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丙基-4,5-二甲酸咪唑和4,4-联吡啶的镉(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邓记华 钟地长 梅光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5-179,共5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得到了一个包含四核镉(Ⅱ)的基于2-丙基-4,5-二甲酸咪唑和4,4-联吡啶的配位聚合物[Cd2(HPIDC)2(bpy)(H2O)2](1)。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结晶在c2/c空间群中,晶胞参数为:a=1.936 6(4)nm,b=1.504 1... 通过水热法合成得到了一个包含四核镉(Ⅱ)的基于2-丙基-4,5-二甲酸咪唑和4,4-联吡啶的配位聚合物[Cd2(HPIDC)2(bpy)(H2O)2](1)。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结晶在c2/c空间群中,晶胞参数为:a=1.936 6(4)nm,b=1.504 1(3)nm,c=2.200 4(5)nm,β=94.990(4)°,V=6.385(2)nm3,Z=8,1.393 mm-1,F(000)=3 216,Dc=1.684 g.cm-3,R1=0.045 8,wR2=0.108 9。通过链间的O-H…O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的超分子结构。固体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在427 nm处发射出较强的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丙基-4 5-二甲酸咪唑 4 4-联吡啶 镉(Ⅱ) 晶体结构 发光
下载PDF
二咪唑二甲酸合铜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吴柱芬 戴国梁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24期33-34,71,共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对配合物CuL2及其阴离子进行了结构优化,频率计算,并分析了配合物的电荷布局。在优化得到的稳定构型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配合物及其阴离子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获得其吸收光谱。结果...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对配合物CuL2及其阴离子进行了结构优化,频率计算,并分析了配合物的电荷布局。在优化得到的稳定构型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配合物及其阴离子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获得其吸收光谱。结果表明,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在配体4,5-咪唑二甲酸(L)与中心金属之间的电荷转移,电子从中心金属Cu转移至含N和O的4,5-咪唑二甲酸配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5-咪唑二甲酸 电荷转移 激发态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两种苯并咪唑超分子化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学性质
3
作者 酒明衍 乔占平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49-2554,共6页
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两种超分子化合物1,2-二(2-苯并咪唑基)乙烷硫酸盐[(C16H16N4).(HSO4)2.(H2O)2](1)和5-(2-苯并咪唑基)-1,3-苯二甲酸[C15H10N2O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 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两种超分子化合物1,2-二(2-苯并咪唑基)乙烷硫酸盐[(C16H16N4).(HSO4)2.(H2O)2](1)和5-(2-苯并咪唑基)-1,3-苯二甲酸[C15H10N2O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两个化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超分子化合物(1)的晶格参数:Mr=494.48,a=0.7089(2)nm,b=1.7922(5)nm,c=0.8584(2)nm,β=106.250(4)°,V=1.0471(5)nm3,Z=2,Dc=1.562g/cm3,F(000)=512,μ=0.318mm-1,GOF=1.046,R1=0.0518,wR2=0.1710;超分子化合物(2)的晶格参数:Mr=282.23,a=1.4345(3)nm,b=1.6748(4)nm,c=1.0628(2)nm,β=93.364(4)°,V=2.5490(10)nm3,Z=8,Dc=1.460g/cm3,F(000)=1152,μ=0.109mm-1,GOF=1.098,R1=0.0473,wR2=0.1341。两个化合物分子间通过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相互形成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2-苯并咪唑基)乙烷 5-(2-苯并咪唑基)-1 3-二甲酸 超分子化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光谱性质
原文传递
基于π…π作用的Cu(Ⅱ)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4
作者 李付安 李建定 杨维春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8-1122,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基于π…π作用构建而成的Cu(Ⅱ)的3D超分子配位聚合物[Cu L(phen)]n(1)(H2L=5-(咪唑甲基)间苯二甲酸,phen=1,10-菲咯啉),并利用元素分析、粉末XRD、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单晶X-衍射分析的方法对其结构...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基于π…π作用构建而成的Cu(Ⅱ)的3D超分子配位聚合物[Cu L(phen)]n(1)(H2L=5-(咪唑甲基)间苯二甲酸,phen=1,10-菲咯啉),并利用元素分析、粉末XRD、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单晶X-衍射分析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的单晶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在1中,作为桥基配体的阴离子L2-将Cu(II)离子连接起来构成了2D网络(Cu3L3)n,相邻的2D层又通过咪唑环间的π…π作用连接成了双层结构,这些双层结构又被处于平行分布的菲咯啉环间的π…π作用延展为稳定的3D网络。此外,本文还研究了配合物1的光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咪唑甲基)间苯二甲酸 1 10-菲咯啉 π…π作用 配位聚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