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酞普兰中间体5-腈基异苯并呋喃-1-酮的合成研究
1
作者 吴伟明 周永良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17期6-7,共2页
目的以简单易得的原料合成西酞普兰的中间体5-腈基异苯并呋喃-1-酮。方法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通过硝化、还原、开环、环合、Sandmeyer反应、取代等6步反应制得5-腈基异苯并呋喃-1-酮。结果目标化合物经熔点测定、红外光谱、核磁共... 目的以简单易得的原料合成西酞普兰的中间体5-腈基异苯并呋喃-1-酮。方法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通过硝化、还原、开环、环合、Sandmeyer反应、取代等6步反应制得5-腈基异苯并呋喃-1-酮。结果目标化合物经熔点测定、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确证其化学结构。结论原料易得,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腈基异苯并呋喃-1-酮 西酞普兰 中间体 合成
下载PDF
5-氰基异苯并呋喃-1-酮的合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丹 孟艳秋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0-330,344,共2页
邻苯二甲酰亚胺经硝化、还原制得4-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还原1个羰基后加热脱氨并环合制得5-氨基异苯并呋喃-1-酮,最后经Sandmeyer反应进行氰基取代制得5-氰基异苯并呋喃-1-酮,总收率39%。
关键词 5-苯并呋喃-1- 西酞普兰 中间体 合成
下载PDF
5-氰基异苯并呋喃-1-酮
3
作者 刘丹 孟艳秋 《医药中间体及其化工原料》 2004年第3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5-苯并呋喃-1- 抗抑郁药 西酞普兰 中间体 合成工艺 邻苯二甲酰亚胺 硝化 还原 Sandmeyer反应
下载PDF
5-氰基异苯并呋喃-1-酮
4
作者 刘丹 孟艳秋 《化工中间体(科技.产业版)》 2004年第3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5-苯并呋喃-1- 抗抑郁药 西酞普兰 中间体 合成工艺
下载PDF
5-溴异苯并呋喃-1(3H)-酮合成方法改进 被引量:5
5
作者 余红霞 郭峰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52-353,共2页
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起始原料 ,经硝化、还原、溴代等步骤 ,合成 5 溴异苯并呋喃 1(3H) 酮 ,总收率为 4 0 % (以邻苯二甲酰亚胺计 ) ,纯度达 99 6 %。
关键词 合成方法 5-苯并呋喃-1- 硝化 还原 溴代
下载PDF
5-氰基异苯并呋喃-1-酮
6
《医药化工》 2004年第7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5-苯并呋喃-1- 合成工艺 中间体 抗抑郁药
下载PDF
3’-[辛基(2-甲基苯基)胺基]-6’-(2-甲基苯基)胺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呫吨-3-酮的合成
7
作者 刘景 祁咏梅 +2 位作者 李昌德 赵晨 宋昱 《信息记录材料》 2015年第1期14-16,共3页
以荧光素为原料经氯化、氨解、烷基化反应合成了性能优良的热敏品染料3’-[辛基(2-甲基苯基)胺基]-6’-(2-甲基苯基)胺基-螺[异苯并呋喃-1(3H),9’-[9H]呫吨-3-酮,确定了最佳的合成路线,最终产品含量≥97%,在波长550nm处吸收值≤0.1。
关键词 荧光素 热敏染料 3’-[辛(2-)胺]-6’-(2-)胺-螺[苯并呋喃-1(3H)-9’-[9H]呫吨-3-
下载PDF
新除草剂RZH-01-004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彦龙 苗蔚荣 周宇涵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03-505,共3页
通过7-氯-5-氟-4-异氰酸酯基-2,2-二甲基-2,3-二氢-1-苯并呋喃和2-羟基-甲基-3-丁烯酸乙酯发生加成环化反应制得除草剂3-(7-氯-5-氟-2,2-二甲基-2,3-二氢-1-苯并呋喃-4-基)-5-(1-甲基亚乙基)-1,3-唑烷-2,4-二酮,收率70%,含量97.8%。产... 通过7-氯-5-氟-4-异氰酸酯基-2,2-二甲基-2,3-二氢-1-苯并呋喃和2-羟基-甲基-3-丁烯酸乙酯发生加成环化反应制得除草剂3-(7-氯-5-氟-2,2-二甲基-2,3-二氢-1-苯并呋喃-4-基)-5-(1-甲基亚乙基)-1,3-唑烷-2,4-二酮,收率70%,含量97.8%。产品结构用CIMS,HNMR进行了确定。室内生测结果表明,RZH-01-004苗后茎叶处理对大多数阔叶杂草有较高的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活性 加成环化 3-(7--5--2 2-二甲-2 3-二氢-1-苯并呋喃-4-)-5-(1-亚乙)-1 3-噁嚼唑烷-2 4-
下载PDF
水相中无碱条件下N-甲氧基-2-炔基苯甲酰胺的5-外型氮杂环化反应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仁志 杨民 +3 位作者 邱观音生 张莲鹏 王玉超 罗劲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71-2077,共7页
发展了一种水相中无碱辅助的N-甲氧基-2-炔基苯甲酰胺的5-外型环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高效、底物适用性广,可以以中等至优秀的收率合成得到一系列不同取代的N-甲氧基异吲哚-1-酮化合物,N-保护基对反应起到了促进作用.反应过程中... 发展了一种水相中无碱辅助的N-甲氧基-2-炔基苯甲酰胺的5-外型环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高效、底物适用性广,可以以中等至优秀的收率合成得到一系列不同取代的N-甲氧基异吲哚-1-酮化合物,N-保护基对反应起到了促进作用.反应过程中,N-甲氧基保护基充当了分子内碱的角色,帮助了酰胺氮负离子的形成.通过反应温度的调控,实现了N无保护的异吲哚-1-酮化合物的合成.发展的以N-甲氧基-2-炔基苯甲酰胺为原料实现异吲哚-1-酮的绿色合成方法,是众多异吲哚-1-酮合成方法中的一种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 N-甲氧-2-苯甲酰胺 5-外型环化反应 吲哚-1-
原文传递
羊脆木根皮中1个新的异苯并呋喃内脂类化合物及其细胞毒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艳 邢欢欢 +6 位作者 马航赢 周玲 李银科 叶艳青 胡秋芬 周敏 李建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134-4136,共3页
目的 对羊脆木Pittosporum kerrii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羊脆木根皮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异苯并呋喃内酯类化... 目的 对羊脆木Pittosporum kerrii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羊脆木根皮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异苯并呋喃内酯类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6-异戊烯基-异苯并呋喃-1(3H)-酮(1)、5-甲基-6-异戊烯基-异苯并呋喃-1(3H)-酮(2)、5-甲氧基-6-(3-O-乙酰基)-丙酰基-异苯并呋喃-1(3H)-酮(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羊脆木素A。并对化合物1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试,其对NB4、SH-SY5Y、PC3、A549和MCF-7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3.6、5.2、8.8、5.7和6.0 μmol/L。结论 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羊脆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且表现出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脆木 苯并呋喃内脂 细胞毒活性 5--6-戊烯-苯并呋喃-1(3H)- 羊脆木素A
原文传递
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血糖药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谦 边晓丽 +2 位作者 樊向妮 罗振吉 赵桂兰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葡萄糖氮苷化合物,并对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降低餐后血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为寻找具有新型结构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血糖药奠定基础。方法:取邻苯二甲酰亚胺经硝化、成盐得4-硝基酞酰亚胺钾盐,再与葡萄糖...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葡萄糖氮苷化合物,并对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降低餐后血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为寻找具有新型结构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血糖药奠定基础。方法:取邻苯二甲酰亚胺经硝化、成盐得4-硝基酞酰亚胺钾盐,再与葡萄糖经乙酰化、溴化得到的溴代葡萄糖反应后去乙酰基得到目标化合物。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药,对目标化合物进行酵母和小鼠肠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麦芽糖酶、乳糖酶和淀粉酶)体外抑制活性[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的测定,以及灌胃给药2h内小鼠餐后血糖水平变化的初步研究。结果: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质谱(MS)及核磁共振(1H-NMR)确证;目标化合物对4种酶的活性抑制强弱顺序为:酵母α-葡萄糖苷酶、麦芽糖酶、乳糖酶、淀粉酶(IC50分别为1.49、33.7、101.1、>200μmol/L);其可降低正常小鼠餐后血糖,其与阳性对照药、空白组餐后2h时血糖水平分别为(10.6±0.4)、(7.4±1.0)、(11.9±0.7)mmol/L。结论:合成了一种新的葡萄糖氮苷化合物5-硝基-2(-β-D-吡喃葡萄糖基)-1H-异吲哚-1,3二酮;其体外具有明显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体内具有降低正常小鼠餐后血糖的活性但不及阿卡波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β-D-吡喃葡萄糖)-1H-吲哚-1 3二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合成 体外抑制活性 小鼠 血糖水平
原文传递
蓝桉叶片桉叶素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12
作者 付朴艳 李华 +3 位作者 许玉兰 曹子林 杜官本 王晓丽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6-784,共9页
为探明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叶片桉叶素合成过程中关键酶活性与桉叶素含量的关系,以不同发育阶段的蓝桉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桉叶素相对含量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 为探明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叶片桉叶素合成过程中关键酶活性与桉叶素含量的关系,以不同发育阶段的蓝桉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桉叶素相对含量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PPI)、香叶基焦磷酸合酶(GPPS)、桉叶素合酶(CinS)活性,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蓝桉叶片成熟度增加,桉叶素相对含量逐渐增加,HMGR、DXS、GPPS、IPPI的酶活性逐渐下降.在一个完整的年生长周期内,桉叶素相对含量在7月份显著高于其余月份,HMGR、DXS、GPPS、CinS活性在5、6月份显著高于其余月份.桉叶素相对含量与DXS、CinS活性显著正相关,与HMGR、IPPI、GPPS酶活性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5、6月份增强蓝桉幼嫩叶片的DXS和CinS活性,可以有效提高桉叶素积累,进而提高蓝桉桉叶油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桉叶素 3--3-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 1-脱氧-D--5-磷酸合酶 戊烯焦磷酸构酶 香叶焦磷酸合酶 桉叶素合酶
下载PDF
网胰藻Hydroclathrus clathratus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筱玲 徐石海 +3 位作者 曾向潮 郭书好 何冬红 杨凯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60-1063,共4页
报道从中国南海网胰藻Hydroclathrusclathratus中分离得到 3个单体化合物 ,经过MS ,IR ,1HNMR ,13 CNMR (DEPT) ,HMQC和HMBC等波谱技术鉴定为 :( 6R ,7aS) 6 羟基 4,4,7a 三甲基 2 ,4,5 ,6,7,7a 六氢苯并呋喃 2 酮 ( 1) ,1 ( 2 脱... 报道从中国南海网胰藻Hydroclathrusclathratus中分离得到 3个单体化合物 ,经过MS ,IR ,1HNMR ,13 CNMR (DEPT) ,HMQC和HMBC等波谱技术鉴定为 :( 6R ,7aS) 6 羟基 4,4,7a 三甲基 2 ,4,5 ,6,7,7a 六氢苯并呋喃 2 酮 ( 1) ,1 ( 2 脱氧 β D 呋喃核糖 ) 5 甲基 1,2 ,3 ,4 四氢嘧啶 2 ,4 二酮 ( 2 ) ,尿嘧啶 ( 3 ) ,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确定化合物 1的立体结构 ,其中化合物 1是首次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胰藻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尿嘧啶 1-(2-脱氧-β-D-呋喃核糖)-5--1 2 3 4-四氢嘧啶-2 4- (6R 7a5)-6--4 4 7a-三甲 -2 4 5 6 7 7a-六氢苯并呋喃-2-
下载PDF
HCMV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Ⅱ)杂环类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萍 张欣 张华宁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人巨细胞病毒 (HCM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机会病原体。HCMV蛋白酶在装配蛋白产生和病毒壳体成熟中具有重要作用 ,抑制其作用可产生抗疱疹病毒药物。对杂环类HCMV蛋白酶抑制剂进行研究。方法根据HCMV蛋白酶和拟肽类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 目的人巨细胞病毒 (HCM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机会病原体。HCMV蛋白酶在装配蛋白产生和病毒壳体成熟中具有重要作用 ,抑制其作用可产生抗疱疹病毒药物。对杂环类HCMV蛋白酶抑制剂进行研究。方法根据HCMV蛋白酶和拟肽类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 ,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 ,运用Docking(分子对接 )技术 ,从MDDR库中筛选挑出 35个预计可能与HCMV蛋白酶相互较好结合的杂环化合物。首先选择目标物 2 (香豆素 3 基 ) 5 氟 4H 3,1 苯并嗪 4 酮 (Ⅰ )和 3 (2 羟基 4 甲基 苯甲酰基 ) 2 (4 甲氧基 苯基 ) 2 ,3 二氢 异吲哚 1 酮 (Ⅱ )为合成和检验对象。结果设计并完成了目标物Ⅰ和Ⅱ的合成路线。结论所得产物的结构经MS ,IR ,1H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与目标物Ⅰ和Ⅱ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MV蛋白酶 杂环类抑制剂 药物设计 2-(香豆素-3-)-5--4H-3 1-苯并恶嗪-4- 3-(2--4--苯甲酰)-2-(4-甲氧-)-2 3-二氢-吲哚-1-
下载PDF
基于两种苯并稠环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研究
15
作者 张飞 丁雅丽 张华山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2期95-102,共8页
为了解决部分苯并稠环化合物因在溶剂中不稳定、结构类似不易区分而难以表征的问题,以1-茚酮Z-a、E-a和溶剂中不稳定的异苯并呋喃b为例,变换氘代溶剂、改变浸泡时间、加酸、加碱进行到1HNMR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茚酮a以Acetone-d 6为溶... 为了解决部分苯并稠环化合物因在溶剂中不稳定、结构类似不易区分而难以表征的问题,以1-茚酮Z-a、E-a和溶剂中不稳定的异苯并呋喃b为例,变换氘代溶剂、改变浸泡时间、加酸、加碱进行到1HNMR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茚酮a以Acetone-d 6为溶剂、异苯并呋喃b以DMSO-d 6为溶剂的方法效果最佳。通过研究取代基效应对1-茚酮和异苯并呋喃特征氢化学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取的1HNMR实验方法可靠、取代基效应对两类化合物特征氢的化学位移影响小。苯并稠环化合物1HNMR的研究丰富了苯并稠环化合物的波谱数据,也对该类化合物结构的表征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稠环化合物 1- 苯并呋喃 核磁共振氢谱 取代效应 化学位移
下载PDF
维拉佐酮合成路线图解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天翔 张灿 胡春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4-75,81,共3页
维拉佐酮(vilazodone,1)化学名为1-[4-(5-氰基吲哚-3-基)丁基]-4-(2-氨甲酰基苯并呋喃-5-基)哌嗪,其盐酸盐的商品名为Viibryd,是由美国Trovis Pharmaceuticals LLC公司开发的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5-HT1... 维拉佐酮(vilazodone,1)化学名为1-[4-(5-氰基吲哚-3-基)丁基]-4-(2-氨甲酰基苯并呋喃-5-基)哌嗪,其盐酸盐的商品名为Viibryd,是由美国Trovis Pharmaceuticals LLC公司开发的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路线图解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5-HT1A受体 部分激动剂 苯并呋喃 甲酰 化学名
原文传递
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何立巍 董伟 +2 位作者 杨婧妍 李祥 李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960-2964,共5页
目的研究板蓝根Isatidis Radix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单体成分的活性。方法板蓝根水提物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10%、50%乙醇洗脱的有效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 目的研究板蓝根Isatidis Radix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单体成分的活性。方法板蓝根水提物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10%、50%乙醇洗脱的有效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板蓝根水提抗病毒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苷(1)、4-(1,2,3-三羟基丙基)-2,6-二甲氧基苯-1-O-β-D-葡萄糖苷(2)、异落叶松脂醇(3)、异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4)、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落叶松脂素-4,4′-二-O-β-D-二葡萄糖苷(6)、2-羟基-1,4-苯二甲酸(7)、D-甘露醇(8)、吲哚-3-乙腈-6-O-β-D-葡萄糖苷(9)、3-[2′-(5′-羟甲基)呋喃基]-1(2H)-异喹啉酮-7-O-β-D-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2、4、7、8、10为首次从菘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具有明显的抗HSV-2型病毒作用,治疗指数(TI)为6.07;化合物1、5、6对HSV病毒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抗病毒 丁香苷 落叶松脂素-4一O-β-D-葡萄糖苷 3-[2′-(5-羟甲)呋喃]-1(2H)-喹啉-7-O-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核桃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7413-7419,共7页
目的研究核桃Juglans regia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和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及制备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谱学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核桃花95%乙醇水提取物中... 目的研究核桃Juglans regia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和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及制备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谱学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核桃花95%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和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合欢素(1)、柚皮素(2)、5,7-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3)、木犀草素(4)、草质素(5)、白杨素(6)、异野樱素(7)、3,5-二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醇(8)、槲皮苷(9)、异槲皮苷(10)、山柰酚(11)、槲皮素(12)、2-(4-羟基苯乙基)异吲哚啉-1,3-二酮(13)、吲哚-3-甲酸乙酯(14)、1,2,3,4-四氢去甲哈尔满-1-酮(15)、3-醛基吲哚(16)、马齿苋酰胺E(17)、青兰素C(18)、N-苯甲酰-L-苯丙氨酸(19)。结论除化合物4和9~12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胡桃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为1个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3和5具有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人胃癌BGC-823细胞、人肺支气管癌NCI-H1650细胞、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花 生物碱 抗肿瘤 2-(4-苯乙)吲哚啉-1 3- 柚皮素 5 7-二羟-6 8 4′-三甲氧 草质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