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产地当归炮制前后多糖与新产生成分5-羟甲基糠醛和5-羟基麦芽酚含量变化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钱晓东
周桂芬
吕圭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研究加热炮制对不同来源当归药材中多糖和炮制过程中新产生成分5-羟甲基糠醛(5-HMF)和5-羟基麦芽酚(DDMP)含量的影响,揭示当归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测定炮制前后当归中多糖含量。...
目的:研究加热炮制对不同来源当归药材中多糖和炮制过程中新产生成分5-羟甲基糠醛(5-HMF)和5-羟基麦芽酚(DDMP)含量的影响,揭示当归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测定炮制前后当归中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HMF和DDMP的含量,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TM(钻石)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95),检测波长为286nm。结果:14批不同来源当归多糖含量均在10%以上,加热炮制后多糖含量均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同,并会生成5-HMF和DDMP两个新的化学成分。14批炮制品中5-HMF含量为0.382%-1.153%,并且5-HMF与DDMP峰面积比值差异较大。野生当归多糖含量最高,炮制后多糖含量下降最显著,而且生成的5-HMF含量最高。结论:当归加热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了量变和质变。该研究为揭示当归炮制后药理活性变化与化学成分变化的相美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炮制
多糖
5
-
羟甲基糠醛
5-羟基麦芽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羟基麦芽酚中毒2例报告
2
作者
姬仲
陆兵勋
+2 位作者
周亮
张运周
蒋海山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33-133,共1页
5-羟基麦芽酚(DDMP)引起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多器官损伤较少见,我院近来收治了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5-羟基麦芽酚
中毒
病例
食品添加剂
脑电图
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PLC法同时测定黄精中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和黄精碱A的含量
被引量:
12
3
作者
殷海霞
邬秋萍
+6 位作者
平欲晖
袁铭铭
周志强
钱媛
许妍
宁火华
吴毅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9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精生药和酒黄精中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黄精碱A 3个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精生药和酒黄精中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黄精碱A 3个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柱温30℃。结果: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黄精碱A进样量分别在0.055 0~1.100 0μg(r=0.999 5)、0.071 3~1.426 0μg(r=0.999 9)和0.004 1~0.082 0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1%,97.53%,99.23%,RSD分别为1.81%,1.07%,0.93%(n=6)。结论:该方法分离效率高,重复性好,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黄精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5-羟基麦芽酚
5
-
羟甲基糠醛
黄精碱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
33
4
作者
刘振丽
李林福
+3 位作者
宋志前
王淳
张玲
巢志茂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法确定提取溶剂,用聚酰胺、大孔吸附树脂、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新产生的化学成分为5-羟基麦芽酚(Ⅰ)和5-羟甲基糠醛(...
目的:分离和鉴定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法确定提取溶剂,用聚酰胺、大孔吸附树脂、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新产生的化学成分为5-羟基麦芽酚(Ⅰ)和5-羟甲基糠醛(Ⅱ)。结论:两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炮制
5-羟基麦芽酚
5
-
羟甲基糠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产地当归炮制前后多糖与新产生成分5-羟甲基糠醛和5-羟基麦芽酚含量变化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钱晓东
周桂芬
吕圭源
机构
湖州市中心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320-1323,共4页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9ZX09502-016)
文摘
目的:研究加热炮制对不同来源当归药材中多糖和炮制过程中新产生成分5-羟甲基糠醛(5-HMF)和5-羟基麦芽酚(DDMP)含量的影响,揭示当归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测定炮制前后当归中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HMF和DDMP的含量,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TM(钻石)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95),检测波长为286nm。结果:14批不同来源当归多糖含量均在10%以上,加热炮制后多糖含量均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同,并会生成5-HMF和DDMP两个新的化学成分。14批炮制品中5-HMF含量为0.382%-1.153%,并且5-HMF与DDMP峰面积比值差异较大。野生当归多糖含量最高,炮制后多糖含量下降最显著,而且生成的5-HMF含量最高。结论:当归加热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了量变和质变。该研究为揭示当归炮制后药理活性变化与化学成分变化的相美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当归
炮制
多糖
5
-
羟甲基糠醛
5-羟基麦芽酚
Keywords
Angelica sinensis
processing
polysaccharide
5
-
HMF
DDMP
分类号
R284.3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羟基麦芽酚中毒2例报告
2
作者
姬仲
陆兵勋
周亮
张运周
蒋海山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33-133,共1页
文摘
5-羟基麦芽酚(DDMP)引起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多器官损伤较少见,我院近来收治了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5-羟基麦芽酚
中毒
病例
食品添加剂
脑电图
诊断
分类号
R595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LC法同时测定黄精中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和黄精碱A的含量
被引量:
12
3
作者
殷海霞
邬秋萍
平欲晖
袁铭铭
周志强
钱媛
许妍
宁火华
吴毅
机构
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江西省药品与医疗器械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9期1683-1686,共4页
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22BAB205075)
文摘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精生药和酒黄精中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黄精碱A 3个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柱温30℃。结果: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黄精碱A进样量分别在0.055 0~1.100 0μg(r=0.999 5)、0.071 3~1.426 0μg(r=0.999 9)和0.004 1~0.082 0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1%,97.53%,99.23%,RSD分别为1.81%,1.07%,0.93%(n=6)。结论:该方法分离效率高,重复性好,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黄精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黄精
5-羟基麦芽酚
5
-
羟甲基糠醛
黄精碱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Keywords
Polygonatum cyrtonema
5
-
Hydroxy maltol
5
-
Hydroxymethyl furfural
Polygonatine A
HPLC
Content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R927.2 [医药卫生—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
33
4
作者
刘振丽
李林福
宋志前
王淳
张玲
巢志茂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05-150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219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04-052P64)
文摘
目的:分离和鉴定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法确定提取溶剂,用聚酰胺、大孔吸附树脂、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新产生的化学成分为5-羟基麦芽酚(Ⅰ)和5-羟甲基糠醛(Ⅱ)。结论:两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何首乌
炮制
5-羟基麦芽酚
5
-
羟甲基糠醛
Keywords
Radix Polygoni Muhiflori
Processing
2,3
-
Dihydro
-
3,
5
-
dihydroxy
-
6
-
methyl
-
4(H)
-
pyran
-
4
-
one
5
Hydroxymethyl
-
furfuran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产地当归炮制前后多糖与新产生成分5-羟甲基糠醛和5-羟基麦芽酚含量变化规律性研究
钱晓东
周桂芬
吕圭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5-羟基麦芽酚中毒2例报告
姬仲
陆兵勋
周亮
张运周
蒋海山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HPLC法同时测定黄精中5-羟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和黄精碱A的含量
殷海霞
邬秋萍
平欲晖
袁铭铭
周志强
钱媛
许妍
宁火华
吴毅
《中国药师》
CAS
201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刘振丽
李林福
宋志前
王淳
张玲
巢志茂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