳香烃更难以降解。因此,阐明这类难降解有毒物质在有氧条... 尽管硝基芳香烃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已经研究了二十多年,但是还有较多的硝基化毒性化合物的生物学降解机理尚待探索,特别是氯代硝基芳香烃芳环类化合物不易被活化,从而比单取代芳香烃更难以降解。因此,阐明这类难降解有毒物质在有氧条件下的生物学降解机理,将可能对相关毒物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并可以促进生物技术的改进与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氯硝基苯 假单胞菌 生物降解途径 硝基还原酶 2-氨基5-氯酚1 6-加氧酶
下载PDF
PLOD2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放疗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张哲 张雷 +1 位作者 段诗苗 江浩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PLOD2(5-双加氧酶)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放疗的1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PLOD2的表达情况,分成PLOD2阳性表达组(94例)与PLOD2阴性表达组(82例)。观察并... 目的:探讨PLOD2(5-双加氧酶)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放疗的1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PLOD2的表达情况,分成PLOD2阳性表达组(94例)与PLOD2阴性表达组(82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远处临床转移情况、放疗后临床近期有效性及患者1、3、5年总生存率间的差异,分析PLOD2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放疗预后的关系。结果:PLOD2阳性表达组远处脏器转移率(35.11%)高于PLOD2阴性表达组(19.51%),无临床转移率(13.84%)低于PLOD2阴性表达组(3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OD2阳性表达组淋巴结转移及局部侵犯率(51.06%)高于PLOD2阴性组(45.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OD2阳性表达组在放疗后临床近期有效率(72.34%)低于PLOD2阴性表达组(87.80%)(P<0.05);PLOD2阳性组1、3、5年的生存率低于PLOD2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食管癌PLOD2阳性表达组患者发生放射抵抗的机率大,发生脏器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机会多,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LOD2表达水平对预测食管癌放疗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肿瘤 5-双加氧酶 放疗 预后
下载PDF
PLOD2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刘鹏 张涛 +1 位作者 邓忠远 李孝建 《解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人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原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分别对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PLOD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印迹、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人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原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分别对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PLOD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印迹、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瘢痕疙瘩组织中PLOD2在蛋白和RNA水平表达情况,与其他2种组织相比统计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分析3种组织免疫组化切片图像发现瘢痕疙瘩中的PLOD2蛋白表达存在高表达。结论瘢痕疙瘩组织中PLOD2存在高表达,可能是瘢痕疙瘩的新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2 瘢痕疙瘩 组织表达 胶原纤维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PLOD2的表达及其在缺氧条件下通过PI3K/Akt通路对卵巢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朗 陈春英 +1 位作者 沈栗帆 胡春艳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探究前胶原-赖氨酸,2-氧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3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作为卵巢癌组,另收集同期的行良性卵巢囊... 目的探究前胶原-赖氨酸,2-氧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3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作为卵巢癌组,另收集同期的行良性卵巢囊肿切除33例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作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IHC)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PLOD2的表达;将卵巢癌细胞SK-OV-3进行缺氧处理,采用RT-PCR检测PLOD2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LOD2、p-PI3 K、PI3 K、p-Akt和Akt的蛋白表达;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卵巢癌组卵巢组织中PLOD2 mRNA和蛋白表达、IHC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0h的细胞比较,缺氧24h和缺氧48h细胞中PLOD2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24h的细胞比较,缺氧48h细胞中PLOD2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在缺氧条件下,与si-NC组相比,si-PLOD2组细胞在24h、48h和72h的细胞活力、EdU+细胞数、迁移细胞数以及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PLOD2、p-PI3 K/PI3 K和p-Akt/Akt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PLOD2高表达,在缺氧条件下,PLOD2可能通过激活PI3 K/Akt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氧戊二酸5-双加氧酶2 卵巢癌 PI3 K/Akt通路 缺氧
下载PDF
PLOD1、NFE2L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董小华 陈芙蓉 张优敬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核因子E2相关因子3(NFE2L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取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PLOD1、NFE... 目的:探讨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PLOD1)、核因子E2相关因子3(NFE2L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取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PLOD1、NFE2L3表达水平。随访2年,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2个亚组,即转移组(20例)和非转移组(7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PLOD1、NFE2L3表达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LOD1、NFE2L3对结直肠癌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织PLOD1、NFE2L3阳性表达率及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患者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PLOD1及NFE2L3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赋值,最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PLOD1阳性及NFE2L3阳性表达为结直肠癌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LOD1、NFE2L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可考虑将PLOD1、NFE2L3作为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3 结直肠癌 转移
原文传递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胶质瘤组织中PLOD3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张跃欣 赵墨 +1 位作者 魏康康 周国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PLOD)3 mR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数据集,比较胶质瘤和正常组织中PLOD3 mRNA表达差异,探讨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PLOD3高表达和低表达患... 目的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PLOD)3 mR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数据集,比较胶质瘤和正常组织中PLOD3 mRNA表达差异,探讨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PLOD3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生存差异,分析胶质瘤组织中PLOD3共表达基因及富集的信号通路,免疫组化法验证PLOD3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LOD3 mRNA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量升高(P<0.001)。年龄(>60岁)、WHO分级(G4)、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状态(野生)及PLOD3 mRNA表达(高表达)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胶质瘤PLOD3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缩短(P<0.001)。PLOD3共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内质网、谷氨酸能突触等信号通路。20例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LOD3高表达阳性率为85%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LOD3在胶质瘤中显著高表达,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3 预后 富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